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和鉴别戚晓昆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362496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4.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和鉴别戚晓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和鉴别戚晓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和鉴别戚晓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和鉴别戚晓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和鉴别戚晓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和鉴别戚晓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和鉴别戚晓昆课件(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军总医院神经内科 戚晓昆,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与 偏头痛的中国治疗观察,内 容,概念 临床症状 诊断标准 治疗 鉴别诊断 临床研究,偏头痛 (migraine),临床表现 女性占2/3以上; 反复发作的一侧或两侧搏动性头痛; 10岁前、20岁前、40岁前发病率分别为25%、55%、90%; 大多数患者有偏头痛家族史; 发作前前驱症状(呕吐、畏光、畏声、抑郁、倦怠),10%有视觉或其他先兆; 发作频度不等, 偶有持续性发作病例;,前庭性偏头痛的历史渊源,19世纪的神经病学家即发现偏头痛与眩晕之间的关联; 流行病学调查:25%26%的偏头痛患者出现眩晕; 长期被认为是偏头痛和头晕两个诊断; 易被误

2、诊为“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前庭性偏头痛中的异常丘脑功能,图 1:前庭温度刺激试验可见在岛回、顶叶皮层、丘脑、脑干和小脑有显著信号升高;在前扣带层皮质有显著信号降低。,前庭性偏头痛中的异常丘脑功能,图 2:在温度刺激试验中,VM 患者在左侧背侧中央丘脑可见显著信号激活。,曾用过的概念: 偏头痛相关性眩晕/头晕(Migraine-associated vertigo/dizziness) 偏头痛相关性前庭病(migraine-related vestibulopathy) 偏头痛性眩晕(migrainous vertigo) 偏头痛等位征,前庭性偏头痛 (Vestibular m

3、igraine, VM),内 容,概念 临床症状 诊断标准 治疗 鉴别诊断 临床研究,临床症状 任何年龄可罹患, 发病年龄较偏头痛晚; 反复发作自发性眩晕伴恶心,有时呕吐; 畏声/畏光/喜静/烦躁, 可有视物模糊,偏盲 少数短暂意识模糊,前庭性偏头痛 (Vestibular migraine, VM),临床症状 发作时间:持续1小时内(数十秒至数小时或数日),一般经过休息后或睡眠(次日)好转; 无或有明显头痛,头位变化时头晕加重,无特定方向性 有或无偏头痛史; 随年龄出现偏头痛形式的转变:头晕/眩晕-偏头痛-头晕/眩晕青少年-青中年-老年(更年期后),前庭性偏头痛 (Vestibular mi

4、graine, VM),内 容,概念 临床症状 诊断标准 治疗 鉴别诊断 临床研究,VM诊断标准的变迁,VM在最新的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3版(ICHD-3)中作为一种新的分类被单独列出,删除了曾提出的可能的VM,只保留了VM的诊断标准。 而在Barany学会头痛分类中,除了VM,还保留了很可能的VM的诊断标准。,2012年Barany学会与国际头痛协会共识文件,2013年最新的ICHD-3头痛诊断标准,诊断标准,Probable VM,Vestibular migraine,A. 至少5次中重度的前庭症状发作,持续5min72h; B.既往或目前存在符合ICHD标准的伴或不伴先兆的偏头痛; C.

5、50%的前庭发作时伴有至少一项偏头痛性症状:头痛,至少有下列两项特点:单侧、搏动性、中重度疼痛、日常体力活动加重头痛;畏声及畏光;视觉先兆; D.难以用其他前庭或ICHD疾患更好地解释。,Probable vestibular migraine,A.至少5次中重度的前庭症状发作,持续5min 72h; B.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条件B和C中仅符合一项(偏头痛病史或发作时的偏头痛样症状); C.难以用其他前庭或ICHD疾患更好地解释。,内 容,概念 临床症状 诊断标准 治疗 鉴别诊断 临床研究,头痛发作时减轻&终止症状,病因治疗,对症治疗,预防性治疗 (慢性头痛反复发作),去除病因,头痛的治疗,偏头

6、痛的防治,发作时的治疗 止吐剂 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s) 、中药(头痛宁胶囊) 曲坦类药物 紧急治疗:乙酰水杨酸 (iv)、类固醇 预防性治疗 受体阻滞剂、氟桂利嗪、阿米替林 中药(头痛宁胶囊),中国第一个解除头痛具有独立知识产权专利中成药,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案介绍,试验目的,试验设计,样本大小,方法疗程,评价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400例,试验组200例,对照组200例,试验组服用头痛宁胶囊 对照组服用头痛宁胶囊模拟剂。 导入期4周,疗程为4周,随访4周,头痛宁胶囊临床试验,项

7、目研究进度,项目研究进度,项目质量管理,数据录入:项目采用Epi-Data双份录入,共录入400本病例。在此过程中监查员多次质控,保证数据真实性、准确性以及可靠性,数据管理:本项目数据管理由北京思瑞森国际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监查力度: 监查频率每月1-2次,每次7天左右。脱落率控制:脱落率均控制在20%以内。,总体病例情况,FAS集:A组200例,B组200例;PPS集:A组189例,B组189例;SS集:A组200例,B组200例 2016年3月26日揭盲,A组为头痛宁胶囊治疗组,B组为安慰剂对照组,脱落剔除原因,失访(11例,剔除出 PPS) 违背入选排除标准(6例,其中超出年龄范围1例

8、,发病年龄大于 50岁,血小板低2例,剔除PPS) 使用养血清脑活血止痛的禁忌用药(1例,剔除PPS) 违背方试验方案(3例,剔除PPS) 依从性差(1例74.7%,剔除PPS),数据集情况,A组-头痛宁组 B组-安慰剂对照组,基线-人口学,A组-头痛宁组 B组-安慰剂对照组,基线-头痛发作情况,A组-头痛宁组 B组-安慰剂对照组,基线-头痛影响测定-6(HIT-6)量表,注:以上指标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统计分析方法。,A组-头痛宁组 B组-安慰剂对照组,33,头痛疗效评价指标,主要疗效指标(1) 应答率(PPS),以随访时疼痛发作频率或疼痛发作天数较基线期减少50%定义为应答,P0.

9、001,P70岁发生率约29.6/100,000/年; 72%患者头痛是最常见的,33%患者头痛为首发症状 疼痛性质为搏动性或刺痛性,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可为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程度不等,可位于头部任何部位。,内 容,概念 临床症状 诊断标准 治疗 鉴别诊断 临床研究,邱峰, 黄鑫, ,戚晓昆.前庭性偏头痛226例症候分析.中华内科杂志, 2014, 53(12):961-963.,前庭性偏头痛临床研究,目的 分析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以及住院的前庭性偏头痛(VM)患者的症候特点,以减少临床误诊和漏诊。 方法 连续收集海军总医院神经内科诊断的226例V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

10、相应的辅助检查结果,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症候。,邱峰,黄鑫,戚晓昆.前庭性偏头痛226例症候分析.中华内科杂志,2014, 53(12):961-963.,前庭性偏头痛临床研究,结果 平均就诊年龄51.7岁,男、女性别比为1:1.48; 97.3%的患者眩晕发作时有共同的伴随症状,包括畏光、畏声、喜静、心烦、不敢睁眼、视觉症候等 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数十秒至数天不等。,邱峰,黄鑫,戚晓昆.前庭性偏头痛226例症候分析.中华内科杂志,2014, 53(12):961-963.,前庭性偏头痛临床研究,结果 头痛与眩晕首次发作的时间前后顺序不固定 53.1%:头痛早于眩晕数年出现; 35.8%:眩晕始终

11、与头痛相伴; 10.2%:头痛晚于眩晕; 1.8%:整个病史中无头痛发生,仅表现为间断的眩晕或头晕症状。,邱峰,黄鑫,戚晓昆.前庭性偏头痛226例症候分析.中华内科杂志,2014, 53(12):961-963.,前庭性偏头痛临床研究,结果 头颅MRI显示42例(43.3%)患者半卵圆中心内可见多个散在点状的长T2或液体衰减反转恢复 (FLAIR) 序列上呈高信号,而在T1WI序列呈等信号。,邱峰,黄鑫,戚晓昆.前庭性偏头痛226例症候分析.中华内科杂志,2014, 53(12):961-963.,M,64y,发作性头晕40年。每次持续数秒至数小时不等,伴畏光畏声、呕吐。,前庭性偏头痛临床研究,结论 VM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发作形式有一定规律性,需注意与类似疾病的鉴别; VM主要表现为突出的前庭症状,不能仅以有无头痛症候来判断是否为VM!,邱峰,黄鑫,戚晓昆.前庭性偏头痛226例症候分析.中华内科杂志,2014, 53(12):961-963.,内 容,概念 临床症状 诊断标准 治疗 鉴别诊断 临床研究,2018/10/21,海军总医院神经内科,Thank for your atten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