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专题三 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建设的道路 社 会 主 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学生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12875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专题三 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建设的道路 社 会 主 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学生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专题三 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建设的道路 社 会 主 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学生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专题三 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建设的道路 社 会 主 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学生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专题三 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建设的道路 社 会 主 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学生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专题三 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建设的道路 社 会 主 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学生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专题三 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建设的道路 社 会 主 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学生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专题三 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建设的道路 社 会 主 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学生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 -编制:陆亚芹 审核:曹勇 批准: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一五”计划、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新增)。 【问题情境问题情境】 1. “一五计划”的时间、内容和意义是什么?2. 三大改造的时间、内容、实质及意义是什么?3.中共八大的时间、内容和意义是什么?4. 大跃进的表现、实质、影响是什么?5.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表现、实质、影响是什么?【我的疑问我的疑问】备备 注注第 1 页共 4 页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2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

2、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 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 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 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 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 年版 根据材料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 因。2.第一,对于资产阶级用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的方法,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逐 步地而不是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第二,要在改造他们的同时,给予他 们必要的工作安排。第三,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

3、,并且对于他们中间积极拥 护社会主义改造而在这个改造事业中有所贡献的代表人物给予恰当的政治安排。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 这些规定反映了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策略、方式是什么?你认为国家的 这些规定有何意义?3. 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哪几次调整(新增)?4.简述 1956 年1976 年期间,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成就与 失误,从中应吸取哪些经验教训。备备 注注第 2 页共 4 页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3 -【课堂检测课堂检测】 1.(2008 江苏高考) 右图是一本 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 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 “

4、社”指的是( )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2.(2009 江苏高考)在江苏省常熟 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 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 )科网 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 60 年代 B富有地域特色学科网 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 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学科网 3.(2010 江苏高考)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下列对右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 工业大跃进时期以股息发放工资 B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 C 人民公社社员按期领取生产贷款 D

5、 手工业者以入股形式参加生产合作社4.(2011 江苏高考)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 主要的改变是( )A.土地的使用权 B. 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用权 D. 土地的规模 5.(2013 江苏高考)“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 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 1957 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 年有 85 篇,1959 年 有 15 篇,而 1960 年只有 1 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 1958 年 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 的准确认识有( ) 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高产卫星”折射

6、“大跃进”浮夸盛行 1958 年“大跃进”快速推进1960 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A B. C. D. 【回标反馈回标反馈】备备 注注第 3 页共 4 页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 1953 年 4 月出版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4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1.(2013 安徽高考)从 1950 年到 1957 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 36 岁延长到 57 岁。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同期从 25%增至 50%,进入大中学校的人数也大量增加。这主要取决于( ) A人们对健康和教育的重视 B教育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完善 D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 2.(2

7、013年山东高考)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 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 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类似尝试,但“在经济 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 )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 3.(2013年重庆高考)表1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 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表1 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 单位:亿元年份工业总产 值重工业产值轻工业产值农林牧渔业总 产值195770431738753719581083580503566195914838676

8、16497196016371090547457 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 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 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 4. (2013 海南高考)我国“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民用工业企业中分别有 50 个部署在东北地区,32 个部署在中部地区,国防工业企业中的大部分部署在 了中、西部地区。国家调整工业布局的主要目的在于( ) A充分利用原有工业基础 B推动经济均衡发展 C打破西方对华经济封锁 D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5.(2008 山东模拟)“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 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句话旨在说明这两件事共同的缺点是( ) A.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远远地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C.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D.过分地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6.(2013 上海高考)右图主题与下列口 号精神相近的是( )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公共食堂好,吃饭不花钱 C自愿又互利,发展合作社 D联产承包制,走上富裕路 备备 注注第 4 页共 4 页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