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语文试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01800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语文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第三次阶段测试卷语文一(25 分)1.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4 分)然开朗 无人问 无精打 物 天择2.按要求修改下面的观察日记。 (3 分)X 月 X 日 星期三 小雨转多云今天早晨,我在小区运动场玩,忽然看到双杠上挂着一张蜘蛛网。我以前从来没见过这么完整的蛛网。仔细观察后发现:它看上去像是一个自行车轮,从“车轮”的中心伸出了许多细丝,我数了数,哇,有 25 条!它们又被一圈圈蛛丝连起来,就成了漂亮的网。谁能说蜘蛛不是不厉害呢!(1)第句啰嗦,修改意见: (2)第处标点不当,应改为: (3)第句有语病,修改意见: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 分) ( )A这篇小说情节

2、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B近年来,种种食品安全问题络绎不绝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惶恐不安。C许多同学读完学生危机自救手册后恍然大悟:学会自救可以躲过许多灾难!D小明在老师的点拨下终于写好了一篇作文,可谓是才思敏捷。4.用课文原句填空。 (8 分) _ ,君子好逑。 (关雎 ) _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蒌蒿满地芦芽短,_ 。 (苏轼惠崇二首(其一)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 (李煜相见欢 )无可奈何花落去, _,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李商隐无题中原指对爱情忠贞,现在用以形容对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句是“_,_。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中运用比喻写雪景的是:_,_。 做人不能患得患失,而应乐观旷达,_,_ 。(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句子回答)5.语文综合实践题。 (8分)罗家伦在学问和智慧里写道:“有智慧的人纵然研究一个极小的问题,也能探骊得珠,找到核心所在;其问题虽小,而其映射的范围,却往往甚大。 ”请参与下面一些小问题的探究活动,尝试开启自己的智慧之门。【诗歌里的“智慧” 】 唐宋诗词中,常常写到各种自然景物。透过这些景物,我们常常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一些规律。下面两句诗,都反映了一定的物候现象,请探究形成这种物候现象的原因。 (2分)(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

4、月即飞雪。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经典里的“智慧” 】朱光潜先生说,读小说不能仅仅读故事,更要通过感悟、品味、欣赏,读出故事背后的诗意。这诗意就是对社会与人生深刻而独到的发现和认识。 格列佛游记第三章描写了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作者这样设计的用意是什么呢?(2分)(3) _【生活里的“智慧” 】现代社会,广告无处不在。有些广告,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有一些广告,给社会、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下面是部分产品的广告,这类广告在设计上有何共同点?反映了商品广告中在汉字使用上的什么问题?请谈谈你对这类广告创意的看法。 (4分)衣衣不舍某洗衣店广告 步步糕升某蛋糕广告油备无患某风

5、油精广告 万室具备某房产公司广告(4) _二(60 分)(一)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 6-7 题。 (5 分)东栏梨花 宋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注:东栏:指诗人庭院门口的栏杆6用你的语言描绘一、二句呈现的画面。(2 分)_ _7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分)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1 题。 (15 分)王冕僧寺夜读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6、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 ;冕小儿,恬若不知。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宋学士文集)8.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 分)窃入学舍 曷不听其所为? _ 琅琅达旦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_ 9.与“依僧寺以居”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必以分人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以刀劈狼首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 分)冕因去,依僧寺以居。_11.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什么(4 分)_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1216 题。 (20 分)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朱铁志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

7、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

8、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

9、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10、。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

11、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1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4 分)13.选文-然段,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请参考下面示例,分别概括自然段的分论点。(4 分)示例:第 自然段:要不断追求; 第 自然段:要勤勉。第 自然段: ;第 自然段: 。14文章第 段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 分)_15品析下面句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2 分)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16请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6 分)_(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1720 题。 (20 分) 炊烟袅袅岁月长坐在厨房里看母亲烹饪,一直是我的最爱。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百业萧条。复员后的父亲,在生活线上挣扎得很苦很苦。我们一家子,住在一所简陋的木屋里,原本养尊处优的母亲,日日为柴米油盐而忧。厨房非常简陋,有个土灶,被烟火熏得污污黑黑的,长年长日地张着愣愣圆圆的口。厨房一隅,一捆捆地堆满了薪柴。每到傍晚,母亲便会坐在厨房的矮凳上,拿着一把笨重的斧头劈柴。薪柴燃烧时,发出了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