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hl-唐)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7319152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0.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吸(hl-唐)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呼吸(hl-唐)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呼吸(hl-唐)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呼吸(hl-唐)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呼吸(hl-唐)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呼吸(hl-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hl-唐)(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呼 吸 ( Respiration ),呼吸(respiration):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呼吸包括三个基本过程,外呼吸:肺通气肺换气,内呼吸:组织换气细胞呼吸,一、呼吸道,上呼吸道鼻、咽、喉、气管上部 下呼吸道气管下部及其肺内分支(023级),第一节 呼吸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特点,呼吸道的作用: 对吸入气加温、加湿、过滤、清洁; 防御保护作用;,交 感神经 舒张,副交感神经 收缩,组胺、缓激肽 内皮素(与哮喘有关) 吸入气CO2含量,儿茶酚胺、PGE2 舒张,收缩,神经、体液因素,支气管平滑肌,呼吸道口径的调节,二、肺泡,型细胞:构成肺泡壁的主要部分

2、型细胞: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三、胸廓(thorax),胸 廓:由脊柱、肋骨、胸骨、呼吸肌构成 呼吸肌:吸气肌(肋间外肌、膈肌)呼气肌(肋间内肌、腹壁肌)辅助吸气肌(斜角肌、胸锁乳突肌等),第二节 肺通气, 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外界大气的压力差,一、肺通气的动力, 原动力:呼吸运动(是肺内外压力差形成的原因),肺通气(pulmonary ventilation):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即气体进出肺的过程。, 胸膜腔:是胸廓扩张牵引肺扩张的关键结构,肺通气动力必须克服肺通气阻力,才能实现肺通气 。,(一) 呼吸运动(respiratory m

3、ovement),指由呼吸肌收缩与舒张引起的胸廓的扩大与缩小,吸气 ( inspiration ) 运动,膈肌收缩 胸腔上下径 ,胸腔容积扩大 肺扩张 肺内压降低 气体进入肺,肋间外肌收缩 胸腔前后左右径,2. 呼气 ( expiration ) 运动,肋间内肌收缩 肋骨前端和胸骨下移,各肋内旋 ,胸腔容积 肺弹性回缩 肺内压升高 气体呼出肺,腹壁肌收缩 腹腔脏器推动膈上移,向下牵拉胸廓, 用力呼气有呼气肌收缩参与, 平静呼气由吸气肌舒张引起, 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特点: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呼气肌不参与收缩 ),平静呼吸(quiet respiration):指安静状态下平稳而均匀的自

4、然呼吸。,用力呼吸(forced breathing):机体活动时,呼吸加强,又称深呼吸(deep breathing),特点: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吸气时,辅助吸气肌也参与收缩),3. 呼吸形式,腹式呼吸(abdominal breathing):指以膈肌舒缩为主的呼吸运动,腹部起伏明显。,胸式呼吸(thoracic breathing): 指以肋间外肌舒缩为主的呼吸运动,胸部起伏明显, 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概念:指肺泡内的压力。,(二) 肺内压 ( intrapulmonary pressure ), 肺扩张肺内压 ( 大气压)呼气,呼吸道通畅、呼吸暂停时,肺内压 = 外界大气压,肺内压变

5、化幅度,取决于呼吸的深浅、快慢和呼吸道通畅程度。,(三) 胸膜腔内压,平静吸气末 - 5 - 10 mm Hg 平静呼气末 -3 - 5 mm Hg 用力呼气末 -1 mm Hg,胸膜腔:是密闭的,其中只有少量浆液,没有气体,胸膜腔内压:简称胸内压,通常低于外界大气压,为负压,(胸膜腔的密闭是维持胸内负压的条件),胸内负压的意义: WD, 维持肺扩张状态,并使肺能随胸廓扩张而扩张;, 促进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胸膜腔内压 = 肺内压 肺回缩力,在吸气末或呼气末:肺内压 = 大气压胸膜腔内压 = 大气压 肺回缩力 = 肺回缩力(以大气压为0),胸内负压的形成:由肺的弹性回缩力造成。 WD,二、

6、肺通气的阻力,(一) 弹性阻力与顺应性,顺应性 ( compliance,C ): 指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弹性阻力(elastic resistance,R): 指弹性组织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的对抗变形的力,即弹性回位力。,肺和胸廓的弹性阻力(占70%),非弹性阻力(占30%),肺弹性阻力方向向内,是吸气阻力、呼气动力,1. 肺弹性阻力与顺应性,肺顺应性( lung compliance, CL ):,( 健康成人0.2L / cmH2O ),肺纤维化时,肺顺应性吸气困难 肺气肿时,肺顺应性呼气困难,以单位肺容积计算的肺顺应性,称比顺应性(specific compliance)。

7、,肺顺应性受肺总量的影响:肺总量大时,顺应性较大;反之,则较小。,比顺应性=测得的肺顺应性 (L/cmH2O) / 肺总量 (L),肺弹性阻力来源:, 肺泡内液 - 气界面的表面张力 (使肺泡缩小的力) ,占2/3, 肺内弹性组织 (弹力和胶原纤维) 的弹性回缩力,占1/3,根据Laplace定律:,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作用:降低表面张力,意义: 减小吸气阻力,使吸气更省力; 防止肺泡过度回缩和过度膨胀; 减少肺组织液生成,防止发生肺水肿。, 是由肺泡型细胞分泌的脂蛋白混合物,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WD,2. 胸廓的弹性阻力和顺应性(与肺不同,

8、胸廓是双向弹性体),胸廓自然位置方向向内(吸气阻力,呼气动力),胸廓自然位置方向向外(呼气阻力,吸气动力),胸廓弹性阻力及方向:,胸廓 = 自然位置(肺容量=肺总量的67%)无弹性阻力,惯性阻力(可忽略不计 ),(二) 非弹性阻力,粘滞阻力,气道阻力 (占80%90),气流速度快时大,慢时小 气流形式湍流大,层流小 气道口径R1/r 4,鼻 50 声门 25 气管和支气管 15 细支气管 (口径2mm) 10,影响 气道阻的因素,气道阻力的分布,潮气量(tidal volume, TV):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肺的气量。(400600ml,平均 500ml),补吸气量(inspirato

9、ry reserve volume, IRV),补呼气量(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 ERV),残气量(residual volume, RV): 最大呼气后肺内仍残留的气量,三、肺通气能力评价,(一) 肺容积肺总量由四个基本肺容积组成,功能余气量:平静呼气末肺内仍余留的气量 (=补呼+余气量),深吸气量:= 潮气量 + 补吸气量,肺活量 (vital capacity): 最大吸气后,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 潮 + 补吸 + 补呼 或 = 肺总量 - 余气量)平均 男3500ml 女2500ml,(二) 肺容量基本肺容积中两项或以上的联合气量,正常值:1s末 83

10、%,2s末 96%,3s末 99%,用力呼气量(时间肺活量):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量。通常以所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数表示。(是一个较好的指标),(三) 肺通气量,每分通气量: 每分钟吸入或呼出肺的气体量( =潮气量呼吸频率),肺泡通气量:指每分钟吸入肺泡内的新鲜空气量(= 潮气量 - 无效腔 ) 呼吸频率 ,解剖无效腔 (anatomical dead space):从鼻至终末细支气管的呼吸道,无换气功能 (正常人约150ml)。,潮气量 无效腔 呼吸频率 每分通气量 肺泡通气量(ml) (ml) (次/min) (ml/min) (ml/min) 平和呼吸 500

11、150 12 6000 4200 深慢呼吸 1000 150 6 6000 5100 浅块呼吸 250 150 24 6000 2400,相对而言,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对肺换气更有利,肺泡无效腔: 未发生气体交换的肺泡容量, 原理:顺气体分压差、以扩散的形式进行,第三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包括:肺换气和组织换气,二、肺换气,(一) 肺换气过程, 肺泡气PO2 (103)混合V血 (40) O2向血液扩散, 混合V血PCO2(46)肺泡气PCO2(40) CO2向肺泡扩散,决定肺部换气的主要因素是气体的分压差,(二) 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WD,1. 呼吸膜的厚度:肺换气与呼吸膜的厚度成反比,

12、2. 呼吸膜的面积:肺换气与呼吸膜的面积成正比,呼吸膜由六层组成,肺水肿、肺纤维化时增厚,正常时1m,肺气肿、肺不张时 减小,安静时 40m2 运动时 70m2,3. 通气/血流比值(ventilation/perfusion ratio,VA/Q):指每分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的比值, VAQ时,类似动-静脉短路, VAQ时,类似肺泡无效腔,肺换气,三组织换气, 动脉血PO2 (100)组织(30) O2向组织扩散, 组织PCO2(50)动脉血(40) CO2向血液扩散,第四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O2溶解度:38,一个大气压作用下, 溶解2.14ml / 100ml液体,CO2溶解度:3

13、8,一个大气压作用下,溶解51.5ml /100ml液体,二、 氧的运输,O2的运输形式: 物理溶解1.5%,化学结合98.5%,O2的结合运输: 与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1. Hb与O2的结合是氧合,不是氧化 2. 反应快、可逆、不需酶催化、受氧分压影响,(一) Hb与O2结合的特征,3. 1分子Hb最多可结合4个O2,1克Hb最多结合1.34mlO2,Hb氧容量(oxygen capacity): 1L血液中Hb能结合的最大O2量,Hb氧含量(oxygen content):1L血液中Hb实际结合的O2量。,Hb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H

14、b氧含量占Hb氧容量的百分比,4. HbO2呈鲜红色,去氧Hb呈暗红色,5. 存在变构效应,(二) 氧解离曲线(曲线特点、意义、影响因素 WD),氧解离曲线:是反应血Po2与Hb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呈S形,分上段、中段和下段), 特点:曲线平坦 意义:只要肺泡气或动脉血Po2不60mmHg, Hb氧饱和度就不会90%, 组织便不会明显缺氧。,1.氧离曲线上段, Po260100mmHg的一段,反应Hb与O2的结合部分;,大气PO2正常,大气PO2, 特点:曲线较陡 意义:血液流经组织时,能向组织释放较多的氧.,2. 氧离曲线中段, Po240 60mmHg的一段,反应 Hb与O2解离的部分;,动脉血流经一般代谢的组织, 特点:曲线最陡 意义:代表血液释放氧的贮备。,3. 氧离曲线下段, Po215 40mmHg的一段;,动脉血流经代谢增强的组织,2. 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 2,3-二磷酸甘油Hb与O2亲和力氧离曲线右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