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冲突201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13414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3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冲突2011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国际冲突2011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国际冲突2011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国际冲突2011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国际冲突2011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冲突20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冲突2011(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冲突与控制,授课教师:方长平联系电邮:,基本框架,一、世界政治的本质两种理论传统道义与国际政治国际政治中的冲突二、个体与国际冲突知觉与国际冲突其他因素与国际冲突三、社会与国际冲突国际冲突的社会起源冲突管理的国内机制,基本框架,四、国家与国际冲突民主、战争与和平相互依赖与国际冲突帝国主义与战争五、体系与国际冲突 现实主义的冲突观,自由主义的国际冲突观建构主义的国际冲突观 六、国际冲突的解决途径武力解决途径协商谈判途径法律解决途径国际干预途径,第一章 世界政治的本质,一、两种理论传统: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1、世界政治的基本形式:Joseph Nye. JR.帝国体系封建体系无政府体系 国内政治和

2、国际政治之间存在着法律、政治和社会上的区别。 法律上,国内法要求被普遍遵守,国际法不具有强制力;政治上,武力在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第一章 世界政治的本质,社会上,共同体的观念不同2、关于无政府的观点:现实主义自由主义 建构主义 其他理论 3、基本概念行为体目标 手段,第一章 世界政治的本质,二、道义与国际政治 (一)道义与一般人类行为 1、道义促成和限制人们的行为 2、道义也可以作为宣传工具 3、无偏见是道义论点的试金石:康德传统与 实用主义传统(边沁) 4、判断道义论点的标准:动机或意图、手段、后果。 (二)道义在国际政治中的有限性 1、价值观念的差异性 2、作为国家的特

3、殊性 3、因果关系的复杂性 4、国际制度的有限性,(三)关于道义的三种观点1、怀疑论及其批判2、国家道义主义与问题3、世界主义三、国际政治中的冲突1、冲突的概念:冲突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形,某一可认可的人群(不论是部落群体、种族群体、具有相同语言的群体、具有相同文化的群体、宗教群体、社会经济群体还是其他群体)有意识地反对一个或几个其他可自我认同的人群,原因是他们追求的目标相互抵触或看上去相互抵触。Lewis A . Coser:一场争夺价值以及稀有的地位、权力和资源的斗争,敌对双方的目标是压制、伤害或消灭对方。,Francis. W. Hoole(霍尔):冲突是一次战斗或者一场战争,全球冲突体系是

4、一个具有自身特性和动因的动态过程,涉及众多国家或非国家行为体,且国内冲突与国际冲突存在密切联系。SIPRI:冲突涉及一国政府及其领土,在两个集团之间运用武装冲突的一场不相容竞争,其中冲突中至少一方是一国政府,且一年中至少导致1000人以上的战场伤亡。,霍尔斯蒂:互动的国家不相容的目标及政策行为构成了冲突的基础;昆西 赖特:国际冲突是国家间关系的一种特殊形态且以不同程度存在各种不同层次。四个阶段: 对目标差异和分歧的觉悟导致紧张状态由解决差异和分歧所需军事力量的缺乏而带来的压力为寻求解决解决差异和分歧而诉诸军事介入或战争。,我国学者:国际冲突是由国家利益矛盾引起的,以一般冲突、国际危机或战争为表

5、现形式的国际战略关系形态。 (高西佃主编国际战略学导论)国际冲突是国际社会各行为主体间为争夺稀有的权力、地位和资源而进行的压制、伤害或消灭对方的行为或:其目标不相容时所处的状态,包括:一般冲突、国际危机和战争三种主要形态。,国际危机:国际危机是国际冲突的对抗阶段,是指两个以上的国际行为体,特别是国家之间在政治、外交、经济等关系方面发生严重的失衡、失序、失常,从而可能危及有关各方的利益,甚至可能引发武装冲突乃至战争的动荡或紧张状态。战争:国际冲突的最高阶段。在这种状态中,武装力量对抗在当事国关系中占主导地位,且双方或其中一方进入战时体制。,2、国际冲突的构成要素:冲突主体:国家、国内政治民族和宗

6、教集团、地区或全球性国际组织不相容目标: 领土:领土对一国主权独立和民族尊严的象征意义;相关领土往往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由于具有宗教的属性而成为本国国民精神上的寄托和灵魂上的皈依。,在今后的岁月里,由于各国对经济发展的日益重视,对各种资源需求的日益高涨,某些关键性资源和物质短缺现象日益严重,以及蕴藏着大量重要资源的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和政治极不稳定等原因,围绕石油、天然气和水等自然资源的冲突与战争将成为全球安全环境的一个突出问题,一种新的冲突地理学正在出现,其中争夺资源正在成为部署和使用军事力量的支配性原则。 (克莱尔:资源战争:全球冲突的新场景,对某些地区强国来说,地区

7、主导权成为双方争夺的目标 政权往往成为一国内部卷入内战的政治集团间争夺的主要目标 主导集团对政权的垄断及对其他集团参与政权的限制; 主导集团的政治腐败以及经济、民族和宗教政策失误; 军队没有实现国家化,民族自决权、自治权乃至建立独立国家的权利往往是民族分离运动中民族分裂势力和相关国家政府争夺的主要目标。 当冲突中存在情感、价值观等非现实性因素时,冲突将由最初的专为解决现实争端的工具性冲突向目的性冲突转化。冲突行为:正规的军事手段和非正规的恐怖手段,第一章 世界政治的本质,冲突与竞争 冲突与紧张 2、冲突研究的方法国际政治的层次研究方法Waltz, Man, the State, and War

8、 :个人、国家、体系David Singer, The Level-of Analysis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国际体系、民族国家 James Rosenau,ed.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Foreign PolicyBruce Russett, Harver Starr,World Politics:个人、角色、政府、社会、国际关系、世界体系,第一章 世界政治的本质,乌尔斯路特巴希尔的两种视角 肯尼思 沃尔兹的三个分析层次 小罗伯特 普法尔茨格拉夫的两种理论进一步阅读文献 1、(美)小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第一章,上海

9、世纪出版集团 2002年版; 2、拉西特、斯塔尔:世界政治第一章, 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3、小罗伯特 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章,2003年版。,第二章 个体与国际冲突,一、暴力冲突的微观理论( 生物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 1、攻击本能论:攻击是天生的还是受到外来挫折后出现的;William McDougall 2、动物行为研究:性别与冲突 3、“种内攻击说”:Konrad Lorenz攻击性是一种本能,在自然条件下有利于物种的生存。攻击本能更多表现在同类物种中间而不是不同物种之间的现象,第二章 个体与国际冲突,4、挫折攻击论:John Dollard“攻击总是挫折的结果”

10、;很难在解释社会问题上得到验证。 5、社会化、转移和投射 所有人类社会中都存在攻击社会化现象,它通 过把本社会群体中的攻击冲动引向其他社会群 体来减少成员间的敌对行动。 6、习得攻击与军事训练 7、学习、意象与国际冲突:“镜像”概念与冷战,第二章 个体与国际冲突,二、知觉与国际冲突 (罗伯特 杰维斯 Robert Jervis)1、研究的问题为什么在行为体双方都不希望冲突的情景中、在本来是可以实现合作的条件下,会发生冲突和争斗?(国际政治学科研究永恒的议题战争与和平问题)到20世纪80年代初,在学理上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宏观与中观层次上,1、研究的问题,宏观层次,国际体系对国家战

11、争与和平行为的影响:沃尔兹的无政府体系;奥根斯基和库格勒的权力结构中观层次,根据国家的属性寻求对战争与和平的解释:帝国主义理论、民主和平理论;国家内部(如军事政治复合体;政府内部不同部门的竞争)杰维斯的微观层次研究:从决策者的心理认知入手,利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分析决策者的心理活动对国家对外行为的作用,2、理论假设,基本假设:国家决策者之间的错误知觉可加剧 国家之间的冲突、甚至导致国家之间的战争。知觉:心理学术语,指人在受到刺激后进行选择、组织和判断自己接受信息的过程;错误知觉:心理学术语,指由于决策者对所接受的信息作出了误断,其决策和行为随之偏离了实际,结果事物的发展结果就与决策者的原本意图

12、不相吻合。,3、错误知觉的生成机制,认知相符现象(cognitive consistency)诱发定势(evoked set)历史包袱,4、经常发生的错误知觉,国家决策者经常把对方想象为内部团结一致、令行禁止的行为体;决策者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影响力和 被影响程度;愿望思维(wishful thinking)认知失调 (cognitive dissonance),5、研究的意义,理论的借鉴与创新微观层次的成功尝试对历史资料的娴熟运用对决策和决策者的实用价值,6、局限,微观层次研究固有的缺陷忽略文化和社会环境对决策者个人的影响,第3章 社会与国际冲突,冲突的起源1、国内与国际冲突的相关性2、民族、

13、民族主义与国际冲突3、革命、内战与国际冲突4、国内制度失调:失败国家与国际冲突冲突的管理国内冲突管理的决策模式,二、冲突的国内起源,内部冲突与外部冲突的关系: (1)内部冲突与外部冲突呈反向变化; (2)内部团结与卷入外部战争成正相关;萨姆拉理论罗斯克兰斯的观点布莱纳的观点相互关系的不确定性,冲突的国内起源,革命、内战与战争1、革命现象一般是比较政治而非国际关 系研究的范畴。20世纪60年代后期,革命 开始成为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原因主要在于越南战争、核威慑导致大国直接 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增加,研究的注意力开 始出现转向。 2、革命的概念(Mark N. Hagopian):在一个政治共同体

14、中一个或多个传统的阶层化体系(阶级、地位、权力)发生的尖锐而长期的危机。在这场危机中,,冲突的国内起源,社会精英有目的地利用加强政治暴力和诉诸暴力的 手段来废除或改革上述的一个或多个体系。 3、革命通常引起国际上的冲突:经验上的证明 4、革命与战争的关系:理论上的解释斯蒂芬沃尔特的研究Stephen M. Walt, “Revolution and War”World Politics.44(April 1992) (1)三种流行解释的误区:革命政权会引发战争;国内政治形势会引发革命后的战争;革命领袖的个性促使他们挑起对外冲突。,冲突的国内起源,(2)沃尔兹理论的问题:安全是国家的最高目标,权

15、力和实力分配是主要解释变量。由于革命可能改变均势,所以革命为革命政权或其他国家改善其地位创造了机会。 (3)沃尔特的观点:国家不会因为均势发生变化就急于发动战争,它们一定预计到了发动战争会使它们更加安全。因此,他主张用威胁平衡理论取代均势理论。在威胁平衡理论中,威胁是由进攻实力和意图两者决定的;,冲突的国内起源,革命通过改变权力分配、增加敌意和增强对进攻优势地位的认识来改变威胁平衡。这些因素的不确定性和促使双方把对方看得特别敌对和危险的因素,使问题更加严重;认为现实主义框架可以解释革命与战争之间的关系 (4)其他学者的观点:哈维斯塔尔:革命导致战争与战争导致革命;双层博弈:对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16、的评估;对内部防御能力和外部防御能力进行评估;,冲突的国内起源,民族、民族主义与国际冲突1、民族与民族主义民族的概念(韦伯斯特大学辞典)(1)由一般表现为共同的语言、宗教、习俗等等的假设的血缘纽带联结起来的人群;(2)具有相同的惯例、习俗以及社会同一意识与共同利益感的人群;(3)统一在一个单一的独立政府之下的一国居民之总体,即国家。民族主义的概念:兼有文化心理和政治这两个基本层面;核心内容是建立民族国家,并且在此后维护或增长本民族国家的权势、威望和内部凝聚力。,2、民族主义与国家增生 (1)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民族多半希望自我治理;(2)取得国家身份还意味着成为现代国际体系内的主体,取得国际法上的平等地位(3)民族国家作为现代历史的最大创新,是“保护确定的共同体抵御有害的全球性影响、特别是抵御国家控制力之外的政治及其他事态之有害影响的一个主要装置”。 3、民族主义的非理性与暴力冲突倾向 (1)民族主义本质上是民族大众性质的,因而主要是非理性的;(2)民族主义的非理性很大程度上存在于“民族国家”的概念中;(3)民族主义往往具有强烈的暴力冲突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