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课时作业:第十二讲 碱金属元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09787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课时作业:第十二讲 碱金属元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课时作业:第十二讲 碱金属元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课时作业:第十二讲 碱金属元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省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课时作业:第十二讲 碱金属元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省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课时作业:第十二讲 碱金属元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课时作业:第十二讲 碱金属元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课时作业:第十二讲 碱金属元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讲第十二讲 碱金属元素碱金属元素(两课时) 一、考试说明:一、考试说明: 1、了解碱金属元素的递变规律,掌握碱金属元素的强还原性; 2、掌握焰色反应的操作及作用。 二、教学设计:二、教学设计: 1 1、碱金属元素概述、碱金属元素概述 周期表中的位置: 原子结构: 相似性: 递变性: 例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在碱金属元素中,所有碱金属的氧化物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B、金属锂不能保存于煤油中,金属钾可以保存于煤油中 C、由于碱金属形成的碱均为强碱,所以碱金属形成的盐均有会水解 D、碱金属的第一电离能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 2 2、碱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碱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 与氧

2、气反应 与水反应: 与盐溶液反应: (感悟高考)1、 (2004 年广东卷)下列有关碱金属铷(Rb)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灼烧氯化铷时,火焰有特殊颜色 B、硝酸铷是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 C、在钠、钾、铷三种单质中,铷的熔点最高 D、氢氧化铷是弱碱 3 3、碱金属的保存、碱金属的保存 例题 2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 碱金属的单质及合金在通常情况下都是银白色的固体。 碱金属在空气中加热均可生成多种氧化物。 碱金属都是典型的金属,具有强还原性。 所有碱金属的氧化物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由于碱金属形成的碱均为强碱,所以碱金属形成的盐均不会水解。 碱金属都可以保存在煤油里。 将锂投入冷水中

3、,能浮在水面并能立即燃烧。 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都易溶于水,但土壤中钾含量太少,故需施钾肥。 任何试剂在使用时,剩余的部分均不允许放回原试剂瓶,以免造成试剂污染 4 4、焰色反应、焰色反应 定义: 在灼热时使火焰呈特殊颜色的现象,在化学上叫焰色反应。它 是一种_现象(填“化学”或“物理” ) ,主要用于钠、钾等碱金属及其离子的检验。 常见的颜色:钠_;钾_(应透过 观察) 。 实验操作: 例题 3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 B、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 C、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 D、不能确定该物质中是否含钾元素 思考与归纳:碱金属的特殊性有哪些?

4、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1、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的晶体,其中钠是+1 价,NaH 与水反应放出 H2,下列叙述中 正确的是 ( ) A、NaH 在水中显酸性 B、NaH 中氢负离子的电子排布与氦原子相同 C、NaH 中氢负离子半径比锂离子半径小 D、NaH 中氢负离子可被还原成氢气 2、下列各组比较,正确的是 ( ) A、熔点:LiNaK B、碱性:LiOHNaOHKOH C、电负性:LiRb+K+ 3.下列盛放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 A将金属锂保存在煤油中 B少量的白磷可保存在水中 C纯碱溶液用带磨口玻璃瓶塞的试剂瓶保存 D硝酸银溶液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 4、 (09 全国卷)为了检验某含

5、有 NaHCO3杂质的 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 w1 g 样品加 热,其质量变为 w2 g ,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 ) A. B. C. D. 1 12 31 5384 w ww 12 1 84() 31 ww w 1 12 31 4273 w ww 21 1 11584 31 ww w 5、现有 A、B、C、D 四种化合物,透过蓝色钴玻璃其焰色反应均为紫色,A、B、C 和盐 酸反应后,均可得到 D;将固体 C 加热可制得 A;若在 A 的溶液中通入一种无色无味 气体,又可制得 C;若 B 与 C 的溶液混合可制得 A。 (1)下列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 是_, B 是_,

6、C 是_, D 是_。 (2)写出 B+CA 的离子方程式: _。 6、将碱金属 M 及其氧化物 M2O 的混合物 4g 投入到足量的水中,待反应结束后,蒸干溶 液得到 5g 固体(不含结晶水) 。请判断这是哪一种金属?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第十二讲第十二讲 碱金属元素(课时作业)碱金属元素(课时作业) 班级班级 姓名姓名 学号学号 等第等第 1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焰火:“脚印” 、 “笑脸” 、 “五环” ,给世界各国留下深刻印 象。其主要原料是黑火药,还有草酸钠、碳酸铜(发出绿色的光)等发色剂和氯酸钾、 镁铝金属粉末等添加剂。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铜因为受热分解才发出

7、绿色的光 B氯酸钾的主要用途是产生紫色的焰火 C焰火的产生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释放能量有关 D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是木炭、硫磺 2、在烧杯中加入水和 CCl4各 50 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 0.97 gcm3)投入试管中观察 到的现象可能是 A钠在水层内反应并四处游动 B钠停留在 CCl4层中不发生反应 C钠在水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 CCl4与水的界面处上、下跳动 3. 欲观察氢气燃烧时火焰的颜色,燃气导管口的颜色最好是 A.钠玻璃 B.钾玻璃 C.石英玻璃 D.铜管 4某K2CO3样品中含有Na2CO3、KNO3和Ba(NO3)2三种杂质中的一种或二种。现将6.9g样品加 入足量水,

8、样品全部溶解。再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得到4.5g沉淀。对样品所含杂质的 正确判断是 A肯定有KNO3 B肯定有KNO3 Na2CO3 C肯定没有Ba(NO3)2,可能有KNO3 D肯定没有Na2CO3和Ba(NO3)2 5、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的是 A、Na2O2(Na2O) B、NaHCO3(Na2CO3) C、Na2CO3(NaHCO3) D、NaOH(NaHCO3) 6、钡和钠相似,也能形成 O22离子的过氧化物,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钡的化学式为 Ba2O2 B、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 2:1 C、1mol 过氧化钡与足量水反应生成 0.5mol

9、 氧气 D、过氧化钠和过氧化钡都是强氧化剂 7、不能用来鉴别 Na2CO3和 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操作是 A、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物质,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B、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 C、分别在这两种固体中,加入 同浓度的稀盐酸 D、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8、10.24gKOH 和 KHCO3混合物在 260灼烧后冷到室温,称得固体质量为 8.28g,则混合 物中 KOH 和 KHCO3的组成情况是 A、 B、 3 KHCOKOH nn 3 KHCOKOH nn C、 D、任意比混合 3 KHCOKOH nn 9某学生用 NaH

10、CO3和 KHCO3组成的某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 浓度相等) ,下列分析推理不正确的是 50ml 盐酸50ml 盐酸50ml 盐酸 m(混合物)9.2g15.7g27.6g (标况) 2 CO V 2.24L3.36L3.36L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0molL-1 B根据表中数据能计算出混合物中 NaHCO3的质量分数 C加入混合物 9.2g 时盐酸过量 D15.7g 混合物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 10、碱金属(如锂、钠、钾、铷等)溶于汞中可形成良好的还原剂“汞齐” 。取 7g 某种碱 金属的汞齐与水作用,得到 2.24L(标准状况)氢气,并得到 1L 密度为 gc

11、m-3的溶液, 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是 A、0.8/% B、0.32/% C、0.48/% D、0.7/% 11、请按要求填空: (1)除去 Na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 KNO3,所进行的实验操作依次为: 、 蒸发、结晶、 。 (2)除去 NaCl 溶液中的 SO42-离子,依次加入的溶液为(填溶质的化学式): 。 12、有含钠元素的两物质 A 和 B,它们与化合物 F 的反应分别是 A+FC+D;B+FC+E,又知 D 和 E 两气体以体积比 1:2 化合成为液态化合物 F。经分 析知 A 中含有 D 中的非金属元素,B 为金属钠与 E 元素化合成的摩尔质量为 24g/mol 的固 体

12、,试回答: 写出化学式:A B C D E 写出化学方程式:A+F B+F 13钾是活泼的碱金属,钾和氧有氧化钾(K2O) 、过氧化钾(K2O2)和超氧化钾(KO2)等 多种化合物。 钾和硝酸钾反应可制得 K2O(10K2KNO3=6K2ON2) ,39.0g 钾与 10.1g 硝酸钾充分反应 生成 K2O 的质量为 g。 题号 12345678910 答案 某过氧化钾样品中氧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含氧)为 0.28,则样品中 K2O2的质量分数为 。 超氧化钾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4KO22CO2=2K2CO33O2),在医院、矿井、潜水、 高空飞行中用作供氧剂。13.2L(标准状况)CO2和 KO2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 18.8L (标准状况), 计算反应消耗的 KO2的质量。 KO2加热至 600部分分解得到产物 A。6.30g 产物 A 充分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钾并 产生氧气 1.12L(标准状况),试确定产物 A 中钾氧两种原子个数之比。如果产物 A 只含有两 种化合物,写出所有可能的化学式并计算 A 中两种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