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_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352610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_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_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_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_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_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_(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第一篇第一篇 设计原始资料与任务设计原始资料与任务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给水部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给水部分)1、名称、名称某市城北区给水管道的设计。2、设计任务、设计任务根据该市设计资料和平面图进行给水管网工程设计,包括:1、给水管道系统设计;2、调节构筑物设计。3、基础资料、基础资料(1)城市总体规划概况:某市近期规划人口为 12 万,其中城北区近期规划人口 8 万人,用水普及率预计 100,综合用水量标准采用 300L/capd,城区大部分建筑在 6 层,屋内有给排水卫生设备和淋浴设备,

2、区内有工业企业甲。(2)城市用水情况:城市生活用水量变化情况如下表:时间011223344556677889910 1011 1112用水量1.100.700.901.101.303.916.615.847.046.697.177.31时间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1919202021212222232324用水量6.625.233.594.764.245.996.975.663.052.011.420.79(3)工业企业基本情况甲企业用水量(含工业企业职工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为 3000 立方米/日,均匀使用,工业用水要求水压不小于 24 米,水质同生活饮用水:工厂

3、房屋最大体积为 5000 立方米(厂房),房屋耐火等级为三,生产品危险等级为乙。(4)其他平面图见附图(按照 A4 版幅打印,比例尺为 1:20000) 。4、设计内容、设计内容(1)进行给水管网的布线,确定给水系统布置形式、给水管网布置形式、调节构筑物位置;(2)选择管材;(3)计算最高日用水量,二泵站、管网、输水管设计流量;(4)确定水塔的容积、设置高度:(5)计算管网各管道的管径;(6)计算管网各节点的水压标高、自由水头;(7)确定二泵站流量及扬程;(8)进行校核。5、设计步骤、设计步骤(1)给水系统布置确定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如统一给水、分系统给水,地表水给水、地下水给水,说明原因;确

4、定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如有水塔给水管网、无水塔给水管网,枝状给水管网、环状给水管网,说明原因;确定调节构筑物位置;确定一泵房、二泵房供水方式,如一级供水、二级供水,说明原因。(2)给水管网布线包括干管及干管之间的联络管;根据平面布置图确定管线布置方向;按照布管原则进行:干管的延伸和二泵房输水到水塔、大用水户的水流方向一致,以水流方向为基准平行布置干管,以最短的距离到达用水户;干管间距 500-800 米,联络管间距 800-1000 米;枝状和环状相结合;单管和双管相结合;绘制给水管网定线草图(管线、节点、管长) 。(3)设计用水量计算城市最高日设计用水量;计算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情况;计算最高日

5、最高时设计用水量;计算二泵房、水塔、管网设计流量;计算清水池容积。(4)管材选择(5)管网水力计算计算比流量、节点流量、集中流量,初分流量;确定管径、水头损失、流速;管网平差(编程);计算各节点水压、自由水头;输水管水力计算;确定控制点;计算水压标高、自由水压;绘制最高时计算成果图;计算二泵站扬程、水塔的设置高度。(6)校核水力计算(7)绘制计算成果图。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排水部分)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排水部分)1、名称、名称某市完全分流制排水管道的设计。2、目的与要求、目的与要求目的目的:通过运用课堂所学的理论和技术知识,完成,某城镇排水管网的扩大初

6、步设计,以达到巩固基本理论,提高设计与绘图能力,熟悉查阅的使用技术资料,了解设计的方法与步骤,进一步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等的教学要求。要求要求:按照完全分流制设计某城镇排水管道系统,达到初步设计的程度,设计成果包括污水管道系统的总平面布置图、雨水管道系统的总平面布置图、设计计算及说明书。3、基础资料、基础资料(1)城市规划资料某市平面图见附图(按照 A4 版幅打印,比例尺为 1:20000) 。某市近期规划人口为 12 万,用水普及率预计 100,综合用水量标准采用300L/capd,城区大部分建筑在 6 层,屋内有给排水卫生设备和淋浴设备,区内有工业企业甲、乙。各种性质地面所占面积见下表。地

7、面 名 称各种屋面砼沥青 路 面碎石路面非铺砌 地 面沥青表面处理 的碎石路面公园和 菜 地所占百分 比()438419620工业企业甲、乙规划资料(见表 2) 。污水量企 业平均日(m3/d)时变化系K时数污水管出口管底埋深(米)甲30001.32.3乙25001.42.5各工业企业的污水经局部处理后允许排入城市污水管道系统。(2)气象资料土壤冰冻深度 0.20.4 米。年平均降雨量 1400 毫米。暴雨强度公式nbtgpcAq)()11 (1671 ,其中参数为A1=20,C=0.7,b=19,n=0.86。常年主导风向西北风,夏季主导风向南风。(3)水文及水文地质资料区域内河流水流自东向

8、西,最高水位 101m,最低水位 95m,平均水位 97m。地下水位离地面 67m。地质:砂质粘土。(4)电力供应情况电力正常供应,有三个电源可供选择。(5)附近农田灌溉情况无污水灌溉农田习惯,也没有农灌渠道。4、设计内容、设计内容(1)污水管道设计部分排水流域的划分;布置管线及平面布置的组合;确定管道的起点埋深并分析在高程布置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划分各污水管道的集水面积,计算各段的污水设计流量;进行管网的水力计算;整理设计计算与说明书。(2)雨水管道设计部分管网布置,决定干管和主干管的流向;确定设计管段的汇水面积、计算管段长度;根据气象资料确定暴雨强度;确定各区的径流系数和地面集水时间;确定管

9、道的起点埋深;进行水力计算;整理设计计算集说明书。5、设计成果、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2)管道平面布置图。第二篇第二篇 给水管道设计给水管道设计1、给水系统布置、给水系统布置本设计城市规模较小,地形较为平坦,其工业用水在总供水量所占比例较小,用水量少, 故可采用同一系统供应生活、生产和消防等各种用水,即使其供水有统一的水质和水压。 鉴于城市规模小,且管道铺设所需距离较长,本设计选择单水源给水系统。从设计施工费 用等方面考虑,单水源统一给水系统的投资也相对较小,较为经济。综上所诉,本设计采 用单水源统一给水系统。 水厂设在城市的南北偏西处。 综合考虑居民用水情况以及具体地形情况,拟在一泵站

10、和二泵站之间设清水池,在管 网末端设置对置水塔,由于清水池可调节一泵站和二泵站的流量差,水塔可调节二泵站供 水和用户用水之间的流量差,所以一泵站和二泵站的流量,二泵站的供水量与用户用水量 可以不相等,即水泵可以采用分级供水的办法。这里一泵站采用一级供水,二泵站采用三 级供水。2、给水管网布线、给水管网布线城市管网定线取决于城市的平面布置,供水区的地形,水源和水塔的的位置,街区和 用户特别是大用户的分布,河流,铁路,桥梁等的位置,管线一般敷设在街道下,以满足 供水要求为前提,尽可能缩短管线长度;水塔应尽量置于城市较高地区此处采用环状网的 形式,且使管线均匀地分布于整个给水区。具体布置如图:3、调

11、节构筑物的位置调节构筑物的位置水厂设在城市的南北偏西处,高位水塔位于东北角。4、设计用水量、设计用水量、城市最高日设计用水量:Q=(800003001000300)(11.2)=32400m3/s 、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情况:生活用水时段占全天比例 (%)用水量 (m3/h)工厂用水量 (m3/h)总用水量 (m3/h)时段用水量 所占比例 (%)0-11.1316.8150446.81.41-20.7201.6150351.61.12-30.9259.2150409.21.33-41.1316.8150466.81.44-51.3374.4150524.41.65-63.911126.08150

12、1276.083.96-76.611903.681502053.686.37-85.841681.921501831.925.78-97.042027.521502177.526.79-106.691926.721502076.726.410-117.172064.961502214.966.811-127.312105.281502255.287.012-136.621906.561502056.566.313-145.231506.241501656.245.114-153.591033.921501183.923.715-164.761370.881501520.884.716-174.

13、241221.121501371.124.217-185.991725.121501875.125.818-196.972007.361502157.366.719-205.661630.081501780.085.520-213.05878.41501028.43.221-222.01578.88150728.882.322-231.42408.96150558.961.723-240.79227.52150377.521.2、最高日最高时设计用水量 Q=2255.28m3/h 占全天用水量的 7.0%5、二泵房设计流量、管网设计流量、清水池和水塔容积、二泵房设计流量、管网设计流量、清水池和

14、水塔容积二泵房采用三级供水方式,其设计流量: 5-21 时:Q1=324005.5%=1782m3/s=495l/s 21-23 时:Q2=324002%=648m3/s=180l/s 23-5 时:Q3=324001.33%=430.92m3/s=119.7l/s 管网设计流量:Q=324004.17%=1351.08m3/s=375.3l/s 清水池和水塔容积计算:清水池调节容积水塔调节容积时段一泵房供 水量 (m3/h)二泵房供 水量 (m3/h)时段用水 量 (m3/h)0-14.171.342.832.831.10.240.241-24.171.342.835.660.70.640.

15、882-34.161.332.838.490.90.431.123-44.171.332.8411.331.10.231.354-54.171.332.8414.171.30.031.385-64.165.51.3412.833.911.592.976-74.175.51.3311.506.611.111.867-84.175.51.3310.195.840.341.528-94.165.51.348.837.041.540.029-104.175.51.337.506.691.191.1710-114.175.51.336.197.171.672.8411-124.165.51.344.83

16、7.311.814.6512-134.175.51.333.506.621.125.7713-144.175.51.332.195.230.275.514-154.165.51.340.833.591.913.5915-164.175.51.330.504.760.742.8516-174.175.51.331.834.241.261.5917-184.165.51.343.175.990.492.0818-194.175.51.334.506.971.473.5519-204.175.51.335.835.660.163.7120-214.165.51.347.173.052.451.2621-224.172.02.175.02.010.011.2722-234.172.02.172.831.420.580.6923-244.161.3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