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管理理论与实践03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7357693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9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管理理论与实践03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文化管理理论与实践03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文化管理理论与实践03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文化管理理论与实践03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文化管理理论与实践03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管理理论与实践0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管理理论与实践03(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讲 文化事业与文化管理,第三讲 文化事业与文化管理,第一节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别 第二节 我国文化事业单位功能与目标分析 第三节 我国文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别,区分标准: 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 公共文化需求与私人文化需求 能否批量生产实现规模经济 有限生产场与大规模生产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别,1、内涵的区别 2、目的的区别 从广义上讲,建设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文化产业已包涵在文化事业的范畴内,其目的本为一致。 3、任务的区别 相同: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坚持正确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努力宣

2、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 不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性不一样,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别,4、管理主体的区别 文化管理的主体是政府,由国务院行使权利,按行政事业管理,依行政法规规划与治理。 文化产业作为企业而言,其管理的主体当然是企业的管理者董事会与经理,实行企业管理,依经济法规经营。 5、服务对象的区别。 文化事业的服务对象是全体国民 文化产业的服务对象是消费者,我国文化事业功能与目标分析,文化活动的主体、目标、内容和方式不同,文化的功能、作用及效果也就各不相同。政治思想方面的文化活动社会经济方面的文化活动1、以满足个人及家庭需要为主要目标的文化

3、活动需要:生存、享受和发展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物质生活需要和文化生活需要文化消费:无形性、层次性、延伸性、渗透性、多样性与综合性文化生产:商品性、政策性、社会性、思想性个人文化活动并无完全属于社会共同需要的事业,不应该完全由国家包办。,我国文化事业功能与目标分析,2、以满足组织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为主要目标的组织文化活动文化企业开展文化生产经营活动非文化企业开展企业文化活动(企业职工俱乐部、企业电影院、企业图书馆、企业文化活动室、企业舞厅、企业广播电视台、企业乐团、企业联欢会、企业广告宣传、企业对外公共关系活动)企业的文化投资:为文化建设和文化活动进行文化投资,广告投资、公共关系投资、捐赠或赞助等

4、。,我国文化事业功能与目标分析,3、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为主要目标的文化事业 (1)可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生活需要,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文化水平,这是维持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共同需要。 (2)可以提高社会成员的文化消费层次、结构与水平,改变产业结构与市场结构,提高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3)可以保存、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有利于增强国家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社会进步。,我国文化事业功能与目标分析,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范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福利性文化事业: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艺术馆、科技馆等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我国文化事业功能与目标分析,传播与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所

5、需要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纪念馆、陈列室、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国文化事业功能与目标分析,各种基层文化、群众文化活动,我国文化事业功能与目标分析,高层次、高品位的高雅文化,我国文化事业功能与目标分析,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特点: 公益性 社会公有性 社会公享性 社会公用性 教育性 非营利性,美国国会图书馆 美国国家图书馆。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 。美国国会图书馆已成为国会 、政府 、学术界和一般读者的参考咨询中心、国际交换和国际互借中心、全国目录中心、各国政府出版物和联合国资料收藏中心、国内外馆际协作中心和图书馆学研究中心。,我国文化事业单位管理改革的方向,总目标: 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

6、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的文化事业改革与发展格局。 基本目标: 在重新界定、调整和收缩国家文化事业管理职能范围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中国现行的党务文化宣传事业管理体制改革,政务文化宣传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社会公共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项相关管理体制的配套改革,在确保国家政治文化事业、公共文化事业及其他各项国家重点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上,将现有的绝大多数国家文化事业单位逐步推向市场,使其实现企业化、产业化、民营化、社会化和市场化,进而促进中国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有效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各种文化生活需要。,我国文化事业单位管理改革的方向,

7、1、艺术事业管理模式 政府择优兴办艺术事业团体,实行政艺分开,以财政拨款为主,同时吸收其他资金。 其余绝大部分国家艺术表演团体和演出场所等事业单位,逐步推向市场和社会,实现企业化和社会化,不再属于现代事业组织。 政府文化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国家艺术发展目标和政策,开展艺术交流和信息咨询服务,监督、管理艺术市场、通过设立各类艺术基金来择优资助和扶持艺术事业。,我国文化事业单位管理改革的方向,2、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和文物保护事业的管理模式 现代事业组织管理模式:政府直接兴办一些具有相应水平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一级重点文物保护事业单位,经费来源以各级政府财政供给为主,也可接受社会捐赠。

8、 现代企业运行方式:一般性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文化机构,可以转化为企业,开展文化经营。,我国文化事业单位管理改革的方向,3、新闻出版事业管理模式 新闻事业和出版社事业均可以实现产业化,国家不必包办。各类新闻通讯机构和出版机构,均可以直接转为企业,不再视为现代事业组织,其所提供的信息产品、文化产品和服务可以实现商品化。 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有关政策和法规,规范和监督信息出版业的运行,可以设立新闻和出版事业发展专项基金,资助和扶持各种社会公益性信息和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传播,以可以实行企业参股、控股。,我国文化事业单位管理改革的方向,4、广播电视电影事业管理模式 广播、电视、电影产品均可以实现商

9、品化,广播电台、电视台、节目制作中心、电影生产、发行和放映机构等,也应该转为生产企业,完全按照企业方式运行。 国家可直接兴办少量的电台和电视台,或者通过参股、控股等方式直接掌握少数重要的电台和电视台,也可以制定有关法规来强制性购买某心中要电台、电视台的固定频道和播出时间,以及发布重大新闻、传达政令和进行公共宣传等。 政事分开和政企分开 国家加强立法,强化市场管理,设立发展基金。,我国文化事业单位管理改革的方向,改革措施: ()观念转换对文化改革来说是极其关键的一环。 ()加速培育、发展和规范各类文化市场,实现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商品化和市场化。 (文化生产管理体制、文化产品上市审查体制、文化产

10、品价格体制、文化产品流通体制、文化产品消费与福利制度以及其他相关的管理体制的配套改革) (3)除必须由国家兴办用以传达政令、发布新闻和宣传教育的政治性文化事业,以及国家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物保护等公共文化宣传设施及社会公益文化事业,具有示范性的国家重点艺术事业及其他各种重要的社会文化事业外,其余的各种企业文化、居民消费文化及其它大部分娱乐性和服务性文化事业均应全部推向市场。,我国文化事业单位管理改革的方向,()发展各类文化中介组织,进一步收缩和转换政府的文化事业管理职能。 (5)加快各项文化事业的立法工作,明确规范各类文化投资者、文化生产经营者、文化中介人、文化消费者、文化监督与管理者及社会各方面的权利、责任与义务,实行依法治文,加强民主监督,推动各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讨论:博物馆该不该免费?,正方:应该 反方:不应该 说明各自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