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绪论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317217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5.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微生物学绪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医学微生物学绪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医学微生物学绪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医学微生物学绪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医学微生物学绪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微生物学绪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微生物学绪论课件(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微生物学 Medical Microbiology,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系,研究 对象 研究 内容研究 目的研究 技术 研究 状况学习 方法,第一章 绪 论,一大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的单细胞、多细胞以及无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总称。,Microbe Microorganism,一、研究对象,微生物,1. 特点, 体积微小、结构简单 营养谱广、代谢活跃 繁殖快、分布广 易变异、适应强 种类多、界级宽,1000,1. 特点, 体积微小、结构简单 营养谱广、代谢活跃 繁殖快、分布广 易变异、适应强 种类多、界级宽,1. 特点, 体积微小、结构简单 营养谱广、代谢活跃 繁殖快、分布广 易变异、适应强

2、 种类多、界级宽,27241021,10-12 g/菌 41021=4109 g,4000吨,Air Soil Water Animals Plants Human body,Distribution of Microorganisms,1. 特点, 体积微小、结构简单 营养谱广、代谢活跃 繁殖快、分布广 易变异、适应强 种类多、界级宽,1. 特点, 体积微小、结构简单 营养谱广、代谢活跃 繁殖快、分布广 易变异、适应强 种类多、界级宽,栖息在海洋环境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分别达余万、1.3万和万亿之多。,2. 分类非细胞型(acellular):病毒、亚病毒 原核细胞型(prokaryo

3、te) 细菌:古细菌、蓝细菌和真细菌(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真核细胞型(Eukaryote):真菌,3.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方面: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药及人类生活; 构成机体的正常微生物群。生命科学研究的模型和工具 有害方面:引起人和动、植物疾病、物质霉变等。病原微生物,二. 研究内容,研究微生物的类型、分布、形态、结构、代谢、生长繁殖、遗传变异以及与人、动物、植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Microbiology,微生物学,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感染与免疫的机理、特异性诊断与防治措施。,Medical Microbiology,

4、医学微生物学, 生物学性状 致病及耐药机理 机体抗感染免疫 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医学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三. 研究目的,协助诊断:病原体定性、定量 指导治疗:药敏及耐药性检测 疾病预防:研制疫苗及新型疫苗,四.独特研究技术,四大经典技术,显 微 技 术,无 菌 技 术,培 养 技 术,染 色 技 术,原 始 显 微 镜,1676年由荷兰的Antony Van Leeuwenhoek (列文虎克)首创,可放大266倍,显 微 技 术,法国的Louis Pasteur (巴斯特)于1857年创立,无 菌 技 术,英国的Lister (李斯特)创立了外科无菌手术,培 养 技 术,德国的Robert K

5、och (郭霍)于1881年用固体培养基分纯细菌, 发现了大量的病原体,并提出了著名的郭霍法则,郭霍法则(Kochs postulates) 1.特殊病原菌应在同一种疾病 中查见,在健康者中不存在(?) 2.该特殊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 3.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能产生同样病症(?) 4.自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能重新获得该病原菌纯培养。,染 色 技 术,德国病理学家Weigert首先用苯胺染色剂进行细菌染色,后来Koch将其改良后用于涂片中细菌的染色。1884年丹麦病理学家Christian Gram (革兰) 发明了革兰染色 (Gram Stain), 并据此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

6、(G+)菌和革兰阴性(G-)菌两大类。,五. 研 究 状 况,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取得成就:, 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通过研究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噬菌体等微生物的遗传,证实了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并阐明了基因的传递、调控、表达等诸多规律。 生命科学的核心技术之一“基因重组技术”的建立、发展与应用也是基于对微生物的质粒、酶等的研究。,微生物学与其它生命科学的关系,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是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模型。 微生物学独特的实验技术已扩散到一切生命科学的研究中。,2. 发展过程: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基因水平后基因水平,1.新现(emerging)与再现(reemerging)病原体的研究

7、 2.加强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研究,加强应对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包括生物恐怖的处理能力。 3.深入开展重要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组学和重要基因功能的研究 4.加强抗感染免疫的分子机制的研究,研制开发免疫原性好、副作用小的新型疫苗。 5.检测方法标准化、快速化 6.抗微生物新药物的开发,医学微生物学需继续加强的研究,医学微生物学习方法: 1.记牢基本概念 2.勿忘特殊特征 3.共同特征条理化 4.致病机制列表记忆 5.注重比较鉴别 6.要用辩证唯物观点看问题 7.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8.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1.微生物的分类及原核细胞型与真核细胞型的区别? 2.近年微生物学得到了迅速地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医学微生物学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解释名词 Emerging and re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思考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