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362993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课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门诊 胡婕,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2,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3,主要内容,疾病概述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4,概念,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的、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临床上有全身多系统、多器官损害的表现。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血清中有以抗核抗体为主的多种自身抗体。,结缔组织病,广义的结缔组织病还包括一组遗传性的结缔组织病,即由于先天性的缺陷使结缔组织中某种成分(如胶原、弹性蛋白或糖胺聚糖)的生物合成或降解发生异常而引起的疾病。 包括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

2、、硬皮病、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韦格纳肉芽肿、巨细胞动脉炎及干燥综合征等。 病因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遗传、免疫异常及病毒感染等有一定关系,是多因性疾病。随着免疫学的进展,发现多数结缔组织病均伴有免疫学的异常,如抑制性T细胞功能低下、体液免疫功能亢进,多数结缔组织病有自身抗体存在,故也将这组病归入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5,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6,临床特点,本病病程以缓解和急性发作交替为特点。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于青年女性,发病年龄以2040岁最多见,幼儿和老人亦可发病。 目前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由遗传、性激素、环境、药物等因素诱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3、。,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7,护理评估健康史,起病时间、病程情况 有无诱因 女病人的月经生育史 有无家族史 病后对生活的影响 诊疗及用药情况,病毒感染、日光过敏、妊娠、过度劳累、药物、精神刺激等,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8,护理评估身体状况,1全身症状 活动期病人多有疲乏、发热、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9,护理评估身体状况,2皮肤与黏膜 约80%病人有皮肤损害。常于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出现对称性皮疹。典型者面颊及鼻梁部位可见不规则的水肿性鲜红或紫红色蝶形红斑,少数呈盘状红斑。也可于手掌大小鱼际部位的皮肤、指(趾)端及甲周出现红斑、紫癜

4、、网状红斑、血管性水肿或硬皮病样损害。部分病人可有光过敏现象,口腔黏膜有反复发作性无痛性溃疡,遇冷后出现对称性指(趾)端苍白、发绀和潮红等肢端小动脉痉挛(雷诺现象)等。,蝶形红斑,面部及躯干皮疹,雷诺氏现象,指掌部 红斑,盘状红斑,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11,蝶形红斑,掌部红斑,蝶形红斑,盘状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手背和甲周红色皮疹,手指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手指坏疽,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鳞屑丘疹样皮疹,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环形皮疹,日晒后 大疱样皮疹,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20,护理评估身体状况,3关节与肌肉 约85%病人有关节疼痛,指、腕、膝关节最常见,表

5、现为不对称的间歇性多关节痛,偶有指关节变形。部分病人伴有肌痛,有时出现肌炎。,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21,4脏器损害 肾 心血管 肺与胸膜 消化系统 神经系统 血液系统 眼,护理评估身体状况,几乎所有病人都有肾损害。早期有程度不等的水肿、高血压、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晚期可发展为肾衰竭,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死亡的常见原因。,约30%病人有心血管表现,以心包炎最常见。约10病人有心肌炎,可有气促、心前区疼痛、心律失常等表现,严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约1/3病人发生胸膜炎,少数病人有狼疮肺炎,临床表现有发热、干咳、胸痛、气促、低氧血症等。,约30%病人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6、等消化道症状。,约20%病人有神经系统损伤,以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脑损害最为多见。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示病情活动且严重,预后不佳。,可出现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淋巴结肿大等。,约15%病人有眼底改变,如出血、视乳状水肿、视网膜渗出等,主要病因是视网膜血管炎。,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22,护理评估心理-社会状况,郁 闷 焦 虑 悲观厌世,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23,1一般检查 2免疫学检查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补体 3免疫病理学检查肾穿刺活组织检查皮肤狼疮带试验,护理评估辅助检查,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浓度下降;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血沉增

7、快;蛋白尿,镜下血尿及管型尿等。,阳性率为90%,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标准筛选指标,但特异性低,特异性高,阳性率约60%,抗体效价一般随病情缓解而下降,特异性高,阳性率约20%30%,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无关,CH50(总补体)、C3、C4明显降低,提示狼疮活动,阳性率约80,特异性较高,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24,治疗要点,治疗原则: 纠正免疫功能失调,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脏器功能及治疗各种并发症,促进临床缓解。 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抗疟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中医中药等药物。,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25,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1皮肤完整性受损:皮疹、面部红

8、斑、雷诺现象 与自身免疫反应致皮肤炎症性损伤、光敏感有关。 2预感性悲哀:郁闷、焦虑、悲观厌世 与多脏器受累、久治不愈、容貌改变等有关。 3潜在并发症:肾衰竭。,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26,护理目标,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27,护理措施一般护理,1休息 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整洁,温度适宜。病床宜安排在无阳光直射的地方。急性活动期的病人应以卧床休息为主,病情缓解后可正常学习、工作,但应避免过度劳累。 2饮食护理 给以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肾衰竭病人,应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心力衰竭、肾衰竭、水肿者,严格限制钠盐摄入;忌食芹菜、无花果、烟熏食物、蘑菇等食物,以免诱发

9、或加重病情;避免进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28,护理措施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观察病人有无水肿、少尿、高血压、氮质血症等肾衰竭的表现,严格记录24h出入液量;观察病人有无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肢体瘫痪、行为异常、忧郁、淡漠或过度兴奋、幻觉、强迫观念或偏执等情况。,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29,护理措施对症护理,每天3次用清水冲洗患处,用30左右温水湿敷红斑处,每次30分钟,忌用碱性肥皂、化妆品和其他化学药品。每日早晚和进餐前后用漱口液漱口,预防口腔感染;发生口腔溃疡时,可口含制霉菌素或用2.5%制霉菌素甘油涂敷患处,也可

10、用中药、冰硼散、锡类散等涂敷。对合并雷诺现象的病人,应注意保暖,避免吸烟,饮咖啡,以减少病变小血管痉挛。,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30,非甾体抗炎药 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雷公藤、环孢素A,护理措施用药护理,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可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应在饭后服用,同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以减轻胃黏膜损伤。,主要不良反应有满月脸、水牛背、血压升高、电解质紊乱、感染等。服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尿糖变化。,主要副作用是白细胞减少,也可引起胃肠道反应,黏膜溃疡,皮疹,肝功能损害,脱发,出血性膀胱炎等。在用药过程中要定期复查血象、尿常规、肝、肾功能;观察尿液颜色改变,及早发现出血性膀

11、胱炎。,主要不良反应是肾功能减退、高血压、多毛症。要注意定期监测血压和肾功能。,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31,护理措施心理护理,给病人介绍本病的有关知识,让病人及家属了解本病并非“不治之症”,如能坚持治疗,病情可以得到长期缓解。向病人说明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缓解疾病和改善预后重要性,鼓励其表达心理感受;让病人参与护理计划的制订,明确目标,积极配合治疗。,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32,护理措施健康指导,1疾病知识指导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本病的有关知识,教育病人避免一切可能诱发本病的因素,如阳光照射、妊娠、分娩、药物、手术、劳累、感冒、精神刺激等,避免接受各种预防接种;注意个人卫

12、生,保持口腔、皮肤的清洁,忌用各种美容护肤品。,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33,护理措施健康指导,2生活指导 病情稳定后,鼓励病人参加社会活动和日常工作。忌食芹菜、无花果、烟熏食物、蘑菇等食物,以免诱发或加重病情;避免进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用药指导 向病人详细介绍药物用法、用量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指导病人按医嘱服药,定期复诊。,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34,护理评价,1 病人皮肤损害有无减轻或消失; 2 情绪是否稳定,能否积极配合治疗; 3 有无肾衰竭发生。,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35,思考题,1何谓系统性红斑狼疮? 2.SLE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3简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健康宣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