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德育管理与班主任工作创新研修班”学习有感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308805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中小学德育管理与班主任工作创新研修班”学习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全国中小学德育管理与班主任工作创新研修班”学习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全国中小学德育管理与班主任工作创新研修班”学习有感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全国中小学德育管理与班主任工作创新研修班”学习有感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全国中小学德育管理与班主任工作创新研修班”学习有感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中小学德育管理与班主任工作创新研修班”学习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中小学德育管理与班主任工作创新研修班”学习有感(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含中职)德育管理与班主任工作创新研修班全国中小学(含中职)德育管理与班主任工作创新研修班”学习有感学习有感 江苏省大港中学 纪金忠 2012 年 3 月 10 日 11 日,我参加了由北京师范大学组织的“全国中小学(含中职)德育管理与班主 任工作创新研修班”的学习,在两天的学习中我有幸聆听了李晓凡、李凤遐和段惠民三位专家的讲座, 感触颇深,深受启发,现将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和交流。 李晓凡人物介绍:(摘自网络 ) 女,党员,高级讲师,曾任哈尔滨市卫生学校副校长,兼任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联合会理事,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全国家庭教育报告团成员。 1989 年-20

2、03 年连续被评为省、市级优秀家长、优秀家长标兵、家庭教育辛勤园丁、家庭教育先进个人及先进工作者。 1996 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家长。 2000 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母亲”提名奖。 2003 年被评为黑龙江省首届“十大杰出母亲”。 2002 年受聘于全国更新家庭教育报告团成员、全国家庭教育学会讲师团成员、全国少先队志愿辅导员。 近几年来,曾在三十余家报纸、杂志发表文章,曾在中央电视台等十余家电视台做专访节目,先后在北京景山学校等全国各地做报告 400 余场, 直接听众达 100 余万人 内化师德内化师德当代德育新坐标的支撑点当代德育新坐标的支撑点 讲座从视频母亲开始,没有任何解说与文字,一幅幅

3、从怀抱婴儿的年轻妈妈,到白发苍苍的老 母亲,一个个熟悉鲜活的亲爱妈妈形象在阎维文老师母亲的歌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每个听众都满 含热泪静静地聆听着,欣赏着,思考着李老师留给我们的问题:这是教育吗?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天下来,整个会场要么悄无声息,要么掌声雷鸣,大家被深深地感动 着。李老师妙语的叙述、精辟的讲解、生动的例子、丰富的肢体语言示范、走下讲台和老师们的互动及 最后给我们全体与会教师们的现场主题班会这一切都深深感动了我,感动于李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执 着与奉献!感动于李老师对学生无私的宽容与热爱!感动于李老师教育管理的艺术性!感动于李老师 30 年如一日的专业成长之路!感动于李老师面对

4、痛苦、失落与打击,勇于面对生活越挫越勇的坚强精神! 师德是教师从业的最基本要求,李晓凡老师的报告使我更深入理解了师德的内涵,体会到过去的师 德只是追求的一种外化,如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而现今的师德追求的是一种内化和外化的统一, 她包涵教师的思想境界、理念、行为、业务水平等内涵,教师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唤醒学生 的心灵。 李老师认为,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内化是人性化修养,而教育的本质是“唤起”。讲座主要讲述了 内化师德的理论基础、内容及实践意义以及终极目标三个方面,这里主要谈谈第二个方面,也是整个讲 座的主要部分。李老师从“内在有张力、潜在有魅力、外在有活力”三力合一的角度进行了阐述。

5、 一、锤炼自我一、锤炼自我内在有张力内在有张力 所谓张力,即教师要内心有深度、宽度、广度。具体表现为你对别人的宽容度和接纳度以及别人对你 的信任度和释放度。教师张力的内显是对学生成长理念的正确确立孩子在犯错误中不断长大。而张 力外显又表现为对学生的理性宽容赏识有度,批判得法。她用鲜活的实例为我们阐述了赏识与批评 艺术的三步曲情感投入、放大优点、合并同类项缺点。她认为,教师应加强自我约束,追求道德 “上线”,摒弃道德“下线”,苦练内功,追求人性完美,形成个性优化,力求厚德懿行,这是内化师 德之本、之源、之美。在现今社会,教师应通过“以书养清心,以情育德行,以诚导人生”的途径来内 化师德,从而达到

6、鞭策自己,心策他人的目的。李老师最后还告诫我们,教师只有能力高于欲望,才能 生活的幸福,不要刻意追求别人的看法,要为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工作,正如一位旅行家所言: “没有发现大自然的美,不是大自然的悲哀,而是人类的悲哀”。教师应该努力成为在学习上 “有能力 自由批判独立思考的人”,在生活中“理性从教而又感悟生活的人”,工作中“有独立人格而又溶于社 会的人”。 二、修养自我二、修养自我潜在有魅力潜在有魅力 “人师本身就是一本非常生动、丰富、深刻的教科书”,教师“做人师的过程就是彰显个人魅力的过 程”, 教师的魅力来源于“素质的不断提升、观念的不断更新和自我的不断完善”。首先,教师要有独 特的人

7、格魅力。在教育的过程中,李老师常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作为鲜活的教育素材,特别是当学生遇 到困惑和迷茫时,她不是去给予“怜悯”,而是鼓励学生坚强面对,她认为“当你前面是阴影的时候, 那一定是身后有太阳的照射,只有会看太阳的人,才能才能得到太阳的温暖,只有积极向上的人,才能 踏踏实实前行” 。李老师教育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体悟人生道理。我给我们讲述了一次她和 儿子游三峡时一段经典对话(背景:丈夫刚刚病逝),她问:“儿子,你觉得三峡最美的风景是什么? 是山美还是水美?”儿子回答说:“山也美,水也美,但我觉得都不是最美的,最美的风景应该是一 粒饱满的种子,不经意间落进了悬崖的岩石缝里,它抓住机会

8、,扎下根去,长出一棵小苗,经历的无数 的风风雨雨,虽没有长成苍天大树,但它却那么的苍劲有力 ”。她认为,教师健康的心理是内化师德 的基石,教师要“学会把快乐的人生传递给学生”。其次,教师要“用心做人,用情做事,用智慧做教 育”,在德育工作中,要能构建完备的德育工作体系,一手抓制度,一手抓班会、抓主题活动,让学生 在大量的主题活动和特色活动中真正受到教育,充分展现教师的工作魅力。最后,教师也要展现自己的 生活魅力,“在生活中演绎精彩,在学习中增长知识,在做事中感悟美好”,不断提升人师的境界。 三、超越自我三、超越自我外在有活力外在有活力 这里的活力指的是教师通过内化而产生的多种智慧和能力。首先是

9、“不断学习的能力”,她为我们 介绍了自己担任毕业班班主任工作时的种种做法,让人深受启发。她认为教师必须具有前瞻意识,学习 时应该是“准确而不是偏差的、主动而不是被动的、自觉而不是盲目的”。第二是要有溶于自然而又超 越自然的能力,用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曾经奋斗的过程和不断进取的精神交融与学生,这其实也是前面 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第三,在德育工作中,教师要有“用心而不用手段”的能力,要用真心爱学生, 而不是用手段“爱”学生,这样往往会使得我们所谓的“爱”变成一种“伤害”,教师应该做学生心灵 的领航员,要能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四是要有培养学生追求卓越精神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在学生的心里 埋下高水平成就动机

10、的种子,挖掘其潜能,优化其个性,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为学生创造宽松的环境, 宽容地对待学生的超越性。最后,教师还应该具有引领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努力让学生的“思维方式 立体化、想象思维多元化、创造过程独特化”。 正如李老师所讲,我们的教育应是“用心而不是用手段”的教育,其实,做任何事,只要用心且坚 持去做,肯定能做出一番天地。外化要转为内化,才能成为真正的师德。最终,李老师用一句话来概括 讲座主题“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 从李老师的身上使我明白了:“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 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爱是教育的源泉;爱可以创造奇迹。 有爱就有希望。在教育的这

11、片沃土里,我们用语言来播种;用粉笔来耕耘、用汗水来浇灌、用心血来滋 润。我们的每一点爱心都仿佛在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户,让学生看到斑斓无暇的世界。” 李凤遐人物介绍(摘自网络) 李凤遐,1982 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历史系。她热爱学生、热爱教育、关心学生成长,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她从教 28 年,担任 27 年班 主任,她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好,成绩特别突出,多次被评为省、市先进文明班级、团支部。历届毕业生高考均分、本科上线率均居全市第一, 在她的班级里曾经连续五年出了五个徐州市文科高考状元,近几年她所任班主任的高三文科班本科上线率一直是 100,每班考取名牌大学都在 20 人左右。08 年任

12、教的文科班,有 5 位同学考上清华北大,全市文科前 5 名均是出在她班。09 年她任班主任的班级 60 名学生全部考上一类本科大学, 其中北大、复旦、南大等名校 30 多人。 李老师勤奋好学,有扎实的业务功底,30 的教学实践,她己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即:严肃加活泼,基础加拓展,习题讲评加课堂辩 论,把历史的风云变幻融于激昂、幽默的讲课中。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她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模 式。她每年所执教班级的高考历史成绩都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06 年她所执教的两个班高考历史均分 138 分,名列全省第一。她曾先、后获徐州 市历史教学竞赛一等奖,省

13、课堂教学实况录相甲等奖。并在中央电视台教育台播出。多次为全国和省、市同行开公开课、示范课,均受到专家和同 行的高度评价。受徐州师范大学的邀请,数十次为师大师生作专题报告和教材教法讲座,并被聘为江苏省骨干教师培训班主讲老师。 由于她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中成绩突出,多次获市级嘉奖并荣立三等功,被先后授予“江苏省优秀班主任”、“江苏省五一 劳动奖章”、“江苏省师德模范”、“徐州市劳动模范”、徐州市首批学科优秀教师等称号,2008 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历史特级教师”荣誉 称号。2009 年第 25 个教师节又获得“江苏省第一届十佳师德模范”、“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这是徐州市

14、十万教师中唯一获此殊荣的 老师。同时她也是我省教师中唯一两次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和两次省师德模范荣誉称号的省特级教师。 她关心热爱学生,教学与关爱并重,被同学们亲切的称为“凤妈”。 用班主任所有的爱用班主任所有的爱 去成就学生精彩的未来去成就学生精彩的未来 一、当一辈子老师、当一辈子班主任一、当一辈子老师、当一辈子班主任热爱是一种教育韧度热爱是一种教育韧度 “中学阶段是从少年向成人过渡的阶段,这时的学生感知蠢蠢欲动,心灵将启未启,人生半开未开。 中学老师的作为,可能为学生打开一些门,点亮一些灯,照亮一些智慧;中学老师的失误或无作为,也 可能使这个孩子的世界错过最佳的时刻,终于走向了麻木、迟钝、无知和蒙昧。以这个意义而言,中学 老师具有其他阶段老师无法比拟的重要性” , “对每一个老师来讲,你的学生可能在你的班级里是百分 之一,但在每一个人家庭来讲,这个孩子就是百分之百!就是父母头顶的一片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