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中学201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案 29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02921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如皋中学201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案 29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 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如皋中学201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案 29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 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如皋中学201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案 29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 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如皋中学201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案 29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 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如皋中学201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案 29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 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如皋中学201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案 29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如皋中学201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案 29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 (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资料(二十九)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求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综合 开发利用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 策措施 一、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一、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1.能源资源及其分类 可以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动力的自然资源称为能源资源。 能源资源的种类很多,对能源进行分类的方法也很多,同一种能源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属 于不同的类型。(1)按照能源资源的形成和来源分类直接的太阳辐射(狭义的太阳能)现代光合作用转化的太阳能生物能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古代植物固

2、定的太阳能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 能源资源 太阳能转化的能量风能、水能地球内部的热能 地热、温泉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 核能铀、钍等放射性元素的裂变能和聚变能来自月球、太阳的引力 潮汐能 (2)按照能源资源的性质分类 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能源 资源 非可再生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核燃料等 (3)按照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分类常规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 能源 资源 新能源 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沼气、地热 2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1)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评价 山西煤炭能源基地的形成与其优越的开发利用条件 密切相关,优势条件的具

3、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2)山西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 煤炭外运能力不足 煤炭运输量大:由于全国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 山西生产的煤炭大部分输出省外。 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山西省的地理位置比较封 闭,向西有黄河,向东是太行山,向南是黄河,向 北有干旱的荒漠,不利于晋煤外运。 水资源短缺 原因:山西地处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随着人口的增加、灌溉农业和耗水工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消耗量日益增加。 解决措施:实施引黄入晋等调水工程,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3.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 (1)能源基地建设 扩大煤炭开采量:形成六大煤炭基地。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铁路为主

4、,公路为辅。加强煤炭 的加工转换 建坑口电站发展煤焦业 (2)能源的综合利用能源综合利用的核心是围绕主体能源,调整相关产业结构,延长生产延长生产 链,提高能源的综合价值和综合利用程度,实现由单一,链,提高能源的综合价值和综合利用程度,实现由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结构的升级。 如 山西煤炭的综合利用:4.环境保护与治理 ()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调整产业结构() “三废”的治理二、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二、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 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评价 流域自然环境是开发的基础,在对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进行评价时,首先确定流域的自然特 征。 一般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资源等方面入手,并结

5、合各自然 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确定河流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 具体分析如下:2.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 (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利用的地理背景某一流域的开发和利用,与其本身的自然环境有关。 流域内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及矿 产资源的蕴藏状况,决定了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 环境 要素田纳西河 流域特征对其他环境 要素的影响对流域开发的影响多山、 地 形 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水能开发,建水电站地形 多山的地形陆路交通不便,发展航运修建船闸和水库 亚热带地区, 温 暖湿润流域内光热和水 量较为丰富较早成为发达的农业区河 流 流 量 很 不 稳定给航运带来困难,需将 修水库与建船闸结合

6、气候冬末春初降水 多,夏秋降水 相 对较少降水季节变化与 农作物的季节需 求产生矛盾水库蓄水,解决降水与 灌溉的矛盾水系发达,支 流 多, 水 量 丰富水能丰富大部分可通航,通往全 国大部分地区地形起伏大, 河流落差大建水电站,开发水能水系水量不稳定, 流量变化大航运不便修水库、建船闸,促航 运矿产矿产丰富,有 煤、铁、铜、 磷、 锌、云母等利于流域开发;早期开 发导致环境和生态破坏(2)流域早期开发方式与问题 流域开发早期往往以农业和矿产开采及加工业为主,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就田纳西 河而言,具体表现如下图所示:(3)综合开发治理的措施 梯级开发是流域开发的核心,通过开发实现了防洪、养

7、殖、灌溉、航运、发电、旅游等综合 效益,促进了三大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防洪 航运 水坝修建后,河流水位保持平衡,对田纳西河航运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有:通航里程长; 联系范围广;经济效益高。 发电 提高水质 旅游 土地利用 留出大面积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建立自然保护区;调整农业、林业和牧业结构,实行退耕还 林、还牧,提高植被覆盖率;稳固河、湖岸线,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对采矿区的土地生态进 行恢复和治理。 3.墨累达令河的开发 (1)墨累达令河概况 墨累河发源于澳大利亚大陆东部的大分水岭,一路向西,再折向南,流程约 2600 千米,在 阿德莱德附近流入大海。 中间一些

8、支流与它汇合,最长的一条叫达令河,长约 2700 千米,两条河的流域组成了墨累达令盆地。 这个盆地约占大陆面积的,是澳大利亚的粮 仓,种植着全国 90%的灌溉作物。 (2)农业灌溉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灌溉引起了自然界一系列因素的变化,最终造成了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的各种生态灾难;牲 畜质量下降、鱼类减少、土地盐渍化,其他还有湿地的减少,会造成鸟类减少;鸟类减少, 会造成虫灾增多;人类若使用杀虫剂则又会加剧环境的污染等。 (3)上中游截流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东部和东南部水库众多,拦截了大量河水,分布的大片灌溉区消耗掉了支流的大部分径流, 汇入干流的流量大大减少;部分干流流经干旱的热带草原气候和

9、热带沙漠气候区,又消耗掉 部分河水;而下游地区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上游来水减少,导致河水水位下降, 生态环境恶化,极度干旱时,会出现海水倒灌现象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分析方法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分析方法 1.分析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等区位因素 2.分析制约区域发展的原因 全面分析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工业衰落的原因。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实施的各项整治措施是针对区域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的。鲁尔区是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基础形成的工业区典范,其发展变化具有 突出的代表性,历经“繁荣衰落振兴”三个阶段。鲁尔区整治振兴之路为其他类似工业 区提供了良好

10、的指导和借鉴。 在我国,以辽中南重工业基地表现最明显,因而在分析其衰 落的原因和改造的措施时,可以远用鲁尔区的知识,这就是知识迁移能力,同样对其他重工 业也是适合的,但是在迁移知识时应当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合适则用,不合适则不用。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分析方法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分析方法 1.分析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总体结构分析流域开发的自然地理背景 3.分析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方式及其内容 (1)田纳西河流域围绕水土资源核心,进行全流域综合开发,实现流域内生态、经济、 社会协和调发展。 (见下图)(2)一般河流流域开发方式及其内容 在河流的不同河段,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侧重点不同。 一般情况下,中上

11、游地势起伏大、河 流流量大的地区,主要开发水能资源;中下游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的 地区主要开发内河航运。 内河航运价值开发 可从影响河流航运的因素如径流量、水位变化、河道特点(深、宽) 、通航里程、地势起伏、 干支流分布与水系的发达程度、通航时间长短(有无结冰期) 、经济腹地的大小及其经济的 发达程度、联运条件等方面来分析。 如长江的航运条件分析可从如下方面来进行:流经亚 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小,利于通航;江宽水深,通航能力 大;无结冰现象,通航时间长;流域宽广,大小支流多,河网密,流程长;流域内人口稠密, 经济发达,航运价值高;与铁路、海港相连,

12、便于水陆联运、河海联运。 水能资源开发 主要从河流水量大小、落差大小方面来分析。 一般来说,河流水量大,落差大的地方,水 能资源就丰富,反之则水能资源欠佳。 因此,在从山区进入平原或从地势高一级阶梯转入 低一级阶梯的地方,水能资源大都比较丰富,如刚果河、我国的长江上游、红水河、雅鲁藏 布江大拐弯处等。 水资源的利用 主要用于供水与农业灌溉。 解决季节性用水不足主要靠修水库蓄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 不均主要靠采取跨流域调水或修引水工程的方式。 我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有引滦入津、引 滦入唐、引黄济青、引黄入晋、南水北调等,澳大利亚有著名的东水西调工程。 产业发展和城市布局 对农业来说,利用河流沿岸特

13、别是中下游平原发展农业,可获得稳定而充足的水源;对工业 来说,接近河流,既有水源和良好的运输条件,还可解决工业废水的排放问题;对城市布局 而言,河流的供水、航运和早期的军事防御功能,使得河口、两河交 汇处、水运的起点和终点、过河点位置成为城市布局的理想区 位;河流造就的瀑布、峡谷等景观还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4.分析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及目 的【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 读图,回答下面12 题。1.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 地的优势条件有 煤、气、盐资源丰富 水陆交通便利 市场广阔 科技力量雄厚 国家政策支持A. B. C. D.

14、 2.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地理环境的 影响可能有 改变地表形态,减缓水土流失加剧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多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A. B. C. D.我国某市 1980 年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 21.2: 60.3 :18.5,2000 年分别为 13.8: 38.9 :47.3,2013 年分别为 22.4:45.7 :31.9。 下图为该市“工业结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34 题。3导致该市工业结构调整的最根本原因是A.资源枯竭 B.产业转移C.减轻污染 D.国家政策 4该市某中学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 针对该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进一 步发展该市经济的思路,其中

15、最不合 理的是 A.依托郊区的土地资源优势,发展现代绿色农业B.切实治理环境污染,大力发展旅游业C.利用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发展汽车配套工业D.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煤炭外运能力下图是我国中西部某地产业链结构图,完成下面 56 题。5.促使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B.劳动力 C.原料 D.交通6.近年来,该地煤炭输出比重降低而电 力输出比重提升,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A.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B.降低运输成本,缓解交通压力 C.降低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D.实现产业升级,减轻用工数量 清江是长江中游南岸的重要支流,流域面积近 17000 多平方千米,流经鄂西山地,总落差 1500 米。 历史上多洪涝灾害。现在清江上已建有高坝洲、隔河岩、水布垭等水利工程,对流域内的开发建设有积极意义。 回答下面 78 题。7.清江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A.支流少,流域面积广 B.降水多,季节变化大C.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D.落差大,多曲流 8.清江流域的综合开发 A.实行梯级开发,实现全流域通航B.修建水利工程,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C.扩大灌溉面积,发展河谷农业D.发展旅游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流域,下表为该流域四个河段平均坡度表。 读图表完成下面 910题。9.落差是指河段两端之间的水面高程差。 下列河段中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