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与质量安全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7349441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5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农业与质量安全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现代农业与质量安全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现代农业与质量安全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现代农业与质量安全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现代农业与质量安全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农业与质量安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农业与质量安全(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农业与质量安全,现代农业与质量安全,报告内容: 一、农业的产业特性与基本特征;二、现代农业是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普遍趋向;三、质量安全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处于极其 重要位置;四、加强产销对接,确保农产品质量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一、农业的产业特性与基本特征,什么是农业?农业是人们“利用土地生产农畜产品以满足人类需要的经营活动”。其基本含义包括:(1)农业是一种人类的活动(不是自然活动);(2)这种活动是以土地和生物生产为基础的(不同于工业);(3)活动的主体内容是生产农畜产品的种植业和养殖业;(4)这种活动包含生产和经营两部分;(5)这种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类需要。,一、农业的产业特性与基本特征

2、,(一)农业的产业特性(生物性与基础性)1、生物性:(1)对土壤、水分、阳光、温度要求有特定的耦合条件;(2)地理区域的广泛分布性;天然的分散,强调集约化。(3)季节性与周期性;从种子到产品,从生长、发育、死亡;,一、农业的产业特性与基本特征,(一)农业的产业特性(生物性与基础性)2、基础性:(1)生活必需品,满足生存需要;粮油菜果肉蛋鱼;(生活基础)(2)工业原料;食品、纺织、化工、医药等。美国的农业产值占GDP的2%,但涉农紧密型产业产值却占23%;(产业基础)(3)能量转换的第一车间;产业链、生活链的第一环节,植物、动物、微生物构成的循环农业等;(能量基础)(4)生态环境的主体和基础;绿

3、色植被的主体,生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基础),一、农业的产业特性与基本特征,(二)农业的基本特征1、对土地、气候、生物资源的高度依赖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土壤作为载体,利用其丰富的营养元素;光合作用将水和大气的二氧化碳合成能量,完成第一次能量转换;全省农业年用水200亿方,占70%;农用塑料31万吨,农药17万吨,折纯化肥473万吨。,一、农业的产业特性与基本特征,(二)农业的基本特征 2、易受自然灾害影响(自然和市场的双重制约)。农业是开放系统,再加上地域分布广大,基础设施条件滞后,易受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农业保险都是政策性的,保险作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手段;3、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相

4、互交织。生物过程与经济过程的统一,两者不能相互割裂,也不能相互替代;既要充分尊重生物特有的内在规律,也要善于用现代工业理念和经营管理方法来提升农业;,一、农业的产业特性与基本特征,(二)农业的基本特征4、农业的多功能性(衣食父母、工业原料、就业稳定、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农业功能是逐步延伸的,以粮为纲,农产品的换汇功能;工业原料供给一体化与功能的集成提升;10%GDP提供了60%的就业岗位,农业的公益性和社会性;农业的生态贡献不仅被忽视,而且遭到污染和破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达国家的重要标志;农业的休闲功能与文化特征;,一、农业的产业特性与基本特征,(二)农业的基本特征5、较低的比

5、较效益(弱质产业)。农产品作为人们生活日常必需品,低价格意味着是一种社会福利;发达国家的高额补贴,除了维持本国的高福利、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之外,还把农产品作为贸易的战略产品;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到70%以上,“剪刀差”意味着“三农”对国家和社会的巨大奉献。,一、农业的产业特性与基本特征 表1:亩均主要作物产值、成本、收益情况 单位:元,一、农业的产业特性与基本特征,园艺产品和畜禽水产品因种类多、市场波动大,平均价格难以统计。设施蔬菜的亩收益可以达到3-5万元,陆地蔬菜亩收益在1000-3000元之间。由于农业的生物复杂性、对气候的依赖性、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地域性,加之生产的季节性、周期性和市

6、场价格的波动性,因而与工业生产相比较,农业生产具有相对的弱质性。,二、现代农业是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普遍趋向,(一)国家在发展进步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发展问题协调发展,相得益彰;忽视农业,“拉美”陷阱。,二、现代农业是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普遍趋向,(二)不同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具体路径各有特色地多人少的国家,依托机械化和资本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地少人多的国家,依托技术进步和组织创新,提高土地产出率;处于两者之间的国家,则把机械化、资本化、技术化有机结合,提高劳动和土地的双重生产率。中国人口太多、人均土地太少,加上经济基础较薄、技术进步较慢,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必须突出中国特色,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务实

7、有效的路子。,二、现代农业是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普遍趋向,(三)现代农业发展表现为四个提高的过程、离不开四个方面的支撑。“四个”提高的过程:一是农业产出效益不断提高的过程。如荷兰人均耕地1.8亩,每个劳动力平均生产谷物6.8吨,肉类14吨,奶类54吨,创造产值6.5万美元。,二、现代农业是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普遍趋向,二是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的过程。通过资源的集约利用、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提高土、肥、水、药、动力等生产资料的利用率。以色列水肥利用率达到80%-90%,每1立方米水可生产2.3公斤粮食。三是农产品商品率不断提高的过程。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农产品商品率大都在95%以上,加工率在80%以

8、上,加工增值率高达500%以上。我国农产品的商品率已达到70%,加工率30%,加工增值率70%,继续提高的空间和潜力很大。四是农业功能不断拓展的过程。,二、现代农业是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普遍趋向,“四个”支撑:一是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撑。从山东看,近年来对农业有突破意义的技术有:杂交优势的利用、小麦精播技术和N肥后移技术、玉米紧凑型育种、转基因抗虫棉、设施保护技术等。展望未来,带来农业革命性的技术有:生物转基因技术、信息化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二是物质装备的支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利、林路、农电、植保),农业机械化,新设施新装备。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农业的物质装备会得到加快提升。,二、现代农业是

9、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普遍趋向,三是新型生产经营组织的支撑。家庭经营为主,家庭农场;合作社、企业、社团广泛参与。小农户的作用会逐步消弱,各种大户、能人、合作社、协会、涉农企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四是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撑。农业的老龄化、兼业化、副业化是个趋势,农村的分工分业越来越发达,农业的功能逐步延伸丰富,必然促进农村各类服务组织的发育;专业化经营、一体化经营、虚拟化经营,将使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发育的丰富多彩和有序高效。,三、产品质量安全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农产品质量是指农产品的外观和内在品质;农产品安全性是指农产品的不安全因素对人和动植物以及环境存在的危害与潜在危害能被控制在可以

10、接受的范围以内。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内涵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前期以强调安全为主,后期以强调质量为主。,三、产品质量安全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因复杂,其治理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信息不对称是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这其中涉及到农产品的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也涉及到消费者和管理者。信息不对称导致农产品市场部分失灵,农产品“柠檬”市场现象及道德风险出现,农产品市场的灵魂优质优价机制难以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凸现。,三、产品质量安全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一)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严峻,必须放到一个战略高度加以重视和处置。中

11、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国内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繁爆发和国际农产品贸易屡屡受阻。严峻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不仅影响到我国的国际声誉、政府形象和农产品供给主体的经济利益,更严重的是威胁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三、产品质量安全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二)农产品质量是农业发展的新课题,将引发一系列新的发展机遇和领域。农产品质量问题对农业发展的方式提出反思,从投入品改进替代、生产经营方式再造、生态环境治理优化等方面提出新题目,需要开展新工作。(三)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个系统工程。除了在生产上解决技术对策、推进标准化生产以外,需突破以下方面:,三、产品质

12、量安全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1、农产品供给组织化:即农产品生产、销售过程的组织化,可有效降低信息传递的单位成本,促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同时能提高农产品供给者主动传递信息的积极性。2、加强农产品标签和广告管理:规范信息传递的载体和手段,提高信息传递的有效性。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以政府为主体,进行信息的采集、整理、分析与发布,是信息传递主要的外部机制。该机制可有效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这一准公共品供给不足的问题。,三、产品质量安全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4、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健全信息追溯机制。5、加强

13、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优胜劣汰信誉机制。这是治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长效机制,该体系的建设,使农产品供给者意识到真实、全面、有效传递信息的重要性,并以一定的信用机制来约束和规范他们行为。,四、加强产销对接,确保农产品质量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采取供应链式生产经营是解决农产品质量问题的有效途径。(一)农产品供应链定义:农产品沿着农户、加工企业、配送中心、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运动的一个网状链条。未来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演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四、加强产销对接,确保农产品质量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产品供应链简化结构模型如下:,四、加强产销对接,确保农产品质量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二

14、)实施供应链式管理已具备很好条件。近几年,专营农产品的超市不断涌现,传统的超市零售业也开始设立农产品区,居民农产品的消费对象开始逐渐从传统的农贸市场转向超市。与此同时,农产品的来源渠道也出现了集成化的趋势,一些实力雄厚的连锁超市开始注重对农产品供应链的集成与管理,正在探索能集成供应链上下游资源的新型经营模式。,四、加强产销对接,确保农产品质量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三)开展供应链式经营的意义:1、能够准确定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源和具体环节及主要责任方。有利于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进行评价和改进,提高对系统的管理和控制能力。2、能够在进入消费之前实现对待售农产品安全的有效监控。有利于实

15、现对农产品安全问题的预先控制,提高对风险的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3、能够克服农产品损耗和巨额浪费所带来的困扰。基于链式经营,能够提高农产品生产、采购、加工、分拣、配送、储存、销售各环节的自控能力,实现供应资源的有效整合,减少农产品不必要消耗与浪费。4、能够提高企业竟争力和企业形象。,四、加强产销对接,确保农产品质量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四)采用供应链式经营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1、注重合作机制的创新。适当的博弈机制设计能够促进供应链环境下质量安全保障,尤其是注意价格在促进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杠杆作用。2、注重收益分配关系的优化。合理的收益分配能够有效调动供应链相关各方的积极性。注意通过契约化管理来保护小型生产组织的合理收益;通过构建农产品供应链收益分配机制,提高农产品供应链的整体绩效。3、注重事前控制和预警机制的完善。,现代农业与质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