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团治理机制研究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361454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集团治理机制研究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企业集团治理机制研究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企业集团治理机制研究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企业集团治理机制研究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企业集团治理机制研究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集团治理机制研究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集团治理机制研究ppt培训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硕士论文写作规范,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学院,一、写作过程,选题:来源于研究课题、文献分析、热点问题、学术交流、现实需要、个人兴趣或好奇心等,要有前瞻性、准确性。 文献回顾: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分析总结并找出研究空白。 思路凝练:筛选研究问题、定义研究界限、提炼研究的框架与思路 方法确定:选择研究方法,5、提纲拟订:制定文章的逻辑结构,要层层展开、环环相扣。 6、写作修改:展开每一部分内容的具体写作,不断修改完善(结构、观点、文字) 7、润色定稿:结构、文字、图表,二、写作规范,1、题目(仔细推敲、用词简洁明了、概括主题、英文翻译准确、与正文对应、小题目大文章) 2、内容提要(摘要)与关

2、键词(概括全文、用词准确、翻译规范)。尽量少用引导性和支持性词句(研究历史回顾、文献综述、概念名词解释);不要写成目录式;价值描述采用陈述式(避免用“实用价值”、“重要贡献”、“独创”等);着重写自己做了哪些工作。 3、目录(分章节二级,注意词语推敲,形成一条主线,层层展开。),4、导论(选题依据、研究意义与目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总体框架) 5、正论(根据研究设计,分几个部分分别展开。避免重复导论和一般知识的描述。注意运用脚注,学术语言。) 6、结论(概括总结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并指出研究局限) 7、参考文献与附录(注意规范) 8、后记(对论文写作的体会、向曾经提供帮助的人致谢)

3、,三、注意事项,1、选题技巧:一是小而具体,比较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某银行部门经理跳槽成因研究,企业战略研究 与电子类企业战略演变过程研究;二是问题落地,研究问题落实到具体单位、人群或实验的具体问题上,比较消费者行为研究与太原市在校学生消费行为研究,公司治理研究与冶金行业国有大型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研究:以太原钢铁集团公司为例。 2、 前人成果的利用(可以引用、借鉴、批判,但不可抄袭)。,3、注意多用脚注的形式标注文献出处。见、参见、详见。 4、图表:表头在表的上方、图名在图的下方,并按顺序编号;图表中的文字比正文小半号;引用别人的资料要注明资料来源,格式同参考文献。避免使用“见上图”、“见右图”。

4、 5、数字要准确无误,注意查找最新数据。(资料来源) 6、 注意排版格式:按统一要求。,7、年代表述:20世纪80年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8、结论的写法 (精练的语言总结,理论与现实意义,未来研究建议) 。结果(results)是数据处理与分析(实证过程)的结果,同样的结果不同的研究者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先中性地叙述验证的结果,再表达自己的看法;结论(conclusion)包括分析结构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如对现有理论的修正或补充,对分析方法的改进,对管理实践的作用。避免“过度引申”(不能从分析结果逻辑地推论出来的结论)。,四、参考文献格式,1陈守明,现代企业网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5、年。 2黄少安、宫明波,“共同治理理论评析”,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4期,第78-81页。 3王耀忠,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组织模式,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4理查德 L. 达夫特,李维安等译,组织理论与设计精要,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1Ahuja, Manju K. & Carley, Kathleen M., “Network Structure in Virtual Organization”, www.ascuse.org., 2002. 2Alter, C. & Hage, J., “Organizations Working Together”, Newb

6、ury Park, CA: Sage, 1993. 3Dyer, J. & H. Singh, “The Relational View: Cooperative Strategies and Source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8, 23(4), pp.669-679.,注意事项,参考文献作用。 脚注格式同参考文献,但需标注页码。 脚注当页排序。 参考文献中英文分开,按拼音顺序排列。,五、存在问题,文献阅读欠缺 :没有针对所选题目广泛地阅读国内外文献,不

7、掌握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最新进展,于是造成创新不明显,甚至几乎没有创新可言。 入题时间太短 :硕士论文的写作至少也需要一年的时间,否则不可能完成一篇像样的硕士论文。,研究方法不当 :科学研究讲究方法,正确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前提。掌握管理研究方法。 论文书写不规范 :结构不合理、编排不规范、参考文献不合要求。如: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2000-2003年。,六、如何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对论文研究的目的和计划的陈述,它提供充足的证据,说明所要从事的研究具有价值,并且研究计划是可行的 。 开题报告需要回答的问题:计划研究什么(选题来源)?为什么要进行这一研究(目的与意义)?如何进行这项研究(研究

8、方案)?目的:以信服的证据使人相信选题值得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评价展示你对选题的了解程度,及完成研究工作的可行性;通过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使人相信你已经具备了完成所设定的研究目标的能力和技能。,构思论文题目:通过过去和正在进行的研究 、对现实的观察 、进行学术交流 、现实的需要 、个人的兴趣 等各种途径寻找研究问题。 筛选研究问题:通过考虑下列问题来筛选:研究这一问题有何意义?研究是否能够导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在哪些方面能提高人们对问题的认识水平?拟进行的研究是否对解决这一问题所采用的方法有所贡献?研究的结果是否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应用价值?进行这一研究是否能引起人们进一步研究

9、的兴趣?,定义研究界限:一是对问题的相关概念进行清楚的定义 ;二是划定研究的范围,清楚表明哪些方面要研究,哪些方面将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 查阅文献: 开题报告的内容:论文标题、选题依据与文献回顾、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及其含义、主要观点与基本框架、工作计划、参考文献。,七、文献回顾 (一)文献回顾的目的作用,1.彰显对某一知识体系的熟悉程度,使他人能够对研究者的专业能力与知识背景做出判断,以取得他人的信任。 2.显示过去的研究路线以及正在进行的研究与以往研究工作的关联性。找有价值的主题。 3.整合并摘要某个领域内已知的研究成果,使人们认识到未来可能出现的研究方向。找“巨人的肩膀”。 4.向他人

10、学习并(指出盲点)刺激新观念的产生。,文献回顾的作用,防止盲目的重复研究。 识别本领域研究前沿,弄清自己研究在什么层面上有所贡献。 构思论证主体的理论框架、论证技术及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 弄清前人对该主题研究的观点或解释。,外国学者的观点,Justify the importance of your research 研究的问题是值得做的 Justify the direction of your methodology 研究方法的方向是正确的 Justify the reason of your model 研究模型是合理的,(二)文献回顾的类型,自学式回顾(self-study revie

11、w) 第一个目的与第四个目的相结合。 背景(脉络) 回顾(context review) 服务于第二个目的,常用于说明选题或立论意义。 历史回顾(historical review) 服务于第二和第三个目的,揭示某个概念或某种理论的演化过程。,理论回顾(theoretical review) 服从于第三个目标,把解释某种相同事物的所有理论都陈述出来;可从中发展出一些假设。 整合回顾( integrative review ) 呈现某个领域的知识状态,可构成一篇论文。 方法论回顾( methodological review ) 专门性的整合回顾,分析相互冲突的研究成果,评估过去的研究在方法论上

12、的优劣,(三)如何进行系统的文献回顾,界定主题 在利用网络查询时,应根据主题,不断变换关键词,这样就可能找到有价值的文献。 注意利用学术期刊索引 一些索引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知名学者的文献。 从学术期刊论文、学术著作和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中发现文献的线索。 http:/192.83.186.1/theabs/01,注意收集相关研究机构的研究报告。 注意记录作者全名、标题、卷数、期数、页数等细节,摘录下将来可引用的段落并标注出这些段落所在的页码。 把相似的观点系统地组织起来,通常是先提出重要的观点,再将其他观点按一定的逻辑结构进行陈述。,(四)如何提高文献分析水平,有效地检索和筛选文献。根据研究需要限

13、制条件并灵活变换检索要求,按主题对文献进行分类,找有价值的文献。 注意文献中的矛盾点(悖论)。对不同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找到研究中的矛盾。悖论是一个难题, 既是一个严重的挑战, 又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重视悖论, 不轻易放过, 它不仅可以修正现有理论的谬误, 补充它的不足, 而且有可能推翻现有理论, 提出新的理论假说, 形成新的理论体系。从而开拓出自己的理论方向, 确定了自己的分析角度, 创造了自己的分析方法, 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分析现有研究的缺陷。方法论的局限性、理论观点的片面性等。找到缺陷可使自己研究有一个高的起点,发现它要求研究者有新的视角,解决它需要有新的知识结构或新的研究手

14、段。 寻找研究的空白点。可以避免重复研究,在选题上保持研究的创新性。寻找空白点:该领域尚未引起注意的问题、引起注意但由于理论或技术困难而未解决的问题、研究者缺乏某种知识结构而未能解决的问题。,寻找课题新的生长点。注意研究中出现的新方向、新思维、新领域,学科交叉。 加强文献的理论批判与整合。打破思维定势,保持思维的独立新与自主性,选择新的视角、扩大思维空间。 挖掘和记录自己的思想火花。阅读中思考,养成做学术笔记习惯(如学术卡片),并随时记录自己所思所想。,(五)注意事项,注意文献回顾的完整性(exhaustive)、代表性(representative)与相关性(relevant)。 在文献收集

15、与分析过程中,初期重广度,中期重深度,后期重评论与检验。处理好浏览(阅读摘结论)、泛读(了解主要贡献,可能直接引用的地方要读懂原意)与精读(仔细、反复读懂全文)的关系。,注意归纳出:哪些工作别人已经做了;哪些观点已经被确立了;哪些还需要进一步澄清。 文献回顾表述三忌:讲义式(避免将研究课题的理论与学派简单地陈述);轻率设靶(如实描述前人的贡献,批评前人的不足或错误要慎重,不放弃不滥用批判权力);含糊不清(注明文献来源与出处)。,(六)文献回顾应避免的问题,未能引证最关键的文献 未能准确地叙述他人在理论和经验研究上的贡献(片面理解、断章取义) 文献回顾与拟进行的研究关系不大 引证文献学术性较差,

16、不适合支持严谨的学术研究 简单地罗列文献,未能揭示文献中最有意义的方面(避免资料堆砌) 选择性地分析,应系统全面地梳理,避免机会性回顾(反映主观愿望),(七)香港大学建议的格式,导论:简介主题、主题的重要性、理清首要问题、简介各篇(如A、B)及其异同。 主文部分(3个示范):一是分析A的理论/观点、找出A与B的共性、探讨A&B;二是分析B的理论/观点、找出A与B的差异性、探讨A&B;三是比较A与B的理论观点、探讨一个中心议题、探讨A&B 。 结论:提出一个比其他更好的理论与立场,或提出一个优于每一个理论与立场的部分的摘要。,八、选择与提炼主题,选择主题是整个研究活动的始发点,我们往往根据个人兴趣、知识、社会需要等诸多因素选择题目。个人认为: 论文选题要特别考虑理论知识准备情况和资料准备情况(初步判断资料可得性); 主题不是论文题目,它更像是一组关键词,如高新技术企业、核心能力、战略绩效,这些关键词其实可以划定研究的范围。,把主题提炼成为研究问题,文献检索 遵照作者在论文结束部分提出的研究建议 延伸既有的解释到新的领域或情景中 挑战以往的研究成果 与他人讨论 应用到特定的情景中 界定研究的目标与期望的结果 是探索性、描述性、解释性研究? 应用性还是基础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