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课时作业:第六十七讲 原子结构与性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09714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课时作业:第六十七讲 原子结构与性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课时作业:第六十七讲 原子结构与性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课时作业:第六十七讲 原子结构与性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课时作业:第六十七讲 原子结构与性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课时作业:第六十七讲 原子结构与性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课时作业:第六十七讲 原子结构与性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十七讲第六十七讲 原子结构与性质(两课时)【考试说明考试说明】 1、了解元素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等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了解元素电离能与原子核外电 子排布的关系,能根据元素电负性说明周期表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认识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掌握同一周期、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的关系。了解元素(主族和零族)原子结构、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知识要点知识要点】 考点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考点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在周期表中同一横行的元素原子所含有的 相同。同一纵行 相同。每一个周期总是由 (ns1 )开始到 (ns2np6)结束.如此

2、循环往复, 可见元素周期系的形成是由于 的排布发生周期性的重复。 2、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电子在能级里的填充顺序遵循 原理,不同周期里所含元 素种类不一定相同,并且随着周期序号的递增,金属元素的种类也逐渐 ,非金属的种 类也逐渐 。 3、元素的分区和族 (1)s 区: , 最后的电子填在 上, 包括 , 属于活泼金属, 为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2)p 区:, 最后的电子填在 上, 包括 族元素, 为非金属 和少数金属; (3)d 区: , 最后的电子填在 上, 包括 族元素, 为过 渡金属; (4) ds 区: , (n-1)d 全充满, 最后的电子填在 上, 包括 , (5) f 区: ,

3、 包括 元素区全是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主要集中 区。主族主要含 区, 副族主要含 区,过渡元素主要含 区。 考点二:元素周期律考点二:元素周期律 1、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2、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3、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4、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电子层数:相同条件下,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核电荷数: 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同条件下,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例题:例题: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半径与阴离子半径比值最小的是 ( ) A、 NaF B、MgI2 C、BaI2 D、KBr 考点三:元素电离能和元素电负性考点三:元素电离能和元素电负

4、性 1、电离能变化规律 (1)分类: (2)定义:_-转化为_所需要的_ (3)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规律 同周期:左右_同主族:上下_思考思考:图中哪些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出现异常?为什么?(4)应用: 思考:为什么原子的逐级电离能 越来越大?这些数据跟钠、镁、铝的化 合价有什么联系? 2、电负性的变化规律 (1)提出: (2)定义:电负性是用来描述不同元素原子_物理量 (3)电负性的变化规律同一周期,主族元素的电负性_,表明_增强 同一主族,元素的电负性_,表明其_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氧化性) 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位于周期表_的_,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位于周期表_ (4)电负性的应用a.确定元素类

5、型(一般1.8,非金属元素;1.7,离子键;b B、离子的还原性 Y2ZC、氢化物的稳定性 H2YHZ D、原子半径 XW2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A 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 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C 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 N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3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的A族元素。下面关于镭的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化合物中呈+2价 B 单质使水分解、放出氢气C 氢氧化物呈两性 D 碳酸盐难溶于水4对 Na、Mg、Al 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碱性:NaOHMgAl D还原性:NaMgAl5在下面的电子

6、结构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原子可能是 ( )A. ns2np3 B. ns2np5 C. ns2np4 D. ns2np26下列各组微粒按半径逐渐增大,还原性逐渐增强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Na、K、Rb B F、Cl、Br C Mg2+、Al2+、Zn2+ D Cl-、Br-、I- 7、已知 X、Y 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 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X 与 Y 形成化合物是,X 可以显负价,Y 显正价 B 第一电离能可能 Y 小于 XC 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 对应的酸性弱于于 Y 对应的 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Y 小于 HmX8、1932 年美国化学家鲍林首先提出了电负性的概念

7、.电负性(用 X 表示)也是元素的一种重要性质, 若 x 越大,其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在所形成的分子中成为带负电荷的一方.下面是某些短周期元素的 x 值:元素符号LiBeBCOFNaAlSiPSClx 值0.98 1.57 2.04 2.55 3.44 3.98 0.93 1.61 1.90 2.19 2.58 3.16.通过分析 x 值变化规律,确定 N、Mg 的 x 值范围:x (N) , x (Mg) .推测x值与原子半径的关系是 ;根据短周期元素的x值变化特点,体现了元素性质的 变化规律.某有机化合物结构中含 SN 键,其共用电子对偏向 (写原子名称).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成键的两

8、原子相应元素的 x 差值x1.7 时,一般为离子键,当 x1.7 时,一般为共价键.试推断 AlBr3中化学键类型是 .预测周期表中, x 值最小的元素位于 周期 族.(放射性元素除外)9、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1)下列 (填写编号)组元素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a、c、hb、g、kc、h、ld、e、f(2)如果给核外电子足够的能量,这些电子便会摆脱原子核的束缚面离去。核外电子离开该原子或离子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1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2形成稳定结构的倾向下表是一些气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KJmol-):锂XY失去第一个电

9、子519502580失去第二个电子729645701820失去第三个电子1179969202750失去第四个电子955011600通过上述信息和表中的数据分析为什么锂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要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表中 X 可能为以上 13 种元素中的 (填写字母)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 X和 j 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Y 是周期表中 族元素。以上 13 种元素中, (填写字母)元素原子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多。10、 (08 年宁夏)X、Y、Z、Q、E 五种元素中,X 原子核外的 M 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Y原子核外的 L 层电子数是 K 层的两倍,Z 是地壳内含量(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Q 的核电荷数是 X 与 Z 的核电荷数之和,E 在元素周期表的各元素中电负性最大。请回答下列问题:(1)X、Y 的元素符号依次为 、 ;(2)XZ2与 YZ2分子的立体结构分别是 和 ,相同条件下两者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的是 (写分子式) ,理由是 ;(3)Q 的元素符号是 ,它属于第 周期,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在形成化合物时它的最高化合价为 ;(4)用氢键表示式写出 E 的氢化物溶液中存在的所有氢键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