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中数学学案:第09课时(数列2) 必修五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09495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中数学学案:第09课时(数列2) 必修五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中数学学案:第09课时(数列2) 必修五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中数学学案:第09课时(数列2) 必修五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中数学学案:第09课时(数列2) 必修五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中数学学案:第09课时(数列2) 必修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中数学学案:第09课时(数列2) 必修五(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总 课 题数列总课时第 24 课时分 课 题数列(二)分课时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悉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的概念; 2.了解数列的递推公式是确定数列的一种方法,会根据给出的递推公式写 出数列的前n项;3.掌握根据数列的前项和确定数列的通项公式n重点难点根据数列的前项和确定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递推公式的理解与应用.n引入新课引入新课引入新课1已知数列 , ,125 是这个数列的第_ 1, 32aaan nn则的通项公式是5a项 2.写出下列数列的前 5 项:na(1),;(2),51a)2(31naann21a)2(21naann3.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使它的前 4 项分别是下列各数:,

2、;1110987,1 31 81 151 24注:由数列的前项写出一个通项公式:n 关键在于观察、分析数列的前项的特征、特点,找出数列的一个构成规律,再写出一个相应的通项n 公式 注意:(1)并不是所有数列的通项公式都存在; (2)有的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不唯一 4数列的递推公式: 数列的第项与它前面相邻一项(或相邻几项)所满足的关系式的递推公式 nna1na5.若记数列的前 n 项和为,即 nanS12nnSaaa试证明: 11nnnSSSa)2() 1( nn注意:注意:可作为常用公式; 当满足时,则)(11Sa 1nnSS1nnnSSa例题剖析例题剖析例题剖析例 1 根据下列各数列的前几项,

3、分别写出一个通项公式: (1), , , ,9999999999 (2),0.70.770.7770.7777 (3),26122030例 2 数列中,写出的一个通项公式na01ann naaa311na来源:学科网例 3、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分别为 ; nannSn2212nnSn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na巩固练习巩固练习巩固练习1根据下列数列的前几项,分别写出它们的一个通项公式: (1),;(2),7777777777381524352已知, 求已知, 求21a41nnaana21annaa21na3.已知数列的前项和,求该数列的通项公式 nan32n nS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课堂小结1.数列中递

4、推关系的概念; 2.由数列的前项的和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的过程nnS课后训练课后训练课后训练班级:高一( )班 姓名:_ 一 基础题基础题1.数列的通项公式,则是该数列中的第 项 nannan11417 2.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则= ,= ,65 是它 na2412nann4a7a的第 项 ;从第 项起各项为正;中第 项的值最小,为 na3.若数列中,且各项满足,则该数列的前四项为 na12a 121nnaa4.若数列中,且各项满足,则是该数列的 na11a 24a 212nnnaaa26第 项5数列中,则= 。 na 21, 3, 11 112 21 naaaaan nnn4a6数列的通项公式,

5、则它的前 30 项的积是 。 na2log1nann7数列的通项公式,则它的前 100 项的和是 。 na 211nna8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则的大小关系是 。 nb2cos23nbnmmbb与4二二 提高题提高题9数列的通项公式为,na10102nnan(1)数列中有多少项为负数? (2)为何值时,有最小值,并求出最小值nna10.(1)已知数列的前项之和,求。nan122nnSnna(2)已知数列的前项和满足,求的通项公式。 nannS2log (1)1nSn na来源:学科网三三 能力题能力题11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22()1nnanNn(1)是否是它的项? 0.98(2)判断此数列的增减性与有界性(注:有界数列指数列的项的数值在一个闭区间上) 。12.已知数列的前四项依次是 ,na1212221322221(1)写出该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2)该数列从第几项起大于?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