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政 治二轮复习学案-政 治生活(第二课) word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07070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政 治二轮复习学案-政 治生活(第二课) 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政 治二轮复习学案-政 治生活(第二课) 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政 治二轮复习学案-政 治生活(第二课) 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政 治二轮复习学案-政 治生活(第二课) 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政 治二轮复习学案-政 治生活(第二课) 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政 治二轮复习学案-政 治生活(第二课) 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政 治二轮复习学案-政 治生活(第二课) word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知识清单】 1、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 3、我国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4、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渠道和方式5、公民应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 6、公民应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学习方法】学讲方式、探究训练 【学习过程】命题规律及备考导向:(1)高考对本课考查的重点是民主监督、村民自治与城市 居民自治以及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 (2)复习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 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

2、政治参与,发展基层民主等有关内容,进一步加强对本课内容 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考点一考点一 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 1我国的选举制度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 与 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2选举方式 (1)有哪些 从选民角度看,分为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从被选举人的角度看,分为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2)怎么样 直接选举优点: 局限性: 间接选举优点: 局限性: 等额选举优点: 局限性: 差额选举优点: 局限性: (3)如何选择 要根据 、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 ,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3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

3、选民参加选举的 ,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公民要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 的素养,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 (2)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 的重要尺度。 (3)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 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 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经典例题 (广东高考)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新选举法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 例选举人大代表;选举委员会应组织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回答选民的问题。这些规定( ) 体现了国家机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有利于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 体现了差额选举和等额选举的结合 有利于选民了解和鉴别候选人 A B C D 高效训练 当前我国的民主选举活动中

4、,选举方式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 额选举之分。对这些选举方式的认识正确的是( ) 各有其优点,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的差别在于是否确定候选人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差别在于是否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 差额选举和直接选举相结合是最佳的民主选举方式 A B C D 考点二考点二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及意义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及意义 1参与决策的方式有哪些 公民可以通过 等方 式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特别提醒 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四种方式的区分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区分决策前专业技术性问题决策(草案)形成后

5、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项2参与民主决策有何意义 (1)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 。 (2)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 。 (3)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4)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 。 经典例题 (2012四川高考)观察下图。政务微博的出现( )增加了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 畅通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 创新了政府社会管理的方式 形成了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 A B C D 高效训练 1、教育部在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后,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在这份征求意见稿中,不仅恢复了 51 个异体字,还拟对 44 个汉字“动刀整形”,调整

6、其写法, 这一信息随即引发各界强烈反响。教育部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是让公民( ) A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B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C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D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2、 (2013 宿迁一模)北大教授张千帆等 30 位专家学者联名向国务院、教育部及北京、上海、 广州三地的教育部门递交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就读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建议方案 , 对随迁子女的认定条件、父母条件、政策落实时间等提出建议。这是公民通过( ) A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B信访举报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C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D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3

7、、 (2014 南京一模)为使我国法定节假日调休安排更加科学合理,全国假日办 2013 年 11 月 27 日零时公布 3 个法定节假日调休备选方案,面向全国公开征求意见。公民可以通过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A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管理 B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参与决策 C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监督 D电话、信函、邮件等参与决策4、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 ,现阶段应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 平的制度环境。假如你要向决策部门提合理化建议,可选择的最佳方式及其理由是( ) A社会听证制度,因为听证于民是为了决策利民 B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因为

8、知情权是公民参与决策的前提 C信访举报制度,因为其是公民行使建议权的重要途径 D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因为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 考点三考点三 我国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我国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3有何意义 (1)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 的重要内容。 (2)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 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 务和公益事业,是 有效的途径。 (3)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 实践,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重点推进。 (中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实践可以学习民主管理的 ,体验民主管理的 从

9、而在民主管理实践中逐步增强和提高自己政治参与的 和 。 ) 经典例题 (2013江苏高考)2012 年,某县开始实施以“阳光理财、民主议事、群众公决”为 主要内容的村级财务事务“两公开一会审”工作法,探索如何把村级权力关进“制度笼子”。这 一做法( ) A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B有利于推进基层民主的发展 C加强了对基层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D扩大了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高效训练 党的十八大强调,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 群众自治机制。在我国,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 ) 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 村民和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基 层政权组织 社会主义

10、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A B C D 考点四考点四 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 情景导引 2013 年年底前,福建省将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联网收费动态监管系统, 从源头杜绝越权审批、超标准收费、自立项目收费等行为,实现收费管理全程公开,主动接 受社会监督。 自我探究 1我国公民行使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有哪些?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2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的依据及其意义? 1民主监督的对象和渠道(是什么) (1)监督对象: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2)合法渠道:我国公民可以通过 制度以 及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

11、网上评议政府(新形式)等渠道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 2实行民主监督(有什么意义) 实行民主监督,既有利于 ,又有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 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 精神。 3怎样行使监督权利 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 使用 赋予自己的监督权。另一方面,必须采取 方式,坚持 的原则, 不得干扰公务活动。 经典例题 1、(2013天津高考)网络反腐的成效被形象地称为“小鼠标绊倒大贪官”。近日, 为鼓励广大网民依法如实举报违纪违法行为,回应网民对反腐倡廉领域热点问题的关注,人 民网、新华网等主流网站同步推出了网络“举报监督专区”。 “举报监督专区”的设立( ) 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推动了反腐与网络功能的良性互动 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 确保了国家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A B C D 2、据最高检举报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 “12309”电话 24 小时开通,群众可通过固定电话、手 机、小灵通等拨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