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电子商务发展战略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57315098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2 电子商务发展战略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02 电子商务发展战略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02 电子商务发展战略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02 电子商务发展战略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02 电子商务发展战略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2 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2 电子商务发展战略(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 (第四版),上海理工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 设计制作:王锡俊,第二章 电子商务发展战略,2.1 为什么研究电子商务发展战略 2.2 电子商务发展环境 2.3 政府电子商务发展战略 2.4 企业电子商务战略,2.1为什么研究电子商务发展战略,1.政府制定电子商务的发展战略的原因 (1)电子商务是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形式,是决定一个国家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带动传统企业升级和实现企业技术跨越的重要推动力。 (2)伴随着因特网的大面积普及,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目前已成为知识经济的标志性内容和迅速成长的朝阳产业。 (3)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

2、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商品、技术、资本、劳务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配置,把各国经济相互交织在一起。,2.企业制定电子商务的发展战略的原因 (1)电子商务的推广,使得行业间的界限日趋模糊,竞争不再只限于一个国家既定的行业内产品或服务的竞争,而更多的是超出行业边界和国家边界范围的商业机会的竞争。 (2)电子商务不仅仅是将企业业务简单地搬到因特网上,更重要的对是企业现有运营模式的变革。 (3)电子商务是从本质上讲,电子商务战略是由商务来驱动的,而不是由信息技术来驱动的。,2.2 电子商务发展环境,2.2.1 社会政治环境:信息化建设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2.2.2 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促

3、进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2.2.3 市场环境:电子商务的社会需求不断增长 2.2.4 安全环境:安全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2.2.5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障碍,2.2.1 社会政治环境:信息化建设 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1.国外情况 (1)美国。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实用网络建设;1991年批准“高性能计算机网络法案”的提案;1993年实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1997年7月1日发表“全球电子商务框架”文件,将因特网及其对商务活动的影响和200年前的工业革命相提并论。 (2)法国。1978年制定有关“促进社会信息化的计划”;20世纪90年代城市电话已全部实现数字化,在光纤通信宽频带传

4、输系统方面,法国也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3)日本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建立全国的电话通信网;2001年1月宣布以“在5年内把日本建设成为世界最先进的IT国家”为目标的“e-Japan”战略,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标。(4) 新加坡和韩国。新加坡和韩国在信息革命中是异军突起。由于政府的重视,这两个国家在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方面都走在了亚洲其他各国的前面。新加坡2002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已达到10.5亿美元;韩国因特网用户占到人口比例的50%,网络游戏的生产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游戏软件生产国。,2国内情况 1983年,我国政府在制定新技术革命对策时,把发展信息技术纳入了国家总

5、体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中。 1993年,成立“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 1997 年,确立我国信息化建设的24字方针:“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2000年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建议的说明中强调:“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与此同时,我国出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截止2002年6月底,我国光缆线路长度达到82.7万公里,全国干线数字通信线路长度达到4.4万公里。 我国已经建成国家公用数据通信骨干网络。 到2003年6月底,我国已经发展了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

6、NET)、中国网通公用互联网(CNC)、中国联通互联网(UNINET)等9个互联网络单位,我国国际出口带宽的总容量达到18599M,是1997年10月25.408M的732倍。中国宽带互联网也已覆盖到国内所有城市。,2.2.2 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促进了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截止2003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人数为 6800万人,其中专线上网用户人数为2342万人,拨号上网用户人数为4501万人,ISDN上网用户人数为 490万人,宽带上网用户人数为980万人(如图1-5所示)。,图2-1 2003年6月底我国上网用户数分布(万人),2.2.3 市场环境:电子商务的社会 需求不断增长,1.现

7、代经济的发展要求有更高的增长率 美国经济在20世纪最后10年中的增长出乎预料。由于因特网的使用,IT产业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中所占的比重明显提高(参见图2-2)。,图2-2 IT在美国经济增长中所占的份额,许多经济学家由此得出相同的结论:由于因特网的推广而得到长足进步的信息产业对美国经济超出预期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维持这一增长,必须拓展因特网的使用范围,商务领域是其中的一个最主要的领域。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亚洲的新加坡、日本、韩国以及我国的台湾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再到知识密集型的转变,从中获得的GDP的增

8、长超过了50。 进入21世纪后,亚洲各国把注意力集中到电子商务发展上,以便在信息产业领域里把握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战略性、选择性和持续性的支持。,2. 经济活动的全球化迫切需要全球范围的虚拟市场 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不仅进一步推进了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的国际化,而且大规模地实现了生产资本的国际化。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启动、欧盟统一货币的实行,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进展,区域贸易自由化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促进了区域内部贸易的发展,使区域内国家间的贸易占该区域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越来越大,从而带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大趋势,迫切需要一个范围广泛的虚拟市场

9、。,3.现代消费者需要挑选范围大、方便快捷的购物方式 对于现代消费者来说,其消费观念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通过上网在世界范围挑选商品已不再是奢望。追求最好的产品成为人们的首选。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人们的工作强度越来越大,时间对于每一个人都变的越来越珍贵。方便快捷的在线购物方式使顾客能够节约了大量的购物时间。 人们在教育、医疗、文化、娱乐、旅游、求职等诸多方面的信息需求也日益迫切。 电子商务正在克服自身弱点,向满足顾客需求方向前进。,4.应对突发性事件要求有更完善的电子商务服务 2001年美国“911”事件发生后,恐怖袭击和炭疽病毒使美国公众普遍感到缺乏安全感,人们这时发现,通过网络进行商业活动

10、具有特殊的安全性和快捷性。 2003年2月到6月,中国发生大面积的非典型性肺炎流行,许多大型商业活动,如商务展览、商品交易会不得推迟或取消。 连续不断的突发性事件对电子商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进一步完善网上订购和网上支付系统,建立更加有效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保证整个社会在非常状态下的正常运转。,2.2.4 安全环境:安全条件有较大改善,1.安全技术和安全产品发展迅速 电子商务安全领域已经形成了9大核心技术:密码技术、身份验证技术、访问控制技术、防火墙技术、安全内核技术、网络反病毒技术、信息泄露防治技术、网络安全漏洞扫描技术、入侵检测技术。 目前的研发方向集中在电子商务交易安全基础设施关键

11、技术;入侵检测、预警技术;应急响应、事故恢复和安全综合管理技术;电子商务交易安全技术示范等方面,以提高电子商务交易安全防护能力、隐患发现能力、应急反应能力以及信息对抗能力。,2.信息安全测评认证制度基本形成 美国 1985年由国防部(DOD) 正式公布了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准则(TCSEC)。 1999年12月信息技术安全评估的国际通用标准(ISOIEC I5408)正式发布。 我国于1997年正式依循国际惯例启动了信息安全测评认证工作,1998年底建立了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体系。 目前,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已全面开展信息安全产品认证、信息系统安全认证、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认证和信息安全人员

12、资质认证等4类认证服务。,3.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正在建立 1994年2月18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1999年13日,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查通过并正式发布了强制性国标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1999。 2000年我国长效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建立。这一体系包括以下关键环节:等级保护总体控制、标准化控制、安全等级实现过程控制、安全等级结果控制、系统安全状况监督检查。,2.2.5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障碍,1.电子商务整体战略和创新机制尚未形成 迄今为止,我国尚没有形成自己的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和规划,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实施措施,部门各自为

13、政、重复建设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 创新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对于电子商务新技术的开发力度不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产品不多;对于电子商务新的运作模式的研究不够深入。,2.基础设施还不能完全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 在通讯设施方面,不同接入网各自为政;不同部门各自建设自己的网络系统,大量的重复建设致使我国网络传输能力的利用率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080的水平。 在软硬件方面,我国信息设备制造与软件产业尚不能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 在信息服务方面,系统集成水平低,联机服务产业还没有形成。 信息基础设施尚待进一步完善;现有网络的传输速度较慢,不能满足海量数据进行传输和应用的要求。,3.地区和企业电子

14、商务应用水平发展不平衡 我国大城市和沿海地区电子商务水平相对较高,而中西部地区水平比较低。大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状况比较好,中小企业较差。 结算不畅、交易安全是遇到最多的外部问题,而企业内部系统建设薄弱也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内部因素。,图2-3 影响我国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问题,4.网上支付尚未成主流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结果,“用户认为目前网上交易存在付款不方便”的比例从2000年1月的17.68%下降到2003年7月份的9.9%。 尽管支付的客观环境逐步成熟,但绝大多数用户仍然习惯使用货到付款或现金结算(33.3%)、邮局汇款(28.4%)和银行汇款(6.9%)。 这

15、种状况与消费者对网上支付安全性的担心、对个人隐私保密性的关注、对B2C网站的信任等多种因素有关。,5.物流配送问题仍然是瓶颈物流对于提高电子商务的效率,扩大电子商务的市场范围和服务范围具有重要作用。(1) 从总体上看,我国物流中心的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支持社会化配送中心运作的综合物品流通系统,难以满足电子商务对商品配送的要求,也难以同国际接轨。(2) 受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的影响,许多物流中心还不具有规模效益。(3) 物流基础设施不配套,物流管理手段落后。(4) 从事配送中心的建设和营运的专业人才不足。,6. 国内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不健全 从国际上看,电子商务的立法进展迅速。联合国先后出台了电

16、子商务示范法、电子签字示范法,目前正在研究有关电子订约的法律规定。 我国有关电子商务的法律规范的制定相对滞后,有关电子商务市场准入、认证体系、支付结算、交易主体的行为规则以及电子合同、电子发票、电子税单等的法律效力还没有作出明确规定。 200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安排审议13件法律草案,电子签名法已正式列入审议程序,这一举措无疑将对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2.3 政府电子商务发展战略,2.2.1 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电子商务发展战略 2.2.2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战略,2.3.1 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 电子商务发展战略,1.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全球电子商务行动计划 该计划1998年提出,认为电子商务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进行商业交易的途径;所有参与者之间的合作和社会对话必须得到鼓励;各国政府应当促进建立有利于竞争的环境;政府的干预应当在技术上是中性的,而且是有节制的、透明的、前后一致的和可预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