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失业、货币与通货膨胀理论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09822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7节失业、货币与通货膨胀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17节失业、货币与通货膨胀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17节失业、货币与通货膨胀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17节失业、货币与通货膨胀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17节失业、货币与通货膨胀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7节失业、货币与通货膨胀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节失业、货币与通货膨胀理论(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七节 失业、货币与通货膨胀理论,本节涉及知识点: 1自然失业率的判断。 2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的判断。 3结构性失业的几种理论(重点效率工资理论) 4货币的本质、职能、类型以及演变 5货币层次的划分 6货币数量论 7通货膨胀与利率 8通货膨胀的成本,1(选择题)关于自然失业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失业率不受政策变动的影响 B稳定状态的失业率取决于离职率和就职率,离职率越高失业率越高;就职率越高,失业率越低 C自然失业率是历史上最低限度水平的失业率 D自然失业率与一国的经济效率之间关系密切分析:自然失业率被定义为经济围绕其波动的的平均失业率,它是经济在长期中趋近的失业率,可以

2、作为稳定状态的失业率,但并不表示失业率是固定不变的,也不是历史上最低限度的失业率,由于自然失业率等于离职率除以离职率和就职率之和,故自然失业率之和离职率和就职率有关,而和经济效率关系并不密切。失业的类型一般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以及周期性失业。自然失业率的计算公式的简单推导。劳动力=就业工人人数+失业工人人数 而失业率=失业工人人数U/就业工人人数L 就职率(f):每个月找到工作的失业者的比例 离职率(s):每个月失去自己工作的就业者的比例 由于失业率不变 所以 一定时期的失业人数=就业人数 即: fU=sE=s(LU) 从而解得:,2(上财07年)假设一国劳动力市场初始的离职率(S)为0

3、.01,失业人口就业率为0.19,2006年该国政府推出再就业工程,将失业人员的就业率提高到0.24,请问,该政策对该国劳动力市场的自然失业率产生怎样的影响?( ) A自然失业率将保持不变 B自然失业率将提高0.02 C自然失业率将下降0.02 D自然失业率将下降0.01分析:根据上题中的计算公式,失业率=U/L=s/s+f,根据题目,现在知道:初始失业人口就业率为f1=0.19, 2006年事业人口就业率为f2=0.24, 初始的离职率为s=0.01从而可以求得原来的失业率为0.01/(0.01+0.19)=0.05,而2006年失业率=0.01/(0.01+0.24)=0.04,所以失业率

4、降低0.01,3(判断题)如果失业率既不上升也不下降,那么经济中找到工作的人必须等于离开劳动力的人数。 ( ) A失业者人数 B离开或者失去工作的人数 C寻找工作的人数 D离开劳动力的人数分析:本题考查了劳动力动态模型的形式及性质,为了保证自然失业率不变,必须使离职的人数等于就业的人数,而这里的离职是指离开或失去工作的人,而不是离开劳动力的人。在这里要理解自然失业率的公式,清楚就业、失业、劳动力以及退出劳动力的区别。,(选择题)关于摩擦性失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摩擦性失业是在经济正常运行时会存在的长期性的、经常性的失业现象 B企业间劳动供求的变动说引起的失业属于摩擦性失业 C政府的失

5、业保障政策有助于降低摩擦性事业,从而降低自然失业率 D摩擦性失业在长期不利于生产率的提高,所以我们应努力降低摩擦性事业,以降低自然失业率,分析:本题考查摩擦性失业。A选项考查摩擦性失业的概念,大家要主要把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区别开来。摩擦性失业一般是由于工人寻找最适合自己技能和嗜好的工作需要时间而引起的失业。当然,企业间劳动供求的变动也会导致摩擦性失业。这种企业间劳动供求的变动就是通常意义上的部门性变动,即由于企业和家庭需要的物品类型一直在变动,随着物品需求的变动,对生产这些物品的劳动的需求也在变动,这种不同行业和地区之间的需求构成变动就被称为部门性变动。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而在经济正常运

6、行时也会存在的长期性的、经常性的失业现象属于结构性失业,这是由工资刚性和工作限额引起的失业。对于选项C,失业保障是一种政府计划,根据这个计划失业者在失去工作的一个时期中可以得到津贴。失业保障通过减缓失业的经济困难而增加了摩擦性失业的数量,并提高了自然失业率,而不是降低。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政策是不合适的,因为它减少了工人对自己收入的不确定性,并且可以使工人和工作之间更匹配。对于选项D,摩擦性失业的成本比较低,甚至是负的。首先,摩擦性失业是短期的,因此它的心理成本和直接经济损失非常小。其次,寻找工作的过程最终使工人和工作更为匹配,所以摩擦性失业实际上是多产的,它将会在长期促进生产率的提高。,(选

7、择题)关于结构性失业说导致的工资刚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工资刚性就是指工资不能调整到劳动供给等于劳动需求的工资的现象 B刚性的实际工资使得劳动的供给量小于需求量,从而提高了就职率,降低了失业率。 C最低工资法、工会的垄断实力等都会影响到工资刚性状况 D由于效率工资的存在,一些雇主向其工人支付了更高的工资,导致工资高于均衡水平,从而降低了就职率,并增加了结构性失业,分析:A选项是工资刚性的定义,这是正确的。而工资刚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第一:最低工资法。最低工资减少了企业的劳动需求量,从而对不熟练的工人和缺乏经验的工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青少年失业的影响最大。第二:工会和集体议价

8、。由于工会的垄断势力,工会工人的工资并不是由供求关系决定,而是由工会领导人与企业经理之间的集体议价决定的,工会议价的结果通常是高于供求均衡水平,从而提高了失业率。此外,工会的垄断势力,还产生了局内人和局外人的问题,较高的工资提高了局内人的福利,但是是以局外人的失业为代价的,局外人承担了高工资的部分代价。愿意工作的劳动量劳动刚性的实际工资实际工资需求供给失业量雇用的劳动量第三:效率工资。效率工资理论认为高工资会使工人的生产率更高。,(判断题)某人因为纺织行业不景气而失业,这属于周期性失业。 ( )分析:纺织行业不景气,这是在经济正常运行下而产生的失业,是由于经济所提供的工作岗位不足所导致的,故属

9、于结构性失业,而不是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是由于经济周期中的萧条或衰退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选择题)下面哪种政策减少了摩擦性失业?( ) A企业税的减少 B失业保障政策的启动 C最低工资的增加 D政府培训计划分析:本题考查了公共政策与摩擦性失业之间的关系。政府培训计划提高了工人适应工作的能力,从而能减少寻找工作的时间,也就减少了摩擦性失业。关于企业税的问题,在关于减少失业量的改革中,有一项称为百分之百经历定额的方案,即要求解雇工人的企业承担工人失业津贴的全部成本,从而能限制企业解雇工人从而减少摩擦性失业,这与企业税的减少刚好相背。而失业保障计划减少了失业者的生活困难,从而使他们用更长的

10、时间去寻找工作,从而也就增加了摩擦性失业。而最低工资增加会增加结构性失业而不是摩擦性失业。,测量得到的失业率可能比实际的失业率低是因为( )。 A测量的失业率不包括摩擦性失业 B丧失信心的工人被算在劳动力之外 C一些不努力寻找工作的人被算为失业者 D测量的失业率不包括青年的事业解析:本题说明了个人进入或退出劳动力对失业的影响,劳动力的变动使得失业率的统计变得困难,一方面,一些人自称失业但并不认真找工作,他们的事业并不代表一种社会问题,应该把他们记在劳动力之外;另一方面,一些人可能想工作,但在不成功的寻找之后也放弃了寻找工作,这些丧失信心的工人实际上被记在了劳动力之外,但是他们反映了一种社会问题

11、,应该记入劳动力。,(判断题)在一个经济中政府通过制定¥50/小时的最低工资,那么所有以前其工资低于¥50/小时的工人都将看到他们的工资上涨。( )分析:虽然对于那些在最低工资实行以后仍然再就业的工人来说,他们将至少可以得到每小时50元的工资,但是有些工人在最低工资法的实施以后失去了工作。这些失业工人的工资收入将减少。,10(判断题)货币可以将现在的购买力变成未来的购买力,这是货币交换媒介职能的表现。( )分析:本题考查货币的相关基本知识。货币是可以很容易用于交易的资产存量。一般货币可以分为法定货币和商品货币两种。所谓法定货币是指没有内在价值的货币,它是由政府的规定或者法令确定为货币的,所谓商

12、品货币是指即使不作为货币本来也有用从而有价值的货币。由于采用法定货币的便利性以及政府的介入,从而货币由商品货币演变到法定货币。货币的职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价值储藏,即将现在的购买力变成未来的购买力;第二:计价单位,即用来表示价格和记录债务等;第三:交换媒介,即用以购买物品和劳务的物品。,11(判断题)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会影响到基础货币量,一般公众在向中央银行出售政府债券时,基础货币会减少。分析:在大多数经济中,一个国家的货币量由政府所控制,政府控制货币供给即为货币政策,政府一般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来控制市场上的货币供给,所谓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买卖政府债券,当政府想增加货币供给时,它向公众

13、购买政府债券,当政府想减少货币供给时,则向公众出售政府债券。,12(选择题)假定一国有下列资料单位:十亿美元 小额定期存款 1050 大额定期存款 425 活期存款 345 储蓄存款 375 通货 130 则下列正确的是( )。 AM11900(十亿美元) BM21900(十亿美元) CM12325(十亿美元) DM2475(十亿美元),分析:本题考查货币的几种主要的衡量指标。 货币的衡量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货币衡量指标 符号 包含的资产 C 通货 M1 通货加活期存款、旅行存款和其他支票存款 M2 M1加零星货币市场共同基金金额,储蓄存款(包括货币市场存款账户),以及小额定期存款 M3 M2

14、加大额定期存款,回购协定,欧洲美元,以及只为机构 服务的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余额 L M3加其他流动资产,如储蓄债券和短期财政部有价证券 研究货币对经济影响是最常用的衡量指标是M1、M2。 在本题中,根据题意和上述公式,则 M1130345475(十亿美元) M247510503751900(十亿美元) M319004252325(十亿美元),13(选择题)如果货币供给增加8,实际产出增长7,货币流通速度加快3,通货膨胀率约为:( )。 A5% B1% C4% D2%分析:交易与数量方程式:货币货币流通速度价格交易,即:MVPT注:V为交易的货币流通速度,衡量了货币在经济中流通的速度。T为一年中用

15、货币交易的物品或劳务的次数。数量方程式是一个恒等式它说明:如果一个变量变动了,那么,为了保持相等,其他一个或几个变量也必须相等。在经济中用总产出Y(实际GDP)来代替交易次数。即:注:V为收入的货币流通速度,P为GDP平减指数,而PY是名义GDP。在本题中,根据数量方程式得:通货膨胀率为4。,14经济中货币供给每年增长7,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下面关于实际GDP和通货膨胀的判断哪个是正确的?( ) A实际GDP以2的速度增长,通货膨胀率为5 B实际GDP以7的速度增长,通货膨胀率为7 C实际GDP以2的速度增长,通货膨胀率为9 D实际GDP以9的速度增长,通货膨胀率为2解析:此题考查了货币、价格以及通货膨胀的关系,由数量方程式:知道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等于实际GDP的增长速度加上通货膨胀率,由此可以得到A为正确答案。,15(选择题)只有当下列哪种情况下,事前实际利率和事后实际利率不同?( ) A货币供给以固定速度增长 B货币供给不变 C货币供给以固定速度减少 D实际通货膨胀与预期通货膨胀不同分析:本题考查事前利率和事后利率。事前实际利率就是当进行贷款时预期的实际利率,它等于名义利率减预期的通货膨胀。而事后利率就是实际实现的实际利率,它等于名义利率减实际通货膨胀率。可见,它们之间的差别就是预期的通货膨胀与实际的通货膨胀之间的差别,而与货币的供给无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