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一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第四章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章末整合课件中图版必修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56455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60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一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第四章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章末整合课件中图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一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第四章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章末整合课件中图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一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第四章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章末整合课件中图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一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第四章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章末整合课件中图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一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第四章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章末整合课件中图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一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第四章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章末整合课件中图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一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第四章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章末整合课件中图版必修(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章末整合提升,第一单元 第四章 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本章知识体系,重点专题探究,易错易混问题,栏目索引,高考典例示范,本章知识体系,返回,重点专题探究,专题1 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1.体液免疫过程,专题2 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与免疫反应的结果,2.细胞免疫过程,3.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实例 (1)胞内寄生菌(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侵入人体所引发的是细胞免疫。 (2)自身肿瘤、移植器官引发的是细胞免疫。 (3)存在于人体内环境中的抗原引发的是体液免疫。 (4)病毒感染先发生体液免疫,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播散;再引发细胞免疫,彻底消灭。 总之,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两者各自有独特作用,又相互配

2、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4.正常免疫反应和异常免疫反应的比较,误区警示 在正常人体内,衰老、死亡和突变的细胞都可成为抗原而被机体清除,这属于“正常自身免疫”,而不是“自身免疫病”。,误区警示,返回,易错易混问题,易混点1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典例1 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之间,既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又能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下列有关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细胞免疫的效应阶段,往往需要抗体来消灭由靶细胞中释放出来的抗原 B.体液免疫针对细菌病原体,细胞免疫针对病毒病原体 C.病毒感染时,在细胞免疫前,往往先通过体液免疫的作用,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

3、散播 D.在体液免疫的感应阶段,往往需要借助T淋巴细胞的呈递与识别,解析答案,解析 细胞免疫过程中,当效应Tc淋巴细胞攻击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后,释放出来的抗原需要被抗体消灭。细菌病原体有的属于胞内寄生菌,这些病原体一旦进入细胞内,也需要细胞免疫才能将其消灭。病毒感染初期,体液免疫首先发挥作用,防止病毒随血液扩散。在体液免疫的感应阶段,一般地,抗原首先被吞噬细胞吞噬后呈递给T淋巴细胞,由T淋巴细胞呈递给B淋巴细胞。,答案 B,易混点2 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典例2 下列是人体的某些生理反应:(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

4、种抗体也可以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称为溶血性贫血;(2)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亦可导致严重发病;(3)某人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 上述三种生理反应依次属于( )。 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免疫缺陷 A. B. C. D.,解析答案,返回,返回,解析 当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时,可引起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以及免疫缺陷病。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如题目中的(3); 自身免疫病是指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症状,如题目中的(1); 免疫缺陷病是指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引起的疾病,如题目中的(2)。 答案

5、 A,高考典例示范,(2010江苏高考)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 B.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 C.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 D.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例1】,解析答案,解析 没有胸腺,体内就不会产生成熟的T淋巴细胞。而T淋巴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可呈递抗原,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B淋巴细胞,所以无胸腺的裸鼠体液免疫功能是不正常的。,A,(2011全国高考)研究发现两种现象:动物体内的B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淋巴细胞; 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甲是抗体,乙是细胞因子 C.甲是细胞因子,乙是抗原 D.甲是细胞因子,乙是抗体,【例2】,解析答案,返回,解析 抗原进入人体后,首先由吞噬细胞识别并呈递给T淋巴细胞,接着再由T淋巴细胞呈递给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在效应Th淋巴细胞产生的物质甲(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效应B淋巴细胞和记忆细胞。当给动物注射某种细菌获得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物质乙应为某种细菌产生的外毒素(抗原)。 答案 C,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