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十血清学检验与生物制品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363692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4.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十血清学检验与生物制品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项目十血清学检验与生物制品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项目十血清学检验与生物制品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项目十血清学检验与生物制品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项目十血清学检验与生物制品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十血清学检验与生物制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十血清学检验与生物制品(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十 血清学检验与生物制品,一 、 血清学反应 (一)定义:抗原与相应抗体在体内和体外均能发生特异性结合,因抗体主要来自血清,因此在体外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称为血清学反应或免疫血清学技术。 (二)血清学试验的特点: 1. 特异性与交叉性 血清学反应具有高度特异性,如抗猪瘟病毒的抗体只能与猪瘟病毒结合,而不能与口蹄疫病毒结合。这是血清学试验用于分析各种抗原和进行疾病诊断的基础。 但若两种天然抗原之间含有部分共同抗原时,则发生交叉反应。交叉反应是区分血清型和亚型的重要依据。 2、用已知测未知:用已知抗原(抗体)监测未知抗体(抗原)。,3、最适比与带现象: 最适比:抗原与抗体结合需要适当比例才能出现

2、可见反应。 带现象:如抗原过多或抗体过多,大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很难形成,不能出现可见的反应。 4、反应的可逆性:正常:温度:0-40度,PH:4-9。当T60度,PHpH82)中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而抗体球蛋白带电荷弱,在琼脂电泳时,由于电渗作用,向相反的负极泳动。将抗体置正极端,抗原置负极端,电泳时抗原抗体相向泳动,在两孔之间形成沉淀带。 琼脂凝胶制备 选用优质琼脂(或琼脂糖),浓度为1-2,pH通常用pH8.2-8.6的巴比妥缓冲液,离子强度为0.025-0.075molL,并加0.01硫柳汞作防腐剂。,试验操作 制备琼脂凝胶玻板、打孔,挑去孔内琼脂后,将抗原置负极一侧孔内,抗血清

3、置正极侧孔。加样后电泳30-90min观察结果。,试验操作 制备琼脂凝胶玻板、打孔,挑去孔内琼脂后,将抗原置负极一侧孔内,抗血清置正极侧孔。加样后电泳30-90min观察结果。 本法优点 a.敏感 较双扩散敏感10-16倍; b.快速 仅需1h左右,大大缩短了沉淀带出现的时间。 c.用途 适用快速诊断检测。如乙型肝炎抗原的快速检测,猪传染性水泡病和口蹄疫等的快速确诊,IBD、MD的快速检测等。,3、补体结合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是应用可溶性抗原,与相抗体结合后,其抗原抗体复合物可以结合补体,但这一反应肉眼不能察觉,如再加入致敏红细胞(溶血系),可根据是否出现溶血反应判定反应系统中是否存在相应的抗

4、原和抗体。参与补体结合反应的抗体称为补体结抗体。补体结合抗体主要为IgG和IgM。通常是利用已知抗原检测未知抗体。,4、 中和试验根据抗体能否中和病毒的感染性而建立的免疫学试验称为中和试验。中和试验极为特异和敏感,主要用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病毒分离株的鉴定、不同病毒株的抗原关系研究、疫苗免疫原性的评价、免疫血清的质量评价和测定动物血清抗体的检测等。中和试验的基本过程 先将抗血清与病毒混合,经适当时间作用。然后接种于宿主系统以检测混合液中的病毒感染力。宿主系统可以是鸡胚、动物或细胞培养等,目前大多采用细胞中和试验。,根据其产生的保护效果的差异,可判断该病毒是否已被中和,并根据一定方法计算中和

5、的程度(中和指数),即代表中和抗体的效价。种类 根据测定中方法的不同,中和试验主要有两种。一是测定能使动物或细胞死亡数目减少至50(半数保护率,PD50)血清稀释度,即终点法中和试验。二是测定使病毒在细胞上形成的空斑数目减少至50时血清稀释度,即空斑减少法中和试验。毒素和抗毒素亦可进行中和试验,其方法与病毒中和试验基本相同。,5、标记抗体技术 抗体、抗原分子小,在含量低时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是不可见的。有一些物质即使在超微量时也能通过特殊的方法将其检查出来,如果将这些物质标记在抗体分子上,可以通过检测标记分子来显示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存在,此种根据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和标记分子的敏感性建立的技术,

6、称为标记抗体技术高敏感性的标记分子主要有荧光素、酶分子、放射性同位素三种,由此建立荧光抗体技术、酶标抗体技术和同位素标记抗体技术。 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远远超过常规血清学方法, 被广泛应用于病原微生物鉴定、传染病的诊断、 分子生物学中的基因表达产物分析等。荧光材料:异硫氰酸荧光素显微镜下的荧光,荧光显微镜,(1)荧光抗体技术 直接法:荧光染料+已知抗体 监测未知抗原。 间接法:荧光染料标记在抗抗体上检测未知抗原 (2)免疫酶标抗体技术: 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和酶的高效特异的催化作用,显色而建立起来的免疫检测技术。酶标记抗体抗原复合物上的酶在遇到相应的底物时,能催化底物分解,并使底物中的供氢体呈

7、现颜色反应。 常用标记酶: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作用底物为过氧化氢。供氢体:3,3-二氨基联苯胺(棕色沉淀)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法;邻苯二胺(橙色可溶物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直接法: 1 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法:酶标抗体+被检抗原洗涤 过氧化氢+DAB的反应液中 普通显微镜显色反应(棕色沉淀)。 2 Elisa:试剂盒:酶标板,酶标抗体,底物,阴、阳性血清,终止液等。例如:猪伪狂犬病,猪生殖呼吸道综合症等。,酶标仪(新),酶标仪,补充内容 生物制品,生物制品: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及其组织成分或代谢产物,以及动物和人的血液与组织液等生物材料与原料,通过生物学,生物化学及生物工程学的方法加工制成,

8、并用于传染病或其他有关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生物制剂。,一 、生物制品的分类,(一)疫苗:是指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其组成或代谢产物制成并用于人工自动免疫的生物制品。 1、活苗、灭活苗和类毒素: 活苗:病原微生物毒力减弱或丧失,但仍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用该种活的、变异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称为活苗或弱毒苗。 优点:体内短期繁殖,使用剂量小,免疫力强,成本低,不需佐剂。 缺点:有排毒危险或组织反应,难以制成联苗,运输和贮存较困难,冷冻保存。,灭活苗(死苗):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细菌、病毒等经人工培养后用理化方法将其杀死(灭活)后制成的疫苗。 优点:安全易保存,容易制成联苗和多价苗。 缺点:不能在体

9、内增殖,产生免疫速度慢。常需多次免疫,使用剂量大,可能有毒性,引起局部肿胀。 类毒素:将细菌的外毒素用0.3-0.4%的甲醛,脱毒制成的生物制品。,2、联苗和多价苗: 联苗:指不同种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组成的疫苗。 多价苗:指同种微生物不同型或株所制成的疫苗。例如:大肠杆菌有O2、O78、01型。 优点:简化接种程序,减少接种动物应激起反应的次数。 缺点;发生免疫干扰现象。,3、寄生虫疫苗:寄生虫病有复杂的生活史,其虫体抗原极其复杂并具有高度的多变性。至今无理想的寄生虫疫苗。例如:抗球虫活苗。 4、利用微生物的部分结构制成的疫苗。例如:将浓缩病毒除去核酸,以蛋白衣壳制苗亚单位苗。口蹄疫疫苗水疱性

10、口炎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等。 (二)免疫血清:动物经反复多次注射同一种病原微生物等抗原后,机体体液中尤其血清中产生大量抗体,由此得到的血请称。 (三)诊断液:供诊断动物传染病及寄生虫病或检测动物免役状态和鉴定病原的生物制品,称为诊断液。包括诊断抗原,诊断血清。,疫苗的使用 一、疫苗接种一般注意原则与要求: 1、所用的疫苗必须与预防的疾病相符合。 2、由疫苗引起的免疫应答确实能起到保护作用。例如:鸡霍乱:所得病由环境引起,注射了苗,饲养管理不够,得不到效果。 3、在使用疫苗前,必须了解接种疫苗后的危险。 4、在使用的疫苗接种后注意群体观察。 二、免疫途径:1、选择免疫途径的原则:(1)根据疫苗的特性:死苗:注射。活苗:不太受限制。 (2)产生了良好的应答:即可产生全身免疫又可产生局部免疫。(3)仿效自然感染途径(4)选择使用方便,节省人力。,三、常用的几种免疫途径 (1)肌肉注射、皮下注射:优点:容易掌握剂量,接种密度强,免疫效果可靠。缺点:占用劳力多,易产生应激反应。 (2)黏膜接种:滴鼻、点眼、饮水、气雾。优点:先产生局部免疫,再产生全身免疫。滴鼻、点眼:优点:剂量准,密度强,效果可靠。缺点:费力。饮水:优点:方法简便,豪力少,反应小,副作用小。缺点:效果较差,容易漏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