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四川省泸州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27613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联盟]四川省泸州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学联盟]四川省泸州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学联盟]四川省泸州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学联盟]四川省泸州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学联盟]四川省泸州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联盟]四川省泸州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联盟]四川省泸州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泸化中学八年级上册泸化中学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次月考测试卷历史第二次月考测试卷总分:总分:100100分分 时间:时间: 4545分钟分钟 命题人:邬高彬命题人:邬高彬 审题人:王万辉审题人:王万辉 第第卷卷 选择题(选择题(50分)分)一、单项选择题。(把每题的正确选项字母填在后面的答题卡里,每小题1分,共50分)1、中国在鸦片战争中遭到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经济落后 清王朝政治腐败 武器装备低劣 清政府始终实行不抵抗政策 1 2 3 4A、 B、 C、 D、 1 3 4 2 3 4 1 2 4 1 2 32、抢劫并放火焚烧圆明园的是( )A、俄美联军 B、英法联军 C、八国联军 D、英美联军

2、3、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A、镇压义和团运动 B、维护清王朝统治 C、打开中国门户 D、迫使清政府投降4、列强勒索中国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5、“公车上书”的直接起因是( )A、南京条约签订 B、北京条约签订C、马关条约签订 D、德国强占胶州湾6、民国20年是公元多少年?( )A、1930年 B、1931年 C、1941年 D、1942年7、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光复会 C、强学会 D、同盟会8、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青年杂志的创办 B、蔡元培聘任北京大学校长C、李大钊

3、发表青春一文 D、鲁迅发表狂人日记9、五四运动后,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宣传( )A 、民主 B、科学 C、新文学 D、马克思主义10、五四运动后期,爱国斗争的主力是( )A、青年学生 B、无产阶级 C、商人 D、农民阶级11、中国共产党“一大”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是( )A、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B、领导农民运动 C、建立统一战线 D、开展武装斗争12、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军队进行武装斗争的标志是( )A、1924年6月的黄埔军校的建立 B、1925年7月国民革命军的建立C、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爆发 D、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13、1935年10月,毛泽东写的七律长征中有“更喜

4、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诗句。诗中的“三军”指的是( )A、陆、海、空军 B、红一、二、四方面军 C、红二方面军 D、红一方面军 来源:学科网ZXXK14、以下是长征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是( )遵义会议 飞夺泸定桥 会宁会师 1 2 3A、 B、 C、 D、 2 3 4 1 3 2 3 2 1 1 2 315、19世纪上半期,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工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是( )A、法国 B、美国 C、荷兰 D、英国16、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的主要目的是( )A、换取茶叶、丝织品等物品 B、打开中国大门C、牟取暴利,扭转对华贸易 D、腐蚀清朝官吏17、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月”从6

5、月3日开始,这是因为 历史上的这一天一位著名民族英雄领导人民取得了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这位民族英雄是( )A、魏源 B、林则徐 C、道光帝 D、关天培18、英法联军抢劫并放火焚烧圆明园的事件发生在( )期间。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19、关于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纪泽外交斗争的有力配合 B、清政府采纳了左宗棠的主张 C、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 D、英国支持清朝,反对沙皇独占新疆 20、黄海战役中牺牲的清军爱国将领是( ) A、邓世昌 B、左宝贵 C、丁汝昌 D、聂士成 21、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不平

6、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2、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 A、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B、攻占天津,进攻北京C、与清政府勾结,镇压太平天国 D、攻占圆明园,掠夺金银珠宝23、哪一个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 A、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4、洋务派的中央代表是(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奕訢 25、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转变为爱国救亡运动的标志是( )A、“公车上书” B、强学会成立 C、创办中外纪闻 D、创办万木草堂 26、“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

7、哉。”此话出自(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康广仁 27、“血钟一鸣,义旗四起,拥甲带戈之士,遍于十余行省”这是描绘(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28、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同盟会政治纲领 B、三民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族主义29、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主要是因为 ( )A、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B、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D、没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30、首先掀起新文化运动的人应该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31、五四运动后期,运动的中心由( )A、北京转移到上海

8、B、上海转移到北京 C、天津转移到南京 D、南京转移到天津 32、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 )A、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B、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C、十月革命的影响 D、德国强占胶州湾 33、中国无产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 )A、辛亥革命中 B、戊戌变法中 C、新文化运动中 D、五四运动中 34、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辛亥革命 C、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D、五四运动 35、最早的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成立的地点和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都是( )A、北京 B、上海 C、武汉 D、长沙 36、1926年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把革命推向全国,实现全

9、国统一,进行( )A、安源路矿罢工 B、二七罢工 C、 北伐战争 D、五卅运动37、领导南昌起义的中国共产党前敌委员会的书记是( )A、周恩来 B、贺龙 C、朱德 D、叶挺 3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D、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39、红军长征中,红军掌握了作战主动权是在( )A、四渡赤水后 B、南渡乌江后 C、巧渡金沙江后 D、飞夺泸定桥后40、一家日本企业得到清政府的同意,在重庆开高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天津条约签订后 C、北京条约签订后 D、马关条约签订后41、自

10、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备受屈辱。下列侵略战争曾攻占北京城的是(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 2 3 4A、 B、 C、 D、 1 2 3 4 1 3 2 442、下列( )事件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A、新文化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4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是( )A、中华民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国宪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4、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口号)是( )A、和平 自由 B、自由 博爱 C、民主 科学 D、民主 法制45、确定开

11、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总方针制定于(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46 20世纪中叶,中国人民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展开八年艰苦斗争。其中标志着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开始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 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47这是一次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又是一次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的大会这次大会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48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等主张,这就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陕北会师 D西安事变49 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屠杀中国同胞 30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卢沟桥事变 D常德细菌战50 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 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座位号座位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