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阳四中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37351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宁阳四中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宁阳四中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宁阳四中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宁阳四中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宁阳四中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宁阳四中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宁阳四中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第 2323 课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导学案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导学案【课标要求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课标解读课标解读】1港、澳、台问题的由来,这既是涉及中国内政的历史问题,又是涉及中国外交的现实问题。2“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实践:“一国两制”的涵义及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台湾问题解决中的运用。3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挫败分裂祖国的阴谋,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的重大历史意义。【基础知识整合基础知识整合】 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形成过程 最初提出:20 世纪 50 年代中后期,毛泽东、周恩来提出“和

2、平解决问题”的设想。 酝酿:1981 年,叶剑英提出了和平统一祖国的“ ”。 形成:80 年代以后, 全面阐述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含义。1982 年 12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的规定使“一国两制”有了保证。 1984 年,全国人大 会议上通过“一国两制”的方针,成为实现祖 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2)内容:在一个 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 澳门保持原有的 制度长期不变。 (3)成功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各项具体方针政策日渐完善。 过程:1997 年 7 月 1 日和 年 12

3、 月 20 日,香港和澳门分别回到祖国怀 抱。 意义 .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翻开了香港、澳门历史新的一页,在大业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b是“ ”构想运用的结果。 c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借鉴。 二、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1)背景 随着“文革”的结束,祖国大陆实行 政策。 台湾问题的解决,将大大加快中国 的进程。2(2)表现 停火:1979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 ,宣 布了 的方针,并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两岸 30 年来真正停 火。 交流:80 年代以来,两岸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放宽,两岸民间交流增加。 会谈:1992 年在“海峡两岸均坚持 原则”问题上达成共识。

4、政策 .八项主张:1995 年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强调“ 的原则, 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b2005 年全国人大通过 ,以反对和遏制“” 势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潮流:目前,海峡两岸各领域的正常往来已成为时代发展潮流,日益扩大,经贸联系不断加强,成为两岸和平合作和祖国未来统 一的强大动力。 【理解概念理解概念】1两岸“三通”:是指台湾海峡两岸之间双向的直接通邮、通商、通航,而不是局部或间接的“三通” 。 “三通”将增加两岸政治上的互信,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经贸和民间交流。【易混易错易混易错】1.“一国两制”并不是说“两制”都是主体, “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

5、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 “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但并不是完全自治。2港澳问题是殖民主义遗留问题。台湾问题是国共两党内战遗留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一国两制”是解决港澳问题和台湾问题的指导方针,并且在香港和澳门已经得到成功实践。 【解读与点拨解读与点拨】怎样理解怎样理解“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特点?构想的基本特点?(1)“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世界 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不 可分割的组成部分。(2)实行“两种制度”。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 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

6、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相互支援,共同发展。(3)高度自治。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宪法规定在港、澳、台设置特别行政区。特别行 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台湾还可以保留自己的 军队。(4)和平谈判。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 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3心愿。“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特点要点提纲名师讲解1时代性在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形成2创新性允许与自己不同的、对立的社会制度存在3科学性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理论,成功解决港澳问题4示范性为世界上和平处理遗留问题、争端提供借鉴5原则性坚持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原则6策略性照顾实际,符合港、澳、台及中国人民利益7包容性把社会主义

7、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包容于一个统一国家内8开放性两种制度取长补短,和谐共存【归纳总结归纳总结】1 1为什么要用为什么要用“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来解决港、澳、台问题?来解决港、澳、台问题?(1)它是我们党和政府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出的,符合我国实际。(2)用“一国两制”的办法和平解决,可以避免 战乱带来的社会动荡,符合人民的愿望。(3)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一国两制”是顺应时代潮流,有益于人民、有功于民族的正确方针,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 选择。 (5)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具有稳定性。2.2.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异同台湾问题与港澳

8、问题的异同比较项台湾问题港澳问题本质台湾问题是内战遗留问题,属内政问题,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干涉港澳则是殖民主义遗留问题,涉及国际关系不同点 权利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港澳则派驻中国人民解放军措施设立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相同点权利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深化探究深化探究】史料一 而采用和平方式解决香港问题,就必须既考虑到香港的实际情况,也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和英国的实际情况,就是说,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使三方面都能接受。就香港问题而言,三方面都能接受的只能是“一国两制” ,允许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保留自由港和金融中心的地位,除此以外没有其他办法。41984 年 12 月 1

9、9 日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的谈话 史料二 1990 年 4 月,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香港基本法。其原则精神是:主权原则;“一国两制”原则;保持香港稳定的原则;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则。汤应武1976 年以来的中国香港为什么能顺利回归祖国?香港为什么能顺利回归祖国?探究提示:(1)前提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 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综合国 力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高。(2)关键因素: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 想,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 区基本法提供了法律依据。(4)群众基础:香港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

10、归, 是香港得以回归的群众基础。 【真题演练真题演练】1(2012 高考文综天津卷历史 6)“就在 21 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 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 “九二共识”的确定C中国困际威塑的提高 D中国国力的强大【答案】:D2(2012 高考历史江苏卷 10)1987 年 2 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 月 10 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 T 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

11、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5【答案】:B3(2010 年海南卷历史 23)1987 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 30 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 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B“九二共识”的达成C“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 D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基础达标基础达标】一、选择题(抓住时空定范围,依据关键信息找对应

12、)1(2015儋州调研)1982 年 12 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新宪法,第 31 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这一规定说明( )A使“一国两制”的实践有了宪法保证B各地方可以根据实际自行决定实行何种制度C特别行政区不必遵循国家宪法,可以单独制定法律D特别行政区能够行使独立主权解析:选 A “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国” ,1982 年新宪法中对“一国两制”的明确规定,为其提供了法律保障,故 A 项正确;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不能说各地方可以随意实行任何制度,故 B 项错误;特别行政区

13、在不违背国家宪法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法规,故 C 项错误;特别行政区对外坚持“一个中国” ,不能独立行使外交权,故 D 项错误。2 “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 、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 ” “求同存异”中的“异”的本质内涵是指( )A不同的国情 B不同的社会制度 C不同的经济水平 D不同的生活习惯解析:选 B 两岸是同一个国家,所以国情是相同的,故 A 项错误;“一国两制”的求同是“一国” ,存异是“两制” ,故 B 项正确;两岸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活习惯不同,6但这不是影响两岸关系的主要内容,故 C、D 两项错误。3(2015泉州质检)右图是

14、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邮政总局发行的一套有关两岸关系的纪念封。其寓意是( )A和平统一反“”B海峡两岸盼通邮C “九二共识”促统一D “一国两制”指方向解析:选 B 图片中没有“”的信息,故 A 项错误;图中绘着一只衔着信件的信鸽穿过一片海域,这体现了两岸通邮的愿望,故 B 项正确;“九二共识”出现于 1992 年,与题干“20 世纪 80 年代”不相符,故 C 项错误;图中未能体现“一国两制”的信息,故D 项错误。4(2015南通调研)2005 年 10 月以来,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多次率团访问祖国大陆。2013 年 2 月,连战率团访问大陆,被定调为“走春访老友” ,这表明海峡两岸( )A长期的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 B达成了一个中国的共识C实现政府间人员的直接交往 D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解析:选 D 长期的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故 A 项错误;达成了一个中国的共识是“九二共识” ,故 B 项错误;连战是作为国民党荣誉主席率团访华的,其身份不是政府人员,故 C 项错误;由题干“多次率团访问祖国大陆”等信息可知两岸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故 D 项正确。5(2015江门模拟)1962 年,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临终前写下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这表达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