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句容市2016届九年级中考网上阅卷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01980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句容市2016届九年级中考网上阅卷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句容市2016届九年级中考网上阅卷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句容市2016届九年级中考网上阅卷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句容市2016届九年级中考网上阅卷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句容市2016届九年级中考网上阅卷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句容市2016届九年级中考网上阅卷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句容市2016届九年级中考网上阅卷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 年中考网上阅卷第一次适应性检测年中考网上阅卷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语 文 试 卷本试卷分三部分,计 21 题。总分值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一、积累运用(2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给文中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2 分)生活老人悄悄告诉我:性格开朗并非“豁达”之全部内 hn( ) ,豁达是一种坦荡,那心灵像一汪碧泉清 ch( )见底,容不得半点污秽和虚伪;豁( )达是一种乐观、豪爽,能驱散生活中的痛苦和尴( )尬 ;豁达是一种自信,更是一种奉献。默写。 (8 分)(1)山重水复疑无路, 。 (陆游游山西村)(2) ,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3)伤心秦汉经行处, 。

2、 (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4)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山河破碎风飘絮, 。 (文天祥过零丁洋)(6)何处望神州? 。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7)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8)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名著阅读。 (5 分)(1)下面对汤姆索亚历险记相关内容的叙述错误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先后获得的名号依次为:美猴王一孙悟空一弼马温一齐天大圣一孙行者一斗战胜佛。其中“齐天大圣”是自封的。B 水浒传中,鲁提辖替金家父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又机智脱身。C 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拉着一辆黄包车在风雨中哆嗦,在烈日下

3、喘息,让读者感受到当时下层劳动人民的辛酸苦难。D鲁滨孙救下的野人“耶胡”,是鲁滨孙忠实的仆人和朋友。(2)红岩中中共重庆市委委员许云峰联络地下党员,决定出版一种群众性的宣传刊物,取名 ,与此同时,他还领导了一个备用联络站沙坪书店。(1 分)(3)草房子中有个热爱土地的秦大奶奶,她因为什么两次落入学校边上的河水里?(2 分) 下面语段中部分句子有语病,请按照提示写出修改意见。 (3 分)金戈铁马的八百年前的古战场遗址,将部分淹没在嘉陵江中。昨日,记者从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获悉,随着嘉陵江航运开发草街航电枢纽工程,我市北碚区和合川市境内的25 处文物单位将被淹没。这其中也包括合川钓鱼城古战场遗迹的一部

4、分钓鱼城水军码头和“一字城” 。目前,我市文物部门已经即将对淹没区文物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勘探工作,并形成了有关文件。根据该文件,钓鱼城水军码头将采取原址后靠方式来进行保护,而全长400 米的“一字城”则有部分城墙将难见天日。1 第 句语序不当,应将“ ”放到“ ”之后。(1 分)2 第 句成分残缺,应“ ”后加上“的 ”。(1 分)3 第 句成分赘余,应删去“ ”一词。(1 分). 仔细观察右图,然后答题。(5 分)(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漫画的内容。(3 分) (2)用一句话概括漫画所表达的含义(2 分) 二、阅读理解(共 47 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 67 题(5 分)望江南 李煜

5、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注】望江南:词牌名。这首词是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后所作。南国:李煜故国南唐,都城在金陵(今南京) 。 这首词写江南秋景,选取了江山、 、 、明月等典型景物,描绘出南国秋天的 景色。 (3 分) 有人评价这首词“朴素自然,没有一句直露地抒情,但又句句融情”,试以末句“笛在明月楼”为例,加以赏析。 (2 分) 答: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 811 题。 (12 分)糊 涂 官唐临济令李回,妻张氏。其父为庐州长史,告老归。以回之薄其女也,故往临济辱之, 误至全节县。而问门人曰:“明府在乎?”门者曰“在。 ”张遂入至厅前,大骂

6、辱。全节令赵子余不知其故,私自门窥之,见一老父诟骂不已。而县下常有狐为魅,以张为狐焉。乃密召吏人执而鞭之,张亦未寤,骂仍恣肆。击之困极,方问何人,辄此诟骂。乃自言吾李回妻父也,回贱吾女,来怒回耳。全节令方知其误,置之馆,给医药焉。张之僮夜亡至临济,告回。回大怒,遣人吏数百,将袭全节而击令,令惧闭门守之。回遂至郡诉之,太守召令责之,怒其误也。使出钱二十万遗张长史以和之。回乃迎至县,张喜回之报复。卒不言其薄女,遂归。 注释:薄:待人不好。明府:对县令的尊称。为魅:作怪。寤:通“悟”,醒悟。 恣肆:放纵,无所顾忌。困极:疲乏。 辄:肆意妄为。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4 分)见一老父诟骂不已( )

7、乃密召吏人执而鞭之( )来怒回耳( ) 卒不言其薄女(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A击之困极,方问何人 方七百里(愚公移山) B故往临济辱之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C使出钱二十万遗张长史以和之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D张之僮夜亡至临济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4 分)(1)而县下常有狐为魅,以张为狐焉。 (2)回乃迎至县,张喜回之报复。 11文中的“糊涂官”指的是谁?请简要说出依据。 (2 分)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215 题。 (共 12 分)“不进腰包”决非“免责牌”无论挥霍了多少公款,不管

8、造成了多大损失,只要轻轻的一句“我又没有装进自己的腰包”,于是,当事者理直气壮,俨然以“清白者”自居,一些监管者也常常以此作为不再深究与轻打板子的理由发生在人们身边的种种“不进腰包的腐败”,日益引起百姓不满和代表委员的关注。及时划定红线、坚决打击种种“不进腰包的腐败”成为舆论的普遍呼声。和明目张胆的贪腐相比,各类“不进腰包的腐败”现象更加普遍:或肆意挥霍公款大吃大喝,一餐饭动辄成千上万元;或堂而皇之接受邀请,去会所享受,去高尔夫球场挥杆;或违规滥发福利,大搞“利益均沾”;或暗度陈仓,谋划“期权腐败”,事过境迁再来兑现林林总总的行径,虽然外衣不同,说辞各异,但均以“不进腰包”为幌子,以权谋私的本

9、质不变,损公肥私的特征相同。以“不进腰包”为遮蔽的腐败行为,其危害丝毫不亚于公然的贪腐。不仅造成国家资金巨额浪费,使奢靡风气蔓延,更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与“赤裸裸”的贪污受贿相比,滋生于“灰色地带”的各式腐败,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影响更为恶劣。“不进腰包的腐败”之所以屡屡发生,源自于一些干部的认识偏差。他们有的抱着“吃喝玩乐无所谓,不进腰包不犯罪”的心态,认为只要不公然受贿就无关紧要,算不上违法犯罪;有的存在“有权时不享受,过期就作废”观念种种“畸形”思想,带来的是职务行为与个人生活界限模糊,权力观与价值观“走形”。久而久之,难免坠入腐化堕落的深渊。一些代表委员指出,对于贪污、渎职行为,相关部

10、门均设置有“高压线”,制定了明确标准和完善机制予以界定查处,然而对于各种“隐性腐败”行为,往往因缺乏严格的“红线界定”,难免存在执行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情况,客观上给了一些“不进腰包的腐败者”逃避惩罚的机会。公生明,廉生威。坚决遏制和打击“不进腰包的腐败”,是形势的需要,公众的呼声。重要的是,应及时果断地完善制度体系,加大查处惩治力度,让动歪心思的官员无缝可钻,营造风清气正的官场生态。(深圳特区报2013.3.14)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13第、两段顺序能否对换?请说说理由。(4 分) 14请分析第段中“行径”如果换成“行为”有何影响?(3 分) 15公生明,廉生威。如何才能

11、做到这一点呢?请你联系生活,结合结合你所了解的具体事件或现象,给为官者提一点意见或建议。(3 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20 题。(18 分)雪一化,就有路了张抗抗每年下第一场雪的日子,我总会想起多年前,一个雪天的经历。那些日子我始终被一件事情烦恼着,烦恼的起因似乎是为了一些闲言碎语。那时我初涉文坛,很容易被那些谣言困扰。当事情渐渐平息时,我偶尔听说某某人在其中做了手脚,心里顿时对此人充满了愤恨。我发誓要当面去质问她。很快便有了一个机会,我出差去某地,恰好要路过那人所在的城市。我向朋友要来了她的地址,决定在那个城市作短暂的停留;去义正词严地指责、声讨她,然后同她拜拜。到达那个城市时

12、,已是傍晚时分了。当我走出车站时,发现空中已飘起了雪花。那场雪似乎来得很猛。我看着地址打听路线,乘坐了几站电车。下车时,天色很快暗了下来,完全陌生的街名和异样的口音,令我不知自己置身何处。但我只能继续去寻找那个记录在怨恨的纸条上的地址。雪下得越来越大,风也越发凛冽,四下皆白,分不清天上地下,只是混混沌沌跌跌撞撞地朝前走着街上几乎已没有行人,那时我发现,自己一定是迷路了。就在那个时候,我看见了街边一间简陋的平房,窗口露出一线微弱的灯光。我敲打了那家人的房门。门开了,灯光的暗影中,站着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她接过我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在灯下看了看,又低头仔细地打量着我,说:“那地方太难找,跟你说不明

13、白,还是我领你去吧!”不容我谢绝,她已经跨出门槛,踩在了雪地里。“这大雪天儿出门,一定是有要紧事吧?”她回过头大声喊。我含糊地应了一声。“你是去看望病人吧?看把你累的急的,是亲戚,朋友?”她放慢了脚步,一边拍掸着肩上的雪花,一边等着我。我心里咯噔一下。亲戚?朋友?病人?我沉默着,无言以对。我怎能对她坦言相告,自己其实是去找一个“仇人”兴师问罪的!似乎就在那一刻,我忽然对自己此行的目的和意义发生了一丝怀疑。我不知道自己来这个城市干什么,甚至也不知道我要去寻找的那个人究竟是谁。那个人隐没在漫天飘飞的雪花中,随风逐流而去。也许出于无知,也许出于一时的利益之需,她才那样做。那也许真的是一个需要救治而不是鞭笞的“病人”呢!脚底突然在一个雪窝里滑了一下,大娘一把将我拽住。“这该死的雪,真讨厌”我忍不住嘟囔。“不碍事,不碍事,就快到了。 ”她说,“前面那个电线杆子右拐,再往前数 3 个门就是。 ”“大娘,请回吧,这回我认得路了”我说着,声音忽然喑哑了。她又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