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一物理《摩擦力》导学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09682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高一物理《摩擦力》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高一物理《摩擦力》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高一物理《摩擦力》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省高一物理《摩擦力》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省高一物理《摩擦力》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高一物理《摩擦力》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一物理《摩擦力》导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摩擦力摩擦力 (一一)【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1.知道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认识滑动摩擦的规律。知道动摩擦因数与相互接触的物 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认识静摩擦的规律,知道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 3.会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简单地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概念和规律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3.让学生学会在实验中的控制变量和实验条件。 4.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

2、趣。 2.培养学生实践认识(规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 3.在研究问题时,要培养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1.静摩擦力的有无的判断以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2.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教学难点】 1.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2.静摩擦力大小的简单计算。 【教学用具】 长木块、弹簧秤、毛巾、砝码、小车、粉笔盒、讲台 【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提问引入提问引入初中的时侯大家已经初步学习了摩擦力,现在请同学们来回忆一下,摩擦力是怎 么产生的?它有什么特点?讲解讲解大家已经学过了摩擦力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做相

3、对运动时产生的,它跟物体间的压力大家已经学过了摩擦力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做相对运动时产生的,它跟物体间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那么,摩擦力的大小应该如何计算呢?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会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那么,摩擦力的大小应该如何计算呢?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会不会产生摩擦力呢?今天我们就来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不会产生摩擦力呢?今天我们就来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一、静摩擦力一、静摩擦力1 1、定义:、定义: 2 2、产生条件:、产生条件:接触面不光滑接触面不光滑物体间有弹力物体间有弹力 有相对运动趋势有相对运动趋势 3 3、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方向:总是沿着接触

4、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例题 1、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B、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C、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一定有静摩擦力的作用。 D、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4 4、理解:(、理解:(1 1)相对含义:指接触面间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对含义:指接触面间的相对运动趋势。 (2 2) “阻碍阻碍”含义:阻碍是接触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而不一定是阻碍物体对地含义:阻碍是接触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而不一定是阻碍物体对地 的运动。的运动。例题 2、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下列说法中

5、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B、静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趋势的。C、静摩擦力可以是使物体运动的动力。D、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受到弹力作用。5 5、最大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F Fm m 6 6、静摩擦力的大小:在一定限度内,随物体的其它受力情况决定、静摩擦力的大小:在一定限度内,随物体的其它受力情况决定 0F0FF Fm m 例题 3、要使木块在水平木桌上滑动受到的摩擦力小些,下列措施中有效的是 ( )A.将木块和木桌的接触面刨光滑些 B.在木桌表面上垫一张平整的铁皮C.使木块的滑动速度增大 D.减小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二、静摩擦力的相关判断:二、静摩擦力的相

6、关判断: 1 1、静摩擦力是否存在判断:、静摩擦力是否存在判断:(1 1)条件判断法:看物体间有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条件判断法:看物体间有没有相对运动趋势。(2 2)假设法:)假设法: 2 2、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1 1)最大静摩擦力可以近似认为与正压力成正比。)最大静摩擦力可以近似认为与正压力成正比。(2 2)通过平衡条件等知识计算。)通过平衡条件等知识计算。例 4、水平地面上放一个重为 200N 的铁块,铁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 63N,铁块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 0.3,一个人用水平方向的力推静止的铁块,试求下列各种情况下铁 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物体静

7、止时,用 F=50N 的向右推力; 物体静止时,用 F=80N 的向右推力; 例题例题 5 5、见、见优化方案优化方案P54P54 例例 1 1 例题例题 6 6、见、见优化方案优化方案P55P55 例例 3 3 练习练习 3 3摩擦力摩擦力 (二二)【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1、 知道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认识滑动摩擦的规律。知道动摩擦因数与相互接触的物体 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 能运用滑动摩擦力公式来计算滑动摩擦力。 3、 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1、 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概念和规律的能

8、力。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3、 让学生学会在实验中的控制变量和实验条件。 4、 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实践认识(规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 3、在研究问题时,要培养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1、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以及方向的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的判断以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一、滑动摩擦力一、滑动摩擦力1 1、定义:、定义: 2 2、产生条件:、产生条件:接触面不光滑接触面不光滑物体间有弹力物体间有弹

9、力 有相对运动有相对运动 3 3、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4 4、理解:(、理解:(1 1)相对含义:指接触面间的相对运动。)相对含义:指接触面间的相对运动。 (2 2) “阻碍阻碍”含义:阻碍是接触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而不一定是阻碍物体对地的运含义:阻碍是接触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而不一定是阻碍物体对地的运 动。可以是动力。动。可以是动力。 5 5、大小:、大小:F FFFN N F FN N两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两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 动摩擦因数动摩擦因数例题 1、关于动摩擦因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

10、没有摩擦力产生说明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 =0 B.增大两物体的接触面积,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C.增大两物体间的正压力,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 D.两物体的材料一定,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决定于两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例题 2、物体与支持面间有滑动摩擦力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与支持面间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B物体与支持面间的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一定,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C物体与支持面间的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一定,接触面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D物体与支持面的压力一定,材料越粗糙,滑动摩擦力就越大例题 3、马拉着自重 的雪橇在水平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马需用水平拉力 如在雪橇上载货 ,马要用多大的水平力可使雪橇仍做匀速直线运动?雪橇和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例题 4 优化方案P55 例题 4三、滚动摩擦三、滚动摩擦1 1、定义、定义 2 2、应用:滚动轴承、应用:滚动轴承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