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重卡市场竞争环境评估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7309207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0.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重卡市场竞争环境评估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中重卡市场竞争环境评估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中重卡市场竞争环境评估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中重卡市场竞争环境评估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中重卡市场竞争环境评估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重卡市场竞争环境评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重卡市场竞争环境评估(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中重卡市场竞争环境评估,1,竞争环境分析,1、竞争格局演变,2002年以前,东风、解放两家独大,200207年,以9系平台为主的重汽、欧曼、陕汽快速增长,以6系、5系、3系为主的东风、解放市场份额大幅下降。 07年以后,东风、解放、重汽、欧曼、陕汽形成第一竞争集团; 04年以后,北奔、江淮、华菱等品牌成长较快,与红岩一起形成第二竞争集团,2,中重卡行业中,欧曼位居第四,去除其它(零散低端品牌),选取东风本部、解放本部及青岛、重汽卡车及济南商用、欧曼、陕汽、江淮(格尔发及亮剑)、北奔、红岩、华菱等品牌的平头车作为目标市场(09年容量54.8万辆),欧曼相对占有率15.1%,重型各功能平台上欧

2、曼居前三位,相对占有率16.5%,中型车欧曼占第四位,相对占有率5.0% 。,牵引车上欧曼稳居第二位,相对占有率比第一位的解放低15%。,平板车上欧曼居第三位,相对占有率比第二位的东风低8.4%,比第一的解放低14.4%。,自卸车上欧曼居第二位,相对占有率比第一位的重汽低25.5%,与第三、第四和第五位的陕汽、解放、东风占有率相差不大。,中型车上欧曼占有率5%,居第四位,与第三位的柳汽接近,但与第一位解放、第二位东风的差距较大。,2、分功能竞争格局,稳 固 业 务,提 升 业 务,提 升 业 务,提升业务,3,2、主要竞争品牌分析,欧曼主要竞争对手,4,中国重汽,1、业务现状 业务结构,08年

3、业务结构,09年业务结构,重汽集团中,卡车公司和济南商用车业务占总业务量的80%以上,是未来卡车业务的重点; 重汽集团09年净利润9.5亿元,同比增长8.5; 从2010年计划安排上看,重汽在济南商用车和进出口业务上有侧重,预计未来两年内重汽战略上将在低端业务和海外业务拓展方面有所倾斜,5,中国重汽,1、业务现状 产品结构,重汽现有业务以9系平台为主,商用车公司有向6系、5系、3系发展的倾向,但进展缓慢 豪沃产品是重汽现有业务主流产品,在卡车公司销售比重达到90%以上,已基本取代斯太尔系列产品 09年重汽推出换代A7产品,未来两年内将主要以A7市场推广为主 特种车中矿用自卸车业务是特种车公司民

4、品重点发展的业务 低端业务上以金王子自卸车为主,6,中国重汽,1、业务现状 销售结构,功能上:,经过几年发展,重汽现有销售结构中自卸车占有大部分比重,09年已超过70%,未来几年内重汽牵引车业务有一定的增长潜力;近两年欧曼与其形成竞争的点主要是9系自卸车, A7系列牵牵引是未来的主要竞争点,子品牌上:,重汽现有销售结构以豪沃和金王子为主,斯太尔及斯太尔王产品逐渐被淘汰,预计未来23年内,高端A7业务将会有较快的增长,同时低端金王子、豪骏和矿用自卸车业务也将会有所增长; 欧曼主要竞争点是重汽卡车; 南北方工程车主要竞争点是重汽 商用车,7,中国重汽,1、业务现状 市场地位,自2006年起,重汽自

5、卸车一直稳居市场第一位,但牵引车和平板车已跌至第四位,但随着A7的推广,预计未来23年内重汽市场地位会有所的改变。,市场地位:,占有率:,近年来重汽自卸车占有率一直稳定上升,09年已达到36.9%;但牵引车市场占有率一直下滑,已跌至9%;平板车业务比较稳定。,8,中国重汽,2、战略规划 业务战略,战略方向:十二五期间仍以技术导向为主,重点加强与MAN合作;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技术领先战略、区域化市场战略和低成本战略,逐步实现产品、市场、资本、机制和品牌的国际化; 产品方向:以9系为主,逐渐向6系、5系和3系平台延伸;卡车公司重点向高端发展,低端业务由济质南、济宁商用车发展;底盘逐渐引入MAN技

6、术;业务目标:2010年重汽产销达到14万辆。其中重型车13.5万辆、中型车0.5万辆、重型柴油机20万台;2012年形成新型合作重卡2万辆、中卡2万辆的目标;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利润40亿,销售20万辆:其中:重卡15万辆(包括D20、D26发动机新型重卡5-6万辆)、中卡(D08发动机)5-6万辆、客车4000辆,工程机械8000-10000台;2015年出口产品占总量的三分之一。,9,中国重汽,2、战略规划 产品战略,高端产品,中端产品,低端产品,汕德卡T7,MAN/TGA,HOWO-A7,HOWO,金王子,黄河少帅,豪骏,斯太尔王,豪运,豪威,A7车身+MAN/D20发

7、动机形成汕德卡T7系列,前期已完成牵引车、搅拌车和泵车开发;预计2010年将进入小批量试投,主要发展9系和6系; 引进MAN-TGA系列整车技术,形成新的合资产品,面向全球市场,预计201112年投放;主要发展9系和6系,并将借助窄车身资源向5系延伸,A7系列产品配装重汽D10、D12发动机,2009年开始投放市场,预计2011年即可完成市场导入,2012年起市场定位将调整为中高端并将迅速增长;,HOWO系列产品经过年度改型后成为近两年内仍将作为主流中端产品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将不断改进,预计2011年后将逐渐引入MAN底盘技术; 国3阶段以EGR产品为主,国4采用电装共轨+SCR技术,可能会采

8、用MAN的EGR国4技术路线;2010年在豪沃7系列上推广LNG、CNG燃气产品;,重汽商用车公司的豪运、豪骏、金王子、黄河少帅等产品将作为低端产品继续发展; 同时发展豪威、豪运系列矿用自卸车业务; 2010年在豪运、金王子、豪威上发展LNG、CNG燃气产品;,产品分类,产品战略发展方向,10,中国重汽,2、战略规划 关键总成零部件规划,驾驶室,重汽已基本完成核心零部件资源战略布局,涵盖车身、发动机、变速箱、后桥等、转向机、离合器,资源模式以纵向开发战略为主,十二五期间重点是引进MAN-TGA系列驾驶室宽窄两种规格共6个品种。,MAN-TGA系列,宽度:2240/2440(白车身) 技术来源:

9、MAN技术转让 到位时间:2011年 应用平台:9系、6系、5系,HOWO-A7系列,宽度:2490 技术来源:意大利设计,全新开发 到位时间:2009年 应用平台:9系、6系,宽度:2490 技术来源:VOLVO技术 到位时间:2005年 应用平台:9系、6系,HOWO系列,斯太尔(王)系列,宽度:2490 技术来源:斯太尔改装 应用平台:9系,豪骏、HOKA、豪运系列,宽度:2490 技术来源:社会采购,国内开发 应用平台:9系,宽度:2200 技术来源:MAN-L2000改装 应用平台:9系、5系、3系,金王子、黄河少帅系列,11,发动机(重汽动力系统,包括济发、杭发、重油和济南复强动力

10、),TBD226B-4,4.16L(150180PS),6.23L(180240PS),TBD226B-6,4.58L(150220PS),MAN-D08,MAN-D08,6.87L(240340PS),10.52L(310430PS),9.7L(230410PS),WD615,D10,MAN-D20,D12,11.7L(336460PS),TBD226B-6,MAN D08(6缸),MAN D08(4缸),MAN-D26,12.42L(480600PS),重汽D12,重汽D10,WD615,TBD226-4,WT615,9.7L(230340PS),WT615,国3阶段: 以WD615系列E

11、GR为主,D10、D12系列共轨动力在A7产品上配装; 进口MAN D20共轨发动机,在T7汕德卡上配装; 金王子、黄河少帅等中重型和中型车上可选用玉柴动力;,国4阶段: 国4选择电装共轨+SCR路线;发动机同时开发EGR状态,可能引进MAN的EGR国4技术 高端以引进的MAN-D08发动机在杭发生产,D20和D26发动机在济发生产; 国5阶段 国5阶段全部采用共轨+SCR技术路线; 以引进的MAN-D08/D20/D28动力和重汽D10、D12发动机为主;,12,变速箱(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变速箱部+山西大齿),重汽变速箱资源主要由中国重汽有限公司变速箱部和山西大齿生产的HW及DC系列变

12、速箱,资源覆盖中、重型车所需的5档16档以及AMT全系列产品,配合使用陕齿变速箱,十二五期间暂无其它变整器开发计划。,注:加粗部分为重汽主要使用资源,变速箱-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变速箱),13,变速箱-山西大齿,根据中国重汽的定位,重汽集团内部需求主要由重汽集团变速箱部满足;大齿外供为主,大齿新厂区规划产能提升到22万。,14,车桥(重汽济南桥箱厂),重汽后桥主要采用斯太尔(ST13/ST16轮减桥)、豪沃(HW13/HC16轮减桥、HW12/16单减桥)系列,另外规划开发了AC系列工程用加强车桥(AC16轮减桥、AC16加宽轮减桥、AC26加宽轮减桥)十二五期间主要对现有车桥资源质量进行

13、改进提升。,1)前桥(年产能20万根),重汽前桥有转向前桥和驱动前桥两种,分斯太尔系列和豪沃系列,其中转向前桥有HF7(斯太尔7吨)、HF8(豪沃8吨)、HF9(豪沃9吨)三种,驱动前桥为斯太尔6.5吨;此外,重汽开发了HF12(12吨)加强前桥用于矿用车。,2)后桥(年产能30万根),15,中国重汽,2、战略规划 市场战略,战略方向:十二五期间以国内市场为主,拓展国际市场;市场运作与国际接轨-形成国际、国内市场销售、服务体系; 市场开发:曼负责“合作产品”在欧盟27国和巴西的销售;其他地区和国家由重汽负责;中国市场由重汽负责; 市场目标:2015年国内市场销售三分之二,出口产品占总量的三分之

14、一;十二五期间继续推进“双千工程,打造钢铁网络”,分销能力达到20万辆;,16,中国重汽,3、重汽竞争分析总结,优势:,研发能力强,产品技术及产品性能研究行业领先; 重型9系平台尤其是自卸车上拥有较好的产品及市场基础,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核心零部件资源自制,具有较强的成本控制和产能控制能力; 与MAN合作,十二五期间在产品技术、动力、车身、底盘上领先优势会更加明显; 军品已基本形成系列。,不足:,产品结构不平衡,9系自卸车比重过大,牵引车市场竞争力呈弱化趋势,6系、5系中重型及3系中型平台没有基础,产品及市场拓展进展较慢; 自制发动机、变速箱市场推广过程中的质量负面影响还要一定时间、大动力产

15、品没有成功推广; 十二五期间MAN技术引进、吸收与市场转化需要时间,市场贡献度不会太大; 产品对市场的适应性及产品灵活性不够,市场推广能力较弱 ;,欧曼竞争点:,9系平台以重汽自卸车为标杆展开竞争,力争十二五期间销量突破5万辆,相对占有率达到20%以上;欧曼ETX与重汽A7产品相比没有劣势, 竞争力仍然较强. 十二五期间欧曼在产品数据研究、产品性能研究能力要得到大幅提高,与重汽形成比较优势。,17,08年业务结构,09年业务结构,陕汽集团中,陕重汽业务贡献度最高,占总业务量的70%以上,其出口业务呈逐年增长趋势; 陕重汽集团09年收益1.89亿元,同比增长25%; 从2010年计划安排上看,陕

16、汽在各业务上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尤其是特种车业务。,陕汽,1、业务现状 业务结构,18,陕汽,1、业务现状 产品结构,陕汽现有业务以9系平台为主,向6系发展进度缓慢; 陕汽10年产品分为重载型(现有产品)、轻载型(MAN小速比单级桥) 、轻量化进行细分目标市场推广; 陕汽10年德龙FC拓展下延开发F3000产品,配装潍柴蓝擎动力和康明斯M系列动力; 陕汽10年推出德龙5系窄体车身M3000系列产品,功能覆盖载货车、专用车和牵引车; 天然气车是重点推广的产品,陕汽在CNG产品组合上拓展德 龙LNG产品,功能覆盖牵引和自卸。,19,陕汽,1、业务现状 销售结构,功能上:,陕汽现有销售结构较为均衡,09年自卸车比重增长较大,已超过50%,牵引车比重有所减少,未来几年陕汽业务受潍柴动力资源的优势,产品结构仍会保持均衡发展,自卸车业务仍有增长潜力; 近两年欧曼与其形成竞争的点主要是9系自卸车、牵引车。,子品牌上:,陕汽现有销售结构以奥龙和德龙为主,10年德龙F3000是其重点推广的产品、6系德御及顺驰产品几乎无销量,德龙系列产品调整后,将是其未来主要增长点; 欧曼ETX主要竞争点是陕汽9系德龙牵引车、自卸车;H2主要竞争点是9系陕汽奥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