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中语文学案苏教版必修五 3 第1课时 报任安书(节选)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04101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中语文学案苏教版必修五 3 第1课时 报任安书(节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中语文学案苏教版必修五 3 第1课时 报任安书(节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中语文学案苏教版必修五 3 第1课时 报任安书(节选)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中语文学案苏教版必修五 3 第1课时 报任安书(节选)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中语文学案苏教版必修五 3 第1课时 报任安书(节选)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中语文学案苏教版必修五 3 第1课时 报任安书(节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中语文学案苏教版必修五 3 第1课时 报任安书(节选)(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1 - 专题三 直面人生 渔父: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着重表现了屈原“宁为 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记念刘和珍君:叙述了刘和珍等爱国青年的生前事迹及遇害经过,总结了惨案的教 训,并对烈士作了热情地讴歌和赞颂。 论厄运:论述了厄运的作用和价值,赞颂与厄运搏斗磨砺出的坚忍的美德,并指出 “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 。 直面苦难(节选):作者倡导普通人的“苦难观” ,反对对苦难厄运的浪漫主义的美化, 把苦难、苦难英雄还原为生活中的真实面貌,深入地探讨了普通人应该怎样直面苦难的问题。 板块一 生 存

2、选 择 主题导读 司马迁“隐忍苟活” ,是为了成就人生的大事业,名垂不朽,实现人生的价值;屈原 “毅然赴死” ,是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以死来体现生命的尊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死,可以明志;生,可以践志。司马迁与屈原一个择生,一个择死,一个以 生践志,一个以死明志,树立了两种人格榜样,对后世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 1 课时 报任安书(节选) 画语导入 辉煌往往与苦难相伴,而伟大经常与孤独比肩。面对宫刑之辱,司 马迁毅然选择了隐忍苟活, “就极刑而无愠色” ,终成就被誉为“史家之 绝唱,无韵之离骚 ”的史记 。他以生践志,以羸弱的生命为我们 营造了一座座美轮美奂的精

3、神圣殿,也给我们演绎了敢于直面生存的苦 难、勇于在风雨之中守望理想与信念的悲壮篇章。今天,就让我们翻开 历史的沉重书页,走进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字词梳理】 1正音 曩者 ( ) 倡优 ( ) 诎体 ( ) 槛阱 ( ) 榜箠 ( ) 强颜 ( ) 羑里 ( ) 赭衣 ( ) 钳奴 ( ) 魏其侯 ( ) 沉溺 ( ) 缧绁 ( ) ( ) 倜傥 ( ) ( ) 膑脚 ( ) 稽查 ( ) 愠色 ( ) 散佚 ( ) 杀戮 ( )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2 - 污垢 ( ) 剌谬 ( ) 答案: , , 2辨音 强颜欢笑 ( ) 倡优( ) 槛阱( ) 鲜

4、明( ) 强劲有力 ( ) 提倡( ) 门槛( ) 鲜为人知( ) 答案:,;,;,;, 3辨形 刀() 污 () 脚() 谬() 骂() 弃() 出 () 答案:刺,剌;垢,诟;膑,摈,殡。 【词语积累】 词语释义 画地为牢:原指在地皮上画个圈,作为牢狱。后用以比喻局限于在小小的圈子里活动。 削木为吏:用木头切削成的狱卒。形容狱卒凶狠残暴,使人无法忍受。 九牛一毛:喻极大的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文言整理】 1通假字 (1)其次诎体受辱同 同 (2)其次关木索同 同 (3)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同 同 (4)及罪至罔加同 同 (5)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同 同 (6)大底圣贤发愤之

5、所为作也同 同 (7)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同 同 (8)则仆偿前辱之责同 同 答案:(1) “诎”同“屈” ,弯曲(2) “关”同“贯” ,套上(3) “枪”同“抢” ,撞击 (4) “罔”同“网” ,法网(5) “摩”同“磨” ,消失(6) “底”同“抵” ,都(7) “失”同 “佚” , 散失(8) “责”同“债” ,此处指下狱受宫刑 2古今异义 (1)意气勤勤恳恳 古义: 今义:勤劳而踏实 (2)恨私心有所不尽 古义: 今义:为自己打算的念头 (3)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古义: 今义:副词,很,十分 (4)下流多谤议 古义: 今义:(品质)卑鄙龌龊 (5)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古义: 今义:建立

6、(6)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古义: 今义:与“书面语”相对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3 - 答案:(1)诚恳的样子(2)自己的心愿 (3)不寻常(4)地位卑微,文中指处于低 下卑贱地位的人(5)自己用来立身的,指工作和职位(6)言论 3词类活用 (1)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 ) (2)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 (3)太上不辱先( ) (4)且勇者不必死节( ) (5)请略陈固陋( ) (6)曷足贵乎( ) (7)以污辱先人( ) 答案:(1)名词作动词 穿(2)名词作状语 像牛马一样(3)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受辱(4)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5)形容词

7、作名词固执鄙陋的意见(6)形容词作动 词尊重(7)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了耻辱 4一词多义 (1)就 亦颇识去就之分矣 草创未就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2)胜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沛公不胜桮杓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3)莫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至莫夜月明 (4)比 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 天涯若比邻 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5)重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 重为乡党所笑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6)为 难为俗人言也 重为乡党所笑 为十表,本纪十二 故士有画地为牢 (7)而 古者富贵而名摩

8、灭,不可胜记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4 -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8)道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会天大雨,道不通 伐无道,诛暴秦 (9)审 审矣,何足怪乎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 审时度势 (10)过 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过犹不及 龟玉毁于椟中,谁之过与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答案:(1)卒,终 完成 靠近,引申为承受 (2)副词,尽,全 副词,禁得住 优美 的 胜利 (3)没有 不能 同“暮” (4)动词,同等看待 动词,合 动词,挨着 到 (5)动词,重视 副词,更加 动词,加上 量词

9、,层 (6)介词,向 介词,被 动词,写作 动词,当作 (7)连词,连接前后两部分,表转折 连词,连接修饰语与中 心语,表修饰 代词,同“尔” (8)名词,主张、思想 动词,说 名词,道路 名词, 道义、道理(9)明白,清楚 详细、仔细 察看,仔细研究 (10)责怪 超过,过头 过错 经过 特殊句式 (1)西伯,伯也 (2)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3)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4)灌夫受辱于居室 (5)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6)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7)屈原放逐 (8)拘于羑里 (9)重为乡党所笑 答案:(1)判断句(2)判断句(3) 、 (4)介宾短语后置句(5)被动句(6)被动句(7) 被动句(

10、8)被动句(9)被动句 【资料园地】 1走近作者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人。太初元年(前 104 年)继承父业为太史 令,正式着手写作史记 。天汉二年(前 99 年)因李陵事件上奏汉武 帝而获罪,受宫刑。出狱后,司马迁任中书令,忍受了宫刑的巨大耻辱, 专心著述史记 ,太始四年(前 93 年)在司马迁给任安写信时基本完 成了史记的编著工作。 背景展示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司马迁因上书为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5 - 辩解,被汉武帝处以宫刑,出狱后为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人所轻 贱。任安曾任益州刺史、北军

11、使者护军等职,因“江充诬蛊案”被汉武帝判处腰斩,下狱待 刑。入狱之前,任安曾写信给司马迁,希望司马迁利用在汉武帝身边任职的条件“尽推贤进 士之义” ,实则希望司马迁为他说情。司马迁鉴于自己在“李陵之祸”后的地位和资格无力 相助,也鉴于“推贤进士”与自己当时的志愿理想相去甚远,没有立即回信,直到任安获罪 临刑之前,才写了这封回信。在这封信中,司马迁以无比愤激的心情,叙述了自己蒙受的耻 辱,倾吐了他内心的痛苦和不满,说明了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了他“就极刑而无 愠色” 、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文学观和生死观。 关于史记 (1)前四史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开创了传记

12、文学的先河,以后史家大多以此 编史。清代乾隆皇帝诏定从史记到明史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为“二十四史” 。排在 最前面的四部史书是:司马迁的史记 ,东汉班固的汉书 ,西晋陈寿的三国志 ,南 朝宋范晔的后汉书 。后人将它们合称为“前四史”或“四史” 。 (2)体例 史记全书 130 篇,分五种体例:本纪 12 篇,世家 30 篇,列传 70 篇,书 8 篇,表 10 篇。 本纪是帝王传记;世家是世袭封国的诸侯传记;列传记述帝王(天子、王侯)以外的人 的事迹;书是记述制度沿革情况;表为大事年表,史事脉络。 (3)评价 鲁迅先生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意思是说, 史记不仅是伟大的历史著 作,也是伟大的文学著作。 【图解文本】 合作探究 司马迁在遭受奇耻大辱后为什么仍“苟活于世”? 探究 从三方面看:(1)司马迁强调“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