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开采的基本原则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14360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42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开采的基本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地下开采的基本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地下开采的基本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地下开采的基本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地下开采的基本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下开采的基本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开采的基本原则(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金属矿地下开采的原则,2.1金属矿地下开采的基本要求,1具有良好的工作条件,确保开采工作的安全. 2具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条件. 3具有高效的开采手段.a劳动生产率要高;b. 开采成本要低c. 开采强度要大.d. 机械化程度高 4.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a.损失贫化要小b.提高回收率c.提高资源利用率,2.2金属矿地下开采单元的划分,2.2.1开采矿区的划分 1.矿田:划归一个矿山企业开采的矿床或其一部分; 2.井田:划归一个矿井开采的矿床或其一部分。矿井:具有独立完整开采系统的坑口 3.划分因素:是一种人为划分因素与地质因素的结合. 2.2.2开采分段的划分: 1.阶段:在开采倾斜矿体时,在井

2、田中每隔一定的垂直距离掘进沿走向阶段运输巷道,将井田划分为一个个的长条形的矿段称阶段或中段。 阶段高:两巷道的垂直距离。 2.矿块:在阶段范围内,沿走向,每隔一定的距离.掘进垂直的天井,将阶段划分为更小的块段称矿块。 矿块是地下开采最基本的单元。 3.划分因素:根据采矿方法划分。,I -已采完阶段, -正在回采阶段,-开拓、采准阶段,-开拓阶段H -矿体垂直延伸深度,h -阶段高度,L -矿体的走向长度 1-主井,2 -石门,3 -天井,4 -排风井,5 -阶段运输巷道,6 -矿块,2.2.3水平矿体矿区的划分 1.盘区:开采微倾斜矿体时,在井田内沿走向掘进阶段运输巷,将井田划分为长条形矿段称

3、盘区。 2.采区:在盘区内,垂直走向掘进运输巷道,将盘区划分为更小的矿段叫采区。,L-矿体走向长,H-矿体倾,斜长一盘区,一采准盘区,一回采盘区, 1-主井,2-风井,3-主要运输平巷,4-盘区上山,5-采区运输平巷,6-区段 7-切割上山, 8-主要回风平巷,9-盘区下山,2.3金属矿床地下开采的顺序,2.3.1井田间的开采顺序 1.先浅后深; 2.先易后难; 3.先富后贫; 4.先近后远. 2.3.2阶段间的开采顺序 1.下行式:由浅到深,依次开采。 2.上行式:由深到浅反向开采。,(a)下行式开采1(b)上行式开采 1-主井, 2-石门, 3-平巷, 4-天井, 5-副井, 6-矿体,-

4、矿体倾角 -采完阶段,-回采阶段,-采准阶段,-开拓阶段,2.3.3矿块间的开采顺序 1.前进式:从主井向边界方向开采。 2.后退式:由边界向主井方向回采。 3.混合式开采:前进式与后退式结合。,I-前进式开采-后退式开采 1-主井 2-风井 (a)双翼回采 (b)逐翼回采(c)侧翼回采,2.3.4相邻矿体间的开采顺序 1.移动带、崩落带的形成。 2.矿体倾角小于围岩移动角,不影响。 3.矿体倾角大于围岩移动角,相互影响。,(a)、(b)矿体倾角小于或等于围岩移动角:(c)矿体倾角大于围岩移动角I,1I一相邻的两条近距矿脉-矿体倾角,-下盘围岩移动角,-上盘围岩移动角,2. 4金属矿地下开采的

5、步骤 一.开拓: 从地表掘进一系列巷道到达矿体,建立地表与矿体的通路,建立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供电、供水、供风、行人等系统. 二.采准:在完成开拓工作的阶段内,掘进采准巷道,将阶段划分为矿块,并在矿块内形成行人、通风、凿岩、出矿等系统. 三.切割: 在完成采准工作的矿块内,掘进切割、拉底巷道,开辟切割空间,为大规模回采开辟自由面和补偿空间、为出矿创造条件. 四.回采:在完成切割工作的矿块内,大量的回收矿石,包括落矿、运搬、地压管理。 落矿:通过爆破的方法崩落矿石。 运搬:将矿石从矿块内移动到阶段运输巷道。 地压管理:通过各种方法处理采矿留下的采空区。,1主井 2石门 3阶段运输巷道 4天井

6、 5副井 6切割 7矿块 8矿体,2.5三级矿量 一.开拓矿量:是指在井田中,形成完整的开拓系统.位于阶段运输巷以上的矿量叫开拓矿量。 二.采准矿量 是开拓矿量的一部分,凡是矿块中完成采矿方法所规定的采准工程,该矿块的矿量叫采准矿量。 三.备采矿量 是采准矿量的一部分,凡是矿块中完成采矿方法规定的切割工作此矿块的矿量叫备采矿量。 四.三级矿量的保有期为了制约矿山企业有计划,按规律生产。符合“采掘并举 掘进先行”的方针。规定各级矿量应保有一定的时间,称三级矿量的保有期有色 黑色 开拓 3 3-5 采准 1 1.5-2 备采 0.5 0.5-1,五.三级矿量之间的关系 1.时间方面:三级矿量在时间

7、上处于渐变的关系。由地质固定的储量,根据工程控制程度分为A、B、C、D四级储量。这是从储量级别而言的。如果从三级矿量来说,一定储量的矿量,由于完成了开拓工程,其性质由地质储量转变为开拓储量。在开拓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采准工程。其矿量的性质由开拓矿量变成了采准矿量,当然,少部分的付产矿量被提升到地表,通过更进一步的切割工程,其采准矿量的性质又成了备采矿量,当然也有部分付产矿石采出。也就是说从时间上开拓矿量超前采准矿量,采准矿量超前备采矿量。从数量上 来说,开拓矿量大于采准矿量,或者说备采矿量是采准矿量的一部分,采准矿量又是开拓矿量的一部分。从空间上来说,开拓矿量范围最大,采准矿量次之,备采矿量

8、范围最小。除开拓、采准、切割付产的矿石以外,全部的开拓矿量的矿石最终都要转变为备采矿量的矿石。不考虑损失贫化都要被采出。 2.空间方面 1.开拓矿量的控制工程。 开拓系统的主要开拓巷道、通风井、主充填井、石门、井底车场、主要阶段运输段专用回风巷、井下中央变电所、水仓水泵房、井下机修硐室、炸药库、机电库等辅助硐室。 2.采准矿量的控制工程 人行通风天井、沿脉或穿脉阶段运输巷。通风运输平巷、材料设备井、充填井、电耙巷道、拉底巷道、切割天井,进路、小溜井等。 3.备采矿量的控制工程 (1)补充切割:采场切割上山、切割天井、切割平巷、斗穿、斗颈、凿岩硐室。 (2)切割:拉底、辟漏、切割槽、堑沟。,3.

9、数量方面 a开拓矿量计算式中:A矿井年产量,t/at k开拓矿量的保有期,ar废石混入率,%k矿石回收率,% b采准矿量计算式中t z采准矿量保有期,a c备采矿量计算式中 备采矿量保有期,a,2.6矿床开采的损失贫化 2.6.1概述 2.6.1.1定义 1.损失:在矿床开采过程中,不可能将地质部门圈定的工业矿石全部开采出来,必有一部分工业矿石永久的损失在地下,此现象叫损失,其损失的程度用损失率来表示。 2.贫化:在矿床开采过程中,由于围岩或夹石混入造成采出矿石品位的下降,此现象称贫化。其贫化的程度用贫化率来表示, 3.岩石混入:在矿床开采过程中,必有一部分围岩或夹石混入到采出矿石中来,反映混

10、入岩石的程度用岩石混入率来表示。 2.6.1.2损失贫化的原因 1损失的原因:未爆下来,运输运搬中丢失。 2贫化的原因:将围岩爆下,高品位矿石丢失。,2.6.2矿石开采过程Q:工业储量a:工业矿石品位R:混入岩石量a混入岩石品位QS:损失工业矿石量Q:采出矿石量a:采出矿石品位Q:采出工业矿石(采出纯)量。,2.6.3计算 1.损失率: 2.回收率:3.贫化率: 4岩石混入率: 公式推导: 根据矿床开采过程中矿石量平衡根据矿床开采过程中金属量平衡 将以上两式联立整理得代入整理得 上式中左侧恰好为废石混入率,2.6.4例题: 1某铜矿的一个矿块,有工业储量20000吨,其品位为0.7%,采出矿石量为18000吨,其品位0.5%,沉入围岩品位为0.1%,求损失率、贫化率、岩石混入率? 2某矿山原矿石品位为45%,围岩品位为5%,岩石混入率为4%,求采出矿石品位? 3某矿块储量为12000吨,品位55%,采出矿石12500吨品位49%,混入围岩品位5%,求贫化率、损失率、岩石混入率。 2.6.5减少矿石损失贫化的意义(自学) 2.6.6降低矿石损失贫化的措施(自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