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向坤-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模具专业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7330897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0.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向坤-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模具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史向坤-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模具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史向坤-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模具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史向坤-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模具专业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史向坤-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模具专业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史向坤-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模具专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向坤-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模具专业(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主讲:史向坤,机电工程系,1.2 课程目标,1.1 课程定位,1.3 教学内容设计,2.1 教学组织与实施 2.2 教学方法与手段 2.3 教学评价 2.4教学条件,说课内容,1.1 课程定位,1、课程与专业的关系,模具设计及制造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备机械设计及制造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掌握现代化的模具设计与制造方法,具有较强的模具设计、制造、维修、管理和技术开发等能力,能够从事冲压、塑料等各类模具的装配、调试和安装及其使用和维护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1.1 课程定位,模 具 设 计 及 制 造 专 业,工艺手段,互换性与技

2、术测量,本课程是模具设计及制造专业一门重要的 专业基础课程,1.1 课程定位,2、课程与学生的关系,本课程使学生获得从事模具技术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公差和技术测量方面的基础知识与一定的实际工作技能,为专业工种应用公差标准和掌握检测技术打下基础。,本课程开设在第二学期,学生主要是理科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3、本课程与前、后续课程关系,1.1 课程定位,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 是联系模具设计课程与模具制造课程的纽带,是从基础课 学习过渡到专业课学习的桥梁。,工程制图,金工实习,机械工程基础,模具制造基础,塑料成型工艺,生产实习,模具设计及制

3、造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1.2 课程目标,1.2 课程目标,1.掌握机械加工中有关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 面粗糙度等技术要求的基本知识; 2.具备正确使用量具量仪能力,掌握一般生产现 场常用量具的测量方法。,知识 目标,1.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 风; 2.培养学生养成爱护量具、量仪、仪器设备的良 好习惯。,素质 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能力 目标,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六个学习单元,简 单,复 杂,能 力 目 标,知 识 目 标,素 质 目 标,1.3 教学内容设计,1.掌握机械加工中有关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 面粗糙度

4、等技术要求的基本知识; 2.具备正确使用量具量仪能力,掌握一般生产现 场常用量具的测量方法。,1.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 风; 2.培养学生养成爱护量具、量仪、仪器设备的良 好习惯。,1.培养学生的自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1.3 教学内容设计,简 单,复 杂,职业能力形成规律,二.课程单元设计,我教他 他忘记,我表演 他记得,动手做 他领会,“教、学、做”合一,教室和实训室内进行,二.课程单元设计 2.1 教学组织与实施,学习 目标,重点 难点,教学 模式,1.能说出形位公差概念 2.能识别形位公差代号 3.能根据条件将符号正确标注在图样上

5、 4.培养相互协作、讨论、交流的能力,重点:形位公差代号解释 难点:形位公差代号在图样上的正确标注,自学,合作,探究,任务1:形位公差(2课时),一、复习提问,尺寸公差代号的含义,二.课程单元设计 2.1 教学组织与实施,通过,为学习形位公差进行相关知识的类比迁移准备,二、任务导入,二.课程单元设计 2.1 教学组织与实施,演示动画,解释为什么要学习形位公差? 提出学习目标,生动的直观性教学,让学生对有关 内容有了清晰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学 生的学习兴趣,三、新课教学,二.课程单元设计 2.1 教学组织与实施,知识点1:什么是形位公差,知识点2:学习形位公差代号的组成,知识点3:形位公差标注规定,

6、通过设疑,激发学生探索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的区别,学生自学、看书、讨论,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讲解、练习、比较等多种方法掌握教学内容,四、课堂小结,二.课程单元设计 2.1 教学组织与实施,今天学到了什么?,进一步强调学习目标。学生归纳,能体现本节课的掌握程度。,二.课程单元设计 2.1 教学组织与实施,五、课后作业,布置作业 体现巩固性原则,作业难度分层,学生根据掌握情况进行自选。,二.课程单元设计 2.2 教学方法和手段,任务驱动,项目为导向,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教学方式,教学全过程采用“读导式讨论”的教学模式,二.课程单元设计 2.2 教学方法和手

7、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学习状况的信息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调整教学进度。,二.课程单元设计 2.3 教学评价,突出实践性强的特点,加大实践考核的比重,强调查阅资料的能力。,二.课程单元设计 2.3 教学条件,教学场地,二.课程单元设计 2.3 教学条件,教学资源,二.课程单元设计 2.3 教学条件,教学资源,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善于取舍和更新,及时增加新技术、新标准和新工艺。,二.课程单元设计 2.3 教学条件,网络资源,三.课程特色,1、教学内容的改革 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选取教学内容,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2、需要改进的问题 教材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认真组织好实验课;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谢谢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