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5高考化学(浙江专用)一轮学案60化学实验探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31391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高】2015高考化学(浙江专用)一轮学案60化学实验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步步高】2015高考化学(浙江专用)一轮学案60化学实验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步步高】2015高考化学(浙江专用)一轮学案60化学实验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步步高】2015高考化学(浙江专用)一轮学案60化学实验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步步高】2015高考化学(浙江专用)一轮学案60化学实验探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步步高】2015高考化学(浙江专用)一轮学案60化学实验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步高】2015高考化学(浙江专用)一轮学案60化学实验探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学案 60 化学实验探究化学实验探究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2.能发现生产、生活和化学实验研究中 有意义的化学问题。3.能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解决化学问题的实验方案,并能对设计的方案进 行分析、比较、优化和改进。4.能通过化学实验收集有关数据和事实,并运用科学方法加以 处理。5.能对实验事实作出合理的解释,运用比较、归纳、分析、综合等方法形成实验探究 结论。6.能对实验探究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并应用探究结果解决相关的化学问题。热点 1 化学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1化学实验数据的收集 实验数据的采集是化学计算的基础,一般来讲,固体试剂称质量,而液体试剂和气体则 测量体积。 称量

2、固体质量时,中学一般用托盘天平,可估读到 0.1 g,实验准确度要求高的实验中 可以用分析天平或电子天平,可精确到 0.0001 g。 测量液体体积时,一般实验中选用适当规格的量筒,可估读到 0.1 mL,准确度要求高 的定量实验如中和滴定中选用滴定管(酸式或碱式),可估读到 0.01 mL,容量瓶作为精密的 定容仪器,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一般不用于量取液体的体积。 气体既可称质量也可量体积。称气体的质量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称装置在放出 气体前后的质量减小值,另一种方法是称装置吸收气体前后的质量增大值;量气体体积的装 置有多种,常见的如下图所示,测出气体体积的同时还要测出气体

3、的温度和压强,以便换算 成相应的物质的量。用 pH 试纸(测得整数值)或 pH 计(精确到 0.01)直接测出溶液的 pH,经过换算可以得到 溶液中的 H或 OH的物质的量浓度。 为了数据的准确性,实验中要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离子完全沉淀、确保气体完全吸收, 等等,必要时可以进行平行实验,重复测定同一数据,然后取其平均值进行计算,如中和滴 定实验中测量酸或碱的体积要平行做 23 次滴定,取体积的平均值求算未知溶液的浓度。 2实验数据的处理 根据实验目的对实验测得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1)将原始数据列表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如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测出 不同浓度时看

4、到某种现象所需的时间,列表分析得出结论。 (2)将原始数据绘制成曲线。如中和滴定中的 pH 随所加酸或碱的体积变化的滴定曲线,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溶解度曲线。 (3)运用数据进行计算,得出结果。如中和滴定中求算酸或碱的物质的量浓度,利用方 程式计算反应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求算混合物的百分组成等。 (4)将测定结果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产生的误差及其原因。如中和滴定中误差分析, 化学反应中的转化率计算等。 典例导悟 1 CuO 可用作颜料、玻璃磨光剂、合成催化剂等。回答下列有关 CuO 的制备 和性质的相关问题: .CuO 的制备:以下是用铜粉氧化法生产 CuO 的流程图:(1)写出溶解过

5、程中的离子方程式_ _。 (2)11 的 H2SO4是用 1 体积 98%的 H2SO4与 1 体积水混合而成。配制该硫酸溶液所需 的硅酸盐质仪器除玻璃棒外,还需要_、_。 (3)已知氧化亚铜(Cu2O)与稀 H2SO4反应有 CuSO4和 Cu 生成。假设焙烧后固体只含铜 的氧化物,为检验该固体的成分,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_(选填序号)。 A加入稀 H2SO4,若溶液呈现蓝色,说明固体中一定有 CuO B加入稀 H2SO4,若有红色沉淀物,说明固体中一定有 Cu2O C加入稀 HNO3,若有无色气体(随即变成红棕色)产生,说明固体中有 Cu2O D加入稀 HNO3,若全部溶解,说明固体中没有

6、 Cu2O .CuO 的性质探究:某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刚制备的纯净的 CuO,探究 CuO 对氯酸钾 分解的催化作用,并与 MnO2相比较,研究其催化能力。部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实验编号m(KClO3)/gm(MnO2)/gm(CuO)/g回收催化 剂质量/g 0.600 0 a0.200 00.195 0 bc0.190 0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中 a_g,b_g,c_g。 (2)实验的目的是_ _。 (3)本实验中为了比较 CuO 和 MnO2对氯酸钾分解的催化能力,还需测量的数据是: _ _。 (4)实验中为了更准确地说明 CuO 和 MnO2对氯酸钾分解的催化能力,还应保持反应的

7、 温 度相同,如果该实验是在你校的实验室进行,你将如何操作以保证反应温度相同_ _。 (5)从反应残留物中回收催化剂,并称量其质量,目的是_ _。 热点 2 化学实验结论的获得 1用化学原理解释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是物质性质的反映,用化学原理解释实验现象就是运用有关化学基本概念、化 学基础理论(主要指物质结构原理、化学反应速率原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元素单质及其 化合物的性质等化学知识对实验所发生的相关现象进行分析阐明,得出结论。用化学原理解 释实验现象是实验联系理论的关键所在,有助于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理 解和掌握已知的理论知识。 2化学实验结论及其获取方法 化学实验结论是通

8、过化学实验对物质的组成、性质、化学变化规律或化学原理所下的最 后的判断,也可以是对已知结论的证实或证伪。比较、归纳、分析、综合等科学方法是化学 研究和学习的常用方法。 (1)比较法 按属性的数量,分为单向比较和综合比较。单项比较是按事物的一种属性所作的比较;综合比较是按事物的所有(或多种)属性进行的比较。 按时空的区别,分为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横向比较就是对空间上同时并存的事物的 既定形态进行比较;纵向比较就是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形态,从而认识事物的发展变 化过程,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 按目标的指向,分成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求同比较是寻求不同事物的共同点以寻求 事物发展的共同规律;求异比较

9、是比较两个事物的不同属性,从而说明两个事物的不同,以 发现事物发生发展的特殊性。 按比较的性质,分成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定性比较就是通过事物间的本质属性的比 较来确定事物的性质;定量比较是对事物属性进行量的分析以准确地确定事物的变化。 (2)归纳法 简单地说,归纳方法就是从个别前提得出一般结论的方法。归纳所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是 正确的,但归纳法却是科学发现的重要思维方法。如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就是通过归纳的 方法发现的。 (3)分析法 所谓分析法,就是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侧面、属性,分别加以研究,是指“执果索 因”的思想方法,即从结论出发,不断地去寻找须知,直至达到已知事实为止的方法,是认 识

10、事物整体的必要阶段。 (4)综合法 所谓综合法,是把事物各个部分、侧面、属性按内在联系有机地统一为整体,以掌握事 物的本质和规律,是指“由因导果”的思想方法,即从已知条件出发,不断地展开思考,去 探索结论的方法。分析与综合是互相渗透和转化的,在分析基础上综合,在综合指导下分析。3化学实验结论的表达与描述 化学结论的表达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 (1)用简洁而准确的文字叙述。 (2)用化学用语表示,如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等。 (3)用图象或表格进行描述。 典例导悟 2 (2011淮阴质检)在化学分析中,常需用 KMnO4标准溶液,由于 KMnO4晶 体在室温下不太稳定,因而很难直接配制准确

11、物质的量浓度的 KMnO4。实验室一般先称取 一定质量的 KMnO4晶体,粗配成大致浓度的 KMnO4溶液,再用性质稳定、相对分子质量 较大的基准物质草酸钠Mr(Na2C2O4)134.0对粗配的 KMnO4溶液进行标定,测出所配制的 KMnO4溶液的准确浓度,反应原理为: 5C2O2MnO16H=10CO22Mn28H2O。24 4 以下是标定 KMnO4溶液的实验步骤: 步骤一:先粗配浓度约为 1.5102 mol/L 的高锰酸钾溶液 500 mL。 步骤二:准确称取 Na2C2O4固体 m g 放入锥形瓶中,用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硫酸酸化,加 热至 7080,用步骤一所配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

12、。三次平行实验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平行实验编号Na2C2O4质量(mg)滴定管起始读数(mL)滴定管滴定终点读数 (mL) 11.3800.0025.02 21.4000.0225.40 31.3900.1824.88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一中需要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_、_。 (2)步骤二中滴定操作图示正确的是_(填编号)。(3)步骤二的滴定过程温度变化并不明显,但操作过程中发现前一阶段溶液褪色较慢,中间阶段褪色明显变快,最后阶段褪色又变慢。试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溶液 褪色明显变快的原因可能是_ _。 (4)从实验所得数据计算,KMnO4溶液的浓度为_ mol/L

13、。 热点 3 探究性化学实验 探究性实验的基本程序:1提出问题 纵观科学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科学进步的历程就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出问题、分析 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样提出问题对于我们学习化学知识、掌握化学技能也是极其重要的。要 提出问题,首先得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不是凭空想象就能够发现的,而是在学习新知识、 实践新方法中进行思考、对比、质疑而引出的,如:学习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时,浓硫 酸使硫酸铜晶体(CuSO45H2O)失水,硫酸铜晶体发生了化学变化,而浓硫酸体现了吸水性 还是脱水性?四氯化碳和苯都能萃取碘水中的碘,分层时一个在上层,一个在下层,若在碘 水中同时加入苯和四氯化碳时,溶液会不会分

14、三层?各层的颜色又如何?这就是通过思考提 出了值得探究的问题,探究清楚能更好地理解掌握物质的性质。此外,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 也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契机。 2提出猜想 在学习、思考和实验中,发现了问题不要轻易放过,要与同学和老师交流、讨论、查阅 资料,这时有许多问题就可能得到完美的解决,而有一些问题,结论有多种可能(这就是猜 想),比如上面提到的浓硫酸吸水性和脱水性的问题,通过分析可知,若浓硫酸吸收的是晶 体离解出来的水分子,则浓硫酸体现的是吸水性,若必须要浓硫酸作用硫酸铜晶体才能失水, 则浓硫酸体现的是脱水性,究竟是哪种情况,只能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所谓猜想就是根据已 有的知识对问题的解决提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