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尖教育之机械运动复习题1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7309972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踏尖教育之机械运动复习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踏尖教育之机械运动复习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踏尖教育之机械运动复习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踏尖教育之机械运动复习题1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踏尖教育之机械运动复习题1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踏尖教育之机械运动复习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踏尖教育之机械运动复习题1(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运动复习合肥踏尖教育,下列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有 A人体心脏的跳动 B地球绕太阳公转 C小提琴琴弦的颤动 D电视信号的发送,机械运动,1甲、乙两辆汽车均以相同速度行驶,有关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两辆汽车均向东行驶,若以甲为参考系,乙是静止的B如观察结果是两辆车均静止,参考系可以是第三辆车C如以在甲车中一走动的人为参考系,乙车仍是静止的D如甲车突然刹车停下,乙车向东行驶,以乙车为参考系,甲车往西行驶。,参考系,1下列几种运动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A从广州飞往北京的飞机 B绕地轴做自转的地球 C绕太阳公转的地球 D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质点,一个电子在匀强磁场中沿半径

2、为R的圆周运动。转了3圈回到原位置,运动过程中位移大小的最大值和路程的最大值分别是: A2R,2R; B2R,6R; C2R,2R; D0,6R。,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和联系,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区别和联系,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甲先到达;B.乙先到达; C.甲、乙同时到达; D.不能确定。,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是哪段时间 (或哪段位移) 内的

3、平均速度 B对于匀速直线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 (或哪段位移)无关 C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D瞬时速度是某时刻的速度,所以只有瞬时速度和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速率是速度的大小 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A B C D,速度和速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2 m/s2,它的意义是 A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速度两倍 B物体在任一秒末速度比该秒初速度大2 m/s C物体在任一秒初速度比前一秒末速度大2 m/s D物体在任一秒位移都比前一秒内位移增加

4、2 m,加速度,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区别和联系,物体的速度大,加速度就大?,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物体的速度改变快,加速度就大?,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也一定减小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为零,但速度却有可能为零,速度的方向一定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同?,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也一定减小 ?,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加速度很小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小?,速度改变量的方向和加速度方向一定相同?,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1、坐标意义 2、点的意义 3、截距的意义 4、线段意义(直、曲),5、交点意义 6、斜率意义 7、运

5、动方向 8、面积意义,A、B、C三物同时、同地、同向出发作直线运动,下图是它们位移与时间的图象,由图2可知它们在t0时间内(除t0时刻外)( )A平均速度v=v=v B平均速度vvv CA一直在B、C的后面DA的速度一直比B、C要大,图2,如图3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 ) A甲起动的时间比乙早t1秒 B当t=t2时两物体相遇 C当t=t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当t=t3时两物体相距S0米,图3,例、龟兔赛跑的故事流传至今,按照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象如图3所示,下列关于兔子和乌龟的运动正确的是 A兔子和乌龟是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 B乌龟一直做匀加速

6、运动,兔子先加速后匀速再加速 C骄傲的兔子在T4时刻发现落后奋力追赶,但由于速度比乌龟的速度小,还是让乌龟先到达预定位移S3 D在0T5时间内,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甲和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2-1中的a和b所示。在t1时刻 ( ) A.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 B.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 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D.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匀变速直线运动,(1) 基本规律 速度公式:vtv0at位移公式:sv0t at2 (2)推论1:推论2:平均速度公式:,各矢量均应自带符号,与正方向相同为正,相反为负,在牵扯各量有不同方向时,一定要先规定正方向,推论3:

7、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位移之差是一恒量。即:SSSSSNSN-1SaT2,推论4:在一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即:,推论5:中间位置速度,例、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它在中间位置 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 时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关系为( ) A当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 B.当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 C当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V1=V2; D.当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两个中点速度:,2.关于中间位置和中间时刻的速度,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T为等分时间间隔): 1T末、2T末、3T

8、末瞬时速度的比为 v1:v2:v31:2:3:n 1T内、2T内、3T内nT内位移的比为 S1:S2:S3:Sn12:22:32:n2 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 S:S:S:SN1:3:5:(2n-1) 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 t1:t2:t3:tn,注意公式使用的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例、一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 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汽车以大小为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那么刹车后经8s汽车通过的位移有多大?,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拍摄此下滑过程得到的同步闪光(即第一次闪光时物块恰好开始下滑)照片如图1所示已知闪光频率为每

9、秒10次,根据照片测得物块相邻两位置之间的距离分别为AB2.40cm,BC7.30cm,CD12.20cm,DE17.10cm由此可知,物块经过D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m/s;滑块运动的加速度为_(保留3位有效数字),S=aT2应用,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的运用。,T1,T2,T3,T4,T5,O,Ss,S2,S1,t,S3,龟兔赛跑的故事流传至今,按照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兔子和乌龟的运动正确的是: A兔子和乌龟是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 B乌龟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兔子先加速后匀速再加速 C骄傲的兔子在T4时刻发现落后奋力追赶,但由于速度比乌龟的速度小,还是让乌龟先到达

10、预定位移S3 D在0T5时间内,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V0,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住时,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的距离为s,若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情况中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 (A)s (B)2s (C)3s (D)4s,例 9、一个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物块,其左侧面是斜面AB,右侧面是曲面AC,如图所示。已知AB和AC的长度相同。两个小球p、q同时从A点分别沿AB和AC由静止开始下滑,比较它们到达水平面所用的时间:A.p小球先到 B.q小球先到 C.两小

11、球同时到 D.无法确定,6.注意弄清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例11、 一个物体从塔顶上下落,在到达地面前最后1s内通过的位移是整个位移的9/25,求塔高。(g取10m/s2),解题思路,设整个位移是H,所用时间为T,则有:,可得T5 125,还有更快的方法吗?,例12、如图9所示,悬挂的直杆AB长为L1,在其下L2处,有一长为L3的无底圆筒CD,若将悬线剪断,则直杆穿过圆筒所用的时间为多少?,A,B,C,D,L1,L2,L3,解题思路,自棒的B点到达C点至A点通过D点所用的时间即为AB棒穿过CD筒所需的时间.,8.注意弄清追及和相遇问题的求解方法。,例15、火车以速率V1向前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在

12、前方同一轨道上距车为S处有另一辆火车,它正沿相同的方向以较小的速率V2作匀速运动,于是司机立即使车作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要使两车不致相撞,求出a应满足关式。,方法1:利用不等式求解。,方法2:利用图象法求解。,t1,t2,如图,处于直轨道上甲乙两物相距为S,同时同向开始运动,甲以初速度V,加速度a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a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假设甲能从乙旁边通过,下述情况可能发生的是:,C。 a1 a2时,能相遇二次。,B。 a1 a2时,能相遇二次。,D。 a1 a2时,能相遇一次。,A。 a1= a2时,能相遇通过。,甲,乙,S,a1,a2,9.注意弄清极值问题和

13、临界问题的求解方法,例.如图,一平直的传送带以速度V=2m/s做匀速运动,传送带把A处的工件运送到B处,A、B相距L=10m。从A处把工件无初速地放到传送带上,经过时间t=6s,能传送到B处,欲用最短的时间把工件从A处传送到B处,求传送带的运行速度至少多大?,解题思路,例18、摩托车在平直公路上从静止开始起动,a1=1.6m/s2,稍后匀速运动,然后减速,a2=6.4m/s2,直到停止,共历时130s,行程1600m.试求: (1)摩托车行驶的最大速度Vm. (2)若摩托车从静止起动,a1、a2不变,直到停止,行程不变,所需最短时间为多少?,10、注意弄清联系实际问题的分析求解。,例19、图1

14、4(a)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时间差,测出汽车的速度。图14(b)中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t1.0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14(b)可知,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 m,汽车的速度是_m/s,例20、调节水龙头,让水一滴滴流出,在下方放一盘子,调节盘子高度,使一滴水滴碰到盘子时,恰有另一滴水滴开始下落,而空中还有一滴正在下落中的水滴,测出水龙头到盘子的距离为h

15、,从第一滴开始下落时计时,到第n滴水滴落在盘子中,共用去时间t,则此时第(n+1)滴水滴与盘子的距离为多少?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多少?,7.注意弄清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例13、气球以10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从气球上掉下一个物体,经17s到达地面。求物体刚脱离气球时气球的高度。(g=10m/s2),例14、一跳水运动员从离水面10 m高的平台上向上跃起,举双臂直体离开台面,此时其重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中心,跃起后重心升高045 m达到最高点,落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从离开跳台到手触水面,他可用于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是 s。(计算时,可以把运动员看作全部质量集中在重心的一个质点。g取10 m /s2,结果保留二位数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