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基本情况与制度取向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353719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基本情况与制度取向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基本情况与制度取向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基本情况与制度取向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基本情况与制度取向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基本情况与制度取向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基本情况与制度取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基本情况与制度取向(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的基本情况与制度取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保险司,主要内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基本情况 建立新型农保制度应解决的几个认识问 新型农保制度设计定位的基本原则题 新型农保制度设计的基本思路 推进新型农保制度的基本策略 新型农保制度的筹资机制,主要背景,近年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迅速普及推广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出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与此同时,作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何时出台,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经过多年的探索试点,基本制度模式和相关政策措施基本

2、定型。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新背景下,出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时机正在逐步成熟。,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的基本情况,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 农民工养老保险 务农农民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概况,全国已有18个省级政府或部门出台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文件 探索建立适合被征地农民特点与需求的社会保障制度 已有1000多万被征地农民被纳入基本生活或养老保障制度 筹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基金2000多亿元,主要做法,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纳入农村社会养

3、老保险制度 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制 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纳入小城镇社会保险制度体系 纳入商业保险体系 建立适合被征地农民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务农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概况,全国已有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905个县(市、区、旗)开展了农村养老保险工作 5374万农民参保,积累保险基金354亿元,全年共有355万参保农民领取养老金,当年支付养老保险金30亿元。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发达地区和安徽、山西等中西部地区部分县市开始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概况,农民工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有1586万人 国家也未出台专门针对农民工的养老保险

4、政策,只有少数发达地区做了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探索 将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社会保险制度,如广东的一些地区 对农民工实施新的专项保险制度。如上海市为外来务工人员建立的综合保险制度。成都市在参考上海制度模式基础上,建立了针对“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的综合社会保险制度 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苏南地区乡镇企业职工多为农民工。他们多数并未参加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而是参加了当地的农村养老保险 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 。如山西省提出了“一厂两制”的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作思路,即城镇户籍职工参加城保,农村户籍职工参加农保。 重庆出台了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设立了“农民工节”。,建立新型农保制度应解

5、决 的几个认识问题,国际比较表明,我国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社会条件正在逐步成熟 土地保障功能的持续弱化要求建立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主要载体的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长效机制 家庭保障功能的持续弱化要求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化解农民养老的群体性风险 商业保险难以为农民提供可靠的养老保障 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难以成为我国覆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选择 以个人帐户为主的制度模式可能成为我国覆盖城乡居民、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统一的最佳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从现在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前,以建立覆盖全体城乡居民为目标的

6、国民养老保险为制度建设目标,先建立以个人帐户为主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制度的全覆盖,同时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将“城保”个人帐户做实到不低于8%; 第二步,从2013年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逐步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缴费水平提高到15%,同时提高“城保”个人帐户、降低社会统筹帐户的比例,逐步实现“城保”制度的转型; 第三步,从2018年到2020年建党100周年前,最终完成建立中国特色的、城乡统一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任务。 中国特色:以个人帐户为主的制度模式与农村包围城市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和创新之路,新型农保制度设计定

7、位的基本原则,保基本。就是要以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和免除贫困为政策目标,使保障标准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及国家、单位和个人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实行能基本满足参保人个性化需求的养老保障制度,并建立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缴费补贴和待遇调整机制,使全体国民生活有保障、有质量、有尊严。 广覆盖。就是要调动单位和个人参保的积极性,明确政府应该承担的社会保险责任,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设计可持续发展制度和相应的机制,不断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尽最大可能为城乡居民提供公平、普惠、可靠的公共保障服务,确保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有弹性。就是要在人人能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基础上,实行政府分级定额补贴的激励机制与参保最低缴

8、费相结合的约束机制,建立能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不同群体、不同个人能力特点和个性化需求的可选择、有效率、精细化的保障制度,使制度能适应人口、经济、社会的可能变革。 能转移。就是要适应市场经济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内在要求,通过建立以个人帐户为主的制度模式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为参保人社会保险维护参保人权益提供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撑。 可持续。就是要在缴费阶段建立国家、单位和个人社会保险责任分担机制;在基金投资管理阶段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基金保值增值机制;在待遇给付阶段建立财政供给约束型的待遇调整机制,全过程建立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长期稳定运行。,新型农保制度设

9、计的基本思路(一),在缴费环节,按照保基本和广覆盖的要求,合理确定最低缴费标准,建立缴费增长机制。参保人缴费标准按预期领取标准测算。最低缴费标准应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最高缴费标准应不高于当地上年城镇职工养老金平均水平。最低和最高缴费标准随经济发展逐步提高。参保人可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和需求,在城保和新农保制度之间自由选择不同的制度和不同的缴费标准,可自由选择在输出地或输入地缴费,也可自由选择按年、季、月缴费。村集体和各级政府根据实际财政供给能力对参保人实行公平普惠的定额补贴。个人缴费和参保补贴均计入个人帐户。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不同单位、不同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确定不同的缴费

10、和补贴标准,而不是给所有人提供同一水平的保障,这样富有弹性、可菜单式选择的制度,不仅可以满足参保人的个性化需求,实现社会保障资源的最优配置,而且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可推广性,具备实现全覆盖的制度功能。,新型农保制度设计的基本思路(二),在经办环节,切实维护参保人权益,拓展帐户服务和发展功能。一是规定不满领取养老金年龄或领取不足10年去世的,由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一次性领取个人帐户余额。 二是规定农民原则上不允许退保,但允许其在发生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绝症难以支付医疗费、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以及遇到其他突发意外事件,造成家庭生活严重困难的,提供有效证明材料,经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审核,可以借支部分

11、或全部保险费积累余额。 三是创新农村金融,允许农民以保险证质押借款的方式,解决其生产、生活面临的资金困难。 四是创新基金投资管理政策,优化基金投资组合,提高基金投资收益。基金在积累期实行分段计息。 增强经办环节的弹性,既可提高农民的参保能力,把帐做实做活,多渠道实现基金保值增值,也可以增强制度吸引力,使更多的农民来参保。,新型农保制度设计的基本思路(四),在计发环节,合理确定待遇水平,建立弹性待遇调整机制。一是增强领取年龄的伸缩性。特殊情况下经批准,可提前1-5年领取养老金,每提前一年减发1.5%的养老金,鼓励推迟领取,每推迟一年增发 1.5%的养老金。二是加大政府财政扶持力度,建立专项调剂金

12、,增强制度的抗风险能力。专项调剂金主要用于弥补各项社会保障基金支付缺口和提高待遇水平。三是强化最低待遇承诺,实行保底弹性的计发办法,增强制度的吸引力。在根据平均余命和保险精算原则确定个人帐户养老金计发标准的同时,每两年调整一次养老金领取标准,确保待遇水平随经济发展不断提高。调整待遇所需资金从专项调剂金中解决。四是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老年津贴为基础,建立随经济发展而动态调整的人人享有的基础养老金。,推进新型农保制度的基本策略 (一),分类保障:该策略可以概括为:“三个重点,三个倾斜”: 一是以有条件的地方为工作重点,政策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即优先推进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中部大中城市郊区和一些富裕

13、地方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在财政补贴政策上,东部地区、大中城市郊区和富裕地方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主要由各级地方财政负担,实施农民个人缴费+地方财政补贴+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补助的资金筹集方式;中央财政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农保制度建设的倾斜,中西部地区实施农民个人缴费+中央财政补贴+地方财政补贴的资金筹集方式。 二是以有条件的群体为工作重点,政策重点向务农农民倾斜。即优先推进被征地农民、农民工、小城镇农转非居民等处在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群体及村干部的养老保险工作。在这些重点群体中,被征地农民实施农民个人缴费+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集体补助+政府土地出让金的资金筹集方式;农民工和小城镇农转非居民实施农民个人

14、缴费+单位缴费+政府补贴的资金筹集方式;村干部实施村干部个人缴费+地方财政补贴的资金筹集方式。务农农民实施个人缴费+中央政府财政补贴+地方财政补贴的资金筹集方式。 三是以计划生育对象为工作重点,政策重点向独生子女和双女户家庭倾斜。计划生育对象是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先进群体,为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牺牲和贡献。计划生育对象实施计划生育对象个人缴费+计划生育奖励资金的资金筹集方式。,推进新型农保制度的基本策略 (二),分级补贴:从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和各地各级政府的财政供给能力及人均财力水平,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参保农民实行不同水平和

15、不同方式的补贴及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机制,建立财政供给约束型的社会保障预算,逐步改变财政需求约束型的保障机制,形成稳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撑,确保制度的公平普惠和可持续发展。,推进新型农保制度的基本策略 (三),分层管理:按照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和大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特点,中央政府负责养老保障政策制定、制度和机制设计、帐户管理系统、社会保险卡的开发应用和服务系统的建设,决策监督和绩效评价系统的建设和立法工作。省级政府主要负责执行相关政策、制度,特别是是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县级政府主要负责养老金的收缴和发放。,推进新型农保制度的基本策略 (四),分步推进:从我国国情国力、农村实际和农民特点出发

16、,采取由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逐步推进、由富裕群体向广大农民逐步推进的策略,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为突破口,以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为重点,协调推进务农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障方式多层次、资金来源多渠道,制度法制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社会化的新型农保制度。,新型农保制度的筹资机制,新型农保制度建设的速度和保障水平取决于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渠道与方式。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和农民两个方面。要实现新型农保制度的跨越式发展,必须通过理论、政策和制度的创新,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机制,将政府和农民潜在的社会保障资源激活为现实的社会保障资源,形成稳定的政策和资金保障,建立政府与农民在社会保障方面合理的责任分担机制。,政府筹资机制,一要强化政府的社会保障责任和投入,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逐步加大政府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力度,形成向农民和低收入群体的适当倾斜。 二要整合优化各种支农惠农资金,集中用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高政策和资金使用效率。 三要建立国有资产收入向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机制。 四要制定向外汇储备发行特别国债的政策,将发行特别国债的资金主要用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五要制定将国有土地出让收入、环境保护罚没收入、生态保护补偿收入等主要来源于农村的收入用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