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与营养缺乏病预防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7358546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膳食与营养缺乏病预防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膳食与营养缺乏病预防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膳食与营养缺乏病预防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膳食与营养缺乏病预防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膳食与营养缺乏病预防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膳食与营养缺乏病预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膳食与营养缺乏病预防(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膳食与营养缺乏病 预防,什麽是营养缺乏病?,营养缺乏病指长期严重缺乏一种或多种营养素而造成机体出现各种相应的临床表现或病症。 原发性单纯营养素摄入不足所致。 继发性由于其他疾病所引起的营养素不足。,如何预防营养缺乏病?,( 1)发展食品生产供应,优化食物结构 食品供求矛盾仍然突出,品种单调,不饱尚存。 (2)普及营养知识,指导食品消费 平衡膳食的原则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应重点了解。尽量减少营养素在食品储藏、运输、销售、烹调中的损失。 (3)针对实际营养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1、病因,社会贫困、战乱等。(摄入不足) 自然灾害等。(摄入不足) 生理妊娠、生长发育期

2、。(需要量增多) 病理肿瘤、结核等。(消耗增加),2、发病表现,(1)水肿型营养不良 蛋白质摄入的质量差,数量严重不足,出现凹陷性水肿。 (2)干瘦型营养不良 能量摄入严重不足,重度消瘦,皮下脂肪消失。 (3)混合型营养不良 临床表现介于上述二型之间。,3、预防,(1)合理膳食 充足的能量蛋白质摄入是基本预防措施。 (2)推广生长发育监测图的应用 体重是生长发育的重要监测指标。 (3)合理安排生活制度 活动、增食、助消化。 (4)减少感染,早期诊断和治疗 防治感染性疾病,杜绝继发营养不良。,二、维生素A缺乏病,1、缺乏原因,(1)摄入不足 以进食谷物为主缺少动植物食物或因社会自然所致食品短缺。

3、 (2)吸收利用障碍 患慢性消化道疾病影响消化吸收储存。 (3)代谢障碍 甲减、糖尿病。,1、缺乏原因,(4)需要量增加 早产儿、重体力劳动者、急慢性消耗性疾病、各种传染病需要增多。 (5)其他营养素的影响 缺乏蛋白质、锌VitA转运利用受影响。 (6)其他因素 酗酒、某些药物。,2、发病表现,(1)眼部症状(最早出现) 1)眼干燥症。伴烧灼感、畏光、流泪。 2)夜盲症。黎明黄昏时视物不清重者则夜盲。 3)角膜软化。软化-溃疡-穿孔-失明。,2、发病表现,(2)皮肤症状 干燥-角化-丘疹-蟾皮症。 (3)骨骼系统 儿童骨组织停止生长,齿龈增生,牙齿裂纹易龋齿。 (4)生殖功能 影响男女生殖功能

4、。 (5)免疫功能 分泌型IgA减少,呼吸道、消化道易于感染。,3、预防,(1)摄入含维生素A及胡萝卜素丰富的食物 (2)监测易感人群的维生素A营养状况 (3)对易感人群进行干预 (4)选用膳食补充剂和维生素A强化食品,三、维生素D缺乏病,1、缺乏原因,(1)阳光照射不足。 (2)维生素D及钙、磷摄入不足。 (3)维生素D及钙、磷的肠道吸收障碍。 (4)其他原因。肝肾疾病影响合成代谢。,2、发病表现,(1)佝偻病(婴幼儿常见) 1)神经精神症状。多汗、夜惊、易激惹、枕秃或环行脱发。 2)骨骼表现。颅骨软化、肋骨串珠、胸廓畸形、四肢脊柱弯曲变形。 3)其他表现。呼吸道感染、消化功能障碍。,2、发

5、病表现,(2)骨软化症(成人中妇女老人常见) 骨痛、肌无力、和骨压痛,鸭或企鹅步态。 3、预防 佝偻病要系统管理,综合防治,因地制宜。早防早治。,四、维生素B1缺乏病,1、缺乏原因,(1)摄入不足 过精、过洗、过泡、加碱烧煮大量损失。 (2)吸收利用障碍 胃肠肝胆疾病常见。 (3)慢性乙醇中毒 摄入减少,利用降低。,1、缺乏原因,(4)需要量增加或消耗过多 VitB1是糖代谢的重要辅酶,对它的需要量与人体代谢密切相关新陈代谢强时如发热、甲亢、妊娠则要增加,排出多时如糖尿病相同。 (5)抗硫胺素因子 有些食物(鱼、贝)内含有,可使VitB1构造改变活力降低。,2、发病表现,(1)亚临床型 3个月

6、以上摄入不足,见倦怠乏力酸痛烦躁易怒头痛恶心呕吐纳减胃肠紊乱。 (2)神经型 周围神经系统:肢体远端下肢早于上肢上升性对称性感觉以致运动异常。中枢神经系统:“韦尼克脑病”的眼球震颤、共济失调、记忆力消失、精神错乱,常死于心力衰竭(死亡率达90%),多酗酒所致。,2、发病表现,(3)心血管型 为以右心为主的左右心衰的表现,也见以心肌病变为主的爆发性脚气病常因心衰而死亡。 (4)婴儿脚气病 以2-6个月婴儿常见。发病急暴,初期有消化道症状,继而水肿心跳快呼吸困难甚至喉头水肿;晚期心衰严重时昏迷直至死亡,病程1-2天。,3、预防,(1)改良谷类加工方法,调整饮食结构 少食过精谷物,减少米菜的淘洗次数

7、和浸泡时间,不加碱烧煮食物,不食生的或半生不熟的鱼类贝类如鲤鱼、蛤蜊等。 (2)开展易感人群维生素B1 营养状况的监测和干预 易感人群以婴幼儿、儿童、孕妇、乳母为主,重体力、高温生活工作者、消耗性病人、酗酒者也应增加摄入量。,3、预防,(3)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普及营养知识,知晓瘦肉及内脏、全麦、糙米、新鲜蔬菜、坚果、豆类等都富含维生素B1,注意选择与调配。 (4)维生素B1强化食品 把米、面制品、啤酒做成强化食品,以满足人体需要。,五、维生素B2缺乏病,1、缺乏原因,(1)摄入不足 食物含量不足、烹调不合理、加工破坏。 (2)吸收障碍 消化道疾病、嗜酒、药物影响 (3)需要量增加或消耗过多

8、 妊娠、哺乳、寒冷、体力劳动、精神紧张、疾病。,2、临床表现,不足2-3个月后即可发病。突出表现是各种炎症:阴囊炎(阴囊皮肤渗液糜烂脱屑结痂皲裂)、舌炎(舌裂舌痛)、唇炎、口角炎、脂溢性皮炎,还会使眼睛受害,角膜充血。,3、预防,(1)多食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 奶类、蛋类、各种肉类、豆类、绿叶蔬菜水果、坚果、豆类等都富含维生素B2。 (2)开展营养宣传教育活动 合理调配膳食改进烹调方法,减少维生素B2的流失。 (3)营养干预 对易感人群如孕妇、乳母、学龄前儿童予重点关注,必要给予强化食品。,六、维生素C缺乏病,1、缺乏原因,(1)摄入不足 缺乏新鲜蔬菜和水果;食物储存和加工中流失或破坏。 (2

9、)需要量增加 代谢高、生长快或感染、消耗性疾病。 (3)吸收障碍 消化功能紊乱。 (4)药物影响 影响代谢。,2、发病表现,(1)一般症状 缺乏3-4个月后出现症状。面色苍白、倦怠无力、食欲减退、抑郁。 (2)出血症状 维生素C 缺乏的典型症状是坏血病,早期毛囊周围出血、牙龈肿胀出血,甚至黏膜、关节处也可能出血。,2、发病表现,(3)贫血 出血和生血功能下降致缺铁性贫血。 (4)骨骼症状 骨骼、关节和肌肉疼痛。婴儿形成“蛙腿”体位(仰卧,大腿向两侧分开,两腿在膝盖处屈曲)在肋软骨交界处出现尖锐突起,内侧可扪及凹陷的“坏血病串珠”。 (5)其他症状 水肿;黄疸;发热;腺体分泌功能减退;伤口难愈合

10、;易于感染。,3、预防,1)注意进食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属水果和各种绿叶蔬菜。 2)注意合理烹调加工蔬菜,加热、遇碱、切碎、浸泡、挤压、腌制易致损失。 3)偏食、嗜酒、人工喂养婴儿、高胆固醇患者,应补给族量的维生素C。,七、叶酸缺乏症,1、缺乏原因,(1)摄入不足 多在较贫困的人群发生。 (2)消化、吸收、利用障碍 肠道疾病、乙醇中毒 (3)需要量增加及排出过多 高危人群出现(妊娠、哺乳、婴儿、青春期、贫血、肿瘤、传染病),2、发病表现,巨幼红细胞贫血;口炎性腹泻;舌炎;脂肪泻;智力退化性综合证、精神病;妊娠中毒;早产;胚胎发育不良和胎儿畸形。儿童性格怪异,孤独,智能低下。,3、预防,1)注意摄

11、入富含叶酸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肾脏、蛋鱼、坚果、橙橘、绿叶蔬菜、酵母。 2)蒸煮食物时叶酸损失高达50-90%,如温度高添水多甚至会全部失掉,应注意食物的烹调方法。肝脏、蛋、酵母的吸收率较高。 3)重点人群(妊娠妇女)应注意补充叶酸。,八、钙缺乏症,1、缺乏原因,1)婴儿缺钙因母孕期摄钙不足和母乳含钙过少。 2)幼儿、学龄儿童、青少年缺钙因摄钙不足。 3)成人老年人缺钙多因激素分泌减少,钙吸收降低,缺少运动。 4)维生素D不足、疾病影响致使钙吸收不良或流失。,2、发病表现,(1)婴儿手足抽搐症 1岁以内婴儿多见。突然发生抽搐,轻时仅惊跳面部抽动意识尚存;重时四肢抽动,两眼上翻,口唇发青,知觉暂时丧

12、失。发作每次可数秒数分钟,一天可有多次发作。严重时甚至窒息死亡。 (2)成人骨质疏松症 详细见后。,3、预防,1)适当摄入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奶及奶制品、豆类、坚果、绿色蔬菜,虾皮、海带、芝麻酱含钙也特别高。 2)增钙因素加强,如进食低磷适量蛋白质的食品;日晒及体育锻炼。 3)阻钙因素减少,如少进食草酸类食物(菠菜、竹笋)、膳食纤维、咖啡,蛋白质不要摄入过高。,九、铁缺乏,引言,铁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它在人体中分布很广,几乎所有组织都含有铁,被称为人体发育的建筑材料。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血液中输送氧与交换氧的重要元素,它也是许多酶的组成成分和氧化还原酶的激活剂,在人体的生化

13、代谢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缺乏原因,(1)摄入不足 食物中含铁低。 (2)需要量增加 婴幼儿、孕妇、乳母。 (3)吸收减少 萎缩性胃炎、胃酸缺乏或过多服用制酸药、茶和咖啡中的多酚类物质。 (4)消耗增加 腹泻、感染钩虫、慢性隐性出血(肛痔出血、月经过多)。,2、发病表现,(1)常见症状,主要是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2)影响生长发育与智力发育,活动和劳动耐力降低。 (3)免疫功能和抗感染能力下降。 (4)严重缺血性贫血可致黏膜组织变化,口腔炎、舌炎。 (5)皮肤干燥毛发枯黄。 (6)神经精神系统异常,异食癖。,3、预防,(1)健康教育 树立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是科学合理膳食的观念。

14、 (2)铁强化食品 针对高危人群使用。 (3)铁补充 用于高危人群的治疗。 (4)提高食物铁的利用率 摄入足量的VitA、VitB2、VitB12、叶酸,增加铁的利用率。,3、预防,(5)合理搭配食物 摄入富含铁的食物,一般动物性食物铁的含量和吸收率均较高,是膳食中铁的良好来源,主要为动物肝脏、动物全血、畜禽肉类、鱼类、大豆、蛋类、黑木耳、芝麻酱、红糖、干果等。 草酸高的食物干扰铁的吸收如菠菜,应避免和以上食物同时摄入。牛奶是贫铁食物。,十、锌缺乏病,引言,锌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它是构成人体多种蛋白质所必需的元素。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锌与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有密切关系。锌能

15、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并参与许多酶的代谢。,1、缺乏原因,(1)摄入量低和生物利用率低 长期食用缺锌或精制食物(精白米富强粉);不良饮食习惯和医源性供锌不足(人工喂养、偏食、酗酒;长期全静脉高营养疗法治疗)。 (2)生理需要量增加 青少年成长发育期、妊娠、哺乳、月经期。 (3)肠吸收障碍 慢性腹泻、痢疾;膳食成分干扰(植酸、磷酸、纤维或高钙)及药物如四环素。,1、缺乏原因,(4)丢失量增加 (5)疾病 高排锌病,如肾病、肝硬化、乙醇中毒、利尿剂、透析、吸血性肠道寄生虫感染、肝胆引流、大面积烧伤、溶血、出血、疟疾、应急状态、外科手术、急腹症、急性感染等均可引起锌的丢失。,2、发病表现,(1)生长发育

16、障碍 营养性侏儒:生长发育停滞,骨骼发育障碍,智力性功能低下。 (2)性发育障碍与性功能低下 青少年性成熟受到严重影响;成人会性腺萎缩。 (3)味觉及嗅觉障碍 异食癖、食欲缺乏。 (4)皮肤表现 伴缺铁,出现贫血貌。 (5)其他危害 伤口愈合差、神经精神障碍、免疫功能减退。,3、预防,针对缺乏原因采取措施 原发性锌缺乏主要从调整膳食入手,选择富含锌的食物,如贝壳类海产品、红色肉类、动物内脏。高危人群给予锌强化食物或锌剂治疗。 继发性锌缺乏主要应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及时补锌。,十一、碘缺乏病,引言,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它是通过甲状腺素而发挥其生理作用的,所以甲状腺素所有的生物学作用,包括促进蛋白质合成,活化多种酶,调节能量转换,加速生长发育,维持中枢神经结构,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等重要功能,都与碘有关。,1、缺乏原因,常为地方性流行。 主要原因是环境、土壤和食物缺碘造成的。,2、发病表现,(1)地方性甲状腺肿 以甲状腺代偿性肿大,不伴有明显甲状腺功能改变为特征。患者颈部逐渐变粗,无明显自觉症状,当肿大甲状腺组织压迫周围器官时,会呼吸吞噬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