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课免疫调节课件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32858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132 大小:2.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课免疫调节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课免疫调节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课免疫调节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2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课免疫调节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2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课免疫调节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课免疫调节课件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课免疫调节课件新人教版(1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课 免 疫 调 节,考点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必备知识回顾】 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T细胞,溶菌酶,2.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连线):,3.免疫的类型:,生来就有,有特异性,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吞噬细胞,免疫,细胞,淋巴循环,4.免疫系统的功能: (1)防卫功能:抵御_的攻击。 (2)监控功能:及时发现机体_的细胞。 (3)清除功能:将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作为_清除掉。,病原体,衰老、病变,抗原,【特别提醒】 免疫细胞的三个“唯一” (1)唯一能分泌抗体的免疫细胞是浆细胞。 (2)唯一不具有识别功能的免疫细胞是浆细胞。 (3)唯一能识别但不具有特

2、异性的免疫细胞是吞噬细胞。,【核心素养提升】 【典例示范】 (2014全国卷)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素养解读】本题主要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具体表现在两个角度:,【解析】选D。本题考查淋巴细胞的起源、分化和功能。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后,可参与细胞免疫,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攻击靶细胞,靶细胞可以为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故A项和B项正确;造血干细胞产生的淋

3、巴细胞分别在骨髓和胸腺中发育成熟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故C项正确;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进一步增殖分化,增强对抗原的免疫清除,故D项错误。,【母题变式】 变式1 建立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的模型,(1)图中能识别抗原的有_(填图中字母)和记忆 细胞。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_(填细胞名称)。 (2)c、d细胞有相同的起源,所含的DNA_,但其功 能各不相同,原因是_。,a、b、c,浆细胞,相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变式2 免疫活性物质的功能 (1)淋巴因子的功能是_。,增强免疫细胞的免疫功能,(2)溶菌酶杀菌一定为第二道防线吗?为什么? 提示: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

4、特异性免疫,若在唾液中杀菌,则为第一道防线,若在血浆中杀菌,则为第二道防线。,【高考角度全练】 角度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 1.(2014海南高考)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 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 D.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解题指南】(1)关键知识:保卫人体的三道防线、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2)隐含知识: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区别。,【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A项中,唾液中的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具有杀死病原菌的作用,故A项正确。B项中,

5、皮肤、黏膜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故B项正确。C项中,吞噬细胞处理、传递抗原,吞噬抗体与抗原结合物,故C项正确。D项中,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体液免疫,故D项错。,2.(2013全国卷)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关注以下三点: (1)免疫细胞的种类。 (2)免疫细胞的分布。 (3)抗体的分泌方式。,【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免疫细胞的种类、分布等。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等,吞

6、噬细胞为免疫细胞,A错误;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B正确;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C正确;抗体为蛋白质,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D正确。,角度二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3.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 B.过敏反应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 C.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 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需关注以下两点: (1)人体有三道防线,前两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2)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解析】选A。本题考查人体的免疫。A项,非

7、特异性 免疫包括免疫的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等)和第二道 防线(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等),这种免疫是人人生来 就有的,故正确。B项,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 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 能紊乱,属于体液免疫,故错误。C项,记忆细胞由B,淋巴细胞或T淋巴细胞产生,都属于第三道防线,为特异性免疫,故错误。D项,非特异性免疫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故错误。,4.(2018福州模拟)人体感染白喉杆菌(白喉杆菌侵入易感者上呼吸道,通常在咽部黏膜生长繁殖)后,将启动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

8、菌的繁殖 B.吞噬细胞通过溶菌酶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灭 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 D.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解析】选D。非特异性免疫是指由皮肤、黏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参与的免疫,A、B、C项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指由抗体或效应T细胞等参与的免疫,D项中的免疫球蛋白是抗体。,【方法技巧】判断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三个“根据”,【加固训练】 (2018长沙模拟)如图表示人体内各类血细胞及淋巴细胞生成的途径,af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各类细胞来源相同但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不同细胞基因的表达不同 B.d

9、既参与体液免疫过程,又参与细胞免疫过程 C.吞噬细胞和b都属于淋巴细胞 D.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后,机体具有更强烈的免疫反应,主要与e和f有关,【解析】选C。根据图中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来源可知e、f为记忆细胞,c、d分别为B细胞和T细胞,b为淋巴细胞。人体内各种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正确;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B正确;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C错误;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后,e、f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使机体产生更强烈的免疫反应,D正确。,考点二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必备知识回顾】 1.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10、的过程:,注明:图中实线表示初次免疫,虚线表示二次免疫。,效应T,浆细胞,抗体,吞噬,吞噬,细胞,体液,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B细胞,抗体,内环境,抗体,靶细胞,体液,3.初次免疫与二次免疫: (1)图解:,(2)比较:,记忆,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较慢,快,高,【特别提醒】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提醒 (1)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若T细胞缺失,细胞免疫功能全部丧失,体液免疫功能部分保留。 (2)浆细胞(效应T细胞)并非只来自B细胞(T细胞),也可以由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3)由B、T细胞到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细胞分化只是

11、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抗原识别过程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靶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5)抗体不能消灭抗原,只是使抗原丧失活性,抗原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掉。,【核心素养提升】 【典例示范】 (2016全国卷)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患病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回答下列问题:,(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_。 (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_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_和记忆

12、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_,从而起到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_(答出两点即可)。,【素养解读】本题主要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具体表现在三个角度:,【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特异性免疫过程与物质运输方式。 (1)由题干中“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可知乙动物免疫功能下降,容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2)疫苗是减毒或灭活的病毒,注射疫苗后,减毒或灭活的病毒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诱导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相

13、同抗原再次入侵时,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分泌更多的抗体消灭病原体,从而维护了机体的健康。,(3)大分子物质或颗粒物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物质的运输通过囊泡的形式进行,并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ATP。,答案:(1)免疫功能下降 (2)抗原 浆细胞 迅速增殖、分化,大量分泌抗体 (3)能运输生物大分子等;运输过程中形成囊泡;需要消耗能量(ATP)(答出两点即可),【母题变式】 变式1 构建特异性免疫过程模型,(1)图中进行了增殖、分化的细胞是_(用图中的字 母表示),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用 图中的字母表示)。,C、E,B、C、E,(2)人体患天

14、花、伤寒等疾病后,终生不再感染。当 天花病毒再次入侵时,人体消灭病原体的主要过程是 _(用数字序号表示)。 (3)注射从已经康复的SARS患者体内取得的血清,对 SARS有治疗作用,原因是_ _。,康复患者的血清中含有能够,杀灭SARS病毒的抗体,变式2 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免疫细胞的功能 (1)下列物质或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有 _;细胞特异性识别的物质基础是_。 吞噬细胞 B细胞 T细胞 记忆细胞 效应T细胞 浆细胞 抗体,糖蛋白,(2)体液免疫中产生浆细胞的途径有三个: 第一个:_。 第二个:_。 第三个:_ _。,抗原刺激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分化成浆细胞,抗原刺激B细胞,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

15、,吞噬细胞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方法规律】 “三看法”辨别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高考角度全练】 角度一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 1.(2016海南高考)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相对独立,既不受神经调节,也不受体液调节 B.吞噬细胞可吞噬病原体,也可加工处理病原体使抗原暴露,C.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均为自身免疫病 D.免疫系统能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不能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免疫调节。A项,精神因 素(如焦虑、紧张)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 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间 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故错误。B项,吞噬 细胞可吞噬病原体,对不能吞噬的病原体可加工处理 病原体使抗原暴露,故正确。C项,类风湿性关节炎为,自身免疫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为免疫缺陷病,故错误。D项,免疫系统既能消灭入侵的病原体,又能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故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