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异生作用(gluconeogenesis)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7323570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异生作用(gluconeogenesis)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糖异生作用(gluconeogenesis)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糖异生作用(gluconeogenesis)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糖异生作用(gluconeogenesis)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糖异生作用(gluconeogenesis)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糖异生作用(gluconeogenesi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异生作用(gluconeogenesis)(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糖异生作用(gluconeogenesis),概 况过 程意 义调 节,糖异生作用的概念,定义: 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原料: 生糖氨基酸、丙酮酸、乳酸、甘油及 三羧酸循环中的有机酸,部位: 肝脏(生要)及肾脏(饥饿时),返回,糖异生作用的过程,基本上是糖酵解的逆过程跨越三个能障(energery barrier) 跨越一个膜障(membrane barrier),糖 酵 解 过 程,葡萄糖,三个不可逆过程,6-磷酸葡萄糖的水解,底物循环,1,6-二磷酸果糖的水解,底物循环,丙酮酸转变为草酰乙酸,+ CO2 +ATP,草酰乙酸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草酰乙酸,磷酸

2、烯醇式丙酮酸 羧激酶,丙酮酸羧化支路,糖异生作用与膜障,葡萄糖 - 6 - 磷酸酶果糖二磷酸酶-1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胞浆 胞浆 线粒体 胞浆、线粒体,糖异生作用的酶,存在部位,线粒体内膜不允许草酰乙酸自由透过,故此草酰乙酸在线粒体与胞浆之间的交换受阻从而构成“膜障”。,线粒体中 草酰乙酸的转运,糖异生,乳酸、丙酮酸的 糖异生作用,乳酸,甘油的糖异生作用,甘 油,三羧酸循环 中的有机酸,三羧酸循环中有机酸的糖异生作用,葡萄糖,返回,糖异生作用的意义,在饥饿情况下保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补充糖原贮备有利于乳酸的利用,糖异生与血糖浓度,消耗100-150g葡萄糖/天,消耗40g 葡萄

3、糖/天,人体储存的可供全身利用的糖仅150g左右 (不到12小时全部耗尽),正常情况下 血糖浓度:4.56.7mmo/L,禁食数周时 血糖浓度:3.9mmo/L,在饥饿情况下糖异生对保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具有重要的意义,糖异生与糖原贮备,糖异生是肝补充或恢复糖原储备的重要途径。,动物从饥饿后摄食数小时后,糖的分代谢应加速而糖异生途径应被抑制,但此时肝内仍保持较高的糖异生活性达23小时,以参与糖原的合成。只有在肝内有一定量的糖原后,摄入的葡萄糖才分解供能,或提供乙酰CoA。糖原的合成有另外一条途径,即三碳途径。,乳酸的利用,乳酸循环(cori cycle),定义:,意义: 防止乳酸堆积引起酸中毒

4、 避免乳酸的浪费(有利于乳酸的再利用) 促进肝糖原的不断更新,肌糖原,乳酸循环,返回,糖酵解途径,糖异生作用,糖异生作用的调节,变构剂的调节,原料供应的影响,激素的调节,饥饿,剧烈运动,6-磷酸果糖循环 的变构调节,ATP,AMP,2,6-二磷酸果糖,目前认为2,6-二磷酸果糖的水平是肝内糖异生与糖酵解转换的信号。,ATP/ADP+AMP 比值的变化可以有效地控制糖异生与糖酵解的转换。,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循环的变构调节,ATP,ADP,1,6-二磷酸果糖,胰高血糖素对糖异生的调节-1,胰高血糖素,果糖二磷酸酶-1,胰高血糖素对糖异生的调节-2,胰高血糖素,磷酸果糖激酶-1,糖异生调节的小结,ATP/(AMP+ADP)比值的变化对糖异生和糖酵解的影响:(1)当体内ATP积聚量较多时,可抑制糖的分解,促进糖的异生,以积累能源。(2)当耗能增加时,ATP不足,可促进糖的分解而抑制糖的异生以产生更多的ATP,以供机体需要。,促进糖异生作用的激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 抑制糖的异生作用的激素是胰岛素,返回,G o H o m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