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区域一体化合作的政治经济学刘洪钟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60095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40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亚区域一体化合作的政治经济学刘洪钟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东亚区域一体化合作的政治经济学刘洪钟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东亚区域一体化合作的政治经济学刘洪钟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东亚区域一体化合作的政治经济学刘洪钟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东亚区域一体化合作的政治经济学刘洪钟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亚区域一体化合作的政治经济学刘洪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亚区域一体化合作的政治经济学刘洪钟(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亚区域一体化合作的政治经济学,刘洪钟 辽宁大学,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年会云南德宏,主要内容,东亚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现状解读 紧密的经济关系为何未能成为推动当前东亚区域合作的催化剂? 政策含义,一、东亚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现状解读,考察东亚经济开放度及相互依赖程度的指标: 贸易/GDP比率 区域内贸易份额 贸易密集度,贸易密集度 =,1990年代以来,总体上,东亚各经济体的贸易占GDP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说明东亚地区融入全球化的程度在不断加深。这一点可以通过雁行模式、东亚生产网络加以解释。,资料来源:根据Asia Regional Integration Center(ARIC)数据库的相关数据

2、绘制,http:/aric.adb.org/index.php。,1990年代以来,东亚区域内贸易份额不断上升,到2004年达到最高的55.9%,低于欧盟的66%,但已经超过NAFTA。,资料来源:根据RIETI-TID2010的相关数据绘制,http:/www.rieti- Regional Integration Center(ARIC)数据库的相关数据绘制,http:/aric.adb.org/index.php。,总体解读,东亚区域内经济与贸易关系不断深化 东亚对区域外的经济联系并没有随着区域内联系的加强而弱化,相反,它们是同步上升的,反映了东亚区域合作的开放性。,主要内容,东亚各国经

3、济的相互依赖:现状解读 紧密的经济关系为何未能成为推动当前东亚区域合作的催化剂? 政策含义,二、紧密的经济关系为何未能成为推动当前东亚制度性区域合作的催化剂?,东亚制度性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与现状货币与金融合作自由贸易区发展特点 东亚区域一体化进入徘徊期的成因历史的路径依赖:与欧洲的对比巨大的政治与社会文化差异 经济联系紧密但缺乏均衡性和稳定性,1、东亚制度性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与现状,货币与金融合作建立了以“清迈倡议”为基础的地区双边货币互换机制(CMI),此后逐步实现了其多边化(CMIM),并据此成立了一个12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库 ; 开展了区域债券市场的建设,发行了两期的亚洲债券基金(ABFI

4、和ABFII);在日本的倡议下ADB从2005年开始参考欧洲货币单位(ECU)的计算方法研究并推出了ACU的设想。运行结果:ACU由于各方分歧太大, 被迫流产;ABF进展缓慢,规模太小而且没有形成正式的实施机制; 相对而言,CMI是最制度化的,不过在全球金融危机面前仍然失败了,韩国和新加坡都没有求助于CMI的金融救援。,东亚自由贸易区发展特点,整个亚洲地区发展迅速,从1991年的8个增加到2011年的245个,资料来源:根据ARIC数据库的相关数据绘制,http:/aric.adb.org/index.php。,东亚各经济的FTA情况(截止2011年7月),资料来源:ARIC数据库,http:

5、/aric.adb.org/index.php。,东亚自由贸易区发展特点, 双边与多边共存,具有极强的竞争性。在2011年亚洲245个各种形式的自由贸易区中,182个是双边的,63个是多边的。 区域内与区域外的FTA共存。截止2011年7月,东亚区域内双边FTA有22个,与区域外双边FTA是83个。,主要问题:“意大利面条碗效应”(spaghetti-bowl),资料来源: Durgesh K. Rai(2010):“Asian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Cooperation: Challenges and Ways Forward for Pan-Asian Reg

6、ionalism”,GIGA Working Papers 152/2010。,二、紧密的经济关系为何未能成为推动当前东亚制度性区域合作的催化剂?,东亚制度性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与现状货币与金融合作自由贸易区发展特点 东亚区域一体化进入徘徊期的成因历史的路径依赖:与欧洲的对比巨大的政治与社会文化差异 经济联系紧密但缺乏均衡性和稳定性,东亚区域一体化进入徘徊期的成因,(1)历史的路径依赖:与欧洲的对比二战后的欧洲:发展轨迹:欧洲煤钢共同体(1952)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57)欧洲共同体(1967)欧盟(1993)欧元诞生(1999)区域层面:无论是出于防止战争的考虑,还是具有历史的

7、传统,各国领导人(特别是法、德领导人)从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地区合作意愿;国际层面:第一,加入了美国主导的全球政治-安全体系, 而OECD(1948)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的成立为各国合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第二,出于防止欧洲再次发生战争的考虑以及对欧洲人较大的认同感,美国也乐于并鼓励欧洲国家之间进行区域合作。二战后的亚洲:区域层面:独立后的国家具有强烈的外部不信任感和民族主义情绪;国际层面:主要是缺乏美国支持。“旧金山合约”(1951)与双边机制。 总的观点:独立以后的东亚不具有欧洲那样在区域范围内进行合作的条件。,(3)巨大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差异 基于Katada(2009)的研究

8、,可以从三个指标考察东亚国家间的差异:政治利益相似度: 用在联合国的投票选择差异衡量S(Pi,Pj) =12d(Pi,Pj)/dmax 政治体制相似度:用各国的政治民主化程度差异衡量 S(Pi,Pj) =1d(Pi,Pj)/10宗教信仰相似度:用各国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和印度教比例差异衡量,Si,j=1,政治利益相似度,MERCOSUR:南方共同市场; EAS:10+6 IA15:10+3+香港+台湾,Katada(2009):“Political Economy of East Asian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Cooperation”, ADBI Work

9、ing Paper Series No. 170。,政治体制相似度,Katada(2009):“Political Economy of East Asian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Cooperation”, ADBI Working Paper Series No. 170。,宗教信仰相似度,Katada(2009):“Political Economy of East Asian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Cooperation”, ADBI Working Paper Series No. 170。,(3)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但缺乏均衡性

10、和稳定性,最大的变数在于中日地位的变化与各自的战略选择。,不均衡的依赖关系,不确定的未来预期,资料来源:根据RIETI-TID2010的相关数据绘制,http:/www.rieti- 中国尚未对本国在东亚一体化进程中的角色形成确定性的定位。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是区域战略服从于全球战略。比如,人民币国际化与所谓的“10+新3”。与其他东亚国家对中国的依赖度不断提高相反,中国对它们的依赖度却是在不断下降,这样对于处于上升期的中国来说,最优的选择就是等待,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中国就越有利。 日本也还没有做好承认中国“区域老大”的现实。,主要内容,东亚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现状解读 紧密的经济关系为

11、何未能成为推动当前东亚区域合作的催化剂? 政策含义,三、政策含义,(1)继续深化地区经济合作关系,与此同时,要不断改善区域分工与贸易结构(2)加强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不断增强彼此信任,逐步减小国家间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差异 (3)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大国,中国要更加主动地与其他国家尤其是日韩加强对话,不断提高各国对未来合作预期的稳定性;(4)接受开放性的地区主义,允许多种竞争性FTAs或多边对话机制的存在,在相互博弈中优胜劣汰,逐步推进不同一体化组织的融合,(1)深化地区经济合作关系,不断改善区域分工与贸易结构目前东亚作为一个整体,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是与欧美的国际分工失衡,从区域经济合作的主

12、要问题:一是区域分工与贸易结构失衡,区域内消费市场发展滞后,过于依赖外部市场,受全球生产链突然断裂的冲击风险很高。,资料来源:Kim,Soyoung, & Lee, J.W ,et al. Emerging Asia: Decoupling or RecouplingR. ADB Working Paper Series, 2009(31),资料来源:根据RIETI-TID2010的相关数据绘制,http:/www.rieti- Handbook of Statistics 2010的数据绘制。,改进地区分工与贸易结构的措施第一,改变生产偏向的关税政策,不断降低最终产品关税水平。,资料来源:I

13、kuo KUROIWA and Hiromichi OZEKI:“Intra-regional trade between China, Japan, and Korea - before and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IDE Discussion Paper NO.237, 2010.,东亚2006、2009年进出口时间和成本比较,第二,通过联合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功能性合作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降低贸易交易成本。,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指数(2008),(2)加强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不断增强彼此信任,逐步减小国家间差异 第一,事实上,过去几十年东亚国家之间的政治

14、利益相似度大幅提高,2000年其相似度已经达到超过1980年欧盟的水平。这说明缺乏政治利益相似度的不足并不必然是深化东亚官方合作的不可逾越的障碍;相反,如果区域市场一体化继续加深,各国政府继续加强彼此间的对话,各国之间的政治利益相似度还会继续提高。第二,政治体制的差异具有强大的持续性,但随着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会推动政治民主化质量的提升;第三,消除宗教信仰的差异是一件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完成的事情。但通过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增加,可以有效降低彼此间的排斥情绪,增进相互信任。,(3)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大国,中国要更加主动地与其他国家尤其是日韩加强对话,不断提高各国对未来合作预期的稳定性; (4)接受开放性的地区主义,允许多种竞争性FTA或多边对话机制的存在,在相互博弈中优胜劣汰,逐步推进不同一体化组织的融合一体化本身不是目的,合作共赢才是根本用动态的眼光看待日本的战略选择,在保证国家利益不受侵害的前提下适当妥协,更加主动地与日本寻求合作的共识,谢 谢 !,本文观看结束!,谢 谢 欣 赏!,本文观看结束!,谢 谢 欣 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