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石灰窑内衬耐材砌筑施工方案

第***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879.16KB
约32页
文档ID:57300820
石灰窑内衬耐材砌筑施工方案_第1页
1/32

1目目录录一、石灰窑内衬耐材砌筑施工前提条件2二、编制依据2三、耐材施工方案33.1 工程概况及特点33.2 施工前期准备43.3 施工设计73.4 施工进度表233.5 劳动力组织233.6 设备及工器具243.7 工期保证措施263.8 安全保证措施272一、石灰窑内衬耐材砌筑施工前提条件一、石灰窑内衬耐材砌筑施工前提条件1. 石灰窑系统设备安装完成;2. 窑壳气密性试验合格通过;3. 15 万吨电石项目总体系统投料热负荷试车前45-60 天;4. 环境温度大于 15℃;二、编制依据二、编制依据1)根据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的相关资料及施工图纸2) 本项目执行规范和标准(1)GB50211-2004《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GB50309-2007《工业炉砌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3) GB/T 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4) GB/T 28001-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5) GB/T 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6) JGJ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3)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相关施工、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等文件4) 适用于本工程的施工机械及技术参数3三、耐材施工方案三、耐材施工方案3.13.13.13.1 工程概况及特点工程概况及特点3.1.1 工程概况青海盐湖海纳化工有限公司竖式气烧石灰窑,引进意大利西姆公司TD-11 型双 D 窑结构,日产 450 吨,由宝钢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BSEE 转化,由宝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下属耐材技术事业部组织耐材施工。

本施工项目属于垂直高空作业, 施工工艺复杂, 由喷涂、 浇注、 捣打、砌筑等工序,砖型分布复杂,施工耐材总量约为 700 吨/座为了确保项目安全、质量、成本的前提下按期完成科学地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施工,在施工期间梳理好各种物资,保证安全有序、运输畅通3.1.2 工程特点3.1.2.1 作业环境差1)本工程在双 D 型两筒体内垂直同时施工,窑内施工空间狭小, 通风性差,施工条件艰苦;2) 作业区域内进、出通道狭小(检修人孔),物料运输难度大;3.23.23.23.2 施工前期准备施工前期准备3.2.1 施工准备:水、电、气、窑体外围照明,耐材堆放场地及垃圾外运均由甲方负责需满足现场施工要求A、 施工现场设专职材料员 2 名,负责耐火材料及辅助材料的调度管理,各种材料应按种类牌号及施工顺序整齐堆放;4B、必须根据材料计划及时核实各种施工材料的到货情况(材料清单)C、甲方提供具有防雨、防水、防潮、保暖的耐材堆放场地,堆放场地面积在 1200m2以上,施工现场道路畅通D、能源介质:能源接点靠近施工现场,夜间施工现场照明,施工准备阶段与甲方能介管理相关人员对所有水(民用水);电:220V、380V 终端进行状态确认;气源:接口 1 个压力为 0.6Mpa,水源 60L/min;电源:380V/600KW,9.7 平台需 3 个接口,220V/100KW,12.5m 平台需 2 个接口;E、 甲方提供工业垃圾的临时堆放点并负责及时清运。

3.2.2 垂直运输设备1)在窑体装料口标高约 30 米共两处各安装一台1.5T 吊挂式电动葫芦2) 制作 2 只底盘为 700×900×1200mm 的吊篮, 宽 700mm 的吊篮边筐为固定式, 长为 900mm 吊篮边筐可拆卸, 吊篮与 1.5T 挂吊式电动葫芦连接3.2.3 材料运输方法一:1)在 9.7m 平台检修人孔下方用脚手架搭设一个高 2.3m (标高 12m)左右 60m2的窑外平台,用于耐材的中间运输平台;2)在窑本体的侧面(相对窑上料口为正面来定义),紧靠窑本体砼基础平台搭设垂直运输的井架53)施工时使用叉车将耐材临时堆场的耐材运输至井架,再用井架将物料运至 12 m 平台;(注:请设备安装方先不要安装窑下出料皮带,便于筑炉时耐火材料的水平运输4)再由人工将物料搬转入窑体内的吊篮中,用 1.5T 挂吊式电动葫芦提升至筒内各工作平台所需部位方法二:1)施工时使用叉车将耐材临时堆场的耐材运输至汽车吊所及的周围;2)用汽车吊将物料运至 9.7m 平台;3) 由人工用液压拖车将物料拖至检修人孔垂直下方;4) 再用已安装好的电动葫芦提升至 12.5m 平台检修人孔处;5) 再由人工将物料搬转入窑体内的吊篮中,用 1.5T 挂吊式电动葫芦提升至筒内各工作平台部位。

附注:耐材平面布置图搅拌机1#2#3#9.7米平 台公路井架耐材堆放地3.2.4 资材备件准备1) 双 D 窑耐材及其它施工资料需根据甲、乙方和耐材供应商三方确认的材料进货计划到达施工现场;62) 到达现场的耐火材料必须有合格证、复检报告、使用说明书等资料齐全, 到达现场的材料均视为合格产品; 施工期间耐材供应商配技术人员指导3.2.5 技术准备1) 仔细消化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根据施工图纸对整个双 D 窑的结构及耐材进行详细的掌握,以方便施工方案的编制和材料的进货计划;2) 认真组织参加设计交底,同时取得各项技术资料及有关标准,编制施工技术措施、组织技术交底3.2.6 劳动力准备1 )根据合同工期、施工前准备工作,及正式施工的工作量及其它因素制定劳动力计划,并依次组织人员进入现场;2 )按计划组织各工种劳动力进入施工现场,满足工程所需的数量,所投入的施工人员必须保证具备完成项目的技术和技能素质3.2.7 开工条件以下每一个条件分别为 “施工可以开始” 的必需不充分条件缺一不可:1) 本施工方案需经过甲乙合同双方审批通过(签字盖章);2) 人和物准备就绪, 即所有与工程有关的且办理过安全手续的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三方确认挂牌完毕,现场临时设施搭建完毕,试运转能够实现预期功能,设备工器具数量符合本方案相关要求,功能校验完毕, 现场水电、气等能源介质终端状态正常,甲供料到货量与计划清单一致 (或超前于计划),施工性能符合要求;73) 耐材必须经甲方、乙方,材料供应商三方技术代表共同在场的情况下, 对定型砖尺寸校验, 不定型耐材做施工性能测试以满足条件或经甲方书面确认可用。

3.33.33.33.3 施工设计施工设计3.3.13.3.13.3.13.3.1 施工步骤施工步骤施工准备(窑内平台搭设、电动葫芦安装、井架安装、吊笼制作、 拱胎制作等)→ 测量放线 → 型砖砌筑 → 锚固件焊接,100mm 厚耐材喷涂 → 100mm 轻质浇注料浇注3.3.3.3.3.3.3.3.2 2 2 2 窑体耐材材质分布窑体耐材材质分布(见图 3-1):其中第 1 至第 25 层工作层砖为高铝砖(HAL),其中第 26 至第 44 层工作层砖为专用致密粘土砖,第 45层至 144 层为专用镁砖, 第 145 至 163 层为专用致密粘土砖砌筑, 具体布置见施工总图8图 3-1 窑体耐材材质分布图3.3.33.3.33.3.33.3.3 拱胎制作拱胎制作A.R1966mm 60°×4宽度 400mmB.R2041mm 60°×4宽度 250mmC.R2091mm 60°×2宽度 850mmd. R3680mm 跨度 700mm/m,长度 450mm,拱 2 只3.3.43.3.43.3.43.3.4 窑内外平台搭设窑内外平台搭设1)窑体内分别搭设两面积为 11mm2,满堂平台。

窑内平台搭设必须满足耐材荷重要求2)窑内随着砌体升高每 1.6 米-1.8 米,搭设一层脚手架平台中间留出 1.2×1.1 米的孔,其余为满堂平台3)窑内每层脚手架平台 1.2×1.1 米的孔上下必须垂直,作为吊笼输送材料的垂直运输通道94)窑外平台的作用是连接井架与窑内进料口的运输通道,不得作为存放大量耐材的临时堆场平台承载负荷应能承受 3~5 次运输量的总和(一般为 2T 左右)3.3.3.3.3.3.3.3.5 5 5 5 吊挂式电动葫芦吊挂式电动葫芦1)两 D 型筒体上方各安装一只 1.5T 的吊挂式电动葫芦,用长 3.5 米的 16#工字钢做悬挂支撑2)吊挂式动式电动葫芦的钢径线长度必须满足窑体的高度约22 米,且必须满足吊索具安全使用要求3.3.3.3.3.3.3.3.6 6 6 6 吊笼的制作与安装吊笼的制作与安装1) 制作两个 800×700×900mm 的钢结构吊笼, 且能满足 1T 的荷重2)宽 700 高 900 的边框为固定焊接,长 800mm 高 900mm 的边框可拆卸式能开关的移动边框3)宽 700mm 高 900mm 的边框上下两端的中间,各焊接一个 U 字型钢条,见图 3-2图 3-2 吊笼制作示意图4) U 字型孔穿钢丝绳,以防止吊笼在垂直升降时的晃动。

5)固定吊笼晃动的钢丝绳上下固定,棚紧(可用拉紧螺杆)3.3.3.3.3.3.3.3.7 7 7 7 测量测量1)砌体底部砌筑中心的确定10根据结构的安装中心对筒体的内径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的结果由三方(监理、甲方、施工)确定砌体的砌筑中心2)测量双 D 窑垂直度水平度半径 2685mm,砌筑高度 13096mm, 直筒部长 3516mm,是否在正常值以内根据砌筑中心放出两个垂直平分见图 3-3直筒部控制线图 3-3 炉壳尺寸图3)在窑壳上每五层放一次控制线,至拱脚砖(标高为3900mm)4)在 40×40×2000mm(6 根皮数杆)木条上放出 78mm 层数线,放在两 D 型筒体内;控制层高5)由横向中心线向直筒部控制线向放出 687mm 横向隔墙边缘线由横向中心线向直筒部控制线向放出 715mm 纵向隔墙端线如图 3-4横向隔墙边缘线纵向隔墙端线皮数杆图 3-4 隔墙控制线113.3.83.3.83.3.83.3.8 砌筑砌筑�砖缝及火泥使用控制要求:砌体砖缝按照二类砌体(砖缝:镁质砖3mm、其它耐火砖为 2mm,±1mm且每 5 平方米检查 10 点,砖缝超标不得超过 4 点)要求严格控制,用在同一层的镁质砖与镁质砖之间必须使用镁质火泥;不能使用不同类型的灰浆,其他均使用粘土火泥。

�耐材开始施工时,其工作层的第一层砖在砌筑前要进行预摆�砌筑时为确保砖缝成型,保证砌体的整体砌筑质量,应每砌筑 4层砖后间歇 2 小时后再继续施工,从而确保已完砌体耐火泥的粘结时间3.3.83.3.83.3.83.3.8.1 圆筒部和直筒部砌筑1)圆筒部和直筒部砌筑同时进行,奇、偶层砖的摆放方式如图3-5所示,砌筑时确保 1/2 的错缝底下三层的施工方法:具体见图 3-6 所示顺序进行,砌筑方向从炉膛内往炉壳方向推进,最后塞浇注料炉膛炉膛图 3-5 奇、偶层砖型摆放图 3-6 底下三层施工顺序122)圆筒部和直筒部 3-25 层以炉壳为导面,先砌轻质粘土砖,再贴一层 10mm 陶瓷纤维,最后砌工作层砖,砌筑方向从炉壳往炉膛方向推进详见施工图,操作顺序见下图 3-7第 层第层轻 质 粘 土 砖炉 壳高铝砖陶瓷纤维板图 3-7 圆筒部和直筒部 4-25 层施工顺序3) 圆筒部和直筒部第 39 层工作层砖后面砌一层防止气流的致密粘土砖,往上每隔约 1000mm(13 层)左右以同样的方法砌筑见下图 3-8,详见施工图第层粘土浇注料硅 钙 板轻 质 粘 土 砖陶瓷纤维板专用致密粘土砖致密粘土砖致密粘土砖图 3-8 圆筒部和直筒部第 39 层等砖型分布图134) 直筒部侧面砌至第 16 层两筒各留出一检修人孔,见图 3-9,具体位置钢结构已有预留孔。

检修人孔砌筑由西姆公司技术人员现场直接指导图 3-9 检修人孔布置图5)直筒部两边砌至第 31 层(位于横向中心线向两边尺寸 1203mm)到第 40 层,砖向纵向中心线方向错台 12.1mm,见图 3-10、3-11;第 41层至 49 层工作层墙厚度为 351.5mm,第 50 层砌拱脚砖 WL76 约 10 块,第 51 层砌 WK1 拱脚砖约 10.5 块直筒部的拱脚第二层全部砌 WL76 拱脚砖拱脚砖后面必须密实图 3-10 错缝位置图1430354。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