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刀泉南路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313742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153 大小:6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卓刀泉南路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53页
卓刀泉南路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53页
卓刀泉南路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53页
卓刀泉南路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53页
卓刀泉南路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卓刀泉南路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卓刀泉南路施工组织设计(1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卓刀泉南路(省肿瘤医院卓刀泉南路(省肿瘤医院- -南湖环路)南湖环路) 工程施工工程施工施施工工组组织织设设计计施工单位:武汉市市政工程机械化施工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武汉市市政工程机械化施工有限公司日日 期:二零一七年四月期:二零一七年四月目目 录录第一章第一章 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1.1 工程概况 1.2 工程地质水文条件1.3 设计技术指标1.4 电气工程第二章第二章 编制说明编制说明2.1 编制说明2.2 编制原则2.3 编制依据第三章第三章 现场组织管理机构现场组织管理机构3.1 现场组织管理机构3.2 现场组织管理机构图3.3 项目部主要负责人及部门工作职能3.4 总部

2、与现场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详述第四章、质量保证措施和创优计划第四章、质量保证措施和创优计划4.1 质量目标及创优计划4.2 质量控制责任体系4.3 关键工序、重要部位的质量控制初步方案4.4 基本工序、关键工艺、新型工法的初步方案4.5 质量教育和技术交底保证措施4.6 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见证取样和送检计划,验收、搬运、保护与交付措施4.7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周期检定、校准和维护计划4.8 人员培训计划及持证上岗落实措施4.9 质量档案记录的真实有效性、系统完整性、可控性和可溯性的保障措施4.10 质量通病的预防纠正措施及人员、物资保障措施第五章第五章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主要分

3、项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5.1 土方工程5.2 管网工程5.3 道路工程5.4 交通工程5.5 照明工程5.6 绿化工程第六章第六章 对总承包管理的认识以及对专业分包工程的配合、协调、管理服务对总承包管理的认识以及对专业分包工程的配合、协调、管理服务方案方案6.1 总承包责任6.2 对分包工程的配合、协调、管理、服务方案第七章第七章 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7.1 工程测量7.2 平面控制基准点的测设7.3 高程控制的测量7.4 施工测量7.5 竣工测量第八章第八章 施工安全措施施工安全措施8.1 安全施工目标及承诺8.2 安全生产保障责任制度、保证体系及安全培训教育方案8

4、.3 安全生产措施费的使用计划及保证措施8.4 工程项目主要危险源的辨识、公示,及对邻近房屋、道路、管网等的保护措施8.5 现场防护设施的布局方案及防护用具(用品)的准备和装备方案8.6 现场起重机械和其他特种设备的使用、登记备案及检测、养护、隔离措施8.7 临时施工用电及外电安全防护措施8.8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目录及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核措施8.9 办理意外伤害保险的落实措施8.10 恶劣作业环境条件下人员、材料、机械设备保护及保障措施8.11 考评制度及奖惩措施第九章第九章 现场文明施工、消防以及环保方案现场文明施工、消防以及环保方案9.1 文明施工管理目标及承诺9.2 文明施

5、工管理责任体系及人员的优化配置9.3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费的使用计划9.4 施工现场“七牌一图”、围挡封闭等提示、隔离措施9.5 临时设施的建设规划及建设标准 9.6 大气、水土、噪声、光热、震动等污染防治措施 9.7 渣土清运、卫生保洁措施9.8 便民措施9.9 安全保卫措施9.10 考评制度及奖惩措施第十章第十章 冬季和雨季施工方案冬季和雨季施工方案10.1 雨季施工措施10.2 冬季施工措施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11.1 临时场地布置11.2 临时设施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现场组织管理机构现场组织管理机构12.1 现场组织管理机构12.2 人材机投入计划

6、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承包人自行施工范围内的分包计划承包人自行施工范围内的分包计划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成品保护和工程保修工作的管理措施和承诺成品保护和工程保修工作的管理措施和承诺14.1 成品保护措施14.2 工程保修工作与回访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预案以及抵抗风险的措施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预案以及抵抗风险的措施15.1 事故应急预案15.2 预防措施15.3 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第一章第一章 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1.11.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武汉市洪山区,北起于省肿瘤医院,向南止于南湖环路,设计道路全长 769.75m,道路红线宽度 30m。标准路段横断面

7、布置为:道路起点至康福路 3.0m 宽人行道+3.0m 宽非机动车道(含树穴)+16.5m 宽机动车道+4.5m 宽非机动车道(含树穴)+3.0m 宽人行道=30.0m;康福路至南湖环路 3.0m 宽人行道+4.5m 宽非机动车道(含树穴)+15m 宽机动车道+4.5m 宽非机动车道(含树穴)+3.0m 宽人行道=30.0m。排水系统新建d600d2000mm 雨水管道 484m,BH=3.0m2.0m 雨水箱涵47m,BH=4.2m2.2m 雨水箱涵 631m,d400500mm 污水管道 884m。主要建设内容为道路、排水、交通、绿化、照明工程等。1.21.2、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工程地质水

8、文条件(1)场地自然地理概况及地形地貌特征本段道路范围内为现状居民区、荒地,地形有一定起伏,地面高程在21.526.4m 之间,地貌属长江三级阶地。道路红线范围内多为居民房、驾校训练场和荒地,民房多为 1 层,且基本已拆迁完毕。沿线穿过一处较大水塘,道路东侧主要为洪山实验外国语学校和瀚城水云天住宅小区,西侧为省肿瘤医院。沿线无河流铁路,其余为荒地。道路红线范围内有居民用 15 根低压水泥电杆,1 座箱式变压器。道路沿线部分路段已形成给排水管线,红线范围内全线有一排燃气管(DN300 铸铁),另康福路和南湖环路相交道口的市政管线已经敷设。(2)场地土层结构根据地层岩性和工程地质特性,在钻探深度范

9、围内场区地层自上而下可分 3 层:素填土(Qml);粉质粘土(Q4al+pl);粘土(Q3al+pl)。本场区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上部填土层中,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生活用水补给,勘察期间测得上层滞水水位埋深为1.23.0m,相当于高程为 20.424.3m。(3)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地表水场地地表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及人工补给,水位及水量受气候及人工影响明显。地下水类型及地下水位本场地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及层间承压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上部填土层中,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生活用水补给,承压水主要赋存于下部砂层中。地下水及地表水腐蚀性判定本场区沿线地下水及地表水对

10、混凝土及混凝土中钢筋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1.31.3、设计技术指标、设计技术指标1.3.1 横断面设计考虑红线宽度、道路性质、市政管线敷设、绿化、地形等因素,本次规划横断面布置为:规划标准横断面布置为: 30m=15m(机动车道)+ 24.5m(非机动车道含树穴)+23.0m(人行道),道路绿化率为 10%。规划车行道横坡 1.5%,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横坡 2.0%。道路断面内预留了电力、通信、给水、燃气、雨水、污水和热力管道位置。1.3.2 路基、路面设计本工程机动车道采用沥青路面结构4cm 厚 AC-13C 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SBS)+粘层油(PC-3 型乳化沥青)+ 8c

11、m 厚 AC-25C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粘层油(PC-3 型乳化沥青)+0.6cm 稀浆封层 ES-2 型+透层油(PC-2 型乳化沥青)+18cm 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5:95)+18cm 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5:95)+18cm 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4:96)2. 非机动车道结构+4cm 厚 AC-13C 型细粒式改性透水沥青混凝土(SBS)+粘层油(PC-3 型乳化沥青)+6cm 厚 AC-20C 型中粒式改性透水沥青混凝土(SBS)+20cm 厚 C20 透水水泥混凝土基层+20cm 厚级配碎石垫层+防水土工布1.3.3 人行道路面6cm 厚 C30 砼透水步砖+2cm 厚中砂干拌

12、+40cm 厚级配碎石垫层+防水土工布。1.3.4 排水设计(1)雨水设计道路沿线地区雨水属于汤逊湖水系子系统南湖汇水区。南湖汇水范围约 40km2,通过南湖连通渠和巡司河连通。近期地区汛期雨水由汤逊湖泵站(Q 现状=112.5m3/s)抽排出长江,非汛期由陈家山闸(Q=29.25m3/s)和解放闸(Q=98.28m3/s)自排出江;远期地区雨水非汛期经江南闸(规划规模 Q 规划=40 m3/s)自排出江,汛期经江南雨水泵站(规划规模 Q 规划=140m3/s)和汤逊湖泵站二期(现状规模 Q 现状=112.5m3/s,二期扩建 Q 规划=60 m3/s)共同抽排出江。南湖控制常水位为 19.1

13、5m,最高调蓄水位为 19.65m。(2)污水设计道路沿线地区污水属于龙王嘴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龙王嘴污水处理厂现状处理规模为 30 万 m3/d。龙王嘴污水处理厂位于南湖北岸,主要服务珞狮路以东的武昌东部地区,涉及科技新城位于三环线以西、南环铁路以北的东湖开发区,该地区污水经关山大道、民族大道、珞喻路及雄楚大街沿线污水管道收集后排入龙王嘴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尾水经拟建尾水箱涵沿南湖北岸排往南湖连通渠后入巡司河,最终排入长江。 1.3.5、排水体制(1)根据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年)确定的原则,设计道路沿线地区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2)排水设计标准 雨水流量按下式计算:Q=

14、qF式中:Q雨水设计流量(L/s);综合径流系数,城市建设区采用 =0.7;F汇水面积(hm2);q设计暴雨强度,按 2000 年修编汉口地区暴雨强度公式计算:(L/shm2) 604. 037. 666. 0lg58. 11885 tPq其中,设计降雨重现期:P=3 年 污水流量:根据武汉市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导则确定的用地规划布局,设计道路沿线用地性质分别为居住用地、医疗卫生用地及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居住区人口密度为 269 人/公顷。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及本地区实际用水情况,污水量标准确定如下:项项 目目污水量标准污水量标准居住用地170L/人.d(平均日平均时) 生活污水医疗卫生用地

15、70m3/had管道渗入生活污水平均流量的 15%远期增容上述二项之和峰值的 15%路面雨水-海绵城市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本工程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 80%。计算采用容积法:V=10HF式中:V设计调蓄容积(m3);H设计降雨量(mm);综合雨水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hm2)。1.3.6、海绵城市设计及路面排水工程为满足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本工程采用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铺设碎石垫层。按照武汉市海绵城市规划导则表 4.2.7 要求,道路红线宽 20mB40m的未批未建项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上浮 5%;根据排水规划,本工程属于汤逊湖水系的南湖汇水区,建筑小区与道路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 75%。故本工程道路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 80%(设计降雨量为 35.2mm)。建设项目海绵城市目标取值计算表指标 类型序 号指标名称影响因素目标值用地性质排水分 区内涝风 险等级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交通及公共设施用 地汤逊湖 直排区高 中 低80%2雨水管网设计暴雨重现期(年)3区位3峰值径流系数二环内 二环外0.64透水铺装率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为透水 铺装100%所在汇水区5面源污染削减率类、类湖泊汇水区 类湖泊汇水区 其他汇水区50%强 制 性6下沉式绿地率新建建设项目为强制性指标7雨水资源化利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