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一地理《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单(十九)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09477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一地理《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单(十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一地理《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单(十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一地理《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单(十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一地理《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单(十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一地理《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单(十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一地理《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单(十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一地理《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单(十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干知识回顾】 (4 分钟) 1区域的含义 2.区域的发展阶段 3.区域发展差异 【重点知识再现】 (8 分钟) 1区域概念: 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地理空间; 2区域一般性特征: 区域有一定的区位特征,内部特征相对一致;区域之间有明显差异; 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如干湿区; 3.区域空间结构:按照经济发展分为区域核心(呈点状) 、网络系统(呈线状或呈网状) ,外 围空间(呈面状) 。 4.区域产业结构: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及产业内部构成。 二、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区 域 的 基 本 含 义

2、 主要特征 有一定的界线 内部相似与连续性,之间有明显差异性 有优势、特色和功能 区域间是相互联系 空间结构 影响 类型 空间 分布 影响 差异 演化 含义 产业结构 区 域 发 展 阶 段 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 区域总体发展趋势 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工业化阶段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区 域 差 异 比较方法 自然:地形、气候、水文、资源 等 社会经济:产业结构、工业化与城市化、对外开 放 东、中、 西 划分 差异 南方与北方 划分 差异 西部大开发 目的 范围 优势与劣势 意义 三、区域差异 1.区域差异一般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来分析,而社会经济可以从前面区域的空间结构 (城市和

3、工业、网络系统) 、产业结构来分析。 2.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地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方面,与中西部相比,东部地区工业化 起步早、水平高,城市化水平、实力、数量等都具有明显的优势,东部有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络和信息网络;产业结构以二、三业为主,第一产业占比较低,具有东轻西重、南轻北重的 特点。 3.南北方的差异表现在自然条件主要是气候的差异,南方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而北 方地区则主要是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半湿润气候。北方的煤炭、铁矿、油气及森林资源有明显 的优势,限制性因素主要是水资源短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等问题。同时面临产业结构调整 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等任务。南方热量丰富、水分充足,

4、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 水能资源等很丰富,限制性因素主要是洪涝灾害、环境污染、地形破碎等。主要问题是人地 关系紧张。 【典型错题重演】 (5 分钟) 1关于区域空间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区域空间结构的空间网络系统就是指区域的各种交通运输线组成的网络状分布体系 B区域空间结构的外围空间是指区域核心以外的其他空间范围 C区域空间结构的外围空间的发展水平受区域核心的制约,受网络系统的影响不大 D区域的空间结构往往有固定的模式和范围,不随经济的发展而变化 2从经济活动的角度来看,区域空间结构的组成不包括 ( ) A区域核心 B网络系统 C外围空间 D人口状况 3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

5、在三次产业的转移趋势大致是 ( ) A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B第二产业向第一、第三产业转移 C第三产业向第一、第二产业转移 D第二、第三产业向第一产业转移 4导致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 ) 产业结构的差异 资源分布的差异 距海远近的差异 对外开放程度的差 异 A. B. C. D 5关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比较高 B.拥有较多的高等院校,科学教育水平高 C.对外开放程度高,外资企业比重大 D矿产资源、水力资源丰富,经济相对发达 6就工业结构来说,我国具有的基本特征是 ( ) A.“南重北轻,东轻西重” B.“南轻

6、北重,东轻西重” C.“南重北轻,东重西轻” D.“南轻北重,东重西轻” 7我国开发开放战略的形成顺序是 ( ) A.沿海一沿江一沿边一沿陇海一兰新线 B.沿江一沿海一沿陇海一兰新线一沿边 C.沿海一沿江一沿陇海一兰新线一沿边 D.沿海一沿边一沿江一沿陇海,兰新线 【错题重练答案】 (2 分钟) 1B 区域空间按经济发展来看由核心,网络系统和外围空间组成 2D 3A 4A 5D 东部地带位于河流下游落差小,水力资源缺乏 6B 7C 【自主检测】 (23 分钟) 读下图,完成 1-2 题。 1.图示反映了区域的 ( ) A整体性特征 B差异性特征 C开放性特征 D稳定性特征 2.图中区域发展水平

7、产生差异的原因,不可能的是 ( ) A地理位置差异 B气候、地貌差异 C人种分布差异 D矿产资源条件差异 3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的指标不包括 ( ) 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人均国民收入 C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 D人文发展指标 4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总体发展趋势为 ( ) A不平衡一平衡一不平衡 B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 C不平衡一平衡 D平衡一不平衡 5关于南方与北方特征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矿产资源:北方煤炭、石油、铁矿丰富;南方有色金属丰富 B.限制性因素:北方水源不足;南方热量不足 C.工业结构:北方以能源工业为主;南方以重工业为主 D农业生产:北方自然条件差,元商品粮基地;南方水热

8、条件好,水稻种植广泛 6导致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 ) 产业结构的差异 资源分布的差异 距海远近的差异 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 A. B. C. D 7关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比较高 B.拥有较多的高等院校,科学教育水平高 C.对外开放程度高,外资企业比重大 D矿产资源、水力资源丰富,经济相对发达 8就工业结构来说,我国具有的基本特征是 ( ) A. “南重北轻,东轻西重” B.“南轻北重,东轻西重” C.“南重北轻,东重西轻” D.“南轻北重,东重西轻” 9下列选项中有关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

9、 A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很多 B传统农业占有的比重较小,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大多数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整个区域处于高水平的均衡状态 D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对外贸易规模甚小,表现出典型的自给自足特征 10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最主要的目的是 ( ) A.缩小地区差异,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 B.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C.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D.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 11下列地理事物中,通常作为我国东部地区南 方和北方的分界线的是 ( ) A.长江 B.黄河 C.长城 D.秦岭一淮河一线 12我国北方地区适宜发展 ( ) A.

10、以小麦、棉花为主的旱作农业 B.以棉花、甜菜为主的灌溉农业 C.以水稻为主的水田农业 D.以瓜果、长绒棉为主的绿洲农业 13我国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 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冲击 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 B. C. D. 14.下列四组省区全部属于中部经济地带的是 ( ) A.吉林、安徽、湖南、海南 B.山西、内蒙古、陕西、广西 C.河南、黑龙江、江西、湖北 D.河北、山东、辽宁、天津 15读“我国甲、乙两区域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甲区域以 为边界,乙区域以 为边界,它们的边界是 (填“明

11、确”或“有过渡 性质”)的。 (2)将下面各区域地理特征的数码代号填入下表相应空格内。 外流河 内流河 放射状水系 辐合状水系 冰川融水补给 雨水补给 地形区 甲 乙 地理特征 (3)两地区差异显著,国土整治的重点也不同。目前,甲地区国土整治的重点是 ;乙地山地丘陵地区国土整治的首要任务是 。 (4)从各区域的有利因素出发,分析两地区分别成为我国重要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和天然橡 胶生产基地的原因。 (5)两地区旅游资源都很丰富,但旅游资源的类型差异很大。你认为它们各应发展哪些特色 旅游?(各举两例以上,合理即可) 16读“美国东北部地区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城市名称

12、。,。 (2)19 世纪中叶后,城市逐渐发展为美国著名钢铁工业中心的原因是 附近有,19 世纪中叶,随着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崛起,尤其 是,通过五大湖和运河运进附近出产的铁矿 石,从而发展成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 (3)分布在美国东北部和沿五大湖各州的农业带是,其形成原因:一是自然条件有 利于生长;二是。 (4)目前美国东北部工业在产业结构上的特点是。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3 3 分钟)分钟) 1.C 2.C 第 1 题易错选 B 项,主要原因是图示中“落后区域”和“发达区域”干扰了判断。 仔细读图可知,图示两区域之间具有资金、信息、劳动力、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交流,反映了 区域的开放性特征。故

13、选 C 项。第 2 题要从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方面考虑,图示两区 域存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地理环境的影响是主要原因,其中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土地、 矿产资源等条件的差异。故选 C 项。3D 4C 5.A 北方地区的煤铁森林比较丰富而水资源 比较缺乏,而南方主要是有色金属、水能资源丰富 6A 7D 东部地带位于河流下游落差 小,水力资源缺乏 8B 9D 10.A 缩小地区差异,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 11.D 12.A 北方地 区降水少,适于种植耗水量少的作物 13.D 14.C 15(1)地形(山脉) 海岸线 明确 (2) 甲 乙 (3)荒漠化的防治,恢复和保护热带森林植被 (4)甲地区夏季

14、高 温,光照强,有丰富的灌溉水源,土层深厚,利于长绒棉生长。乙地区夏长冬暖,降水丰富, 土壤发育良好,适宜橡胶生长。 (5)甲地区:沙漠探险游、山地放牧游(或坎儿井观光游、 登山游、滑雪游、少数民族风情游等);乙地区:海洋生态游、热带雨林考察游(或热带高效 农业游、少数民族风情游等)。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区域概念的理解及区域差异 的对比分析能力。第(1)题,根据经纬度位置和轮廓可知甲区域为塔里木盆地,乙区域为海 南岛,它们均有明确的边界。第(2)题,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内陆地区,其中河流多为内流 河,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受地形影响,为辐合状水系;海南岛地区位于东部季风区,地形 中间高、四周

15、低,河流多为外流河,以雨水补给为主,为放射状水系。第(3)题,塔里木盆 地受干旱气候的影响,荒漠化问题严重;海南岛受地形和气候影响,水土保持任务艰巨。第 (4)题,分析长绒棉和天然橡胶的生长条件时需要从光、热、水、土壤等方面进行。16(1) 芝加哥 底特律 (2)优质大煤田 宾夕法尼亚运河的开通和铁路的修建 苏必利尔湖 (3) 乳畜带 多汁牧草 接近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拥有巨大的牛奶和乳制品消费市场 (4)第二、 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到相当大的比重,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地超过第 二产业,科技、教育、金融、贸易、信息、旅游等部门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发展的条件和特点,特别是区域农业发展分布有些学生由于时间较长遗忘 较多。 【疑难反馈】 一、选择题题号: 二、读图题题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