歌唱的技巧与诀窍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57366232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歌唱的技巧与诀窍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歌唱的技巧与诀窍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歌唱的技巧与诀窍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歌唱的技巧与诀窍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歌唱的技巧与诀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歌唱的技巧与诀窍(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歌唱的技巧与诀窍结课论文美声唱法实际上是从西欧专业古典声乐的传统唱法发展起来的,从文艺复 兴以后逐步形成美声唱法。当时的西方音乐更多是建立在多声部教堂音乐、复 调音乐基础上,唱法本身脱离不了宗教音乐影响。男女唱法一样,只是声部不 一,高低不一。最初的歌剧以阉人代替女声来唱,由女中音代替男青年来唱。 随着歌剧剧情的发展,一些情感激烈的戏剧性唱段,阉人的唱歌满足不了表达 剧情激烈发展的需要,于是歌唱家们努力探索、钻研、改进自己的唱法,以适 应剧情的需要,这样就产生了今天表现力丰富多彩的美声唱法。美声唱法传入我国,是在五四运动以后,并逐步在我国古老的大地上生根, 发芽。美声唱法对我国声乐艺术无疑是

2、起了巨大推动作用。近年来我国年青选手纷 纷在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更进一步说明运用美声唱法来解释和表达外国声乐作品的艺术 水准已达到相当水平。但如何使中国声乐走向世界?如何把美声唱法的优点不断的与我国声 乐艺术、语言特点相结合而形成中国声乐学派,这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广大 的专业和业余的声乐爱好者去不懈的努力。第 1.2 节流行唱法的起源与发展流行唱法这一名称是由于流行歌曲的演唱而产生的。流行歌曲是流行音乐 的声乐表演形式。流行音乐起源于欧洲。他包括所有民间音乐种类,发展风格 也不受局限性,它是随着当时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产生变化的。19 世纪随着欧美 国家工业文明的兴起,大批农业人口进入城

3、市,构成早期的产业工人,城市人 口结构发生了变化。产生于劳工阶、中下层市民中的新兴文化形式,就是早期 的流行音乐。在当时,反映怀念故乡,眷念乡村生活的音乐题材,正好表达了 那些远离家乡、亲人来到陌生环境求生存人们的心里状态和纯朴的思想感情。 早期流行音乐来自于黑人音乐。他们以口传心授及与白人之间的私人交往,逐 渐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音乐形式,这就是当时的流行音乐。不可否认,这种演唱 方法必有它的独到之处,我们声乐界应予以关注,认为流行歌曲没有方法的人 大多是对流行歌曲缺乏了解所致。流行歌曲有它自己的一套唱法要求,只是缺 乏“有心人”对它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归纳,是之更有生理和物理方面的依据而 已。在我

4、国的发展始于二十世纪 20 年代的上海。它真正为广大民众喜爱,并开 始繁荣,则是 1980 年前后邓丽君的歌声进入大陆后。邓丽君温馨扑实的演唱风格,对大陆青年歌手的演唱实践,或对歌曲的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至今还没 有一个人在艺术成就和影响上能超越过她。可以说”通俗唱法“在表演上突破 了某些正宗音乐流派的传统形式,使歌唱艺术大大放下架子,接近了那些”与 音乐无缘”的没有长出“音乐耳朵”的人们。这就是为么通俗唱法已经流传就 迅速为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年学生所喜爱的缘故。第二章演唱情感与风格上的异同第 2.1 节情感表现方式的不同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情感表现方式的不同,形成这种差别 的原因

5、是多种多样的,有水土的原因,有语言的原因,也有民族历史的原因。环境会 对人的情感表达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东北一望无际的平原造就了东北人豪爽的性格秀美的江南水乡造就了南方人细腻的性格。音乐也是同样的道理,如环境 恶劣的陕北高原造就了陕北民歌辽阔的蒙古草原造就了内蒙民歌挺拔的青藏高 原造就了藏族民歌。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特点,这不仅包括我国各民族各地区 之间,而且也包括世界各民族之间和各国之间。英语、意大利语、汉语等等在 口腔的咬字位置都有所不同,这也是造成不同唱法之间咬字位置、共鸣位置、 呼吸等等存在差别的主要原因。由于欧洲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教会统治时期,宗教教义总是教化人们要节制 和容忍,所以在欧洲

6、形成的声乐唱法具有既要表现真实感情又要节制的特性, 美声唱法中即使是感情极其激烈的,其表现也是比较有节制的。这一点有些像 我国京剧的表现方式,因为我国经历了多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深受儒家“克己 复礼”思想的影响,所以我国民族音乐的表现方式也是比较节制的。而流行音 乐是近代在拉美等国得到发展的,流行音乐的许多方面都受到拉美民族音乐的 影响。第 2.2 节两种唱法的风格(1)美声歌曲注重演唱技巧,演唱风格如同歌唱家所穿的礼服,在全世界都 有大致相同的样式,有着高度的规范。它追求嗓音的丰美,即便表达痛不欲生, 也是一种优美的表达;一定程度上已经器乐化,对嗓音的运用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它运用混声,音域宽

7、广,声区统一;有高、中、低声部的划分(这是美声唱法最 大的个性区别所在);讲究发声的泛音和共鸣,音色纯净、富含金属质感,声音 丰满,高音通透,低音结实;为了声音融合、远距离传播而讲究“集中”、“竖 立”;气息运用自如,永不给人衰竭之感。美声学派的演唱风格,基本上可以分 下三大类:平易、朴素的演唱“加花”的装饰性演唱一般说来,这种唱法 声音较浅,喉器较高,音色如长笛。此种唱法多数为花腔女高音所应用,以起 音干净,声音有弹性和灵活性、高音清脆、轻松见长。朗诵性演唱在演唱有乐队伴奏的宣叙调时,同严肃的朗诵性演唱风格相同;在演唱用羽键琴和弦伴奏 的清唱宣叙时,则常用近似说话的半说话式的、轻松的声调;偶

8、尔在突出的喜剧 效果处才全然用说白。(2)流行唱法在演唱时注重直与平,发声自然、崇尚口语化、对声音偏重 “情”。演唱时主要使用中低声区,凭借现代音响设备,常掺用气声、轻声唱 法,根据作品内容要求,运用各种舞蹈节律,加入或伴随形体动作,唱、动结 合,并善于通过歌唱和听众产生交流。歌曲演唱时,演与唱是不能分家的。以 音乐本身的特点以及欣赏人群的爱好、习惯来说,在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演 唱中,适合多用戏剧的表演手法,而流行歌曲的演唱,则适合多用舞蹈性的表 演手法,这与流行歌曲的节奏特别强烈有关,也与流行歌曲的听众大多为青少 年有关。总的来讲,流行歌曲更重视歌曲的表现形式,通过表演方式、演唱方 式等变

9、化达到感染观众的目的;而美声更注重的是声音内在的感染力,不需要过 多的表演方式、演唱方式的变化,更多的是通过演员声音技术等内在的方式变 化达到感染观众的目的。第 2.3 节嗓音运用的异同从生理和物理的角度上剖析流行歌曲的技能状态的话,将会发现,它和美 声唱法有许多相同之处,充分认识这一点后,才能明确哪些美声方法可以借鉴,哪些 不可以借鉴。撇开两种唱法的美学效果,从生理上分析,两种唱法在声带的要求上是相 同的,都要求它具有两种混声机能,否则就没有高音。传统的美声要求喉咙充分打开, 而流行唱法只要求声道不堵塞,即使为效果需要打开一半也只用前后打开,因为在唱高 音的时候,流行唱法不强调喉头向下。在气

10、息上,美声由于音量的要求,使用上下腹的对 抗较大;而在另外两种唱法中,却只要求气息畅通即可。吐字上传统美声是服从共鸣前提 下的吐字,是吐字服从发音;流行唱法在吐字上要求完全“说话式”的自然,它无需考虑共 鸣的问题,也从不像中国民族唱法那样过分强调声韵学;在气息的运用上,两者是不矛盾的,两者都需要有“支持”,只是程度上 的不同,美声需要强烈的气息和声门的阻抗作用;流行歌则不需要如此,因而就不需要 太大的压气动作。从声道部分来看,美声的基础之一是共鸣,因此打开腔体成为美声训 练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为的是使唱着自己的躯体内建造一个扩音设备,以适应在没有扩音 设备的时代,能声贯全场。而唱流行歌有麦克风,

11、共鸣的作用既然是为了起到扩音的作用, 那么这种作用现在已经被电能所取代,从而在声道和腔体的调节上,要求就简 单得多,只要声道不受阻。第三章区别总结两种唱法上的差异,不足以作为科学或不科学的评定标准,更不能因为传 统美声有一套理论和具体方法就说明它比流行唱法更科学。方法和唱法是两种 概念:任何演唱艺术,其形式如何,要想唱得好必定要有方法,这是绝对的;这 种方法可以通过后天学习,纯粹来于模仿,甚至完全是无意识的,因为方法只 有科学和不科学之分,没有国界之分。美声唱法、流行唱法这两种唱法都有一 定的科学方法和理论基础,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认 为,不论什么唱法都应当经过科学的基本功训练,然后再去了解和掌握各种唱 法所特有的规律,并且体现出它本身的个性,才能真正使演唱方法得到提高和 发展。科学的共性训练才能使学生的个性潜质得到更好的发挥。一个演唱者也 可能两种唱法兼而有之。如今我们的思想在不断进步,美声也变得越来越“亲 和”,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的界限也变得不那么明显了,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 也能同台演出。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美声也会被广大听众所接受,成为新时代 的流行唱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