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终极稿)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347211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终极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终极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终极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终极稿)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终极稿)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终极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终极稿)(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活动一活动一 走进纸的世界走进纸的世界一、 教学目标: 教师: 1. 将学生引向生活,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2. 引导学生明确活动意义,了解纸的发明及变迁过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生: 1. 学生能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通过调查、收集、讨论,让学生获得与纸有关的知识。 3. 树立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方式:收集、调查、访谈、讲座、宣传、 三、课时安排:1 课时 四、教学的过程: 一)课题的提出 谈话:同学们打开书包一定会发现我们的学习用品中纸最多。纸在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有着广泛的用途。纸最初是做什么用途的?现在又有那些用途? 除

2、了书上图片里的纸制品,你们还知道哪些东西是用纸做的? 当代的纸产品已不单纯是书写和印刷的文化用品,它有了更广泛的用途。让我们走进纸的世界,了解纸的诞生、探索纸的发展和未来。 (二)课题的确立 谈话:你对纸有那些了解?哪些与纸有关的问题是你感兴趣的?引导学生把想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类。经过整理后,最后确立以下五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并大体确立了问题解决的方式、方法。 1.纸是谁发明的,发展史是怎样的?(查阅图书资料或上网查找) 2.纸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在生活中观察、并通过调查、访问等) 3.造纸的原料有哪些?过程是怎样的?(查阅图书或上网查找) 4.纸的浪费(1)学生用纸的浪费(2)教师用纸的

3、浪费(3)由于垃圾分类不当而引起的纸的浪费(调查问卷、实地采访并和暗访相结合) 5.节约用纸与保护环境的关系(查阅资料、上网查找) (三)自主合作、确立小组 1.思考:确定研究主题和相应的方式后,如何将课题付诸实施呢? 2.分组 让全班学生根据各自的爱好、特长及家庭住址等因素,从五个问题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问题,凡是选择同一问题的同学组成一个合作小组,并推选出一位组长和副组长。最后老师对组成的小组进行适当的协调。在组长、副组长的召集下,小组讨论,并根据自己小组的研究需要,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请教有关老师。 3. 各小组制订活动计划 4. 开展调查研究活动 活动二活动二 纸和我们的生活纸和我们的生活

4、(一)整理资料 指导学生整理资料,做好资料交流的准备 1.资料汇总 2.分类 3.汇报方式 (二)各小组汇报调查研究成果 活动三:小组汇报 一、 各组汇报 生生互评、教师评价。 资料:纸的发展历程 (一)通过那些途径查找到资料并通过多次整理而得出纸的发展史 隋唐时期,著名的宣纸诞生。 (在宣纸的主要产地安徽宣州有这么一个传说:蔡伦的徒弟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他一直想制造一种特别理想的白纸,用来替师傅来画像修谱。但经过许多次的试验都不能如愿以偿。一次,他在山里偶然看到有些檀树倒在山涧旁边,因年深日久,被水浸蚀得腐烂发白。后来他用这种树皮造纸,终于获得成功。由此可以断定:利用树皮制造宣纸,在唐朝

5、时候就比较盛行了。 ) 唐代在前代染黄纸的基础上,又在纸上均匀涂蜡,使纸具有光泽莹润,艳美的优点,人称硬黄纸。五代造纸业仍继续发展,歙州制造的澄心堂纸,直到北宋,一直被公认为是最好的纸。到了明清,造纸业又兴旺和创新。各种笺纸再次盛行起来,在质地上推崇白纸地和淡雅的色纸地,色以鲜明静穆为主,如康熙、乾隆时期的粉蜡纸,印花图绘染色花纸等,纸的制作,到了清代,已到了完美绝伦的地步。 纸在生活中的作用: 1.纸的用途广:仔细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处处要用纸,我们学习用的教科书、作业本、练习纸、草稿纸;印刷厂用的大批纸张;生活中用的卫生纸、餐巾纸、一次性杯子、饭碗;商业上用的广告纸、海报;我们每天看的报纸

6、纸充塞着我们的生活,不能想象如果没有纸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怎么样。 2.纸的用量大:通过采访学校文印室的老师,得知我们学校仅上学期印各种练习、通知等共计 500000 张,合计 350 吨左右,如此大的数据让同学们目瞪口呆。同学们通过上网查到 17 棵碗口粗的树才能加工成一吨纸,那么,仅这一项就要消耗掉多少棵大树呀!那么我们的教科书的用纸量又如何呢?第二组同学以本班为例,称出一个同学的教科书重量,然后乘以全校 1600 多个同学,用纸量更是大得惊人! 造纸的过程: 一般印刷纸的生产分为纸浆和造纸两个基本过程。制浆就是用机械的方法、化学的方法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法把植物纤维原料离解变成本色纸浆或漂白纸

7、浆。造纸则是把悬浮在水中的纸浆纤维,经过各种加工结合成合乎各种要求的纸页。 造纸厂一般需贮存足够用 46 个月的原料,使原料在贮存中经过自然发酵,以利于制浆,同时保证纸厂的连续生产。经备料工段把芦苇、麦草和木材等原料切削成料片(供生产化学浆)或木断(供生产磨木浆) ,再把小片原料放到蒸煮器内加化学药液,用蒸汽进行蒸煮,把原料煮成纸浆,或或把木断送到磨木机上磨成纸浆,也可经过一定程度的蒸煮再磨成纸浆。然后用大量清水对纸浆进行洗涤,并通过筛选和净化把浆中的粗片、节子、石块及沙子等除去。再根据纸种的要求,用漂白剂把纸浆漂到所要求的白度,接着利用打浆设备进行打浆。然后在纸浆中加入改善纸张性能的填料、胶

8、料、施胶剂等各种辅料,并再次进行净化和筛选,最后送上造纸机经过网部滤水、压榨脱水、烘缸干燥、压光卷取,并进行分切复卷或裁切生产出卷筒纸和平板纸。如果生产要生产涂布印刷纸,则需要干燥中部或生产成卷筒纸后经涂布加工而实现。 除以上基本过程外,还包括一些辅助过程,如蒸煮液的制备、漂液的制备、胶料的熬制及蒸煮废液和废气中的化学药品与热能的回收等。 纸的浪费: 1.学生用纸的浪费:校园纸张浪费现象中,草稿纸浪费可谓是“重头戏” 。于是第四组同学对草稿纸浪费现象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是这样设计的: 问题 1 你是否经常使用草稿纸? 问题 2 你是否经常只用一面就不再使用了? 问题 3 你在草稿纸上写的字是否

9、比平时要大? 问题 4 你是否常有意或无意地在草稿纸上写一些字或画? 问题 5 你平时是否注意节约草稿纸? 问题 6 你是否有固定的草稿本? 问题 7 你认为草稿纸浪费在校园中所占比例是否很大? 经过对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我们发现:有 90以上的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经常使用草稿纸,而我们发现大约有 15的人在用过草稿纸的一面后就不再使用了,这可是相当大的浪费了;在使用草稿纸时又有 60以上的人在上面写的字要比平时大;大约 70的人喜欢在草稿纸上写一些无目的的字或画一些无聊的画。小小的草稿纸在校园中的浪费实在是很严重的。这种浪费不止是在我们校园中存在,更是社会中纸张浪费现象的折射。 2.由于垃圾分类

10、不当而引起的废纸的浪费:废纸的用处可大了,回收 1 吨废纸能生产 800 千克再生纸,可以少砍 17 棵大树,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原料,减少 35的水污染。而且每张废纸可以回收再生两次。因此,我们要积极回收废纸,尽量使用再生纸。目前学校实行垃圾分类,目的是为了可以让废纸回收。而废纸又是制造再生纸的重要原料。但是通过我们学生的明察暗访,发现垃圾分类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实施不严格,有的废纸混入生活垃圾篓中,造成了废纸的浪费;有的废纸篓中又夹着尼龙纸、透明胶等垃圾,影响回收的废纸的质量。 (五)第五组:节约用纸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1.过度砍伐森林给环境带来的严重危害: (1)大气污染、表土流失。沙尘

11、暴降尘中至少有 38 种化学元素,它的发生大大增加了大气固态污染物的浓度,给起源地,周边地区以及下风地区的大气环境、土壤、农业生产等造成了长期的、潜在的危害。特别是农作物赖以生存的微薄的表土被刮走后,贫瘠的土地将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2)引起天气反常:如沙尘暴等。 (3)黄河断流。活动三活动三 节约用水节约用水 教学目标: (一) 、认知目标: (1)增加学生对水的了解,知道水资源情况。 (2)学会用计算机上网查询资料的方法。 (3)学会设计调查计划及各项表格。 (二) 、情感目标: (1)使学生感受水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2)通过小组的集体实践活动,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能感

12、受到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三)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在网络中主动获取、选择处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分析、交流等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社会考察的能力。 (4)使学生养成对自然负责任的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发展初步的探索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感受水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分析、交流等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搜集的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预设: 一、导入 1、教师出示一些有关水的图片, (水、河、美丽风光、干旱地区等)让学生欣赏。 2、无水的体验,让学生知道水的重要。 二、确定活动主题 1、讨论想研究些什么?

13、 2、教师及时点拨,推荐确立有研究价值的主题: (1)我们拥有充足的水吗? (2)水资源情况调查与分析 (3)水污染的种类有哪些? (4)如何治理水污染问题? (5)我们应该怎样节约水资源? (6)组织、参与主题队会和社区宣传活动 三、学生讨论准备活动。 可以个人完成,可以小组合作。 四、学生进行实践,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孩子或难度高的主题。 开展交流活动: 把你收集到的资料和同学们交流一下,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1、通过看资料,小组讨论交流,确定研究水的相关主题。 本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会确定研究的主题,但有的同学不知应该如何确定的主题。小组汇报收集到的有关资料,我国南方水资源短缺造成的严重后果

14、。 学生通过互相交流,了解了我国水资源缺乏现象,尤其是现在我国南方严重的缺水现象让学生看了,深有感触。水污染的种类有哪些?如何治理水污染问题? 寻找与别人不同的调查方法。交流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水污染的种类有哪些?如何治理水污染问题? 我们应该怎样节约水资源? 4、写一份倡议书,互相交流。谈谈本次活动中,你有哪些收获吧! 活动四活动四 变废为宝变废为宝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增加学生对废品的了解,知道如何利用废品进行艺术创造。 (2)学会电脑汉字输入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上网查询资料的方法。 (3)学会设计调查计划及各项表格。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通过小组的集体

15、实践活动,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能感受到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在网络中主动获取、选择处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分析、交流等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4)在合作中承担不同的角色与责任,发展学生的组织、交往、协作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增加学生对废品的了解,知道如何利用废品进行艺术创造。 (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3)通过小组的集体实践活动,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能感受到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教学准备: 搜集的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预设: 一、导入 1、教师出示一些有关废品的图片, (

16、易拉罐、纸盒、塑料瓶等)让学生欣赏。2、出示一些废品站的图片和废品利用的精美制品。 二、确定活动主题 1、讨论想研究些什么? 2、教师及时点拨,推荐确立有研究价值的主题: (1)生活中的废品应该怎样处理比较科学。 (2)选取可以再利用的废品进行加工,制作一些手工艺品。 (3)如何才能变废为宝。 (4)废品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危害? (5)废品再利用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 三、学生对有价值的问题展开研究。 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活动。 四、制作工艺流程 1、学生讨论准备活动。 2、收集废品 3、我的设计 4、大家都在制作 5、展示会欣赏我们的作品 可以个人完成,可以小组合作。 活动五活动五 寻找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寻找生活中的浪费现象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在一次秋游活动中,发现学生浪费的现象很严重,我们把学生在秋游活动后浪费现象拍摄下来让学生看,严重的浪费现象让人触目惊心,吃了一口就丢掉的面包、没有剥壳的鸡蛋、还剩下一大瓶的烧烤酱学生对此议论纷纷。从学生的谈论中我们了解到,学生对浪费的了解很粗浅,只是懂得要节约,不能浪费。至于生活中存在哪些浪费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