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金融办工作计划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358374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金融办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市金融办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市金融办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市金融办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市金融办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金融办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金融办工作计划(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金融办工作计划市金融办工作计划所谓工作计划,顾名思义指的是工作人员对未来某段时间内工作的安排与规划,是未来某段时间的工作向导。下面是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市金融办工作计划,欢迎阅读。市金融办工作计划(一)一、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一是改善农村信用环境。推广克山县全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经验,推动县域和垦区建立涵盖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银行和非银行信用信息电子档案;对乡、村、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信用等级分类评定,评定结果作为信贷投放的重要参考依据。二是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配合省银监局、省高院对全省 400 余件金融案件进行清理,对失信被执行人给予信用惩戒。三是优化金融市场政策环境。协调省直

2、有关部门,对金融机构办理各类抵(质)押登记业务给予便利,并制定全省统一规范的抵(质)押资产受理、办理的标准、条件和内容,简化抵(质)押程序。四是开展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选择 2 个市围绕全省重点项目适时开展专业化的金企对接活动;搭建农村物权流转平台,实现农村各类物权的信息登记、政策咨询、合同鉴定、融资服务等功能;建立政策性融资担保平台,发挥政府增信优势,推进银担合作。二、深化金融与实体经济融合。一是协调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三农”及小微企业的贷款投放力度,确保其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力争全省支农再贷款限额、支小再贷款累计投放额、再贴现累计发放额增幅不低于上年同期水

3、平。二是扩大全省直接融资规模。鼓励省内企业在境内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境外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鼓励省内企业在“新三板”挂牌;鼓励金融机构牵头运作发行区域集优集合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等债务融资工具为中小企业融资;加快我省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三是引导保险资金参与我省项目建设。引导保险资金在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新型城镇化等重大项目建设中发挥作用,鼓励保险资金投资养老服务产业、设立医疗机构和参与公立医院改制等。四是金融支持我省企业“走出去” 。放宽或取消对省内企业境外放款、境外融资及境外直接投资等方面的限制,依托外资银行的国际网络优势和差异化服务,帮助我省外向型企业

4、、有跨境业务的企业及有海外融资需求的企业“走出去” 。三、优化和改善金融服务。一是继续加大金融供给力度。协调驻省银行机构向总行争取信贷规模,增强信贷资金投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对重点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的信贷支持力度。二是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引导驻省银行机构向总行争取更多的贷款优惠利率政策,清理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不断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三是继续创新金融产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存货质押融资、保单融资、信贷保证保险、资产证券化等业务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协调银行机构简化贷款手续和流程,缩短贷款审批时间;引导保险机构提供手续简便、价格低廉的保险产品。四、完善金融市场组织

5、体系。一是吸引金融机构入驻我省。利用我省财政奖励政策,吸引金融机构总部入驻我省或设立分支机构,吸引各金融机构总部在我省设立呼叫中心、后援中心、电销中心、软件研发中心等金融后台服务基地。二是发展壮大地方金融体系。引进战略投资者在我省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积极争取将我省纳入民营银行试点范围;鼓励银行机构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总部位于我省的金融机构。三是推动建立股权投资基金。采取财政资金与金融资本匹配放大投入及市场化募集的方式,在我省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 “十大重点产业” 、现代农业产业及对俄经贸合作等重

6、点产业转型升级;吸引有实力的各类股权基金来我省投资,促进我省企业发展潜力、科技成果与资本市场融合。四是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支持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设立分公司和通过同业拆借、向法人股东定向借款等方式补充资本金;支持融资担保机构业务创新,构建银行融资、民间融资、直接融资担保并存的基本业务框架,力争 XX 年底前实现融资担保机构县域全覆盖。五是继续做好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工作。按照省政府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推进方案部署,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主体、金融产品和担保方式创新。五、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一是强化地方金融监管。贯彻国务院关于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的意见 ,强化地方金融监

7、管职能、力量和手段;建立地方金融监管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地方金融监管重大问题,依法严厉打击金融欺诈、非法集资、非法证券期货、非法保险业务等各类违法行为;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各类交易场所、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的监管力度。二是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建立中省直有关单位和市县政府横向联系、纵向沟通的地方金融发展与风险处置机制;指导下级政府金融工作部门做好所监管机构的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处置,加强对本地区跨市场、跨行业交叉性金融的监测分析和风险管理。三是继续做好对驻省金融机构的考评工作。完善现行金融机构考核奖励政策,对加大信贷投放规模、优化信贷结构

8、、降低融资成本、创新金融产品等金融机构和高管人员给予重点奖励;建立金融机构综合考评机制,省政府对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金融机构给予通报表彰,并依据考评情况对财政性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市金融办工作计划(二)(一)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永川大城市建设目标,以增强融资能力为重点,以拓展融资渠道为抓手,构建“多点、多元、多边、多线”的融资格局。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建设金融生态区。(二)主要目标政策性银行融资 10 亿元引进外资 1000 万美元力争引进金融结算中心 1 家引进一批区域总部型、功能性金融机构全年“三权”抵押贷款新发放 5 亿元(三)主要

9、措施1、全力改善债务结构协助各投融资公司抓紧与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对接,争取申报项目尽快获批放款。协助相关投融资公司,做好中票、企业债券的发行工作,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改善债务结构。2、积极拓展融资渠道抓住银行融资主渠道不放松,做好与各商业银行的对接工作。广泛开展与信托、金融租赁、担保、资产管理、证券等公司的合作,确保投融资公司急需资金时有渠道、能到位。探索民间资本、社会资本进入政府投资领域的途径和方式,拓展政府融资渠道。3、大力引进金融机构力争村镇银行获准筹建。引进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到永设立分支机构,引进一批区域总部型、功能性金融机构,丰富、完善永川金融业态。力争

10、在引进金融结算企业上取得突破。4、努力服务实体经济组织银行与各商会、行业协会对接工作,充分利用行业优势,推进专业化融资。协助各银行推广信用贷款产品,缓解抵押物不足困难。会同银行监管部门督促各商业银行严格执行规定,不变相收费,努力解决企业贷款贵问题。5、维护地方金融稳定会同工商、公安、人行、银监等部门,进一步开展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维护良好金融秩序。加强对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的日常监管,加强对投资咨询类公司的监管,防止非法集资、发放高利贷行为,确保地方金融稳定。XX 市金融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大胆改革、锐意创新,进一步加大了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为发展“五型经济” 、建设“五

11、个一流” 、实施“八项重点改革” 、推进“十项升级创新”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服务,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 XX 市 XX 年金融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围绕经济金融长远发展,积极开展金融战略合作立足全市资源优势,广泛开展与外埠金融机构的沟通联系和战略合作。8 月 14 日,市政府与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该公司在绥设立机构支持 XX 市产业项目建设,每年为市域内企业提供 5 亿元的投融资支持。10月 17 日,市政府与中信银行哈尔滨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该行承诺在未来两年内为 XX 市土地储备、旧城改造、园区开发等重点领域提供不低于 50 亿元的贷款支持。此外还有国家开发银行、华融证

12、券等机构列入战略合作目标,正在积极对接推进。二、围绕产业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大了资金协调落实力度充分发挥我办在地方金融工作中的参谋助手作用,主动赢得政府领导对金融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引起了市政府领导对金融工作的高度重视。王金会市长、赵万山副市长、王桂芝副市长、刘维权副市长亲自研究部署、亲自协调落实产业项目融资工作,通过组织面对面座谈、专题辅导、现场办公等形式帮助企业和各类经济组织解决融资难题。9 月 24 日,金会市长和维权副市长就涉农贷款投放、涉农产业发展等问题召开了涉农金融机构座谈会,对金融支持现代化大农业、农机合作社建设、农民合作组织发展、金融生态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13、,探讨创新农村金融新型融资模式支持“三农”发展。7 月10 日,万山副市长主持召开了全市石化产业发展专题推进会议,市金融办对 35 家规模以上石化企业进行了新型融资模式辅导,帮助企业探寻新的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水平。7 月 18 日,桂芝副市长组织有关部门及银行机构主要负责同志,就绿色食品企业融资事宜赴肇东进行了现场办公和实地对接,有 60%融资项目得到了银行支持。充分发挥了政府在产业项目融资服务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三、围绕日常融资服务,不断活化工作方式和推进机制在银企对接上,市金融办优化服务、不断创新,建立了服务常态化、形式多样化、扶持重点化的工作推进机制。每月都向企业主管部门征集融资项目,采取现场对接、融资辅导对接、向外埠外资银行推介发布项目等方式,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项目的信贷资金支持。全年共征集融资项目 71 个,向银行发布融资信息 278 条次,组织银行深入企业进行实地对接 70 人次,总融资需求万元,已有 32 家企业获得贷款万元,占总融资需求的%。截至 12月末,全市银行机构(不含小贷公司)各类贷款余额已达亿元,同比增长%,当年新增各项贷款亿元。四、围绕强化地方金融服务,引导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