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十四章财政平衡、财政调控与财政政策77页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61427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55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第十四章财政平衡、财政调控与财政政策7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14、第十四章财政平衡、财政调控与财政政策7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14、第十四章财政平衡、财政调控与财政政策7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14、第十四章财政平衡、财政调控与财政政策7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14、第十四章财政平衡、财政调控与财政政策7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第十四章财政平衡、财政调控与财政政策7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第十四章财政平衡、财政调控与财政政策77页(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10/21,1,第十四章 财政平衡、财政 调控与财政政策,2018/10/21,2,目的与要求:通过对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财政收支关系的不同表现形式;理解财政赤字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掌握财政政策的内涵及不同分类,理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相互配合、协调的必要性和主要配合形式。,2018/10/21,3,教学重点:财政赤字的含义及对经济的影响;财政政策的内涵、财政政策效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协调。 教学难点:结合我国实际正确把握和理解财政政策的运用以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我国运用。,2018/10/21,4,基本概念:财政平衡、财政赤字、赤字政策、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紧

2、缩性财政政策、自动稳定政策、相机抉择政策、财政乘数效应、财政挤出效应、货币政策,2018/10/21,5,第一节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一、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的含义 1、财政收支对比关系,2018/10/21,6,(1)财政盈余, 即当年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收大于支)的结果; (2)财政赤字, 即当年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收不抵支)的结果; (3)财政平衡, 即当年财政收入等于财政支出(收支相等)的结果。,2018/10/21,7,2、统计口径,在计算、衡量财政收支关系时,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统计口径的确定。 第一种口径:硬赤字 财政平衡或不平衡(经常收入债务收入)(经常支出债务支出),2018/

3、10/21,8,第二种口径:软赤字,财政平衡或不平衡经常收入经常支出,2018/10/21,9,财政赤字是一种“常态”,不同的国家经及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财政关系会呈现不同的收支状态,但从各国的实践来看,财政赤字往往是一种“常态”。,2018/10/21,10,二、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1、财政平衡理解 对财政平衡的讨论与分析只有放在社会总供求的大背景下进行才是有现实意义的。,2018/10/21,11,(1)财政平衡是政府财政活动健全和正常运行的客观需要,也是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2018/10/21,12,(2)财政平衡不可作绝对的理解,应是一种基本平衡或大体平衡。 (3)财政

4、平衡要有动态的观点,不能局限于静态平衡。 (4)财政平衡要有全局观点,不能就财政平衡论财政平衡。,2018/10/21,13,(5)关注财政平衡的真实性,防范出现“假平衡”(或虚结余)真赤字。 (6)财政平衡包括中央财政的预算平衡和地方财政的预算平衡。,2018/10/21,14,2、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有内在联系。,财政平衡都是社会总供求平衡中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CSTMCIGX 代表总供给的收入流量 代表总需求的支出流量财政平衡只是这个整体平衡的一个局部平衡。,2018/10/21,15,消费、投资、储蓄以及贸易进出口等都是各经济主体的一种自主市场行为 财政收支是一种政府行为,财

5、政平衡本身是掌握在政府手中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2018/10/21,16,三、财政赤字的经济影响,1、相关概念 财政赤字包括不同的具体概念,有预算赤字、决算赤字和赤字政策等。 预算赤字是指政府在编制财政预算时就已经做出了收不抵支的赤字安排。 决算赤字是指预算执行的结果出现了收不抵支情况。,2018/10/21,17,赤字政策是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有意识地运用赤字来调节经济运行的一种政策。一定时期的财政赤字应考虑国家经济运行的需要、通货膨胀和财政风险,应根据国民经济的形势变化,适时适度地运用这一政策。,2018/10/21,18,2、财政赤字的经济影响,实践中,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既取决于赤字规模

6、的大小,更取决于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2018/10/21,19,(1)动用历年财政结余来弥补当年财政赤字,运用财政盈余弥补财政赤字,可能或可行,可以保证一定时期内的财政动态平衡,对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必然较小。但结余较少,不具有现实性。 即使有较多盈余,也往往通过信贷系统贷给了企业。要动用这部分财政结余,则需视经济运行的景气状况而定。,2018/10/21,20,(2)通过向银行透支或借款来弥补财政赤字,财政赤字“逼迫”出大量的货币发行,意味着增加货币的发行量和流通量,产生财政赤字货币化,导致社会总需求的扩张。 资源被充分利用的情况下,社会总需求增加并不会增加社会总产出,而只会导致物价水平提高

7、,造成通货膨胀。,2018/10/21,21,非“充分就业”下,新通货导致的总需求增加将使得就业和产出出现一定的增加,同时也导致价格水平的某种膨胀(即较低税率的通货膨胀税)。,2018/10/21,22,(3)通过债务筹资来弥补财政赤字,债务筹资一般不会引起通货膨胀现象。 但财政赤字往往是和债务规模同时增长的。 债务和赤字的互动式增长,使得发达国家开始担心政府债务增加带来的排挤效应以及巨额债务终将导致的债务货币化前景。 发展中国家则担心会出现国债信誉下降、出现债务危机以及最终造成通货膨胀的不良局面。,2018/10/21,23,第二节 财政调控与财政政策,一、财政政策及其功能 1、财政政策 财

8、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税收、支出等财政手段进行调整的指导原则和基本措施。,2018/10/21,24,2、财政政策及其功能,财政政策作为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主要有四方面的经济功能:,财政政策功能,导向功能、协调功能、 控制功能、稳定功能。,2018/10/21,25,导向功能,对企业和居民的行为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产生的一种引导作用,包括直接导向和间接导向两种类型。 直接导向功能财政政策对调节对象直接发生作用。 间接导向功能财政政策对经济调节对象所产生的一种间接性的影响作用。,2018/10/21,26,协调功能,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失衡状态的制约和调整

9、能力,如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和各阶层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财政政策的这种协调功能,主要是由财政活动(一系列收支活动)的本质属性决定的。 财政政策体系的全面性和配套性又为其政策协调功能提供了客观的可能条件。,2018/10/21,27,控制功能,控制功能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对人们的经济行为以及宏观经济运行方式的制约与促进作用,最终体现为对国民经济发展过程的某种控制。 这种控制功能往往具有相当的规范性内容,即政策的背后会隐含一种限制人们做某些事情或鼓励人们做某些事情的政策思想。,2018/10/21,28,稳定功能,通过财政政策措施的有效运作,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和经济产出水平的增长,以实现国民经

10、济的稳定发展。 财政政策的经济稳定功能或职能主要有两种具体情形: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2018/10/21,29,二、财政政策的三大构成要素,1、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政策所要达到的目标值和期望值,经济 稳定,经济 发展,公平 分配,预算 平衡,2018/10/21,30,政策目标的多元性既反映了各预期目标之间的相互补充和相辅相成,也暗示了各政策目标之间存在某种不相容性或冲突性的可能性。,2018/10/21,31,2、财政政策主体财政政策的制订者和执行者。,政策主体行为的规范程度,对政策功能的发挥及其效应大小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尤其在多级政府、多级财政的制度安排中,各级政府行

11、为的价值取向与偏好,对于财政政策的制订与执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018/10/21,32,改革前实行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中央政府处于财政政策制订者的地位,地方政府则处于财政政策执行者的地位。 改革后,地方政府已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和独立性,其不仅是中央财政政策的执行者,还是地方财政政策的制订者,从而具有“双重”身份和地位。,2018/10/21,33,3、财政政策手段。,为了实现既定的财政政策目标而选择的具体工具或方式方法 。 财政政策手段主要包括税收、预算、政府投资、公债、公共支出等。,2018/10/21,34,三、财政政策种类或类型,根据财政政策对经济需求总量的不同影响,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

12、张性、紧缩性、中性财政政策。 根据财政政策对经济调节方式的不同,将财政政策划分为自动稳定政策与相机抉择政策。,2018/10/21,35,四、财政政策的经济分析,(一)乘数效应 政府支出、税收以及转移支付等财政政策手段具有一种乘数效应。 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是指某一财政政策变量(如政府购买性支出、税收收入等)的较小变动,就会引起社会总需求的较大变化。,财政政策 乘数效应,Multiple Effect,2018/10/21,36,财政乘数:支出乘数和收入乘数,二种财 政乘数,2018/10/21,37,总需求或总产出的变动量Y 支出乘数K政府支出变动量G11边际消费倾向 b,2018/10/21

13、,38,总需求或总产出的变动量Y 税收乘数K税收收入变动量T b1边际消费倾向 b,2018/10/21,39,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的综合,2018/10/21,40,从乘数角度讲,所谓财政政策就是指政府有意识地通过变动支出变量G或税收变量T来达到调控经济总产出的政策目标。 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b)越大,财政政策的调控效果就越明显。,2018/10/21,41,上述对乘数效应和财政政策运作原理的讨论中,所及各种变量关系都仅局限于商品市场或实体经济之中,尚未引入货币市场的变量(主要是利率变量)。,2018/10/21,42,(二)挤出效应。,财政政策效果的显著性取决于乘数效应的大小,在没有货币市场

14、作用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利率未变动),总产出会因乘数效应而完全发挥作用。 在货币市场作用下,情况就不同了。乘数效应就会因相应的政策“排挤效应” 而有所削弱,财政政策的实际效果会比预期的政策目标小一些。,2018/10/21,43,财政政策的“排挤效应”在理论上的存在性,就使得财政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必须考虑货币市场,暗示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当然,“排挤效应”是实施财政政策时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但其大小的判定还必须结合具体的社会经济条件。,2018/10/21,44,(三)财政政策效应的评价,对一种财政政策进行评价非常困难,而且财政政策往往发生偏差。要求政府在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

15、时应进行充分的考虑。 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对财政政策效应做出判断和估测,其基本思想就是以较小的政策成本实现较大的政策效益。,2018/10/21,45,政策成本:政策研究费用、政策执行费用和政策补偿费用(或效率损失); 政策效益:任何的财政政策的实施和执行都会产生一定的积极效果或效益(即政策目标值的实现程度)。,2018/10/21,46,政策有效性的评价就可以通过政策成本与政策效益的比较分析来进行,即当政策效益大于政策成本时,财政政策的有效性程度就有所提高,反之则下降。,2018/10/21,47,财政政策偏差 政策实际效应与期望值的背离现象,财政政策效应偏差是一个复杂的政策现象,可划分为

16、两种情况: (1)政策的自然偏差现象,即指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因客观的原因发生的偏差现象。客观原因主要包括:新政策本身的不完善性,旧政策的惯性作用,人们对新政策的认知尚不深入,与其他经济政策不够配套等等。,2018/10/21,48,(2)政策的人为偏差现象,即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因人为因素(如政策主体行为的不规范)所造成的偏差或扭曲现象。,2018/10/21,49,自然偏差与人为偏差往往是交叉在一起的。 自然偏差和人为偏差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项财政政策的实施和执行,会出现边际效应递减的政策现象。,2018/10/21,50,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一、货币政策及其构成要素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利用所掌握的利率、汇率、信贷、货币发行、外汇管理等工具,调节货币流通量,最终影响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一种政策手段。 货币政策主要由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