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中语文学案苏教版必修五 4-1 第2课时兰亭集序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04064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中语文学案苏教版必修五 4-1 第2课时兰亭集序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中语文学案苏教版必修五 4-1 第2课时兰亭集序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中语文学案苏教版必修五 4-1 第2课时兰亭集序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中语文学案苏教版必修五 4-1 第2课时兰亭集序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中语文学案苏教版必修五 4-1 第2课时兰亭集序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中语文学案苏教版必修五 4-1 第2课时兰亭集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中语文学案苏教版必修五 4-1 第2课时兰亭集序(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1 - 第 2 课时 兰亭集序 【字词梳理】 1.正音 癸丑 ( ) 修禊 ( ) 流觞 ( ) 娱乐( ) 游目骋怀 ( ) 契合 ( ) 彭殇 ( ) 形骸 ( ) 契券 ( ) 遏制 ( ) 答案:,。 2.辨音 会稽 ( ) 会稽 ( ) 联系 ( ) 会计 ( ) 稽首 ( ) 系鞋带 ( ) 会面 ( ) 答案:,;,;,。 3.辨形 急 () 符 () 不安() 而不舍() 测() 答案:湍,惴惴,揣;契,锲。 【词语积累】 词语释义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形容群英荟萃、人才济济的兴旺景象。 游目骋怀:舒展眼力,开畅胸怀,

2、形容身心开阔舒畅。 情随事迁:思想感情随着情况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放浪形骸:行为放纵,不受世俗礼法的束缚。 【文言整理】 1.通假字 (1)悟言一室之内 同 (2)虽趣舍万殊 同 答案:(1) “悟”同“晤”见面(2) “趣”同“取”取向 2.古今异义 (1)列坐其次 古义: 今义:次第较后;第二(用于列举事项) ;次要的地位 (2)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 今义:种类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2 - (3)或取诸怀抱 古义: 今义:抱在怀里;胸前;心里存有 (4)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 今义:文雅;指文化或文人 答案:(1)它(曲水)的旁边的地方(2

3、)指天地万物(3)襟怀抱负(4)这次集会的诗文 3.词类活用 (1)映带左右 ( ) (2)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 ) (3)齐彭殇为妄作 ( )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 (5)足以极视听之娱 ( ) (6)所以游目聘怀 ( ) ( ) 答案:(1)名词作动词 环绕(2)形容词作名词 贤士;年轻的人,年长的人(3)形容 词作动词 把看成平等(4)数词作动词 把看作一样(5)副词作动词 尽(6)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放纵,使奔驰 4.一词多义 (1)于 当其欣于所遇 得复见将军于此 长于臣 (2)之 及其所之既倦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夫人之相与 足以极视听之娱 (3)向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

4、已为陈迹 沛公北向坐 秋天漠漠向昏黑 到夏口,闻操已向荆州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4)修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5)期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6)致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3 -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7)临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8)次 引以为流觞

5、曲水,列坐其次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答案:(1)介词,对 介词,在 介词,比(2)动词,往,文中指得到 指示代词, 那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结构助词,的(3)副词,往昔、过去 介词,朝着 动词,接 近、临近 动词,奔向 连词,如果、假若(4)高 长 修建 整治、治办(5)注定 周 约定(6)情致 达到 招致(7)面对 迎 面对 将要(8)地方 下一等 按次序 行军途中驻地 5.特殊句式 (1)死生亦大矣 (2)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3)当其欣于所遇 (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5)不能喻之于怀 答案:(1)判断句(2)介宾短语后置句(3)介宾短语

6、后置句(4)定语后置句(5)介 宾短语后置句 【资料园地】 1.走近作者 王羲之(公元 321379) ,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人,世居会稽 山阴。是东晋也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书法家。后任右军将军,会稽内 史,世称“王右军” 。 早年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其书法艺术影响之大,在书家之中,罕有能 与之相比者,故有“书圣”之称。王羲之在诗文写作上也是高手。东 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写作,或以散驭骈的作家 之一。 2.背景展示 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 25 华里的兰渚山下。兰渚山为越王勾践种兰之地,汉代置驿亭, 名曰兰亭。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王羲之与好友谢安、孙绰等四十余人修禊于此

7、, 泛觞赋诗 37 首,王羲之即兴撰书兰亭集序 ,被后世称为“书法绝品” 、 “天下第一行书” , 兰亭亦因此成为中国书法圣地。今兰亭为清康熙十二年(1673)重建,1980 年整修。兰亭为 历代书法家的“朝圣”之地。 3文体知识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 “序言”简称“序” ,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 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 。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 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本书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4 - 自己作的,叫“自序” ;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 ,

8、 “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 一些评价的内容。 不论是古代还是今天,都有一种叫作“序”的文章,比如描述文人雅集的兰亭集序 、 记述高阁盛宴的滕王阁序 、自勉励人的送东阳马生序 、交代写作因由的呐喊自 序等等。 【图解文本】 1.文章第 1 段概述了兰亭集会的情况,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受。 探究 作者产生“信可乐也”的感受的原因是:(1)前来聚会的人多, “群贤毕至,少 长咸集” ;(2)聚会的地点环境优美, “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 (3)聚会时的活动雅洁有趣, “流觞曲水”是文人雅士喜欢的游乐形式, “一觞一咏,亦足 以畅叙幽情” ;(4)聚会

9、时天气晴朗,正值春日,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可以“游目骋怀” , “极视听之娱” 。也可以概括为两个原因:一是“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一是可以 “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 2在文中,作者的情感是怎样起伏变化的?这种变化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哪种看法? 探究 本文感情曲折深沉,脉络清晰。开头写宴集之“乐” ;而后由宴集想到人生,由 聚想到散,人生苦短且无法把握,不禁“痛”从中来;又由“兴感之由”与古人“若合一契” ,借此批判了当时流行的人生虚无的消极态度,联想到后人视今人之文,亦会同慨死生之大, 然而生命不能永恒,从而发出深沉的“悲”叹,故作序希望兰亭宴集的诗文能引起“后之览 者

10、”的感慨与共鸣。文章由生之“乐”而转向死之“痛” ,最后以“悲”叹作结,感情起伏, 情真意切。虽然作者对生死的思考最终并没有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也没有得出通达彻悟的解 释,但在情感的变化过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表现了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强烈关 注,这在当时流行“一死生,齐彭殇”消极思想的社会背景之下,是敢于直面人生的客观现 实而又旷达的人生态度的反映。 3文章第一部分言乐,第二部分忽然言悲,是不是显得突兀?为什么? 探究 不突兀。因为兰亭聚会,自然是乐事,但是有聚必有散,世间“没有不散的筵席” 。聚会难而短,分散易而长。这种欢聚难常的感触已经使人情绪低落;而由聚散再想到人生 之短促、死生的

11、悬隔,更令人悲从中来。其实,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描述聚会的欢乐后, 因感人生无常而转入悲伤的例子,俯拾即是。可见聚散生死这股悲凉之雾,始终笼罩着文学 家的心灵。本文由乐转悲,也就不足为怪了。而且作者在深沉的悲叹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 眷念和热爱,与上文的乐生之旨契合无间。 4 兰亭集序中表达的思想和老庄思想一致吗? 探究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描述了生命的不同状态,抒发了自己高旷的宇宙情怀,但 是,他的生命观不同于老庄的道家思想。在王羲之看来,对生的执著、对死的排斥是人所共 有的感情,是客观存在,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这就彻底否定了老庄的齐生死的 观点,而树立了自己的生命的意识“死生亦

12、大矣” 。 5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描述了生命的不同状态,抒发了自己高旷的宇宙情怀,同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5 - 时蕴涵着深深的“悲情” ,作者悲从何处来呢? 思路提示一 人生如白驹过隙,美好却短暂。一个人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地生存在社会上, 好静者常在室内清谈佛老,好动者喜爱纵情山水,遇上喜欢的事物就心满意足,因为乐而忘 了忧愁,竟然“不知老之将至” 。 思路提示二 来自生命本体的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当人们“欣于所遇” ,便“快然自 足” ,但转眼之间, “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这就是说,人的欲望,人对美的 感受都不是凝固不变的,得到的东西即使很好,很快也会厌倦,感慨也随着产生了。 思路提示三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时间快速流逝,事物的急剧变化, 更显出生命的脆弱,所以“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更何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人不能主 宰自己的命运,生命最终要归于毁灭,这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