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新立意高考作文指导精品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7316861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寻找新立意高考作文指导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寻找新立意高考作文指导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寻找新立意高考作文指导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寻找新立意高考作文指导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寻找新立意高考作文指导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寻找新立意高考作文指导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寻找新立意高考作文指导精品(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寻找新立意,招牌上的字,北京城里最好的裁缝! 全中国最好的裁缝! 世界最好的裁缝?,本街最好的裁缝!,拼地图,小儿子吵闹不休,令他心烦 把世界地图撕成碎片,丢在地上 不到十分钟,地图背面有一张照片,财产问题,谁的马后到,全部财产就给谁 骑上自己的马,缓慢的行走 正巧一个“智多星”路过这里,给他们出了一条妙计,让两人换马骑,高考作文:60秒内定生死,一位多年参与高考语文阅卷的重点中学教师的肺腑之言:高考作文:60秒内定生死(天地人2006年第7期 每位参加作文阅卷的教师,在工作时间内,一分钟也不停地看,不喝水不上厕所不与别人说话,每小时要改50篇作文,平均每篇作文上停留的时间约50秒!虽说实际操

2、作比较灵活,都是两人对半分,一人看,另一人大概翻翻,签个姓(连完整的姓名也来不及签)。这样算下来,改一份作文,满打满算只有60秒钟而已。,立 意,立意,就是确立主题或明确观点,如果说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骨骼”,那么主题就是文章的“灵魂”了。 秦观“咏七夕” 成为千古绝唱,原因是作者不落前人窠臼,一洗嗟叹悲泣之态,而着力歌颂这对情侣之间纯洁而高贵的爱情,揭示了爱情的真谛“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读来使人颇有耳目一新之感。,逆向思维之于立意,翻尽古人公案,最后妙法。宋杨万里诚斋诗话 清末刘熙载总结出大文豪苏轼创作的一大艺术诀窍即:“善用翻案。” (艺概) 写出创新作文的

3、一条有效途经。,如何获取新颖的主题或观点? 逆向思维,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曹植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本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郭沫若反七步诗,为什么“逆”能新?,1.客观事物本身具有两面性 一般的常规属性 / 反常的特殊属性 笑本是欢愉的表现,但也有反常,所谓“落第举子笑是哭”;哭本是痛楚的表现,但也有特别的情况,所谓“出嫁闺女哭是笑”。,为什么“逆”能新?,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2.人们认识问题的角度方法各不相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 看万山红遍

4、,层林尽染,远方的风景 (1)有一句名言说:“朋友快快走,你不要为眼前的美丽风景而驻足。”它意在提醒人们不要因一时迷恋美丽风光而延误了前进的路程,从而影响尽快到达真正远大的目标。 (2)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路,路旁立着一块标语牌,上面写着:“慢慢走,欣赏啊!”它意在劝告那些匆匆过客不要因为无暇欣赏路上迷人风光而留下遗憾。,逆向思维之一,破除习惯的思维方式和传统观念的束缚 发前人之未发,标新立异 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运用成语进行训练,大凡警句名言,都有一定的哲理或警策性,旷日持久,人们习以为常,往往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即对观点或事物产生一种“从来如此”的固定看法。 其实,不少名言警句所论的是事

5、物属性的一个方面,或者是就一个角度而言,我们完全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从反面去想一想,良药苦口利于病,正确的批评往往使人感到不舒服,不乐意接受。但它对于治病大有好处 良药不见得苦口,自从出现糖衣药片后,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东施效颦,对东施有着明显的贬斥态度,现在人们都用来耻笑那些丑陋、低能的人显示自己。 就东施的精神而言,还是有利可讲的,她见先进就学,精神可嘉。,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其讽刺意味是很明显的。 华罗庚却主张“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 可使人少走弯路,大大提高自己的技艺,更快地向别人推销自我,扩大自己的知名度。,愚公移山,世上有四种人:聪明人,愚蠢人,勤快人,懒惰人。聪明

6、而勤快人,聪明而懒惰的人,甚至愚蠢而懒惰的人都可用,惟有愚蠢而勤快人不可用。拿破伦 愚公是愚蠢而勤快的人的代表,做法不知变通,头脑冥顽不灵,手段不伦不类,不仅害了自己,甚至搭进了子孙,到头来只能博得“持之以恒”的美名,却成不了大事。,逆向思维之二,1.围绕立意的关键词多组织短语 2.慎用第一个出现的构思 3.克服思维定势 4.反过来想一想,不采用人们通常思考问题的思路 5.出奇制胜,取得突破胜解决问题 的方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强调规矩对方圆的重要性 过分强调规矩,限制过死,就会束缚人们的手脚、禁锢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创新意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做事不思进取,消极度日 撞钟是和尚的分

7、工,是和尚的职责,和尚们能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兢兢业业地做着枯燥而平凡的工作,正是爱岗敬业精神的体现,应该大加褒奖。,杞人忧天,古代那位杞人非常担心天要崩塌下来将无处栖身,真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忧天”也有一定的道理,强调人类对地球应有一定的忧患意识从而防患未然。,逆向思维要注意什么?(1),不具普遍性,不是任何事物或观点都能逆向求异。 一般来说,以下几种情况不适用“反弹” 1.自古以来人们公认的道理。比如“尊老爱幼”,你不能说要“欺老骗幼”。 2.对国家政策、路线、方针、不宜用反弹。如,主张闭关自守。3.对名人的优秀事迹一般不宜反弹。如刘胡兰不怕牺牲。,逆

8、向思维要注意什么?(2),可以只表现为局部范围的补充、发挥,并不一定要全部推翻原采的观点。 开卷未必有益、熟不一定生巧。 严格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搀扶与全方位保护)。 新观点要站住要有充分的事理逻辑和有力的实例。,经典例文,只有尽其用 方可显其能 兼给“驴”正名,近读柳宗元的黔之驴,我忽然感悟:千百年来,人们加在“驴”身上的骂名“黔驴技穷”,实乃污蔑不实之辞。现在,大有为“驴”正名的必要。为什么这样说呢?,只有尽其用 方可显其能 兼给“驴”正名,请读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后来,驴被虎“断其喉,尽其肉”,“驴”可谓死得悲,死得掺

9、!死后还留下“黔驴技穷”的骂名,又可谓死得屈,死得冤!“驴”本来是拉车推磨的,无车可拉,无磨可推,当然也就无可用,无可用当然也就无法显其能。“驴”倘若不到黔这无用武之地,那么就不会出现“无可用”的局面,当然也就不会有被老虎吃掉的厄运。驴到黔是其自觉自愿的吗?非也!柳老先生说得明白:“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显然,驴的悲剧是“好事者”制造的。“好事者”是罪魁祸首。但人们不追究“好事者”的罪责,却把罪责加在“驴”的身上,这实在是千古奇冤,万年错案。“黔驴技穷”责任不在“驴”,而在“好事者”!,由此,我又联想到现实生活中对人才的使用。何谓人才?在自己的岗位上能显其能,并能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的人,就是人才

10、。那么人才是怎样才能显其能呢?办法只有一条,那就是人才要有用武之地。很难想象,人不能尽其用,却可以显其能,尽其才!大家都知道,人人都有其长,也有其短,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叫世界大文豪莎士比亚到居里夫人的实验室,恐怕莎士比亚一辈子也提炼不出镭;反之,让居里夫人坐在楼阁里构思四大悲剧和四大喜剧,到头来,恐怕也只能是一纸空文。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如果不到中国数学研究所,而在北京某中学的数学讲坛上度过自己的一生,恐怕他也难逃类似“黔之驴”的厄运!,由此,我又想到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他们在某单位某部门可能是个“多余人”,但只要调换一下单位或部门,他们就大显身手,潜力焕发,成为能人。古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道理恐怕就在于此。反之,如果某人在某单位某部门工作很出色,但变换一下工作对象或工作环境,他们就显得别扭、无能。人尽其用,方可显其能。正因为如此,百年前的龚自珍就向人们疾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黔之驴”的悲剧,现实生活的实例,难道不能给我们一点启示吗?改革开放,社会发展,需要的是人才。人才在哪里?人才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能人尽其用,就能人显其能,人成其才。但愿我们能知人善任,不至使类似“黔之驴”的悲剧在21世纪的今天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