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小综合(八)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09537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小综合(八)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小综合(八)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小综合(八)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小综合(八)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小综合(八)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小综合(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小综合(八)(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基础知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辟谣/独辟蹊径 埋怨/埋头苦干 人才济济/济世安民B责难/多难兴邦 肖像/惟妙惟肖 首当其冲/安步当车C着迷/不着边际 折耗/不折不挠 息事宁人/宁缺毋滥D纰缪/未雨绸缪 劲旅/疾风劲草 削足适履/日削月割选C(A项,p, mn/mi, jj;B项,nn, xio, dng/dng;C项,zho/zhu,sh/zh,nng/nng;D项,mi/mu,jng,xu)2下列各组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销声匿迹 一如继往 白璧微瑕 作壁上观B一筹莫展 旁征博引 鸠占鹊巢 以逸待劳C远见灼识 骁勇善战 别出心裁 怨天

2、尤人D运筹帷幄 励精图治 惹事生非 秣马厉兵选B(A继,C灼,D事错)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趴在号位的黄大爷打枪的姿势显得特别专业,在打枪的几秒钟内,他目不交睫地盯着目标,丝毫不理会别人的叫好声。B.成也国亡,败也国亡。越王勾践会稽山败于夫差,两年时间,勾践含污忍垢,居石屋为夫差精心养马,甚至亲尝夫差粪便识其病情,赚得夫差信任。C.何先生西洋油画的功底非常深厚,对中国画的春秋笔法也十分熟稔,寥寥几笔,一个鲜活的形象便跃然纸上。D.在企业间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形下,没有什么联盟颠扑不破,连价格联盟也不例外。选B(含污忍垢:忍受屈辱。A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C

3、“春秋笔法”相传孔子修 春秋,一字含褒贬。后来称文章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为“春秋法”。D“颠扑不破”比喻理论学说完全正确,不会被驳倒推翻。)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年轻人生活观的转变,“蹭生活”这个新鲜的名词也闯入了我们的视线,新一代“蹭一族”悄然升起。B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教育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是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C有时某一微博信息不胫而走却远离事实真相的原因往往是传播者自己的信心和倾向而忽视核实信息的真伪造成的。D无论是垂直管理体系,还是属地化管理改革,体制改革并不能完全解决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更重要的是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改革是

4、当务之急。选B(A项,“新一代蹭一族”与谓语“升起”搭配不当,可改为“兴起” ;C项,句式杂糅,“原因是”与“造成的”句式冲突;D项,成分赘余,“更重要的”与“当务之急”语意重复。)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共19分)羽,字鸿渐,不知所生。初,竟陵禅师智积得婴儿于水滨,育为弟子。及长,耻从削发,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始为姓名。有学,愧一事不尽其妙。性诙谐,少年匿优人中,撰谈笑万言。天宝间,署羽伶师,后遁去。古人谓“洁其行而秽其迹”者也。上元初,结庐苕溪上,闭门读书。名僧高士,谈宴终日。貌寝,口吃而辩。闻人善,若在己。与人期,虽阻虎狼不避也。自称“桑苎翁”,

5、又号“东岗子”。工古调歌诗,兴极闲雅。著书甚多。扁舟往来山寺,唯纱巾藤鞋,短褐犊鼻,击林木,弄流水。或行旷野中,诵古诗,裴回至月黑,兴尽恸哭而返。当时以比接舆也。与皎然上人为忘言之交。有诏拜太子文学。羽嗜茶,造妙理,著茶经三卷,言茶之原、之法、之具,时号“茶仙”,天下益知饮茶矣。鬻茶家以瓷陶羽形,祀为神,买十茶器,得一鸿渐。初,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喜茶,知羽,召之。羽野服挈具而入,李曰:“陆君善茶,天下所知。扬子中泠水,又殊绝。今二妙千载一遇,山人不可轻失也。”茶毕,命奴子与钱。羽愧之,更著毁茶论。与皇甫补阙善。时鲍尚书防在越,羽往依焉,冉送以序曰:“君子究孔、释之名理,穷歌诗之丽则。远野

6、孤岛,通舟必行;鱼梁钓矶,随意而往。夫越地称山水之乡,辕门当节钺之重。鲍侯知子爱子者,将解衣推食,岂徒尝镜水之鱼,宿耶溪之月而已。”集并茶经今传。(选自唐才子传陆羽)注:犊鼻:即犊鼻裤,围裙,一说指短裤。接舆:春秋时楚国的隐士,佯狂避世。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愧一事不尽其妙 尽:穷尽B貌寝,口吃而辩 寝:丑陋C羽野服挈具而入 挈:提着D君子究孔、释之名理 究:追究选D(究:推究)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世人对陆羽才华赏识的一组是( )育为弟子 闻人善,若在己 时号“茶仙”,天下益知饮茶矣穷歌诗之丽则 今二妙千载一遇 辕门当节钺之重A B C D选C(是禅师智积把他当作

7、自己的弟子来养育;是说陆羽听说别人的美德,就像自己具有这种美德一样高兴;指越地重要的军事地位)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羽出身不详,为自己取名,可见其有志节,曾做过优人的老师和僧人。他生性诙谐,有魏晋风骨,还精通歌诗,有诗集流传。B陆羽一生中与智积、桑苎翁、李季卿、皇甫冉等人关系密切。能言善辩,言论不凡,后来陆羽去越地时,皇甫冉曾写序相赠。C陆羽著有茶经三卷,论述茶道的根源、茶道的方法、茶道的器具。影响广泛,备受推崇,后又著有毁茶论。D陆羽流连山水,行为自由,常常敲打林间树木,戏弄河中流水。还曾在溪边修建房舍,闭门读书,与高僧贤士交好,有山野隐士之风。选B(“桑

8、苎翁”是陆羽的自称,且李季卿与陆羽关系密切,文中也无依据)8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天宝间,署羽伶师,后遁去。古人谓“洁其行而秽其迹”者也。(3分)天宝年间,官府任命陆羽为优伶的老师,后来他逃走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品行高洁而行迹污秽”的那种人。(其中“署”“遁”“洁其行而秽其迹”各占1分)(2)或行旷野中,诵古诗,裴回至月黑,兴尽恸哭而返。当时以比接舆也。(4分)有时他独行于旷野之上,吟咏古诗,来往徘徊直到月亮下山,兴致尽了才痛哭着回家。当时的人们都把他比作春秋时楚国的狂人接舆。(省略句,补出主语“他”1分,“裴回”通假现象1分,“以”1分,语气通顺1分)(3)鬻

9、茶家以瓷陶羽形,祀为神,买十茶器,得一鸿渐。(3分)卖茶的店家用瓷土陶制出陆羽的塑像,奉为神来祭祀,客人每买十件茶具,就送一尊陆羽的塑像。(“鬻”1分,“陶”1分,句式通顺1分)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问题。(共10分)蜀先主庙刘禹锡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注:蜀先主即刘备,先主庙在夔州,作者曾任夔州刺史(821-824),此诗当作于此时。五铢钱:汉武帝时的货币。王莽代汉时,曾废,至光武帝时恢复五铢钱,比喻刘备振兴汉室的勃勃雄心。象贤:学习先祖的贤才。(1)首联“千秋尚凛然”的“尚”字有何妙处?(3分)尚,“尚且”“还

10、”“依旧、依然”之意,先主之庙堂尚且威势逼人,其当年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似存;境界雄阔,凸显了先主万古长存的英雄气;表达了作者面对先主的崇敬景仰之情。(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2)试分析颔、颈两联的表现手法及其各自的作用。(4分)分别是用典和对比的手法。颔联用典故颂扬了刘备兴复汉室的英雄之志,意蕴丰富;颈联用刘备的长于任贤与他的短于教子和子嗣不肖相对比,抒发了“创业难,守业更难”的感叹。(每点2分只答出手法不解析得分不超过2分)(3)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3分)感叹后主刘禅的不肖;对刘备身后事业消亡的无限嗟悼之情;总结了古今兴亡的深刻教训,警策昏庸无能的唐朝统治者。(每点1分,意思

11、对即可)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912题。(共20分)江南无雪刘长春 故乡的冬天留给我童年与少年的,是飘雪的记忆。 向暮时节,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着跑得飞快,气温骤降到零下几度的时候,大人们抬头望一眼灰暗的天空,说是“快要下雪了”! 不一会儿,先是窸窸窣窣的“雨夹雪”,那雨点伴随天然六角的晶体敲打着屋背的黑瓦,就如音乐家灵巧的手轻轻地划过琴键,丁丁东东。多少年过去了,这碎玉之声还萦回在我的耳际。夜里总是睡不稳,几次三番爬出被窝拉开窗帘看一眼,外面是不是真的下雪了。雪,说不上是什么时候,在人不知不觉中斜刺里飘落了。屋外,清冷的月光下,没有人踏雪而行,用不着着急,像林冲那样,一步高,一步低,跟踉

12、跄跄,捉脚不住,雪夜上梁山。路上无人,田野无人。只有被风追逐着的雪,上下旋转着,左右飞舞着,飘飘洒洒,疏疏密密,忽而转身腾空,忽而前展双臂,然后,一头扑向期待拥抱她的大地。我想象这是在灯光雪亮的舞台上,大自然正在上演一场优美的舞蹈,而雪的舞蹈是一种诗意的语言,关于天的辽远,关于风的吟唱,关于云的彩衣,关于雨的精魂满心欢喜地躺回被窝,睡梦中又好像听见了,那纷至沓来的雪的脚步 走进我家的院子了,铺在你家的门槛外了,镶上他家的窗台了,漫过田间高高低低的小路了,平齐河边弯月似的石桥了 清晨推门,眼前一亮:昨夜隔壁瓦屋纸窗外的世界,一片洁白。昨日地上堆满落叶还显得一片狼藉的院子,现在被大雪所掩盖,像在上

13、面盖了一块洁白的手巾;两株挺拔的枣树,威风凛凛地披挂着银色的甲胄,从四面八方伸出雪白的手臂,指向天空;小河结了厚冰,听不见流淌的声音,没有桥,也无须桥,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着人一直走到对岸。河那边是田野,眺望与地平线相接的远处,也是覆盖了皑皑大雪的白线。那白雪是披在原野身上冬天的被子。在那里,“大地也睡着了这不是长眠,这似乎是它辛勤一年以来的第一次安睡。”(梭罗冬日漫步) 当我不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亲的时候,关于雪的记忆也就逐渐淡漠了。孩子们却没有忘记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向往冬天,向往寒冷,向往雪花飘飘的日子可是冬天已经变得暖和了,没有寒冷,也没有雪。有几个冬日,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赶着跑得飞

14、快,气温又骤然下降了,看样子是下雪的天气。还在上小学的儿子,迫不及待地问我:“爸爸,什么时候下雪?”我说:“快了,这天准下雪!”可是,雪,向往中的雪,孩子眼里的雪,被人千呼万唤着的雪,总是没有落下来。是啊,“你的睫毛上和舌头上没有落过甜雪花怎能说懂得温柔你没有审视过六角的雪花你没有见过积雪成冰没有听过夜半的冰裂怎能说懂得创造、破坏和一尘不染的纯洁”(邵燕祥雪) 江南的冬天怎么不下雪了?四季不再分明了?我回答不上。也许,孩子长大了,长了知识,一切都会自己解答。 但是,我盼望雪,依然想念过去有雪的日子。“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现在,我家里有酒, 有“火炉”,独酌以外,也喜欢雪夜有人敲门,举杯共

15、饮,作通宵长谈。明朝酒醒,不妨雇一条小舟, 一起往东湖看雪9第三段中,作者写了哪些“飘雪的记忆”?请分条写出。(3分)听落雪的碎玉之声;多次爬出被窝看雪;梦中的雪景。(本题3分,答出一点1分)10请简析第四段的表达特色并概括雪景的特征。(6分)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由近及远描写雪中的景物,突出雪后的洁净、辽阔和宁静。 (“特色”3分,其中“手法”2分,答出两种即可;“由近及远”1分。“特征”3分,“洁净“辽阔”“宁静”各1分)11第五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5分)内容上:表达了盼望之强和失望之深。形式上:照应题目;承上启下,从上文的雪景描写、雪天盼望引起下文对“江南无

16、雪的思考和忧虑。(“内容”2分,“盼望”与失望”各1分;“形式”3分)12本文题为“江南无雪”,文中却用大量篇幅写雪,请结合全文探究这样安排有哪些意图。(6分)以昔日大雪反衬今日无雪,表现对环境恶化的忧虑和环境早日改善的愿望以我童年赏雪和儿子无雪可赏对照,希望孩子有快乐丰富的童年,能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生以现实的无雪和想象中的夜饮赏雪相映衬,表达对人生美好情趣的渴望(答出任两点即可,一点3分,意思对即可)。附参考译文:陆羽,字鸿渐,人们不知道他的父母是谁。当初,竟陵的僧人智积在河边捡到一个婴儿,就把他当作自己的弟子来养育。这个婴儿长大以后,不愿意跟从智积削发为僧,就用易经为自己占卜,卜得蹇卦中的

17、渐卦,卦上说:“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他才用陆羽做自己的姓名,鸿渐作为自己的字。陆羽有学问,他只要有一件事没能做得尽善尽美就会感到羞愧。他生性诙谐,少年时与优伶们混在一起,撰写了上万字的谈笑。天宝年间,陪羽被官府任命为优伶的老师,后来他逃走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品行高洁而行迹污秽”的那种人。上元初年,陆羽在苕溪边上修建了房子,闭门读书。还与有名的高僧和隐士相聚,整日喝酒聊天。陆羽相貌丑陋,说话结巴,却很善辩。他听到别人的美德,就像自己具有这种美德一样高兴。与别人定好的约会,即使虎狼当道也会如期前往。他自称“桑苎翁”,又号称“东岗子”。他精通古调歌诗,兴致极为安闲高雅。著作很多。他驾着小舟在

18、山寺间来往,总是头戴纱巾,脚穿草鞋,身穿粗布短衣,腰系围裙,敲打着林间树木,戏耍着河中流水。有时他独行于旷野之上,吟咏古诗,来往徘徊直到月亮下山,兴致尽了才痛哭着回家。当时的人们都把他比作春秋时楚国的狂人接舆。陆羽与僧人皎然是最好的朋友。皇上曾下诏任命陆羽为太子文学。陆羽嗜好喝茶,创制了茶道的精妙理论,著有茶经三卷,论述茶道的根源、茶道的方法、茶道的器具,被当时的人称为“茶仙”,天下人由此逐渐懂得喝茶了。卖茶的店家用瓷土陶制出陆羽的塑像,奉为神来祭祀,客人每买十件茶具,就送一尊陆羽的塑像。当初,御史大夫李季卿到江南任宣慰使,他喜欢喝茶,知道陆羽的名声,就派人召陆羽来。陆羽身穿农夫的衣服提着茶县

19、进入衙门,李季卿说:“陆先生精于茶道,名满天下,此地扬子江的中泠泉水又极为绝妙,如今二妙碰到一起,千载难逢,陆先生不可错过这个机会啊。”喝完茶,李季卿命令家奴付给陆羽茶钱。陆羽为此感到很羞愧,改著毁茶论一篇。陆羽与皇甫补阙友善。当时尚书鲍防在越中,陆羽前往依附他,皇甫冉写序送给他说:“君子推究儒、佛二家的名理,穷尽诗歌的丽则。遥远的别馆,孤单的岛屿,有船通行的地方就一定要去;有鱼梁钓矾之处,可随意前往。那越中地方是著名的山水之乡,军门又承担着朝廷节钺的重任。鲍长官是了解先生爱惜先生的人,会对先生解衣推食,倍加关照,先生此去怎能是仅仅品尝镜湖的鱼,赏若耶溪的月而已呢?”陆羽的诗文集和茶经一书流传至今。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