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专题总结提升课件人民版必修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51326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专题总结提升课件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专题总结提升课件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专题总结提升课件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专题总结提升课件人民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专题总结提升课件人民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专题总结提升课件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专题总结提升课件人民版必修2(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总结提升(六),主题一 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综合认识 1.含义:是私人垄断组织与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2.形成原因,(1)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私人垄断资本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矛盾,不得不接受国家的干预和调节。 (2)为了应对战争,资本主义国家对工业实行集中管理,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经济危机呼唤国家发挥干预和调节作用。 (4)高科技产业需要国家投入巨资并进行有效管理。,3.发展概况: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得到进一步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获得长足发展。,4.主要发展,(1)国有企业的发展。 (2)国家财政

2、收支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升高。 (3)中央银行对国家金融进行干预和调节。 (4)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的管理和调节。,5.作用,(1)突破了私人垄断的局限性,使生产、技术改造等社会化,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同现代化巨额投资的矛盾,缓和了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主题二 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发展、演变 1.演变过程,自由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取代了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手工工场。资本家占有所有生产资料、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工人被严格地组织在工厂里,成为雇佣劳动者。资产阶级要求自由

3、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自由资本主义在西欧和北美发展起来。,(2)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企业组织形式逐渐向股份制公司转变,激烈的竞争促进了企业的合并,垄断组织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的基础。 (3)面对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各国政府纷纷大力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长足的发展。国有企业的产生与发展、社会福利政策的普遍实施、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宏观调控等等,使当代资本主义运行机制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2.影响因素,(1)科技革命与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根本原因。 (2)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4、的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是内在需要。 (3)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改革精神。 (4)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与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新要求。,3.主要认识,(1)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变革与资本主义政治、思想的变革互为前提。经济运行机制的自我调整与变革,其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本质是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2)自由资本主义向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以及战后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史实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并非只有对抗,还有相互适应和可能协调的一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3)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其实质

5、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这些调整只能暂时缓解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主题三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经济领域,(1)生产力大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实现了生产自动化、市场信息化、管理电脑化、工业材料复合化。其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转到资本密集型,再转到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总趋势是整体经济结构逐渐软化,社会生产的重心从物质生产部门转向非物质生产部门。 (2)生产关系的新变化: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资本家私人所有制趋向社会化,即由个人直接占有发展为个人间接占有,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3)经济模式的共同点: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干预和调控,使

6、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出现了有序化和可调控的特点。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经济政策,寻求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的最佳结合。,2.社会领域: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比较齐全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和公平竞争体系。 3.政治领域:扩大了资产阶级民主,健全社会法律体系。,【典例1】 (2013江苏高考)(节选)世界经济大危机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而罗斯福勇敢地面对这场危机,开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其经验教训令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见下图,请回答: 运用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数量分析,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观察材料一曲线图,列举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影响美国失业率变化的重大事

7、件。,解析 本专题知识在历年的高考命题中,多以数字、表格、柱状图、曲线图等数字材料形式展现,备考明年高考可有针对性训练总结。,答案 事件:世界性经济大萧条(或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方法技巧】 “抓、看、联、查”解答坐标数轴题,(1)“抓”数据: 一是要分析数据图表所包含的信息,包括表层信息和深层信息;二是要分析数据变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往往反映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发展方向。 (2)“看”文字:数据图表题一般都有一些文字说明,这些说明往往是解题的重要信息,千万不可遗漏。 (3)重“联”系:将数据信息与所学知识联系,对备选项逐一斟酌,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备选项。 (4)“查”时间:时间反映

8、时代特征,要特别重视。,【变式训练1】 下图是“19552000年日本GDP增长率变化表”。下列关于图中圈出时段日本经济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采取了“多市场,少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 B.日本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C.由于“泡沫经济”破灭,发展速度开始下降 D.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第二号经济大国,解析 图中圈出时段是20世纪60年代,1969年,日本经济超过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第二号经济大国,故D项正确;A项是英国撒切尔上台后的经济发展战略,排除;50年代日本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B项错误;C项发生在90年代初,C项错误。,答案 D,【典例2】 阅读下列材料:,材

9、料一 罗斯福一上任便雷厉风行地实施新政。此后的百日内,罗斯福接连出台了15个重要法案,国会积极支持。其中包括紧急银行法、联邦紧急救济法、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等等。 摘编自钱满素美国文明,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邓小平1992年在武昌、深圳、珠海、 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材料二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

10、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罗斯福推行新政和邓小平领导改革的各自特点。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中美两国的“原有社会治理模式”及“解决旧问题”的主要措施。谈谈你从两国“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得出的启示。,解析 本题考查中外改革和经济模式。第(1)问从材料中不难归纳出特点,罗斯福:雷厉风行、获取支持、立法等;邓小平:创新、总结、深化。第(2)问考查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前的经济模式和改革主要措施,根据所学不难归纳。启示从发展经济的手段

11、、经济成分等方面归纳。,答案 (1)罗斯福新政的特点:雷厉风行、注重法制、国会支持;邓小平领导的改革的特点:敢于创新(实验)、及时总结、不断深化改革(或用改革解决新问题)。 (2)“原有社会治理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主要措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干预经济。启示:计划与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要充分发挥两种经济手段发展本国经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方法技巧】 解答材料解析题的一个前提,两个原则,(1)一个前提。即读懂读透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其中的主要概念、说明的主要问题,而后弄清楚图表数据是怎样展示概念、说明问题的。 (2)两个原则,即充分

12、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立足材料联系教材。首先是充分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其次是立足材料联系教材。,【变式训练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农业文明时期,防洪治水、农田灌溉和舟楫航运的进步与创新,始终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材料二 1933年,美国政府开始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包括开凿内陆水道、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1)请按上述三个方面分别概述我国古代水利建设的主要成就。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美国综合治理田纳西河的重要意义。,解析 第(1)问回答时注意“防洪治水、农田灌溉和舟楫航运”三个方面。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即可。,答案 (1)防洪治水:大禹治水、都江堰、东汉治理黄河等。 农田灌溉:芍陂、都江堰、郑国渠、漕渠、白渠、坎儿井等。 舟楫航运:灵渠、隋朝开通大运河、元朝修复大运河等。 (2)意义:增加就业机会,缓解经济危机;提供廉价资源,保护农田,促进工农业生产;优化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