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教育】高中历史学案岳麓版必修1第16课《辛亥革命》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31124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东教育】高中历史学案岳麓版必修1第16课《辛亥革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河东教育】高中历史学案岳麓版必修1第16课《辛亥革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河东教育】高中历史学案岳麓版必修1第16课《辛亥革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河东教育】高中历史学案岳麓版必修1第16课《辛亥革命》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东教育】高中历史学案岳麓版必修1第16课《辛亥革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东教育】高中历史学案岳麓版必修1第16课《辛亥革命》(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1616 课课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课标课标:“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重点重点: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建立基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与教训。难点难点: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知识结构知识结构:一、 历史背景1、社会危机(1) 运动失败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2)清政府内外交困,试图通过 挽救危机。实行君主立宪失败,陷入政治孤立。2、20 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3、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1)在兴中会等革命团体的基础上,同盟会的成立。成立:1905 年成立于 。宗旨:“ , , , ” 。机关刊物: 。纲领:三民主

2、一 、 、 。(2)与顽固势力的论战要不要 。要不要 。(3)发动 起义败因:无根据地,无 的领导。意义:打击了 的统治,极大的鼓舞了人们的革命斗志。二、主要经过1、武昌起义的爆发(1)概况: 年 10 月 10 日,革命党人 、 率先在武昌地区起义。(2)结果:起义胜利后,成立 ,推举 为都督;定国号为“ ”;政体为“ ” 。(3)影响: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使其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2、发展:短短一个月,全国十几个省相继宣布独立。3、高潮民国建立(1) 年 1 月 1 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 成立。 为临时大总统,以 为国旗。(2)1912 年 3 月,颁布 ,规定:“中华国民之主权属于 ”

3、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 “人民享有人身、居住、 、 、 集会、结社、 、 等自由” ,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 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3)革命后的形式:南京临时政府近十名以上的 ,没有实现国家的真正 ,也没有结束全国的混乱局面。4 失败(1)标志:袁世凯夺权。袁世凯夺权的原因:因 成分复杂,许多人把推翻帝制的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任和 害怕革命的发展会危及自己的利益,也希望袁世凯主持大局;也致电袁世凯,表示“虚位以待” 。(2)经过: 年 2 月, 下诏退位,统治中国 多年的清王朝结束。1912 年 3 月袁世凯在 正式就任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三、辛亥革命的意义1、辛亥革命是

4、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 革命。2、推翻了中国 2000 多年来的 。3、创建了亚洲第一个 。4、 观念深入人心。巩固练习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在近代中国,系统阐述了民生思想并把它作为纲领的政治派别是( )A 地主阶级洋务派 B 资产阶级维新派C 资产阶级立宪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2、 “然是役业,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蜇之人心乃大兴奋则斯役之价值,只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 (孙中山)材料中“斯役”指( )A 皖浙起义 B 广州起义 C 黄花岗起义 D 武昌起义3、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读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

5、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为可知也。 ”日记中的“万恶之政府”指( )A 清政府 B 南京临时政府 C 北洋政府 D 南京国民政府4、 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公民全体。 ”其实际意义在于( )A 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B 确立了民主共和的主张C 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D 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5、下列各项不属于辛亥革命成果的是A 去掉男人头上的长辫子 B 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 成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 废除了封建制度6、1912 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指( )A 辛亥革命的爆发 B 清朝统

6、治被推翻XC 中华民国的成立 D临时约法的颁布7、下列哪一项不是孙中山辞职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条件( )A 帝国主义破坏 B 立宪派和旧官僚破坏C 袁世凯主张共和 D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8、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这是因为孙中山第一个( )A 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方案 B 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团体C 提出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 发动反对清政府的武装起义9、在中国近代史上,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 )A 湖北军政府的成立 B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C 清帝退位 D 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10、清王朝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 )A 武昌起

7、义爆发 B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C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D 宣统帝下诏退位11、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主要是指( )A 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B 未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C 孙中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职务D 封建军阀割据局面的出现12、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事( )A 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 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C 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D 使民主共和热观念深入人心二、非选择题材料一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因不愿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要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

8、达到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为完美的国家。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材料二材料二 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一、中国此前所有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二、偿款借款照旧担认,仍由各省洋关如数摊还。三、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律保护。中国同盟会方略,对外宣言材料三材料三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现代化就是从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 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1)根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当时要建立的“至为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他准备怎样建立?(2)为了实现材料一中的目的,孙中山等人制定了怎样的革命纲领?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这一纲领具有哪些局限性?(3)按照材料三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