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二地理《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单(一)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09493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二地理《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单(一)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二地理《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单(一)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二地理《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单(一)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二地理《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单(一)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二地理《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单(一)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二地理《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单(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二地理《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单(一)(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干知识回顾】 (4 分钟) 1海底地形的类型特点及分布2海底扩张理论与板块构造学说3海岸【重点知识再现】 (11 分钟)1. 海底形态和构造 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海底地形依次为大陆架、大陆坡、洋盆和洋中脊 (1)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自然缓倾延伸的浅水地带,水深一般在 200 米以内。一般有浓度 浅坡度平缓等特点。 (2)大陆坡是大陆架外缘向深处陡降的倾斜面,水深一般在 2004000 米。 (3)岛弧以太平洋西部海域为多。海沟是沿着岛弧和大陆海岸山脉外侧延伸的狭长的深海 洼地,水深可达 6000 米,像“V” ,且两侧不对称,靠大洋的一侧较平缓,靠大陆的一侧比 较陡峭。岛弧和海沟常常相伴而

2、生,是地球上构造运动最活跃的地带之一。 (4)大洋盆地是大洋范围内水深 40006000 米的洋区,一般地形起伏较小,地壳活动相对 稳定。平坦的称深海平原,略有起伏的是海底丘陵。 (5)洋中脊是大体沿各大洋的中线发育的巨大海底山系,其长度可达数万千米,宽度达 10002000 千米。高出洋底 24 千米,一般比较陡峻,起伏较大。在洋中脊的峰顶有中央 裂谷发育。各大洋的洋中脊彼此连接具有全球性分布特征。 2.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证据有海岸形态、地质构造、古气候和古生物地理分布等。一般认为 在中生代以后联合古陆解体。 3.海底扩张理论的主要证据是全球性泉中脊和裂谷带;大洋形成时间很长,但洋底岩石的年

3、 龄较轻。大洋地壳和大陆地壳的上部结构相差明显,而下部结构却差甚微;海洋地壳热流量 平均值与大陆地壳热流量平均值几乎相等。 4.板块构造学说主要观点:全球的岩石圈由 6 大板块构成;各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做侧向 运动;板块边缘比较活跃,内部比较稳定,运动形成褶皱山脉、裂谷、大洋、岛弧、火山、 地震等。驱动板块运动的原动力是地幔物质对流。 5.在陆地上会形成海岸山脉,如北美洲西海岸的落基山脉、南美洲西海岸的安第斯山脉。如 果是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碰撞,都比较坚硬,则形成高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就是亚 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碰撞产生的。 6.海岸类型及其特点:海岸具有多种类型,根据海岸的物质组成,

4、可将海岸分为四种类型: 基岩海岸、沙质海岸、淤泥海岸和生物海岸。 (1)基岩海岸:独特的岬湾地形,沿岸有众多的岛屿,常在海湾一带形成海阔水深、利于 避风的天然良港。千姿百态的海蚀地貌是进行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 (2)砂质海岸:主要由砾石和沙子组成,往往形成沙堤、沙坝、沙丘等地貌,海滩多宽阔 平坦,常形成天然的优质海滨浴场。 (3)淤泥海岸:海岸带宽度大,坡度小,海岸线平直,大多数淤泥海岸土质肥沃,适宜开海底地形类型特点 分布大陆漂移 海底扩张 板块构造海岸类型的形成、物质组成、特征、作用、分布展滩涂养殖。 (4)生物海岸:红树林海岸具有很强的抵御风浪侵蚀的能力,又是鸟类及潮间带动物的栖息 地,

5、物种丰富。因此,红树林海岸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保护和海洋防灾减灾中具有重要 作用。 (5)珊瑚礁海岸。分布在热带地区,珊瑚礁对保护海岸,抵抗海浪侵蚀起到良好作用。 【典型错题重演】 (5 分钟) 如图是反映岩石圈板块分布情况的地球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 12 题。 1图中反映出的有几个板块 A3 个 B4 个 C5 个 D6 个 2比较 K、L、M、N 洋底地壳的地质年龄 ALN BLK DMN 3下面四幅图反映了板块运动的方向与大西洋形成的过程,则正确表示 大西洋形成先后顺序的是 AABCD BBDCA CDACB DCDAB 4读海底地形示意图,关于图中所示的海底地形特征及其成因正确的是

6、( ) A为深海沟,这是板块张裂,岩浆涌升的地方 B为大陆坡,其深一般不超过 200 米 C为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部分 D为海盆,其上岛屿是大陆断裂而形成的 5太平洋西部岛弧的形成是由 ( ) 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造成 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造成 C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造成 D风力、海浪和海水腐蚀等外力作用造成 【自主检测】 (20 分钟) 一、选择题 1有关板块构造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板块构造学说是 20 世纪初提出的,被称为“全新球构造学说” B全球岩石圈可分为六个规模巨大的运动板块,每个板块都是完整的一块 C在板块边界,地壳相对稳定,而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活跃

7、 D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边缘和俯冲带上,如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下图为贯穿南美大陆及大陆东西两侧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圈(垂直与水平方向不依同一比 例尺绘制),分析回答 23 题。2图中海底岩石年龄最年轻的是 A甲处 B丙处 C丁处 D戊处 3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明显分界线是 A乙处 B丁处 C己处 D辛处 4下图所示的海岸景观可以判断为 A基岩海岸 B生物海岸 C淤泥海岸 D砂质海岸 5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浅海地区称 ( ) A大陆坡 B.大陆架 C洋盆 D海沟 6关于海底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 ) A海底地形也有起伏,但是不大 B大陆架位于大陆边缘,一般坡度、深度都不大 C坡度较陡的大陆坡位于大陆

8、架的内侧紧挨大陆 D大洋底部地势较平坦,最深处为洋盆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0 世纪初魏格纳提出海底扩张学说,对全球海陆分布及其成因作了全新的解释 B三学说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 C大陆漂移学说的成功之处在于在大陆瀑移方式和动力来源等同题上找到了证据 D海底扩张说是在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说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全新球构造学说”如图是反映岩石圈板块分布情况的地球剖面示意。读图回答 89 题。 8图中火山岛属于哪个板块 A美洲板块 B大西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 9图中位于板块消亡边界上的有几处 A一处 B二处 C三处 D四处 10下列最能代表海洋地壳

9、从大洋中脊到海沟的年龄分布状况的图 二、综合题 11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写出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B,C,D,E ,F,G。 写出字母 C 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 写出字母 D 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特点1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底地形 A 处为_,P 处为 _。 (2)下列各类岩石中,在 H 处常见的是 _ A.玄武岩 B.页岩 C.花岗岩 D.石英岩 (3)据勘探,C、D、E 三处海底地层岩石年龄按自老到新依次排列是_,这个发现 为_学说的建立提供了事实依据。(4)如 M 板块为太平洋板块,则 N 板块的名称是_板块,当 M 板块俯冲到 N 板块下 面,N 板块受到挤压

10、上拱,形成高大山系的名称是_山系。【错题重练答案】 (2 分钟) 1.B 解析:根据构造带划分板块分布。2.D 3.D 4.C 5.A 解析:根据海底地形来确定 【自主检测】 (3 分钟)1.D 2.A 解析:00 海沟、海岭等是板块的分界线 3.A 4.B 据图判断是珊瑚礁海岸,它是一种特殊的生物海岸 5.B 6.B 7.B 8.D 9.B 10.C 11.(1) 海沟 中央裂谷 (2)A (3)DCE 海底扩张 (4)美洲板块 落基山 解析:本题 主要考查学生对海底地形分布规律与特点的考查。 12A 大陆架,B 大陆坡,C 岛弧,D 海沟,E 深海平原,F 海底丘陵,G 洋中脊。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大陆板块受挤上拱形成岛弧 呈 V 型;两侧不对称,大陆一侧较陡,大洋一侧较缓;多火山、地震。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的主要观点应用情况。距洋中脊越远的地 方海底岩石的年龄越老。【疑难反馈】 一、选择题题号: 二、读图题题号: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