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二第一单元5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岳麓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314288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二第一单元5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2014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二第一单元5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2014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二第一单元5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2014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二第一单元5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2014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二第一单元5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二第一单元5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二第一单元5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岳麓版)(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走西口是一首古老的山西民歌, 它的歌词其实是妻子送别丈夫,少女告 别情郎时说的一些家常话,却扯出了一 段厚重的晋商发展史。山西人走西口大 概始于明代中期,后来一些走出去的山西人终于有了钱,回来盖起一个小院,立下了一个坐标,于是后人又会沿着先辈走西口的路,再走出去。,山西的深宅大院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像乔家大院、曹家大院、常家庄园,它们的主人曾是山西商人中成功的典范,而这些院落也成为晋商财富的象征。晋商只是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想一想:我国古代的商业和城市发展状况如何?,课程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了解“重农抑商”

2、政策及其影响。 课标分解 1.简述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况,指出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出 现的新特点。 2.分析中国古代商业和城市发展的特点。 3.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变化,在不同时期城市职能的变化。 4.认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商业的发展,1“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这首李白写的估乐诗反映了唐朝发展的什么情景?提示 唐朝时,商业贸易活跃,一些商人为追逐利润而远离家乡。,城市的繁荣,政治,市,官府,坊市,坊市,夜市,经济,海上贸易,工商业市镇,2阅读材料:宋神宗时,开封已有户20万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

3、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处,通晓不绝。”范文澜中国通史根据材料指出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提示 打破坊市界限,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重农抑商,3清朝雍正皇帝说:“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其中“工作之人”是指哪些人?这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经济政策?提示 是指工商业者。反映了我国的重农抑商政策。,(1)从城市功能看,自周秦到唐代,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规模不大;唐代以后,因手工业和商业发达兴起的城市增多,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2)从城市的商业活动看,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松,如坊市制度在北

4、宋时被打破,商人的地位也日渐提高;在坊市制度被打破的基础上,夜市、晓市、专业集市等出现。 (3)从城市的数量和规模看,到明清时期,不仅规模巨大的繁华城市的数量增多,而且还兴起了大量的工商业市镇,其商业繁荣、人口密集。,(4)从地区分布看,城市的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呈相应变化趋势。即随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城市的重点分布区域发生了由北向南转移的变化,特别是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兴起了大批的工商业市镇。,角度1 从商业发展的特点角度突破 【示范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庖牺氏没,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易经系辞材料二 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

5、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材料三 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到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盖都人公私营干,夜深方归也。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请回答: (1)由材料一可知商业出现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商业活动的什么特点? (3)材料三与前两段材料相比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答案 (1)原始社会末期。 (2)商业活动的时间有所增加,统一管理,但是仍有严格的时间和地点限制。 (3)变化: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取消,商业十分繁荣,并不再受官府监视。原因:宋代商品经济发达;政府采取了较为宽松的政策;农业和手工业的繁荣是基础;南方相对安定等。,角度2

6、 从城市功能的发展变化角度突破 【示范2】 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 )。 A生活习俗改变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C官府鼓励经商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解析答案 D,(1)含义 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2)原因 从根本上讲,重农抑商是自然经济的反映,是较低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必然产物。 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矛盾。 (3)影响 积极: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

7、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消极:到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而封建统治者仍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成为导致中国被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之后的一个重要原因。,角度1 从重农抑商思想的变化角度突破 【示范3】 南宋思想家叶适曾指出:“四民(指士、农、工、商)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对此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这种思想建立在南宋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叶适对重农抑商政策提出否定这种思想反映了商人的利益和愿望叶适的思想对朝廷产生了巨大影响A B C D,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材料内容不难看出,作者的观点来源

8、于对社会现实生活的思考,表达了某一社会阶层的发展愿望,同时也反映了在我国封建社会存在的压制商业发展的社会现象。表述均正确,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 B,角度2 从中国古代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角度突破 【示范4】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吕氏春秋强调“民众务农不仅可以收获地利,而且有益于端正民心民志”。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材料二 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梁肉;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班固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历代王朝推行的重农抑商政

9、策,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而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也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请回答: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和影响。,答案 (1)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安定人心,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2)影响: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有利于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但逐渐使经济发展失去了活力,特别是明清时期它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强化了封建自然经济,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热点背景 据文明探源网信息 根据现代化的标准,城市

10、人口至少要达到60%才称得上是现代化国家。“十二五规划”期间,我国将通过新农村社会规划建设,将85%的农村完成“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的转变。,【典例1】 西安,在史记中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下列关于西汉都城长安的说法,正确的有 ( )。是当时著名的商业中心 城里设有专门的贸易区域早市、夜市昼夜相接 官府设有专职的官员管理市 A B C D,思路导图答案 D,【考向1】 古都长安是汉、唐陆上丝绸之路的东端,泉州则是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它们是中国和世界其它人类文明联系与碰撞的桥梁,下图中长安和泉州的地理位置分别对应的是 ( )。A B C D,解析 本题考查历

11、史地理知识,结合地理知识可知,C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 C,热点背景 重农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主导思想,在新时代,重视农业仍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新发展观需要“新重农主义”。,古代重农抑商与今天的“新重农主义”,【典例2】 管子权修载:“末产不禁,则民缓于时事而轻地利。轻地利而求田野之辟,仓廪之实,不可得也。”下列现象与此段材料的思想实质基本一致的有 ( )。颛(专)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收市井之利,渐冉相仿,莫以为耻 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A B C D,思路导图答案 C,【考向2】 观察漫画,关于图中政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

12、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B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首倡,以后历代王朝沿用C在整个封建社会起到了巩固经济的积极作用D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解析 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推动小农经济的发展,但到后期,越来越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 C,【学习思考】 1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反映了当时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P21)答案提示 反映了当时商业繁荣和人们竞相从事商业活动的现象。原因:“工商食官”政策被破坏,给商业提供了冲破官府束缚的发展机会;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私商的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某些学派鼓励人们追逐利益;商业的

13、发展成为大势所趋,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一些诸侯国重商政策的推动。,2想一想,与唐代的长安城相比,北宋汴京有哪些不同?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P22)答案提示 不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被打破,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市的启闭不再由官府统一规定时间,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监控;出现了市民娱乐活动场所(瓦子)等具备多种商业功能的专业场所。原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和城市生活迅速发展的需要,统治者城市管理政策的调整等。,3你认为当时实施重农抑商政策是否有合理性?(P23)答案提示 有一定合理性。“重农”即重视从事直接生产的农民和农业,“抑商”即抑制商业资本和商人势力。在社会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古代,商人会

14、利用自己积聚的财富形成一股影响社会经济和政治运转的势力,而重农抑商政策则能起到平衡商业与农业的利益分配、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阅读与思考】 (P24)请思考:史记货殖列传的可贵之处何在?答案提示 材料反映了司马迁对商业活动的态度。司马迁热情地为30位大商人立传,肯定追求财富是人的本性,赞扬商人的智慧和经营艺术,总结了经营的经验和原则。他高度评价商品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农、工、商并重,强烈反对政府与民夺利。司马迁从社会实际出发,否定“重农抑商”政策,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解析与探究】 (P25) 1材料一、二是如何看待商业和农商关系的?各自的理由是什么?你认为是否有道理?答案提

15、示 贾谊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根本,工商业皆末,主张重农抑商。理由是:经商的人多了,则“物力必屈”,农业发展了,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贾谊的观点,在农耕时代有利于汉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理由是:“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是“世儒不察”所造成的,工商业都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明确提出“工商皆本”。黄宗羲的经济思想反映了明清之际工商业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要求,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2探究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历史作用:是有利还是有弊,或是利弊参半,还是不同时期各有利弊?答案提示 重农抑商政策的历史作用:农业经济是古代社会赖以存在和发

16、展的基础。重农抑商政策对农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这一政策在农耕时代初期,对当时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巩固新兴的地主阶级中央集权制度起了积极作用。这是应该给予肯定的。但它有阻碍商品经济发展的一面,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的消极作用愈来愈严重,成为我国农耕社会长期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自我测评】 (P25)结合古代商业发展的历程,分析中国古代商业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特色。答案提示 (1)商业发展的特色:中国古代的商业起源较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业的发展既促进了中国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中国商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王朝重农抑商政策严重制约。由于受此影响,古代社会中新的经济因素的成长受到严重阻碍,中国在近代落后于世界文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